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Guizhou University),簡稱“貴大”,位於貴州省會貴陽市,是“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一省一校”重點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孔子學院獎學金院校、教育部“2011計畫”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貴州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中西部高校聯盟成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入選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並成為教育部在西部地區重點建設的14所高水平大學之一,由浙江大學對口支援。

貴州大學創建於1902年,歷經貴州大學堂、省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國立貴州大學等時期,1950年10月定名為貴州大學。1951年1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貴州大學”校名。1997年8月,與貴州農學院等院校合併。2004年8月,與貴州工業大學合併。

截至2019年3月,學校占地面積4646畝,下設40個學院,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9個,有在職教職工3940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33064人、獨立學院全日制本科生18880人、研究生11925人。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師資力量,對外交流,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校園文化,校徽,校歌,校訓,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所獲榮譽,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1902年,在貴山書院(創建於1735年)的基礎上,貴州巡撫鄧華熙在奏章中正式奏請設立貴州大學堂,鄧華熙任命候補道尹嘉詔為監督,聘請周恭壽、廖杭等為教習。
毛主席題名毛主席題名
1904年貴州巡撫曹鴻勛對貴州大學堂實行整頓,將名稱為貴州“高等學堂”。
1905年,分兩批派出20名學生赴日留學,由學堂教習周恭壽帶隊。這批赴日留學生中的尹篤生周步瑛王佩芬等人回國後積極推進新學,並在學堂任教,成為了貴州大學早期辦學的骨幹力量。11月,貴州高等學堂改名為“貴州高等學堂預備科”。
1906年,時任貴州巡撫的岑春萁將貴州高等學堂預備科再次整頓,改為貴州師範學堂。
1909年,貴州師範學堂改辦為“貴州官立礦業中學堂”。
老圖書館老圖書館
1912年5月,礦業中學堂被迫停辦。未畢業的學生和教學設備等全部轉入貴州省立農林學校。
1916年,該校改名為貴州省立貴陽甲種農業學校,1927年奉令停辦,併入1928年3月設立的省立貴州大學。
1926年6月,周西成主持黔政,將貴州公立法政專門學校、省立第二中學和貴陽甲種農業學校停辦,並以省立二中定為校址,於1928年3月成立貴州大學,周恭壽兼任校長。設經濟、醫學、土木工程、礦業專科和文、理兩個預科。
1929年5月,省城秩序頓時大亂,周恭壽去校長職,學生紛紛回家,貴州大學於1931年1月被迫停辦,其校址用於開辦貴州省立貴陽高級中學。
1939年冬,貴州省第一屆臨時參議會上,提出了“設立貴州大學”以培養抗戰建國人才的建議。1940年1月國民政府教育部審議,行政院通過,決定先設立國立貴州農工學院,選定貴築縣花溪鎮為院址。
1942年5月,行政院決議成立國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歸併國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大學於農工學院外增設文理、法商兩學院。5月22日,行政院任命張廷休為國立貴州大學校長,學校制定了“堅毅篤實”四字校訓。至1948年6月,全校4個學院,16個系、1個專修科、1個先修班。
小青樓小青樓
抗日戰爭時期,貴州大學的男兒參加中國遠征軍、開赴抗日前線。內戰時期,以貴州大學學生自治會主席史健為代表開展一系列愛國民主運動,先後組織起“高原社”“民主社會革命社”等民主團體和舉行數次反暴力反壓迫的示威遊行,其中以1949年3月間反飢餓運動最為聲勢浩大。
1949年11月25日,貴陽市軍管會正式接管國立貴州大學,貴州大學在民國時期的階段結束。
1950年10月,按教育部規定,國立貴州大學改稱貴州大學。1951年1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貴州大學”校名,成為主席題名為數不多的高校之一。
1952年,川北大學(農藝系)併入貴州大學。1953年全國高等院系調整,將文理學院大部分併入貴陽師範學院,部分工科專業併入重慶大學,農學類併入西南農業大學,外文系調入四川大學,工學院各系調入雲南大學,法學系調入西南政法學院,經濟系調入西南財經學院。院系調整後的貴州大學,在原來農藝系基礎上,於1954年在原國立貴州大學校址建立了貴州農學院。
1958年7月3日,貴州省委決定在貴陽師範學院恢復重建貴州大學與貴陽師範學院分校,以1953年調整到貴陽師範學院的貴州大學文理學院為基本構架進行復校。設中文、外語(英語、俄語專業)、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8個系9個專業,8月正式招收新生721人。
1997年,貴州大學農學院的回歸則繼承了老貴大最具淵源的專業-農學以及老貴大的校址。
大禮堂大禮堂
1959年,貴州民族學院(今貴州民族大學)併入貴州大學,1974年與貴州大學分離。一個月後,貴州大學遷入花溪區新校址。2001年成為“西部大開發”教育部重點建設大學。
2004年8月,教育部與貴州省政府在原貴州大學、貴州工業大學的基礎上組建了新的貴州大學。
2005年9月8日,貴州大學經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三部門批准,與中國政法大學等11所高校進入“211工程”大學建設行列。
2010年,成為高招自主選拔錄取招生(自主招生)試點高校作。
2011年,進入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重點建設院校行列。
2012年11月,入選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14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12月,貴州大學舉行建校110周年慶典。在花溪十里河灘調研的胡錦濤主席欣然命筆,為貴大寫下賀詞。在校慶上貴州大學與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雲南大學中南大學廣西大學等中西部八所綜合型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2013年3月,學校進入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高校。7月,發起創建“中西部高校聯盟”,並為秘書處單位。
2014年1月,教育部、科技部批准貴州大學建設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2015年12月,貴州大學與貴州省人民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合作舉辦貴州大學醫學院。
2016年11月23日,貴州大學與湄潭縣人民政府共建貴州大學茶學院正式揭牌。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12月19日,成立“貴州大學新媒體聯盟”。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設有40個學院、有137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
貴州大學院系設定
學院
系、部
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新聞傳播系、大學語文教學部、人類學/民族學研究中心
英語系、商務英語系、翻譯系、日語系、大學外語教學部
音樂系、美術系、設計系、戲劇系、舞蹈系、雕塑系、基礎部
法學、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發展與套用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系、經濟與國際貿易系、金融與財政系
工商管理系、財務會計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農林經濟管理系、MBA教育中心、EDP教育中心、喀斯特地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旅遊管理
公共管理、社會學、政治學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形勢與政策和貴州省情教研室、遵義紅色文化研究院
體育教育專業教研室、公共體育教研室
數學系、物理系、基礎教學部、預科生部
生物系、食品系、製藥系
計算機科學系、信息系、軟體工程系
電子科學系、通信工程系
工業設計系、機械製造系、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系、汽車工程系、工程圖學教研室、機械基礎教研室、機械電子系、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系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力工程與管理、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
建築工程系、道路與橋樑工程系、地下工程系、水利水電系、給水排水工程系、建築系、城市規劃系
建築學城市規劃、風景園林
冶金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材料物理系、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
化學系、化學工程系、化學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測繪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安全工程、礦物資源工程
林學系、園林系、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系、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系
動物科學系、動物醫學系、水產養殖系、草業科學系
製藥工程、藥物化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漢語教學、孔子學院
地球科學系、勘查技術與地質工程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水文與地下水工程系
釀酒與生物工程、系食品科學系
農學系、園藝系、農業資源與環境系、植保系
菸草科學、菸草工程
貴州省企業管理幹部培訓中心、三農培訓中心、職業培訓中心
文學部、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部、工學部、商學部、馬列主義教學部
計算機科學及信息系、化學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經濟系、管理工程系、機械與電氣工程系
貴州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工商管理系、機電工程系、採礦工程系、建築工程系和實驗實訓中心
基礎部、信息工程系、國防社會系、國防教育系、國防體育系、人民武裝指揮系

