組成
《
飛鳥集》(泰戈爾詩集之一)由105段詩歌組成。每段詩歌都只有簡短的兩三句話,卻在冥冥中,悄悄為我們點亮了什麼東西。而在這些集靈感與思索為一身的精悍短詩中,
泰戈爾更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多個身份——他時而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孩,為母親的微笑而手舞足蹈;時而是一名四海為家的
探險家,向著高山大海發出感嘆;時而是一位熱戀中的青年,因心愛的姑娘而謳歌愛情;時而是一位滿頭銀髮的老朽,獨自在回憶中反思人生;但更多時他只是一個無名的過客,為世間萬物記錄下靈感閃動的瞬間,然後微笑著安靜離開。
除去泰戈爾清新自然的文筆,在《飛鳥集》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愛的思索。毫無疑問,泰戈爾的靈感來源於生活,但同時更高於生活;他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巧妙地隱去了一些苦難與黑暗,而將所剩的光明與微笑毫無保留地獻給了讀者。他對愛的思索,更是
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青年男女間純真的愛情、母親對孩子永存的母愛、人與自然間難以言喻的愛……尤其是對於愛情,泰戈爾毫不吝嗇地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辭來讚美愛情的美好與偉大。在泰戈爾眼中,世界需要愛,人生更需要愛,正如他在《飛鳥集》中所寫的一樣:“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作為我最後的話吧。”
在另一方面,泰戈爾捕捉了大量關於自然界的靈感。他說天空的黃昏像一盞燈,說微風中的樹葉像思緒的斷片,說鳥兒的鳴唱是晨曦來自大地的回音;他將自然界的一切擬人化。他讓天空和大海對話,讓鳥兒和雲對話,讓花兒和太陽對話……總之,在泰戈爾的詩里,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萬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長與思考;而他只是為它們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而這,便也是《飛鳥集》名字的由來:“思想掠過我的心頭,仿佛群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
……
這就是泰戈爾,這就是《飛鳥集》。或許,對於人類的文明史來講,《飛鳥集》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然而,我卻只想說,它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清新,在如今繁忙擁擠的都市裡,用它蘊涵的廣闊無邊的自然荒野,為我們開創另一個天堂。
1910年發表的哲理詩集《
吉檀迦利》最早顯示了泰戈爾的獨特風格。從形式上看,這是一部獻給神的頌歌,“吉檀迦利”就是“獻詩”的意思。但泰戈爾歌頌的並不是“一神教”擁有絕對權威、巍然凌駕於萬物之上的神,而是萬物化成一體的泛神,是人人可以親近、具有濃厚平民色彩的存在。詩人勸告那些盲目的頂禮膜拜者們:“把禮讚和數珠撇在一邊罷!”因神並不在那幽暗的神殿里,“他是在鋤著枯地的農夫那裡/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裡/太陽下,陰雨里/他和他們同在/衣袍上蒙著塵土。”人們應該脫下聖袍,到泥土裡去迎接神,“在
勞動里,流汗里/和他站在一起罷。”
《吉檀迦利》所表現出的泛神論思想,無疑與印度古代典籍如《奧義書》等息息相通。但泰戈爾在發揚本民族傳統的時候,並無意營造一個封閉的世界,他渴望長期隔絕的東西方能夠不斷接近、溝通。
詩聖
泰戈爾認為,作為一個詩人,如果只是搬弄華麗詞藻或炫耀文字技巧,同樣是無法通向神的。那些浮華的裝飾將成為阻障。他崇尚純真和簡樸,企望自己的生命“簡單正直像一枝葦笛”,讓神“來吹出音樂”,從而達到人梵神合一的境界。《吉檀迦利》第7節
1912年泰戈爾自己把《吉檀迦利》譯成英文,次年便以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評獎委員高度評價了泰戈爾的創作,特別是他通過文學創作“調和人類文明兩極化”的努力。參見諾貝爾獎委員會1913年文學獎頒獎辭
繼《吉檀迦利》之後的《園丁集》1913仍然是一部“生命之歌”,但較多地融進了詩人青春時代的體驗,細膩地描敘了愛情的幸福、煩惱與憂傷,其實可以視為一部青春戀歌。不過,詩人是在回首往事時吟唱出這些戀歌的,在回味青春心靈的悸動時,他無疑又與自己的青春經驗保有一定距離,可以相對地進行理性審視和思考,從而使這部戀歌不時閃爍出哲理的光彩。
