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林學院

貴州大學林學院

貴州大學林學院,位於貴州省貴陽市,成立於2002年,其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貴州農學院林學系和1999年成立的園藝系園林專業,學院以高層次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套用基礎理論研究和套用技術研究為重點,以南方山地人工林培育、喀斯特山區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水土保持、園林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園林景觀設計為目標,為貴州林業的發展、植被恢復、環境保護和園林景觀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面向國家西部大開發生態環境建設和貴州省生態立省戰略的人才及科技需求,瞄準培養密切服務於西南生態環境建設和貴州省生態立省的林業生態建設所需的高層次林業專門人才的教學科研基地;是貴州乃至全國生態建設中舉足輕重的團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大學林學院
  • 外文名:Forest College of Guizhou University
  • 成立時間:2002年
  • 在職教職工:51人
  • 省管核心專家:1人
  • 開設專業:4
學科建設,學院設施,師資力量,學院領導,專業介紹,科研概況,科研成果,承擔科研,專業培養,碩士教育,

學科建設

現有3個研究機構(造林生態研究所、喀斯特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林業信息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學科(森林培育);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生態學),一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森林培育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林學、生態學、風景園林),1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森林培育學、生態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森林經理森林保護、園林植物),1個專業碩士點(農業推廣林學領域);林學(國家一類特色專業、貴州省高等學校示範專業和貴州大學品牌專業)、園林(貴州大學特色專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貴州大學特色專業)、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4個本科專業,5個專業方向。

學院設施

林學、園林、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3個專業實驗室和基礎實驗室,1個實驗苗圃,以及分布在貴州省各地的實習基地,已搭建學院完備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平台。其中,林學專業為貴州省示範專業和貴州大學品牌專業,園林專業為貴州大學特色專業。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結構合理。,其中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省管專家4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貴州省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貴州省教學名師1人,國家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貴州省直高校優秀黨員1人,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博士20人,40歲以下教師均有碩博士學位或正在攻讀碩博士學位。
學院有優秀的學子。畢業的學子中有貴州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正福,貴州省委委員、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正維貴州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陳訓,貴州省黔西南州副州長湯向前貴州省林業廳總工程師聶朝俊,原貴州省林業廳廳長楊鐵、副廳長王森等。截止2008年,該院有本科生700餘人,碩士研究生130餘人,成人函授學生300餘人,2009年迎來學院首屆博士研究生。2004-2006年連續3年平均就業率達到90%以上。
學院有突出的科研成果,承擔縱向課題50餘項,其中國家973課題 、攻關及科技支撐課題7項,國家林業局課題5項,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省攻關課題3項,省長基金課題6項,省優秀人才基金課題2項,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0項,省重點科技成果推廣課題1項,中國林學會課題1項,世界自然基金會福特基金會課題7項;研究經費1000餘萬;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和三等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中國林業行業最高獎)二等獎2項和三等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青年科技論文三等獎1項,貴州省優秀科技論文獎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1項,貴州大學新銳獎1項。
學院有培養高素質學生的方法。學院結合自身特點,創新活動載體,把思想教育,專業實踐、人文素質的教育、貧困生工作等相聯繫,為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提高做了一系列工作:如以愛心工程為貧困生撐起一片藍天;以社團活動為載體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教育,尤其注重傳承中華詩詞,升華了學生的文化底蘊,使學生突破了農林專業的束縛而得到綜合發展,學院由此成為貴州省的詩教先進單位;把專業特點與學生思想教育相聯繫,樹木掛牌活動、植樹活動、花藝大賽和設計大賽開展得有聲有色,使專業學習與思想教育實現共贏;社會實踐與教學實習相聯繫,錘鍊學生思想意志,增強學生專業學習與套用能力,樸實的工作作風、紮實的專業基礎,使學生所到之處,均受到當地政府和農民朋友的歡迎,學院亦成為學校的社會實踐先進單位。
學院的領導班子、教師團結和諧,學院黨委成為學校先進黨委,工會成為學校先進工會。林學院以自己鮮明的特點,團結的精神,樸實的作風,為新貴大建設添加了靚麗的色彩。