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3月,貴州大學有1個農藥學國家級重點學科、“211工程”二期重點建設學科5個,“211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8個,省級重點學科24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9個,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3個國家重大項目博士後工作站。
截至2018年3月,學校的研究生教育學科覆蓋了文學、歷史學、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及藝術學12個學科門類,有1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9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法律碩士(含法學、非法學)、工商管理碩士(包括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碩士、農業碩士、林業碩士、獸醫碩士、翻譯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金融碩士、社會工作碩士、藝術碩士、風景園林碩士、套用統計碩士、體育碩士、新聞與傳播、工程管理碩士等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合作培養中加合作項目管理碩士,並被授權開展高校教師和中職教師攻讀碩士學位工作。
貴州大學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植物保護、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林學、地質學、數學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植物保護
  • 重點學科
貴州大學重點學科
學科類型
學科名稱
國家重點學科
農藥學
211工程重點學科
綠色農藥與有害生物治理工程
貴州優勢磷礦資源綜合利用及深加工
西南喀斯特演化過程與生態系統調控
現代製造技術
新一代電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
複雜系統的控制最佳化與可靠性
高原山地畜牧學
民族區域發展學
省級重點學科
農藥學
植物生理生化
化學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森林培育(原名:造林學)
採礦工程
動物學
微生物學
基礎數學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結構工程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
作物遺傳育種
農業經濟管理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漢語言文字學
化學工藝
材料學
果樹學
理論物理
企業管理
民族學
(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數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植物保護、哲學、法學、化學、土木工程、作物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林學
  •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哲學、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法學、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生物學、軟體工程、生態學、統計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風景園林學、安全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利用、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林學、草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
貴州大學校門貴州大學校門
特色重點學科
學科名稱
級別
農藥學
省級
土木工程
省級
畜牧學
省級
材料學
省級
礦業工程
省級
化學工程與技術
省級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省級
(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3月,學校承擔各類教學改革項目,擁有2門國家精品課程、國家一類特色專業9個、二類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示範性專業17個,另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
  • 國家級教學團隊
機械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何林)、昆蟲學教學團隊(金道超) 
  • 國家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所屬院系課程層次所屬學科級別負責人
液氣壓傳動與控制
機械工程學院
本科
機械類
國家級
黃放
礦物加工學
礦業學院
本科
地礦類
國家級
張覃
(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 特色專業
教育部一類特色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漢語言文學、自動化、林學、冶金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教育部二類特色專業:採礦工程、植物保護
貴州省特色專業:哲學、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礦物加工工程、生物工程、水產養殖、社會工作、農業資源與環境。
貴州省示範性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漢語言文學、自動化、林學、經濟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資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法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生物技術、數學與套用數學、植物保護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貴州大學農業生物實驗教學中心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有教職工3958人,其中,專任教師2842人,教授490人、副教授1121人,具有博士學位902人、碩士學位876人。
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講座)教授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1人、國家“萬人計畫”領軍人才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青年千人計畫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科技人才”12人、貴州省核心專家12人、貴州省省管專家45人。此外,有連續3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錄1人、連續4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人。
院士
馬克儉(專職)宋寶安
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
丁貴傑、宋寶安、王一波、金道超、楊松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對外交流

