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成立於1998年,其前身為生物系,是1958年安徽大學重建時最早設立的 5 個系科之一。學院現設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製藥等五個本科專業以及生物統計專業方向,其中生物科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具有生態學博士學位授予權、生物學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和生物工程專業學位授予權。

學院建有多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中心,注重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與中國科學院和美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的高校或研究機構開展學術交流和教學合作。承辦了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邀請了1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20餘名中科院院士及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做學術交流。

學院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基本任務,先後與安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定,在金種子集團等多家企業建立了學生就業見習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英文名:School of Life Science
  • 簡稱:安大生科院
  • 創辦時間:1958年
  • 所屬地區:中國安徽合肥
  • 碩士點:2
  • 博士點:1
  • 國級特色專業:生物科學
  • 省級重點學科:生態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  
  • 院長:劉大海
教學規模,師資力量,學術機構,本科教育,生物科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培養模式,研究生教育,生物學,生態學,碩士培養方案,博士培養方案,科研項目,精品課程,校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機構設定,院行政,黨政委,教學機構,學術組織,

教學規模

師資力量

生命科學學院現有在崗教職工72 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8 人,30 位具有博士學位。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近1000名,碩士研究生 273 名,博士研究生 6 名。有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遴選為教育部骨幹教師、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省拔尖人才、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或骨幹教師培養對象16人次,形成了一支以高學歷、高職稱人員為主體,年齡層次、專業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

學術機構

學院設有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環境與生物技術科學研究所、新藥研究開發中心、魔芋研究開發中心四個科研機構;於2010年開始出於總體規劃及應當今時代需求和發展考慮,學校將環境科學系分出,單獨成立了安徽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於2011年開始正式招生。有《生物資源與環境》“211工程”建設國家重點學科和生態學博士點、生物學一級碩士點(含十二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環境科學碩士學位點。學院還設有基礎生物實驗教學中心、專業生物實驗教學中心、安徽省生態工程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中藥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和安徽省生態經濟技術研究中心。

本科教育

生物科學

(本科,按“生物科學類”招生,一年半後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生物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實驗能力,知識面寬、適應性強的生物學基礎性人才。
主要課程: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分子生物學、基礎生物學實驗和現代生物學實驗等。
就業去向:科研院所、醫藥、衛生、食品、環保、農林、園藝、自然保護區等企事業單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生物科學

(生物統計方向,本科)
培養目標:具有良好的數學與生物學理論素養,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了解生物學、公共衛生、臨床醫學、藥學等生物學相關領域理論背景,能熟練地運用現代統計方法進行生物學相關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從事生物製藥、疾病預防與控制、衛生事業管理、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數據分析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回歸分析、多元統計分析、抽樣調查與數據分析、普通生物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生物統計學、統計軟體套用等。
就業去向:科研院所,生物製藥、疾病預防與控制、衛生事業管理、環境保護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生物技術

(本科,按“生物科學類”招生,一年半後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生命科學紮實的基礎知識、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受到套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從事生物技術及其相關領域工作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等。
就業去向:科研院所、醫藥、衛生、輕工、食品、環保、農林、園藝等企事業單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生物工程

(本科)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從事生物工程及其相關領域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按卓越工程師計畫培養。
主要課程: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化工原理、發酵工程、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生物技術製藥等。
就業去向:科研院所、醫藥、食品、化工、輕工等企事業單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模式


“2+2英才班”聯合培養:第五學期末從生物科學專業擇優選拔一定數量的學生,六到八學期到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中科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等合作單位繼續學習並接受科研訓練,完成畢業論文。
“3+1”培養模式:前三年完成課堂教學內容,在第四學年根據個性發展需要到合作企業進行學習和實踐訓練、完成畢業設計,或在校內各實驗室完成科研訓練和畢業論文研究。

研究生教育

生物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
主要包括如下二級學科專業:
1、微生物學
在分子、細胞或群體水平上研究各類微小生物(細菌、真菌、病毒及單細胞藻類等)的形態結構、生長繁殖、生理代謝、遺傳變異、生態分布和分類進化等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並將其套用於工業發酵、醫學衛生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科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工業微生物、環境微生物、微生物代謝工程與及微生物資源利用等。
2、細胞生物學
從細胞整體、顯微、亞顯微和分子等各級水平上是研究細胞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發育、衰老,以及各種細胞器及信號傳遞途徑的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腫瘤細胞生物學、藥理學和細胞工程等。
3、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在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的本質,即研究生物體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主要研究方向為糖生物學、天然產物化學、結構生物學等,著重開展生物大分子和活性小分子的結構與功能關係研究以及機理研究。
4、生物工程(專業碩士)
是以生物學的理論和技術為基礎,結合現代工程技術,在醫藥、農業、食品、環保、能源等領域,開發利用生物體生產人類需要的產品或為人類服務。生物工程專業碩士主要培養具有紮實生命科 學領域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通過研究生物工程領域國內發展和國際動態,獨立解決生物實驗室和生產現場的工程管理和工藝改進的,同時具有生物製品研究、開發、生產、監控一整套過程的套用能力。

