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簡稱安大資環學院),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於2010年5月組建成立,2010年7月獨立招生。資環學院的成立是安徽大學“211工程”建設過程中創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高水平大學的重大舉措之一,也是安徽大學服務於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體現,對於全面提升安徽大學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學院致力於開展區域環境健康和生態安全研究,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培養高素質複合型的生態、資源與環境創新人才為目標,不斷凝練學科方向,匯聚優秀人才,爭取優質辦學資源,營造優良育人環境,著力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努力成為特色鮮明、實力較強、對社會發展貢獻較大、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理工綜合性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簡稱:安大資環學院
- 成立時間:2010年5月
- 招生時間:2010年7月
- 類型:理工綜合性學院
- 教職工:37人
師資力量
學校機構
學院規模
現任領導
本科專業
環境科學
地理信息科學
地質學
測繪工程
生態學
研究生教育
生態學為安徽省省級重點學科,是安徽大學“211工程” 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江淮流域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生態安全”的支撐學科之一。本學科主要針對區域重大生態環境問題和地方經濟建設需求,開展基礎性和套用基礎性研究,為區域生態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理論及技術支撐和決策依據。
本學科旨在培養生態環境保護及自然資源管理方面具有創造性研究能力的高層次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與導師組成員:
1、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生態學
本研究方向以“3S”(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R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和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為主要技術支撐,以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湖泊和重要河流濕地生態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濕地生態系統的演變規律、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及其對全球環境變化的回響機制,探索濕地生態安全的管理對策。近期研究內容主要有:水鳥生態學、濕地昆蟲生態學、濕地植物生態學、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護區管理、重大工程的生態影響評價。
本研究方向以我國特有或瀕危鳥獸物種(如短尾猴、長江江豚、白頭鶴、東方白鸛等)為主要研究對象,採用定點定位觀察、行為系統取樣和長期跟蹤研究,從巨觀行為觀察和微觀分子實驗結果上定量研究動物行為,力求從進化本質上探討動物行為的生態學意義;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開展畜禽病毒、人畜共患病病毒的分子鑑定等方面的病原生物學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江淮流域退化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著眼於重金屬礦業廢棄地和退化濕地生態系統的生態恢復,將現代生物技術與生態工程技術相結合,套用於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實踐;以污染水體和土壤為研究對象,利用元素示蹤技術,研究污染物的環境地球化學行為;運用基因工程手段,選育用於特定污染物降解的功能微生物。
本研究方向對巢湖、淮河等重要濕地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運用現代生物地球化學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研究污染物在濕地生態系統的轉移規律、生物效應,探索生物降解、資源化利用以及生態工程技術手段進行污染控制的新途徑。
本研究方向以安徽省地道的中藥材和重要農作物等資源生物為研究對象,採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技術,開展資源生物的種質保育生態學研究,探索資源生物的優良性狀維持、功能基因的篩選、生態農業的產業技術體系構建技術。
本研究方向以兩淮煤礦和銅尾礦等受損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通過綠色開採、生態重構、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等綜合治理技術的集成與示範,促進礦區生態安全和環境健康,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學科平台:
1、安徽省級重點學科“生態學”
2、安徽省生物物種資源信息中心
3、安徽省生態經濟技術研究中心
4、安徽省中藥產業化技術研發中心
5、省部共建“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
6、省部共建“污染控制與環境修復技術”實驗室
主要課程:
高級生態學、生物多樣性科學導論、種群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景觀生態學、保護生物學、恢復生態學、現代生態學研究方法、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土壤生態學、濕地生態學、生物地理學、分子與進化生態學、植物種質資源與利用、保護遺傳學、生態工程學、行為生態學等。
