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四區
1.安徽大學磬苑校區(新校區,安大校本部本科生、研究生):安徽省合肥市九龍路111號 郵編230601
2.
安徽大學龍河校區(老校區,網際網路學院本科生、文史哲研究生):合肥市肥西路3號 郵編:230039
安徽大學磬苑校區 ,以磬音和諧喻學校辦學之和諧,此寓意二。《禮記·樂記》云:“樂者,天地之和也”,“和,則百物化”。擊磬而發音,音和而樂成,樂成以化人。學校乃學 生求學、教師施教之所,以教督學,以學促教,教學相長,化人而自化,亦猶樂之化人。以磬之樂喻學校之職責乃培育教化人才,此寓意三。
鳴磬廣場
鳴磬廣場(
下沉式廣場):處於適之樓東向懷抱之中的下沉式廣場,為學校舉行大型室外活動和學生讀書休憩之場所,以“鳴磬”名之,稱“鳴磬廣場”。既契合整體校區“磬苑”之名,亦取意場面之盛,教導同學珍惜光陰、砥礪成才,揚我學校之聲名。依於校區東側的翡翠湖, 因之建議更名為“
鳴磬湖”,既取意湖水幽深清澈、風起波漾,其如鳴磬之聲清亮悠揚、和悅美好,又喻大學城涵蘊深廣,化育莘莘學子,教學科研聲名遠播。
磬苑廣場
磬苑廣場(東門內廣場):磬苑校區東門的設計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門的正面,金光閃耀的 是毛澤東同志手書之
安徽大學校名,承載著安徽大學的榮耀。門的兩邊,各立四根方型石柱,寓意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乃頂天立地之人、擎天棟樑之材;每根石柱上端,均鏤有篆體印狀“ 安徽大學”四字陽文,印者信也,寓意誠信終是為學之根基、人生之立足處,體現著“至誠”的校訓精神,師生經受此等精神之濡染,遍歷世界、畢其一生不脫此等精神之烙印,正可光大 我安徽大學之聲望、永續我安徽大學之氣脈。入東門,迎面開闊處為該校區主廣場,以校區之名名之,稱磬苑廣場。廣場之南北兩側,有八 座以
趙朴初先生手跡為主體的多字型校訓臥石。近門南側,又有安徽省廣德縣人民政府贈送之花崗岩石,石體重八十餘噸,仿佛未曾切磋琢磨的巨型玉璞,渾然天成,質樸自然。廣場中心 ,則有源頭活水迭宕而下,從草體“理 徽 朴”三個大字間蜿蜒流過,形成獨特的審美效果。“理 徽 朴”三字既標示出學校特色學科徽學的理學(占據中國社會意識形態主流、影 響長達數百年之程朱
新安理學)、樸學(衝破二千餘年中國封建思想羈絆、開近代講求實證科學先河之戴東原等
乾嘉考據學)兩大精神層面之核心對象,又內含著我安徽大學培育如理學一般潤物深遠的校園精神、如樸學一般謹嚴縝密的學術作風的宏大氣魄。倘從字面理解,“徽”是指我安徽大學乃安徽人民之大學,學校目標的側重點尚在於為安徽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培養人才,產、學、研等中心環節要圍繞安徽建設發展之需做文章;“理”則張揚科學的理性精神;“朴”則質樸,乃我皖籍思想大家老子所謂之“雖小,天下莫能臣”的“道”,亦即世 界之規律與真理。簡言之,我安徽大學以服務安徽為立足之地,我安徽大學人,不論師生,不論崗位和職級,都要尊重科學、尊重規律,都要服膺真理。
圖書館
文典閣圖書館:鳴磬廣場往東,即圖書館,以我安徽大學首任主政(1928)劉文典之名為 名,稱“文典閣”。一者,可令我輩後學銘記先賢創立之功德;再者,“文典”乃文獻典藏之省稱,與圖書館功能一致。圖書館稱“閣”,復與古代四庫之“
文淵閣、
文昌閣、
文瀾閣”等 相仿佛,以示學術流傳,淵源有自。
體育館