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穆彪
1953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於原貴州農學院農學專業,曾在雲南大學氣象系進修。中國農學會農業氣象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林學會林業氣象分會理事,貴州省氣象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農林氣象學、環境生態學、生態旅遊學等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
院長-喻理飛
1963年生,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專業。2001-2002年在日本佐賀大學進修。主要從事喀斯特森林生態學恢復生態學和自然保護區學研究以及生態學和森林培育學的教學工作。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省管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貴州省優秀科技工作者;貴州省高校教學名師;中國林學會青年委員會常務理事、森林生態分會委員,貴州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
副書記-黃莉
副書記、副院長:黃莉 1963年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於貴州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曾在中國人民大學黨史系進修。貴州省政治學與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及研究,從事影響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非經濟因素研究。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十屆貴州省委員會委員,貴陽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副院長-楊遠慶
副院長:楊遠慶 1957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於原貴州農學院果樹專業,曾在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進修。貴州省風景園林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園林規劃設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及園林植物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

專業介紹

(含林學和森林資源管理方向)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TS10520),貴州省高等學校示範性本科專業,貴州大學品牌專業。
林學專業是林學院前身林學系的創始專業,於1958年開始招生,先後有46屆本科生畢業。五十年來,林學專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高、中級管理和技術人才,為貴州林業的發展,植被恢復、環境保護做出了重大貢獻。經過多代林學人的艱苦努力,林學專業發展日薪月異,在專業建設、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科研團隊建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專業建設:近十年,林學專業十分注重自身建設,順應國家林業行業發展的新形勢和依照國家教育部提出“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先後3次對林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調整,使培養方案日趨完善。2006年林學專業被評為貴州大學品牌專業, 2007年被評為貴州省高等學校示範性本科專業;2007年12月29日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成為國家以類特色專業建設點(TS10520)。目前林學專業已獲得各項建設經費累計33萬元。
學科建設:林學專業下屬二級學科——森林培育,於1991年率先成為貴州省第一批重點學科,19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累計畢業63人。2005年被批准成為博士學位授權點,於2007年正式招生。目前該專業申請獲得省級精品課程1門,校級重點課程3門。
師資隊伍建設:林學專業注重師資隊伍建設,通過科研促教學、進修、讀碩讀博深造等形式,形成了一支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學緣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林學專業現有專業和專業基礎課教師2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講師7人,高級職稱教師占74.07%,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11人,在職博士生3人,在職碩士生2人。目前具有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66.7%。教師隊伍中,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國家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評審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貴州省省管專家3人,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本專業教師隊伍發展趨勢良好,符合教學科研型專業定位,能適應教學需要,適應學科、專業的發展。
科研團隊建設林學專業立足於國家生態建設林業產業化發展,圍繞西南喀斯特山地生態環境建設和貴州生態立省的大政方針開展科學研究。通過多年的努力,已建成一支具有穩定研究方向、科研成果豐碩、治學嚴謹、水平較高、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目前該專業教師承擔國家、省部級項目總計37項,累計經費617.4萬元。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林定向培育理論與技術、林木種苗繁育理論與技術、退化喀斯特森林植被恢復理論與技術、林木遺傳改良、“3S”技術及套用和社區林業等。
專業特色和優勢: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營建學術氛圍,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是林學專業一貫堅持的辦學特色。該專業教師緊密結合貴州林業生態建設實際,針對林業和生態建設的特點、熱點和難點開展研究,研究成果很快在地方林業和生態建設中得到運用,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同時教師的科學素養也在研究中提高。本專業立足於國家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化發展,圍繞西南喀斯特山地生態環境建設和貴州生態立省的大政方針開展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以本科教育為基礎和中心,強化研究生教育,培養社會所需的多層次林業生態建設人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優勢。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主要從事森林資源保護、森林旅遊規劃、經營管理及相關的教學科研等領域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園林專業為貴州大學特色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生態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園林規劃設計與施工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建設、園林、林業部門和花卉企業,從事園林植物培育與套用、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的高級技術人才。