截至2014年3月,學校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餘所高校或研究機構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在美國普萊斯比學院建立了孔子學院。此外,學校在IAUP(國際大學校長聯盟)、AUAP(亞太大學聯盟)等國際組織中發揮了積極作用。2008年以來,學校承辦和協辦了6屆“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
學校是浙江大學對口幫扶高校,與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中南大學、西南大學、廣西大學、雲南大學等7所中西部高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學校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貴州省9個市、州,20餘個縣簽訂了全面合作協定,與瓮福集團、茅台集團、中國聯通貴州分公司、奇瑞萬達公司等一批企業開展合作,實施了“博士科技興村行動計畫”、“百名教授、博士進企業行動計畫”和“科技特派員行動計畫”,並有一大批科研成果轉化套用。
2019年,貴州大學與英國林肯大學合作舉辦旅遊管理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心)6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國土資源部科技創新團隊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9個、國家級教學基地和示範點19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和示範基地10個。
學校尤其注重培育發展特色優勢學科和服務貴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建有白酒研究院、國際民間藝術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院(中國苗學研究院)、喀斯特地貌博物館、西部少數民族博物館、陽明文化研究院、東協研究院、長徵文化研究院、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套用研究院和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 科研平台
科研機構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
國家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培養基地
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訓基地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資源綜合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喀斯特山區植物資源利用與育種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高性能計算化學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教育部現代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發酵工程與生物製藥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
西南藥用生物資源工程研究中心
共建教育部現代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高原山地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實驗室
省級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高性能計算化學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發酵工程與生物製藥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生化工程中心
貴州省農業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製造業信息化生產力促進中心
貴州省材料技術創新基地
貴州省現代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CAD套用工程技術中心
貴州省光電子技術及套用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微納電子與軟體技術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博弈、決策與控制系統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大環化學與超分子化學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藥用植物繁育與種植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電力系統智慧型化技術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生物質化學利用工程實驗室
貴州省智慧型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貴州省菸草品質研究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雷射技術套用工程研究中心
貴州山地農業病蟲害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材料結構與強度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企業技術中心
省級人文社科基地
中華傳統文化和貴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人口社會法制研究中心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發展與套用研究中心
喀斯特地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中國西部能力研究中心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貴州省先進材料與製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貴州省節能建築與鋼結構協同創新中心
(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科研成果