安徽大學體育館位於安徽大學新校區北部的運動區,旁邊相鄰校主體育場,排球場和籃球場。建築除了一個5034座的主館及其附屬用房外,還包括訓練館、桌球房、學生活動用房、校體育部用房等內容,總建築面積12170㎡。 體育館定位為多功能型綜合體育館,既能滿足一般比賽要求,平時作為體育教學、訓練場地,也可作為學校慶典、展覽、大型會議演出活動的場所。體育館屋頂鋼結構形式為預拉力索支網殼(
弦支穹頂)結構,本工程
預應力拉桿結構部分主要有兩部分組成:環向預應力拉索和徑向預應力拉桿。環向預應力拉索規格為:Φ5×199、Φ5×109、Φ5×55、Φ5×31四種,徑向預應力
鋼拉桿規格為:Ф90、Ф65、Ф45、Ф32四種,最大張拉力為180噸。
博學樓
博學樓(教學樓):磬苑校區以東西門為主軸,南北各有四組教學樓。同學以學習為天職,不學無術,不博學則業不精;教師以施教為天職,學而不固,博學方能稱職。故以校訓中“博學”二字命名諸教學樓。主軸之南,謂“博學南樓”,各樓按A、B、C、D、E座排列;主軸之北,謂 “博學北樓”,各樓亦按A、B、C、D座排列。
篤行樓
篤行樓(實驗樓):磬苑校區以東西門為主軸,與博學樓相對應,南北各有一組實驗樓。實驗是相對於教學的實踐環節,重在幫助同學理解書本知識、培養同學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來不得半點花架子,故以校訓中“篤行”二字命名實驗樓。主軸之南,稱“篤行南樓 ”; 主軸之北,稱“篤行北樓”。
適之樓
適之樓(學生活動中心):入磬苑校區西門,即見一半環型學生活動中心大樓,以皖籍文化名人胡適的字為名,稱“適之樓”。意在教導同學儘快適應環境變遷,適時調整自我,全身心融入大學生活。“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乃生物進化之法則,作為萬物之長的人,更應該擁有主 動的適應能力。
行知樓
行知樓(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入磬苑校區東門,北望即見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大樓。現代教育 技術雖亦關乎理念,但更多的還是在手段的日新月異上。教育是教人成人的科學,一則傳授知識,二則教人實踐,即教人正確處理好行知關係。無知無行,知而不行猶無知也;知其所行, 行其所知,如此往復,方為真知。故以皖籍教育名人
陶行知之名命名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稱“行知樓”。
至誠大道
至誠大道(S型主幹道):磬苑校區整體走勢為南北長、東西窄,規劃設計者以S型主幹道通貫 校園南北,既彌補了整體走勢在審美上的不足,又為校園作了功能上的分區。S型主幹道以校訓中“至誠”二字名之,謂“至誠大道”,取“誠”為立身、立校之本,應貫穿始終以至久遠 之意。至堅路(環圖書館幹道):環文典閣幹道,以校訓中“至堅”二字名之,謂“至堅路”。寓學海無涯,學習沒有終點,學術沒有止境,我安徽大學師生當堅韌不拔、孜孜以求、往復無已之意。
獨秀大道
獨秀大道(步行道):與至誠大道相映成趣,磬苑校區通貫校園南北又有一條直線捷徑。此道完全建成後多有文化觀,寓教於樂,供人步行觀賞。以獨秀大道名之,以為對中共創始人之一的皖籍革命家
陳獨秀同志之紀念,同時昭示我安徽大學辦好學校、一枝獨秀之志氣。
學生宿舍
學生宿舍建築群:磬苑校區學生宿舍完全建成後,以東西門為中軸,南北各2組,總計4組(每組為一個年級);每組3個園,總計12園。宿舍樓群的命名,分別以每園宿舍前所植主要樹種名為該組宿舍名:
第一組:桂園、楓園、槐園
第二組:松園、竹園、梅園(歲寒三友)
第四組:棗園、榴園、杏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