生態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生態學專業秉承學院動、植物學厚重的學術傳統,立足安徽的物種資源特色與優勢,研究領域涵蓋分子生態學;瀕危動、植物保護遺傳學;基因組與生物信息學;靈長類和鯨類的行為生態學;入侵生物學;生物多樣性與資源生物學等。

碩士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1. 掌握馬列主義的基本理論,堅決擁護四項基本原則,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積極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服務。
2. 具有刻苦鑽研、開拓進取、實事求是的學風和良好的科學素養。
3. 掌握堅實的生物學或生態學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了解生物學發展前沿,具有獨立開展科學研究及獨立開展專門技術套用的能力,能在本學科及相關學科領域開展科研開發和生物(生態)工程技術套用的高層次專門人才;較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身心健康。
4.具有系統、紮實的生物學或生態學理論基礎,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本專業的前沿學科及發展動向。能獨立地進行科學研究並撰寫論文;能勝任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和其它單位的教學、科研工作,或成為高質量的博士生生源。
二、學科專業
1.微生物學
2.細胞生物學
3.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4.生態學
5.生物工程(專業碩士)
三、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的學制一般為3年,特殊性情況可提前或延遲畢業,提前畢業須經院學位委員會討論決定。碩士研究生最長修業年限一般不超過4年。
四、培養方式
1、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採取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能力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培養體現既要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又要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採取導師負責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同時由同一專業相關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導師組成導師組,發揮集體培養優勢。
3、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研究生在學期間,須按培養方案規定的環節完成培養過程,達到相應的培養要求方可畢業和申請學位。
五、培養環節
1、課程學習
碩士研究生一般進行1學年的課程學習,包括公共課(7學分)、學科通用課(8學分)、專業與選修課(15學分)及補修課。研究生的專業選修課和補修課須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選課。
2、開題報告
碩士生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研究課題,通過較系統地查閱有關文獻資料,充分了解該課題背景和現狀,寫出該課題的國內外研究動態,提交文獻綜述(1學分);同時就所選題目的研究意義、研究目標、研究思路和方法,在開題報告會上作公開報告,對課題擬解決的問題、研究方案、可行性及研究進度做出說明,經認可後繼續進行課題研究(1學分)。
3、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二學年的第二學期進行(1學分)。研究生須提交中期考核報告,內容包括課程完成情況、選題概況、已經取得的進展和成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等。導師和導師組針對研究生中期考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指導意見與解決方案。
4、實踐環節
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須進行必要和足夠的科研實踐和學術活動(8學分),如助研工作、助教工作、學術交流(學術報告)等,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學位論文(或畢業設計)
學位論文(或畢業設計)是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或專業碩士)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碩士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或專門技術工作的全面訓練,是培養碩士生創新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碩士學位論文(或畢業設計)必須在導師的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生獨立完成。論文應能體現碩士研究生具有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反映出碩士生在科學研究方面受到全面的訓練、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或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和優良的學風(9學分)。
六、畢業和學位申請
碩士研究生要求總學分不少於50學分,其中課程學分不少於30學分。完成總學分和畢業論文答辯合格即可畢業,學位論文答辯和學位申請必須達到校研究生院和學院有關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要求。

博士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1.培養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需要的、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高度創新精神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2.培養具有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了解本專業範圍內科學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具有較強的科研工作能力,能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高等教育工作,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人才。
3.培養具有健康體魄和健全人格的人才。
二、學科和研究方向
生態學一級學科:
1.微生物生態方向
2.分子生態方向
三、學習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學制一般為3年,可延期一至二年,延期階段的住宿及助研津貼按學校規定執行。
四、培養方式
1.博士研究生的培養以培養獨立從事創造性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和較強的科研適應能力為主。提倡和鼓勵相關學科之間的交叉,以開闢新興學科和邊緣學科。要創造條件,加強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的學術交流以及和社會的聯繫,以開拓博士生的視野,活躍學術思想。
2.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應遵循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點和現代化科學技術發展的新特點。在制定培養計畫時,應在符合本學科培養方案具體要求的同時,充分發研究生個人才能和特長,對其課程,學位論文的選題及科研等方面予以不同的安排。
3.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要發揮集體力量,並把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列入學科建設規劃。博士生導師博士研究生的第一負責人,並實行導師個別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指導方式。
五、培養環節
1、課程學習
博士研究生一般進行半學年的課程學習,包括公共課(6學分)、專業課(6學分)、及補修課。專業課由博士生導師組成的課程組進行授課。對於缺乏專業前修課的博士研究生須在導師的指導下補修相關課程。
2、論文開題
博士研究生修滿課程學分後,須通過閱讀研究課題的相關文獻,掌握研究方向的前沿進展。博士研究生一般在第一學年的第一學期期末提交文獻綜述並進行論文開題報告(2學分)。
3、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二學年的第一學期期末進行(1學分)。研究生須提交中期考核報告,內容包括選題概況、進展情況、已經取得的成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導師和導師組針對研究生中期考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指導意見和解決方案。
4、實踐環節
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須進行必要和足夠的科學實驗和學術活動(8學分),如助教工作、助研工作、學術交流(學術報告)等,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學位論文
博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是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系統完整的學術研究工作的總結,論文應體現出博士研究生所在學科領域做出的創造性學術成果,應能反映出博士研究生已經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並具備了獨立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能力(9學分)。
六、畢業和學位申請
博士研究生要求總學分不少於32學分,其中課程學分不少於12學分。完成總學分和畢業論文答辯合格即可畢業,學位論文答辯和學位申請必須達到校研究生院和生命科學學院有關博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要求。