三至六年。
理學學位。
環境科學與工程是安徽大學“211”重點建設學科“江淮流域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生態安全”支撐學科之一,主要針對日益嚴峻的環境生態問題,開展污染控制、環境修復、資源可持續利用、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為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本學科旨在培養環境保護與資源管理方面的高層次學術型人才。
本研究方向以淮河和巢湖為重點,開展流域水環境綜合承載能力研究,並利用環境分析化學、地球化學和環境毒理學研究技術,研究流域內礦區土壤污染和水體中重金屬、POPs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以及雙殼類動物對水體污染物的監測、指示作用;以富營養化巢湖濕地生態系統為對象,探討巢湖富營養化水體中污染物的環境地球化學行為、水體污染物分布、藍藻藻毒素的生物降解以及藍藻的生物轉化和資源化利用技術。
本方向主要利用“3S”技術、環境生物學技術,針對江淮流域生態環境問題,開展濕地及野生動植資源管理、環境健康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服務於區域生態安全和環境健康。主要研究內容有安徽省生物資源調查、監測技術,安徽省生物多樣性管理;安徽沿江淺水湖泊人為擾動對湖泊濕地生態系統的影響和濕地生物多樣性的維持機制;瀕危物種種群與資源可持續利用途徑。
本方向主要開展多功能納米材料的綠色仿生合成,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磁性載酶類催化劑在循環催化廢棄物秸稈降解和催化污水中有機苯類化合物降解方面的套用;構建具有高靈敏度和選擇性的納米生物感測器,利用電阻變化和SERS增強效應檢測污水中有機污染物、重金屬離子等;製備可循環利用的納微米級光催化劑,研究其在太陽光照射下催化有機污染物降解的性能,構建多孔無機/高分子複合材料,開發其在去除有害煙、氣等方面的套用。
環境工程(083002)
以退化或受損的生態系統為對象,重點研究受損或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的方法與技術體系,主要以生物修復為基礎,結合各種物理修復、化學修復以及工程技術措施,通過最佳化組合,從而達到以最低耗費實現退化或受損生態系統的最佳修復效果。主要工作有研發適宜於礦業廢棄地植被重建的技術與方法;研發適用於巢湖退化濕地生態系統修復的富磷背景區坡面磷流失控制和湖濱帶生態恢復的成套技術;選育環境污染物的生物轉化與治理中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菌株;開展水生植物、重金屬耐性植物等工具物種的快繁研究。
2、污染控制與資源化
利用生物學的原理和技術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實現廢棄資源的綜合利用。運用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原理,通過工程設計手段,據不同的處理水質及要達到的目標,選育功能環境微生物、最佳化微生物種群的結構,實現廢水處理系統最最佳化,為污染處理提供新技術;研究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中微生物的代謝途徑和分子機制,為廢棄資源的再利用提供新技術,實現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的有機結合。
本研究方向以兩淮煤礦和銅尾礦等受損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通過綠色開採、環境修復、污染治理等綜合治理技術的集成與示範,維護礦區環境健康,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學科平台:
1、安徽省級重點學科“生態學”
2、安徽省生物物種資源信息中心
3、安徽省生態經濟技術研究中心
4、安徽省中藥產業化技術研發中心
5、省部共建“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
6、省部共建“污染控制與環境修復技術”實驗室
主要課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技術進展、工程數學、環境工程、環境生物技術原理與套用、環境生物地球化學、反應器的設計與加工、恢復生態學、環境規劃與管理、高等環境化學、工程製圖、環境生物無機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生態工程、環境毒理學、環境地質工程等。
三至四年。
可授工學、理學和農學碩士學位。
本學科專業領域旨在培養環境保護與資源管理方面的高層次工程技術管理人才。
本研究方向以兩淮煤礦和銅尾礦等受損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通過綠色開採、環境修復、污染治理等綜合治理技術的集成與示範,維護礦區環境健康,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以退化或受損的生態系統為對象,重點研究受損或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的方法與技術體系,主要以生物修復為基礎,結合各種物理修復、化學修復以及工程技術措施,通過最佳化組合,從而達到以最低耗費實現退化或受損生態系統的最佳修復效果。主要工作有研發適宜於礦業廢棄地植被重建的技術與方法;研發適用於巢湖退化濕地生態系統修復的富磷背景區坡面磷流失控制和湖濱帶生態恢復的成套技術;選育環境污染物的生物轉化與治理中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菌株;開展水生植物、重金屬耐性植物等工具物種的快繁研究。
利用生物學的原理和技術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實現廢棄資源的綜合利用。運用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原理,通過工程設計手段,據不同的處理水質及要達到的目標,選育功能環境微生物、最佳化微生物種群的結構,實現廢水處理系統最最佳化,為污染處理提供新技術;研究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中微生物的代謝途徑和分子機制,為廢棄資源的再利用提供新技術,實現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的有機結合。