《新月集》是詩人歷經人世滄桑之後,從睿智潔淨心靈唱出的天真的兒歌,詩人熔鑄兒時的經驗,藉助兒童的目光,營造了一個晶瑩的童話世界。而深達的哲理,則時時從童稚的話語和天真的畫面中流露出來。可以說,智者的心靈與純真的童心在《新月集》里達到了最好的融合。
自二十年代起,泰戈爾的作品便由著名作家謝冰心、
鄭振鐸等譯成中文,受到我國眾多讀者的喜愛,至今仍傳誦不息。特別是冰心,不僅翻譯,她受泰戈爾啟發而創作的詩集《繁星》、《春水》、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啟迪和滋潤了數代讀者的心。這也堪稱文學交流史上一段動人的佳話吧。
而冰心等作家,同時也受到泰戈爾的影響。
作品集
作者 | 作品 |
泰戈爾 | 沉船 | 海蒙蒂 | 飛鳥集 | 泰戈爾文集 |
報答 | 小媳婦 | 飛鳥集1 | 烏雲和太陽 |
偏見 | 女鄰居 | 打掉傲氣 | 新郎與新娘 |
素芭 | 游思集 | 陌生女人 | 偷來的財寶 |
破裂 | 園丁集 | 喀布爾人 | 泰戈爾作品選 |
一夜 | 再次集 | 拜堂相見 | 哈爾達爾一家 |
棄絕 | 采果集 | 原來如此 | 一個女人的信 |
贖罪 | 抒情詩 | 訣別之夜 | 活著還是死了 |
深夜 | 女乞丐 | 吉莉芭拉 | 最後的星期集 |
法官 | 藝術家 | 愛者之貽 | 穆斯林的故事 |
過失 | 女隱士 | 莫哈瑪婭 | 難以避免的災禍 |
姐姐 | 塵埃集 | 移交財產 | 河邊台階的訴說 |
編輯 | 新月集 | 吉檀迦利 | 泰戈爾的文學聖殿 |
| 隨感集 | 非法入內 | 一個古老的小故事 |
判決 | 勝與敗 | 履行諾言 | 論泰戈爾的散文詩① |
葉盤集 | 黑牛集 | 泰戈爾詩 | 序 時代畫卷 文苑瑰寶 |
筆記本 | 隨想集 | 最後的獎賞 | |
泰戈爾的女僕 | 雨中之燭 | 純真往事 | 似水姻緣 | 黑夜結束時,要拒絕已經太晚 |
我個人比較喜歡飛鳥集,裡面是一些富有哲理的短句。
如: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反說他欺騙我們。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作者簡介
拉賓德拉納特·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哲學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 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 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 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文、史、哲、藝、 政、經範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 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民眾喜愛。
其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飛鳥集》(1916)、《邊緣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素芭》(1893)、《活著還是死去》(1892)、《摩訶摩耶》(1892)、《太陽與烏雲》 (1894),中篇《四個人》(1916),長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 妹》(1932);
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紅夾竹桃》(1926);
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貿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
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 國,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集》。
泰戈爾詩集——《吉檀迦利》(冰心譯)
泰戈爾詩集——《園丁集》(冰心譯)
泰戈爾詩集——《飛鳥集》(鄭振鐸譯)
泰戈爾詩集——《新月集》(鄭振鐸譯)
泰戈爾作品選泰戈爾詩集——《吉檀迦利》(冰心譯)
代表作
PS:按人氣排名
《飛鳥集》
《故事詩集》
《暮歌》
《晨歌》
《心中的嚮往》
《兩畝地》
《金帆船》
《繽紛集》
《素芭》
《摩訶摩耶》
《是活著,還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