歷史沿革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的前身是林學系,1958年貴州農學院林學系建系,20世紀90年代末院校調整,貴州農學院與貴州大學合併,歸屬貴州大學農學院,在國家實行高等學校擴大招生後,1998年新申辦專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獲得批准建立,成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本科專業,歸屬林學系,於1999年招收第一屆新生,是目前為止貴州所有高校中唯一培養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門人才的專業。
專業發展
本專業教師在長期的科研究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研究特色,具有強大實力。以貴州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片區,面積最大、喀斯特發育最強烈、景觀類型最多、環境最複雜、人地矛盾最尖銳,植被退化嚴重,水土流失強烈,缺土少水,是典型生態脆弱區。針對水土保持工程的生物措施開展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在國家“六五”、“七五”期間,承擔國家科技部項目“烏江流域水源林水保林立地分類與評價”、“烏江水源林水保林布局結構研究”、“德江縣合理農林牧結構和林種布局研究” 獲得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八五”“九五”期間承擔科技部攻關項目“貴州岩溶山地植被恢復技術研究” “貴州岩溶山地困難立地人工造林和植被恢復技術”,建立了多個示範區,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十五” “十一五”期間,加強了南方喀斯特地區水土保持機理的研究,承擔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畫項目“ 973”計畫項目“喀斯特水土流失與調控機制”的課題“喀斯特生物適應對策及物種最佳化配置”,以及科技攻關項目“喀斯特高原生態綜合治理技術與示範”,科技部支撐計畫項目“喀斯特高原生態綜合整治技術與示範”等以及貴州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貴州省省長基金項目,科研工作得到長足發展,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行業最高獎)二等獎1項。本學科通過對喀斯特石漠化形成機理、原生群落結構功能特徵、樹種適應特徵、方式、途徑和生境特徵,喀斯特困難立地因子、困難立地評價,生態綜合治理技術等領域的大量研究,在多個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創新,形成了一系列新觀點、新方法,培育了一些新的學科生長點,豐富了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學的內容和理論,在學術界有一定地位並獲廣泛好評。
辦學宗旨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致力於為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環境立省戰略以及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符合學校為地方服務的辦學宗旨。本專業高度重視特色建設工作,大力加強課程體系建設,著力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實踐教學,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緊密結合國家、省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推進專業建設。隨著國家建設對高級人才需求的增加,本專業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成為學校辦學中的新興力量。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服務領域較寬。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學生通過認真學習生物學、生態學、森林培育學、水力學、水文及水資源學、土壤侵蝕原理、環境工程、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統、水土保持規劃設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方法,經過大量實踐能力及初步科研能力等方面教育,學生具備寬口徑、厚基礎、有實踐能力、有創新意識,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高素質的面向國土資源、水利、農業、林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規劃、設計、施工、監測、預防、監督及國土整治與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師資組成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共有專業教師11名。從學歷結構來看,博士4人,占36.4%,碩士4名,占36.3%,學士3名,占27.3%,學歷比例博士:碩士:學士為4:4:3,其中現有2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2人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碩士以上學位占72.7%。從知識結構來看,隊伍中教師具有不同的專業知識背景,除5名教師具有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知識背景外,其餘教師具有土壤學、林學、生態學、植物保護學、思想政治教育等知識背景;並且教師獲得學位有從高等學校獲取,也有從中科院研究所獲取,多來自不同單位。從職稱結構看,教授4人,占30.8%,副教授3人,占23.1%,講師5人,占38.5%,助教1人,占7.7%。職稱結構比例,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為4:3:5:1。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4人。從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來看,年齡≥45歲的沒有,年齡45~35的7人,占53.8%,≤35歲的6人,占46.2%,年富力強,主要教師均具有5年以上的教學和實踐經歷,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教學效果好,有極強的發展後勁。每名教師都具有良好的教風、師德,愛崗敬業,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極強的事業心以及高度的責任心。
教學成績
本專業辦學質量優良。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有3個班級獲“優秀班集體”稱號;自2004年至今,省優秀大學畢業生有5人,校三好學生30人,校優秀學生班幹部11人,校“十佳”科技之星1人,校“十佳大學生”2人,校優秀大學畢業生3人;4人獲得過國家獎學金,其中1人獲得兩次國家獎學金,1人同時獲得“健號”獎學金。2007年學校優秀畢業論文特等獎1人,二等獎1人。畢業生主要就職於水土保持部門和政府部門,水保專業已有4屆162名畢業生,其中有13名考上碩士研究生。