2011年至2014年,學校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590項。其中,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37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獎勵266項,獲授權專利455項,11人獲貴州省青年創新人才獎。發表論文113篇,被EI、ISTP、SCIE收錄143篇。出版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規劃項目“世界佛學文庫”、國際視野中貴州人類學苗學(第一輯)、國際視野中貴州人類學˙彝學(第二輯)等圖書。
貴州大學
(數據截至2014年3月)

學術資源

  • 圖書館藏
根據2015年1月圖書館官網,圖書館有紙質藏書310萬冊,電子圖書191萬冊,中外文資料庫42個。在豐富紙質文獻資料的同時,圖書館積極推進數位化資源建設,擁有較為豐富的電子圖書資源及各類中外文電子文獻資料庫43個(包含CNKI、維普、萬方等中文全文資料庫,以及ACS、EI、IEL、Sage、Springer、Wiley等外文全文資料庫),初步形成了印刷型文獻資源與電子文獻資源收藏結構合理、套用廣泛的館藏布局。
貴州大學新圖書館貴州大學新圖書館
圖書館內有線網路信息節點600多個,無線網路信息節點覆蓋圖書館各個閱覽區域。擁有各類型專用伺服器16台、容量達46TB的磁碟陣列系統和6個數字資源鏡像站,各類信息終端500餘台。
  • 學術期刊
貴州大學學報是貴州大學主辦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學成果為主的學術理論刊物,是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培養學術科研人才的重要園地。貴州大學學報共有五個學術刊物,即《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山地農業生物學報》、《教育文化論壇》、《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設有“理論探討”、“陽明學研究”、“中國古代辭賦研究”、“西方哲學研究”、“紅樓夢研究”、“錢鐘書研究”、“貴州民族文化研究”等專欄,在學術界有較大的影響。該刊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並作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被全文收錄,同時被認定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被評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該刊為“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貴州省優秀期刊、貴州省一級期刊。
《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該刊在貴州省歷屆高校學報評比中都名列前茅,1989、1990、1991年均榮獲貴州省高校學報評比一等獎。1990、1993、1995年三次榮獲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評比三等獎。該刊是中國科學院CSTA中心首批收錄的核心期刊,並被國內外許多權威刊物、資料庫等收錄。1999年度《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在全國500多家高校自然科學學報排名中名列第48位。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
該刊作為中文科技核心期刊與全國優秀科技期刊,其影響因子從2005年的0.251提高到0.386,成為貴州省目前影響因子最高的學報;《山地農業生物學報》獲得“貴州省首屆優秀期刊提名獎”,入選“中國農業核心期刊”。
該刊為貴州大學以及省內各級各類高等學校的教學、研究、學科建設、服務管理、實踐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服務,為促進和推動教育文化事業以及人的全面發展服務。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創刊於1987年,原為貴州省藝術專科學校學報,併入貴州大學後更名為“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是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中唯一一份的藝術類專業期刊。

校園文化

校徽

學校將貴州大學的簡稱“貴大”兩個字組合在一起,體現了現代感、融合感和貴大的特色,篆書的表現形式,體現了貴州大學的歷史積澱,標誌包含的專用字型、英文以及“1902”的數字傳遞了貴州大學信息,圖形整體感強,醒目、易記。
校徽校徽