科研項目

短尾猴繁殖策略及其成功度的研究 國家自然基金 12 2000-2002
淮河流域重大洪澇災害和水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與國家攀登計畫(科技部) 15 2000-2002
丹皮多糖降血糖作用機理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0-2002
短尾猴繁殖策略與保護的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0-2002
中國蓼科花粉及其系統演化關係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0-2002
淮河流域軟體動物穩定同位素與水污染變化及轉移研究 國家自然基金 19 2001-2003
魔芋資源評價及引種馴化的研究 國家自然基金 10 2001-2003
白魔芋花魔芋種質復壯及工廠化育苗研究 國家科技部攻關課題 30 2001-2003
魔芋土著種馴化與栽培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10 2001-2003
耐熱鹼性磷酸酯酶熱穩定性與結構關係的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1-2003
魔芋資源中有效成分分離提取及綜合套用 國家教育部重點基金 15 2001-2003
魔芋粉與飛粉改性-新型印花糊料合成研究 安徽省計畫委員會基金 10 2001-2003
魔芋屬植物引種馴化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 6 2001-2003
高效木質素降解菌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 4 2001-2003
血糖寧項目前期研究 企業委託 10 2001-2003
丹皮多糖膠囊的前期研究 企業委託 4.1 2001-2003
降血糖新藥-血糖寧膠囊 安徽省“十五”重大專項 25 2001-2003
草漿造紙黑液的生物強化技術 安徽省“十五”攻關 10 2001-2003
高效脫木素生物反應器在造紙黑液中的套用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 1 2001-2002
Armillaria sp多糖抗衰老和抗突變作用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 1 2001-2002
高效脫色真菌的選育及其用於染料廢水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3-2005
短尾猴種群遺傳多樣性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3-2005
藻藍蛋白中具有光動力效應的色素肽的分離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3-2005
擬糖複合物的製備及結構育功能研究 安徽省自然基金 5 2003-2005
短尾猴行為生態的分子遺傳研究 國家自然基金 7 2003.1-2003.12
天然複合多糖的糖鏈結構與其降血糖功能關係研究 國家自然基金 7 2003.1-2003.12
安徽省酸雨控制區大氣環境污染生態效應評價體系建立 安徽省科技廳 3 2003-2005
真菌漆酶的固定化及其在造紙廢水污染物處理中的套用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 5.5 2003-2005
遠志皂苷抗痴呆的作用機理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 1 2003-2004
Armillaria Mellea菌體糖複合物降血脂血糖作用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 1 2003-2004
中藥有效成分對α-葡萄糖苷酶活性影響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 1 2003-2004
中國壁虎類蜥蜴的分子系統發育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 1 2003-2004
現代中藥有效成分分離純化關鍵技術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 1 2003-2004
用細胞培養法從葶藶子中提取強心苷治療心力衰竭的套用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 1 2003-2004
降血糖新藥-血糖寧膠囊臨床前期研究 企業委託 50 2003-2005
蜜環菌系列產品中試合作 企業委託 30 2003-2005
Domonance style and kin bias among Tibetan Macaques 美國Leacky基金會 17 2002-2005

精品課程

校級精品課程

張部昌教授:生物化學
陳 勤教授:細胞生物學
莢 榮教授:微生物學
周忠澤教授:基礎生物學實驗
周立志教授:生態學
李進華教授:動物生物學

省級精品課程

李進華教授:動物生物學
周忠澤教授:基礎生物學實驗學
周立志教授:生態學
博士學位授權點:生態學一級學科
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學一級學科、生物工程專業碩士
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科學
省級重點學科:生態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重點實驗室和中心:安徽省生態工程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中藥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微生物與生物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校基礎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機構設定

院行政

院長:劉大海
副院長:尹若春
副院長:張敏
副院長:陳彥

黨政委

書記:王景峰
副書記:曹義宏
辦公室主任(黨委秘書):陳恩剛
工會主席:方傑

教學機構

生物科學系
系主任:韓德民
生物技術系
系主任:余嗣明
生物工程系
系主任:張書祥
生物實驗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李能樹

學術組織

教授委員會主任:莢榮
教學委員會主任:尹若春
學位委員會主任:張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