科研概況

該院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已故周政賢教授(《中國森林》副主編)創始,丁貴傑教授、溫佐吾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對南方山地立地類型和馬尾松、杉木人工林培育以及開展了系統的研究;以朱守謙教授、喻理飛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對南方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開展了系統的研究。經數十年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南方山地人工林、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態系統和自然保護區為核心研究對象,形成了南方山地人工林系統培育、喀斯特森林生態、恢復生態、自然保護與生物多樣性、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等主要研究方向。
自“六五”以來,林學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3項,省部級科技攻關和重大項目35項,主持自然保護區大型多學科科學考察10項,主持省林業廳重大項目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24項,中國林學會梁希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林業行業科技最高獎)二等獎2項 、三等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青年科技論文三等獎1項。貴州省優秀科技論文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建院以來,承擔縱向課題50餘項,其中國家973課題 、攻關及科技支撐課題7項,國家林業局課題5項,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省攻關課題3項,省長基金課題6項,省優秀人才基金課題2項,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0項,省重點科技成果推廣課題1項,中國林學會課題1項,世界自然基金會福特基金會課題7項。研究經費1500餘萬。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 、三等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青年科技論文三等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優秀青年學子獎1項;貴州省優秀科技論文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科研成果

自1958年林學系建系,經幾代教師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了豐碩成果,在中國林業界具有一定地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重點基礎理論研究(973)課題、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22項,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項目1項,國家林業局課題、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課題、貴州省科技攻關和重大項目45項,貴州省省長基金、貴州省優秀人才基金和貴州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20項,貴州省科技成果推廣項目3項;世界自然基金會福特基金會課題7項。主持大型自然保護區多學科科學考察10項,省林業廳重大項目5項,共113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27項,四等獎10項,中國林學會梁希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林業行業科技最高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以及省、地州市政府和各行業獎項多個。成果涉及面較廣,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1)南方山地人工林培育研究。針對南方山地馬尾松、杉木、華山松、毛竹等主要用材樹種和油茶、油桐漆樹杜仲、五倍子等經濟林樹種,圍繞良種選育、速生豐產、經營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開展系統研究。特別是馬尾松研究,組織了南方十個省(區)協同攻關,立足貴州高原,面向南方山地,套用基礎和實用技術研究相結合,形成了馬尾鬆通用材(專用材)林速生豐產適用技術體系,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標準─馬尾松速生豐產林》,出版了《中國馬尾松》、《馬尾松紙漿材林培育》等專著,其成果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森林立地分類研究方面,根據南方山地特點,提出了地質地貌的立地分類方法,取得突破性進展,得到廣泛套用,在中國具有較大的影響。該領域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22項,中國林學會梁希獎1項和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這些成果支撐使森林培育學科成為了貴州省重點學科,並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2)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復與重建理論與技術研究。針對喀斯特植被退化和石漠化問題,圍繞退化植被恢復與重建的理論與技術開展系統研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先後對喀斯特生態環境特點,喀斯特森林的分布、類型、結構、功能、生產力、動態等生態學規律,特別對退化生態系統自然恢復的生態學過程和喀斯特森林經營作了系統的研究。出版了論文集《喀斯特森林生態研究》3部。針對貴州省石漠化最嚴重的花江地區,圍繞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節水農業、退化森林恢復與重建、石漠化綜合防治、退耕還林還草、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開展綜合治理研究,建成花江“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生態經濟型治理”示範區,為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以上研究成果獲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並為“森林培育學”博士點和生態學碩士點的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3)防護林體系建設研究。針對長江上游烏江流域水土流失問題,圍繞水源林、水保林建設的理論與技術開展系統研究,先後承但了國家“七五”“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課題,對烏江流域的地域分異規律、防護林立地分類系統、評價方法及烏江流域水土流失現狀和規律、植被—土壤系統涵養水源功能、烏江流域防護林區劃、林種分類、布局以及困難地段人工造林技術等,進行了較深入細緻研究,成果獲林業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
(4)自然保護區考察和生物多樣性、物種保護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起,先後主持,並組織14-20個學科專家學者,對貴州省的茂蘭、梵淨山、習水、赤水雷公山寬闊水佛頂山朱家山、柏箐、大沙河斗蓬山等10餘個自然保護區進行了大型科學考察,出版了《茂蘭喀斯特森林科學考察集》、《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集》、《寬闊水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集》等10餘部論文集,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與生物圈保護區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申報和貴州省自然保護區規劃的重要技術支撐。對貴州省自然保護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在國內也享有盛譽。針對貴州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結合自然保護區考察,對生物多樣性及其環境背景以及珍稀瀕危生物等開展研究,主編《貴州森林》專著,參加《中國森林》的編著(副主編),參加《貴州植物志》、《貴州動物志》編寫,主編了《貴州植物志》第五卷;建立了貴州省最大的樹木標本室。以上研究成果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四等獎1項,中國林學會梁希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
(5)社會林業研究。針對中國南方主要集體林區,尤其是貴州集體林區,開展社區林業調查研究,承擔美國福特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等機構資助項目,圍繞森林資源衝突管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對農村社區影響、村規民約與集體森林資源保護、集體林區公益林使用權、集體林區林權改革對林業發展影響、影響造林質量的非技術因素評估等開展調研,出版的《衝突與衝突管理》、《衝突管理:森林資源管理新理念》等6部專著,對當前林權改革提供依據,在省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林學院的教師們踏遍貴州山山水水,出色地完成了科研任務,碩果纍纍。既促進了教學,提高了教學水平,也加快了“產、學、研”相結合,為中國林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做出了貢獻。同時也培養了人才,加大了林學院在中國林業行業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承擔科研