本研究方向以淮河和巢湖為重點,開展流域水環境綜合承載能力研究,並利用環境分析化學、地球化學和環境毒理學研究技術,研究流域內礦區土壤污染和水體中重金屬、POPs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以及雙殼類動物對水體污染物的監測、指示作用;以富營養化巢湖濕地生態系統為對象,探討巢湖富營養化水體中污染物的環境地球化學行為、水體污染物分布、藍藻藻毒素的生物降解以及藍藻的生物轉化和資源化利用技術。
本方向主要利用“3S”技術、環境生物學技術,針對江淮流域生態環境問題,開展濕地及野生動植資源管理、環境健康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服務於區域生態安全和環境健康。主要研究內容有安徽省生物資源調查、監測技術,安徽省生物多樣性管理;安徽沿江淺水湖泊人為擾動對湖泊濕地生態系統的影響和濕地生物多樣性的維持機制;瀕危物種種群與資源可持續利用途徑。
1、安徽省級重點學科“生態學”
2、安徽省生物物種資源信息中心
3、安徽省生態經濟技術研究中心
4、安徽省中藥產業化技術研發中心
5、省部共建“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
6、省部共建“污染控制與環境修復技術”實驗室
主要課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技術進展、工程數學、環境工程、環境生物技術原理與套用、環境生物地球化學、反應器的設計與加工、恢復生態學、環境規劃與管理、高等環境化學、工程製圖、環境生物無機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生態工程、環境微生物學、環境地質工程等。
三至四年。
工學碩士學位。
繼續教育
科學研究
科研團隊
研究組名稱 | 負責人 | 研究方向 |
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 程 樺 | 兩淮沉陷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
分子進化與為生態學 | 李進華 | 靈長類行為生態學 |
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生態學 | 水鳥生態學 濕地生態學 | |
孫慶業 | ||
資源生物與種質資源保育 | 王 鈺 | 資源生物繁育技術 |
李玉成 | 污染物環境地球化學 | |
污染控制與廢棄物資源化 | 石先陽 | 廢棄物資源化 |
吳艷蘭 | 景觀生態學 DEM及海洋劃界技術 |
科研平台
省級重點學科
科研項目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經費總額 (萬元) | 項目起訖時間 | 主 要 負責人 | 單位 排名 |
兩淮煤礦沉陷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關鍵技術的集成與示範(2012BAC10B02) |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 | 818 | 201201-201412 | 程樺 | 1 | |
2 | 重金屬尾礦灌-草-苔蘚的聯合修復技術(2006AA06Z359) | 國家863計畫課題 | 65 | 200701-200912 | 孫慶業 | 2 |
3 | 63 | 201201—201512 | 1 |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75 | 201201—201512 | 李玉成 | 1 | |
5 | 63 | 201201—201512 | 孫慶業 | 1 | ||
7 | 44 | 201201-201512 | 李進華 | 2 | ||
8 | 中國鍬甲科分類修訂及系統發育研究 | 33 | 201101—201312 | 萬霞 | 1 | |
9 | 基於分子信息和化石花粉證據,推測冰島蓼冰期避難所及冰期後的遷移路線 | 47 | 201101—201312 | 周忠澤 | 1 | |
14 | 6.5 | 201001-201012 | 周立志 | 1 | ||
17 | 48 | 201001—201212 | 1 | |||
18 | 安徽野生獼猴的實驗動物化的研究(30970414) | 33 | 201001—201112 | 李進華 | 1 | |
21 | 遷徙停歇地繁殖東方白鸛的遺傳背景及其保育對策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5 | 200901—201112 | 周立志 | 1 |
25 | 猴源傳播疾病的行為生態學研究(30770288) | 35 | 200801—201012 | 李進華 | 1 | |
28 | 7.8 | 200701—200712 | 周立志 | 1 | ||
31 | 處理廢棄物和廢水的高效厭氧反應器的監測、模擬和調控21021140001 | 150 | 201001-201212 | 石先陽 | 4 | |
32 | 30 | 200801-201012 | 石先陽 | 3 | ||
33 | 富磷背景裸露區及緩坡面磷的生態攔截技術研究(2008ZX0713-003)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子課題 | 223 | 200801—201012 | 孫慶業 | 1 |
34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子課題 | 55 | 200801—201012 | 孫慶業 | 1 | |
35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子課題 | 150 | 201101—201312 | 李玉成 | 1 | |
36 | 巢湖水源地污染物特徵檢測與時空分布規律及解析(2008ZX07103-005)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子課題 | 150 | 200801—201012 | 李玉成 | 1 |
37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子課題 | 40 | 201001—201212 | 李進華 | 1 | |
38 |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油氣專項子課題 | 40 | 200801—201012 | 李玉成 | 1 | |
40 | 典型礦業城市重金屬污染特徵與健康風險評價(201009041-02) | 環境保護部公益性項目 | 39 | 201006—201206 | 孫慶業 | 1 |