校歌

溪山如黛
貴州大學校歌貴州大學校歌
常沐春風
學府起黔中
明德至善
博學篤行
大地貯潛龍
明道濟世
見賢思齊
報國為民志氣同
眺望萬千學子
江山處處旭日方東

校訓

明德至善、博學篤行。
貴州大學校訓體現了百年貴大追求真理、崇尚完美並且強調博學和實幹,為國家民族不遺餘力的精神底蘊。它和60餘年前國立貴州大學的創始人張廷休先生確立的國立貴州大學校訓“堅毅篤實”有著清晰的傳承關係,又結合了時代賦予當今貴州大學的新要求,承先啟後,繼往開來。起點更高,目標更為遠。和老校訓相比,雖然只增加了四個字,但內涵更加深厚、對傳統文化理解更豐富,可謂“和而不同”。
校訓中的“明德至善”取自《大學》卷首“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意思是大學的根本宗旨,首先在於了解和彰顯人性固有的內在道德光明,然後必須親近人民並竭盡全力為之服務,最後則要通過個人修身與社會實踐,使社會和人都臻於和諧圓滿的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這是做人、做學問的理想途徑,也是中國文化人精神追求的最高的目標。“博學篤行”見於《禮記?中庸》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儒家先賢做學問的方法論,它與“明德至善”珠聯璧合:“明德至善”提出了終極目標,“博學篤行”為實現這個目標提供了具體的實施方法。這些至理名言兩千多年來被推崇倍至,也為近現代中國高等學府所遵崇。所以,貴州大學的校訓是對傳統文化的一次新的理解和詮釋。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貴州大學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李建軍
黨委副書記、校長
宋寶安
黨委副書記
駱長江、令狐彩桃
紀委書記
唐本文
黨委常委、副校長
王紅蕾、李軍旗、張覃
副校長
向淑文、王芳恆、馬建峰(掛職2年)
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貴州大學歷任校長
任數姓名任期
第一任
1902
第二任
1928-1930
第三任
1940-1942
第四任
1942-1949
第五任
1949--1952
第六任
趙鳳歧
1952-1953
第七任
1953-1958
第八任
1958-1967
第九任
胡顯銀、曲沭、黃輔忠
1967-1979
第十任
1979-1984
第十一任
1984-1990
第十二任
祝開成
1990-1997
第十三任
1997-2002
第十四任
2002-2012
第十五任
2012-2016
第十六任
陳堅
2017-2018
第十七任
宋寶安
2018-
參考資料:

所獲榮譽

2017年11月,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知名校友

貴州大學知名校友
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立貴州大學教授,原貴州大學校長
貴州大學副校長,“農藥學”國家重點學科負責人;2015年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 國立貴州大學46級地質系學習
中科院院士 貴州大學外語系畢業
學界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貴州大學化學系畢業
雲南大學副校長 原貴州農學院植物保護專業畢業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 貴州大學哲學系畢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所長 貴州大學歷史系畢業
清華大學認知科學基地主任、心理與認知科學中心主任,國際符號研究會理事、國際符號交際學院院士 貴州大學哲學系畢業
焦作工學院(今河南理工大學)原黨委書記兼院長 原貴州工學院電機系畢業
貴州師範大學校長 貴州大學數學系畢業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原貴州省藝術學校美術系畢業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 ,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原貴州大學教授、圖書館館長
黨政軍界
原國家林業部部長、黨組書記、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貴州大學專修科畢業
原貴州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原貴州農學院林學系林學專業
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央文明辦副主任(正部長級)貴州大學哲學系畢業
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原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正部長級) 貴州大學哲學系畢業
中央紀委駐國務院辦公廳紀檢組組長,十九屆中央紀委委員貴州大學哲學系畢業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席,原外經貿部原部長、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貴州大學外語系畢業
第十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原貴州工學院化工系畢業
原國家物資部副部長 貴州大學經濟學系畢業
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 貴州大學哲學系畢業
原貴州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 貴州大學中文系畢業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貴州農學院農學系農學專業畢業
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貴州工學院機械系機械製造及工藝設備專業畢業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貴州農學院農學系農學專業畢業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 貴州大學哲學系畢業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秘書長 ,十八屆候補中央委員 貴州大學哲學系畢業
工商界
首鋼集團原董事長 原貴州工學院冶金系畢業
隨銳科技(SUIRUI)董事長兼CEO 貴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碩士畢業
茅台集團董事長 原貴州工學院工業企業管理專修科畢業
世紀中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原貴州工學院土建系畢業
貴州電網公司總經理 原貴州工學院電機系畢業
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 貴州大學套用數學專業畢業
司法界
蔣 慶
因公犧牲的“全國模範法官” 貴州大學法律系畢業
文化界
作家 貴州大學中文系畢業
詩人 貴州大學中文系畢業
寧 靜
著名電影演員 原貴州藝術高等專科學校表演系畢業
聶 遠
著名電影演員 原貴州藝術高等專科學校戲劇系畢業
朱習愛
歌手,代表作品有歌曲《小棉襖》、畢業於貴州大學藝術學院,曾獲得中國好聲音貴陽賽區亞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