1 973計畫專題 喀斯特生物適應對策及物種最佳化配置 喻理飛 2006-1-1
2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專題 馬尾松大徑材與高產脂林培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丁貴傑 2007-1-1
3 國家林業科技支撐計畫子專題 喀斯特地區退化天然林恢復與經營技術示範 喻理飛 2008-3-13
4 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 馬尾松工業用材林良種選用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中試與示範 丁貴傑 2008-1-22
5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聯合資助 麻瘋樹生殖特性及促進種子豐產關鍵技術研究 丁貴傑 2007-12-19
6 教育部重點項目 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復的演體機制研究 喻理飛 2005-1-1
7 國家林業局 森林多目標培育管理技術研究 丁貴傑 2006-1-1
8 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畫 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復和演替過程中樹種更替的機理研究 韋小麗 2007-1-1
9 貴州省科技廳基金 食種實動物對掌葉木自然更新與擴散的影響 粟海軍 2006-1-1
10 貴州省科技廳基金 喀斯特人工林土壤生態學屬性與土壤環境評價 周運超 2006-1-1
11 貴州省科技廳基金 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階段優勢樹種幼苗生態適應性研究 韋小麗 2006-1-1
12 貴州省科技廳基金 土壤環境對粗壯女貞茶葉品質影響規律 王德爐 2007-6-29
13 貴州省科技廳基金 喀斯特山區水土流失監測指標體系及評價 戴全厚 2007-7-2
14 貴州省科技廳基金 喀斯特地區土壤侵蝕石漠化 高華端 2007-7-2
16 貴州省科技廳工業攻關項目 中巴資源衛星數據質量提高技術與生態環境監測套用典型研究 蔡學成 2005-1-1
17 貴州省科技廳工業攻關項目 黔東南州數字林業管理關鍵技術研究 譚偉 2006-7-10
18 貴州省科技廳農業攻關項目 基於組件GIS的造林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 譚偉 2004-1-1
19 貴州省科技廳農業攻關項目 提高粗壯女貞品質和產量的關鍵技術研究 王德爐 2007-6-29
20 貴州省科技廳農業攻關項目 凍災後林地清理與更新恢復重建技術與示範 喻理飛 2008-3-17
21 貴州省科技廳農業攻關項目 退耕還林工程岩溶石質山地植被恢復與最佳化配置經營模式示範 喻理飛 2003-1-1
22 貴州省科技廳重大專項 小油桐良種選育及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 丁貴傑 2007-9-28
23 貴州省科技廳重大專項子課題 竹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貴州省竹資源定向培育研究 謝雙喜 2007-7-19
24 貴州省科技廳成果推廣計畫 貴州岩溶石質山地植被恢復技術 喻理飛 2005-1-1
25 貴州省發改委產業化項目 小油桐良種選育及栽培產業化關鍵技術開發 丁貴傑 2006-1-1
26 貴州省教育廳一般項目 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等級優勢樹種生態適應性研究 韋小麗 2005-1-1
27 貴州省教育廳一般項目 貴州山區林地手持(GPS)定位影響機理與消減對策研究 譚偉 2003-1-1
28 貴州省教育廳重點項目 喀斯特山區坡面徑流及侵蝕產沙過程研究 戴全厚 2007-11-16
29 貴州省林業廳項目 天然次生林定向改造與可持續經營技術研究與示範 謝雙喜 2007-11-16
30 貴州省林業廳項目 香椿人工林多用途效益研究 夏玉芳 2006-7-1
31 貴州省林業廳項目 馬尾松速生豐產栽培技術規程 丁貴傑 2006-7-1
32 貴州省林業廳項目 岩溶石質山地植被恢復 喻理飛 2004-1-1
35 貴州省林業廳項目 喀斯特山區速生樹種-構樹定向培育與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夏玉芳 2006-12-13