41 | 中國工程院諮詢項目專題 | 18 | 201001-201312 | 1 | ||
43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101-201212 | 萬霞 | 1 | |
45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101-201212 | 王鈺 | 1 | |
46 | 我國湖泊野生克氏原螯蝦種群的遺傳多樣性研究11040606M76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101-201212 | 1 | |
51 | 通江湖泊植被典型生態類型的生態對策090415202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001-201112 | 周忠澤 | 1 |
52 | 在高效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中降解微囊藻毒素的研究090415203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001-201112 | 吳涓 | 1 |
58 | 自然生態恢復過程中銅尾礦的兩個關鍵成土過程研究070415208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0801-200912 | 孫慶業 | 1 |
59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0801-200912 | 石先陽 | 1 | |
60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207-201406 | 石先陽 | 1 | |
61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201201-201406 | 鄭劉根 | 1 | |
62 |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新教師科研基金 | 8 | 201101-201312 | 萬霞 | 1 | |
63 | 人猴共患病病原傳播的行為機制研究(200803570005 | 6 | 200901—201012 | 1 | ||
64 | 高澱粉、保健型甘薯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07010302139) | 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 | 15 | 200701-200812 | 1 | |
65 | 燃料乙醇專用型薯新品種的示範推廣(Y20103400008) | 國家外專局 | 10 | 201001-201012 | 王鈺 | 1 |
66 | 甘薯抗莖線蟲病分子檢測技術研究(200734000876) | 國家外專局 | 5 | 200101-200712 | 王鈺 | 1 |
67 | 甘薯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克隆(20073400086) | 國家外專局 | 5 | 200701-200712 | 王鈺 | 1 |
68 | 大花蕙蘭多倍體育種技術研究(S20093400190) | 國家外專局 | 5 | 200901-200912 | 王鈺 | 1 |
69 | 大別山小蘭組培技術研究(20103400094) | 國家外專局 | 4 | 201001-201012 | 王鈺 | 1 |
70 | 國家外專局 | 1.6 | 200801-200812 | 王鈺 | 1 | |
71 | 燃料乙醇專用型甘薯新品種的選育及抗病分子檢測20083400086 | 國家外專局 | 5 | 200801-200812 | 王鈺 | 1 |
72 | 燃料乙醇高效發酵菌株篩選及節本發酵工藝研究20093400189 | 國家外專局 | 4 | 200801-200812 | 王鈺 | 1 |
73 | 周年工廠化生產的食用菌品種選育及產業化(11010302109) | 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 | 60 | 201101-201312 | 王鈺 | 2 |
74 | 25 | 200901-201012 | 王鈺 | 1 | ||
75 | 中藥材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皖農科[2010]300) | 安徽省財政廳、農委 | 22 | 201001-201212 | 王鈺 | 1 |
77 | 安徽省重要生態區生物多樣性與物種穩定性研究(TD200703)。 | 安徽省高校省級創新團隊計畫項目 | 20 | 200701-201012 | 李進華 | 1 |
78 | 猴源疾病傳播的防控技術研究 | 安徽省國際合作項目 | 8 | 201101—201212 | 李進華 | 1 |
79 | 安徽省生物物種資源信息中心PT20083024 | 安徽省科技廳 | 50 | 200812-200912 | 周立志 | 1 |
80 | 泉大資源枯竭礦區生態環境修復技術研究HKKY- 生態環境研究室-JS(2012)- 001號 | 300 | 201201-201312 | 1 | ||
81 | 安徽省生態省建設辦公室 | 50 | 200701-200912 | 1 | ||
82 | 通過市政府行政管理、能力和社會責任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00056783) | 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項目安慶項目辦 | 56 | 200701—201012 | 1 | |
83 | 93.5 | 200803-201010 | 1 | |||
84 | 2011年淮河幹流水生物監測 | 淮河水資源保護局 | 48 | 201101-201112 | 1 | |
85 | 安徽省濕地動物植物資源調查 | 安徽省自然保護站 | 15 | 201101-201112 | 1 | |
86 | 洪澤湖生態監測 | 35 | 201101-201112 | 周忠澤 | 1 |
學院大事件
2013年10月26日下午,在理工F樓F218會議室,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集中參加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黨委書記何秋生同志主持會議,學校紀委正處級紀檢員郭大泉同志到會並講話。根據學校黨委有關檔案精神及《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何秋生書記、李娟副書記、周立志院長和石先陽副院長按照“四對照四查擺”要求先後作了發言。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資環學院教授李玉成同志,學院黨委委員,教工及學生支部書記參加會議並發言。
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主任蔣春曦、安徽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李曉輝教授、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黨政班子成員以及部分師生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籌備會聚集了來自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滁州學院、合肥工業大學等十餘所省內相關單位負責人及教師代表、ESRI(易智瑞)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共約40餘人。
會議由資環學院副院長石先陽教授主持,教務處副處長李曉輝教授向參會的各位領導和老師表示熱烈歡迎。資環學院院長周立志教授介紹學院發展情況。省地理信息中心蔣春曦主任對前四屆大賽進行了總結,並對我省今年參加全國大賽取得優異成績表示祝賀,感謝大賽組委會和承辦單位對大賽付出的辛勤勞動。同時希望大家齊心合力、出謀劃策把大賽打造成省級大學生的品牌賽事。
籌備會就技能大賽的組織機構、大賽章程、大賽賽制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和確定。會議的教學研討階段重點就密切跟蹤GIS的創新發展、GIS人才分層次因材施教培養模式、強化實踐育人環節、探索GIS行業結合發展方向、形成專業特色的安徽省高校特色GIS發展模式、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展開了熱烈地討論。本次會議負責人、資環學院地理信息與測繪工程系主任、安徽大學特聘教授吳艷蘭作了最後總結髮言。
安徽大學第21屆文化藝術節,我院師生在多項活動中取得佳績:《歡樂舞曲》在校園舞蹈大賽中取得全校第二名的優異成績,並被學校推薦參加了中國農業銀行杯CCTV2013年度三農人物推介活動(華東片區)晚會演出;“花樣年華”短劇小品大賽獲得三等獎(第五名);“自立自強 勵志成才 報效祖國”演講比賽獲二等獎;“海納百川”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競賽中獲三等獎;“楊柳依依”家鄉風情秀中榮獲三等獎……。
另外,在學校其他文體活動中,我院選手也有較好表現:新生杯足球賽,我院男子足球隊奪得季軍;安踏杯籃球賽,我院男子籃球隊成功進入四強;桌球比賽,我院獲男子團體第三名,許江林同學獲男子個人獎。
2014年3月21日上午,淮南礦業(集團)公司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中心徐翀副主任一行,在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黨委書記何秋生、副書記李娟陪同下,考察了我校在池州建立的“安徽大學安徽升金湖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陪同考察的還有資環學院地質科學與工程系主任鄭劉根、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王寧、研究站副站長李春林,及學院實驗中心常務副主任許仁鑫等老師。
學術報告會後,南京大學王曉蓉教授、袁傳榮教授在理工F樓F218會議室,與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的老師進行座談,就學科建設發展、科研團隊建設進行了深入交流。出席座談會的有資環學院院長周立志、副院長石先陽、黨委副書記李娟,以及環境科學系的各位老師。座談會由院長周立志主持。這次座談會加深了跨地區院校的交流,有力地促進了資環學院在學科建設、科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健康快速發展。
2014年4月10日上午,武漢大學應申副教授應邀在安徽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理工F樓F202報告廳做了題為“三維地籍發展及關鍵技術”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地理信息與測繪工程系主任吳艷蘭教授主持。參加報告會的同學們就“二三維地籍數據的轉換”“三維地籍中的技術難點”“三維地籍GIS技術套用與發展方向”等問題,積極踴躍地與應申副教授展開互動交流。
代世峰,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博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8年成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9年成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煤田地質學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2014年4月16日 在安徽省第33個愛鳥周期間,我院開展了“磬苑觀鳥”懸掛鳥巢等活動,普及愛鳥、護鳥知識和理念。4月9日,我院依託安徽大學觀鳥會攜手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綠園環保社團進行“磬苑觀鳥”活動。安徽大學觀鳥會的志願者們對來自玫瑰園學校的24名小學生及其家長進行了如何使用望遠鏡觀鳥的技能指導;介紹了喜鵲、斑鳩、烏鴉和烏鶇等一些校園常見鳥類的體貌特徵、習性等相關知識。此次“愛鳥周”系列活動,也是安徽大學第十一屆學術科技節系列活動的一部分。
2014年4月16日 在安徽省第七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評選中,我院生態學專業的兩篇學術論文分別獲一等獎和三等獎。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是我省為表彰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設立的唯一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