36 貴州省林業廳項目 貴州苦丁茶(粗壯女貞)豐產栽培技術體系研究 王德爐 2006-12-13
37 貴州省林業廳項目 影響人工造林質量的技術與非技術因素評價與控制研究 溫佐吾 2006-12-13
38 貴州省林業廳項目 貴州省豆科飼料姓灌木新品種選育 趙楊 2007-11-21
39 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畫 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復的演體機制研究 喻理飛 2005-1-1
40 貴州省委組織部高層人才科研特助項目 馬尾松大徑材成機理及林分穩定性研究 丁貴傑 2007-7-13
41 貴陽市科技局農業類項目 “貴陽市數字林業平台”建設與示範研究 譚偉 2006-11-1
42 貴陽市科技局農業類項目 構樹資源開發利用及其定向培育技術研究 夏玉芳 2006-11-1
43 貴州大學博士基金 基於組件GIS的林場森林資源管理平台建設的研究 譚偉 2005-1-1
44 貴州大學博士基金 貴州主要速生闊葉樹種苗木根綜合質量研究 韋小麗 2005-1-1
45 貴州大學博士基金 貴州石筆木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及保存策略研究 趙楊 2006-1-1
46 貴州大學博士基金 喀斯特地區小流域生態系統健康定量評價 戴全厚 2006-1-1
47 貴州大學校立項目 貴陽市綠化造景植物種類、生態學特性和景觀用途研究 王志泰 2001-1-1
1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專題課題 馬尾松大徑材與高產脂林培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丁貴傑 在研 2007-1-1 2006-10-1 2010-12-1
2 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畫 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復和演替過程中樹種更替的機理研究 韋小麗 在研 2007-1-1 2007-1-1 2009-12-1
3 貴州省科技廳基金 土壤環境對粗壯女貞茶葉品質影響規律 王德爐 在研 2007-6-29 2007-10-1 2010-12-1
4 貴州省科技廳農業攻關項目 提高粗壯女貞品質和產量的關鍵技術研究 王德爐 在研 2007-6-29 2008-1-1 2011-12-1
5 貴州省科技廳基金 喀斯特山區水土流失監測指標體系及評價 戴全厚 在研 2007-7-2 2007-6-1 2010-6-1
6   喀斯特地區土壤侵蝕石漠化 高華端 在研 2007-7-2 2007-6-1 2009-12-1
7 貴州省委組織部高層人才科研特助項目 馬尾松大徑材成機理及林分穩定性研究 丁貴傑 在研 2007-7-13 2007-11-1 2011-8-1
8 貴州省科技廳重大專項子課題 竹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貴州省竹資源定向培育研究 謝雙喜 在研 2007-7-19 2007-7-1 2008-12-1
9 貴州省科技廳重大專項 小油桐良種選育及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 丁貴傑 在研 2007-9-28 2007-1-1 2010-12-1
10 貴州省教育廳重點項目 喀斯特山區坡面徑流及侵蝕產沙過程研究 戴全厚 在研 2007-11-16 2007-12-1 2010-12-1
11 貴州省林業廳項目 天然次生林定向改造與可持續經營技術研究與示範 謝雙喜 在研 2007-11-16 2007-9-1 2011-12-1
12 貴州省優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長專項基金 貴州省豆科飼料姓灌木新品種選育 趙楊 在研 2007-11-21 2008-1-1 2011-12-1
13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麻瘋樹生殖特性及促進種子豐產關鍵技術研究 丁貴傑 在研 2007-12-19 2008-1-1 2010-12-1
合計
序號 承擔部門 項目名稱 負責人 項目狀態 委託日期 起止年月
1 林學院 集體所有公益林使用權研究(福特基金會溫佐吾 在研 2007-3-1 2007-1-1 2007-12-1
2   貴州省獨山縣林業局"貴州省獨山縣楓香良種基地建設"項目 趙楊 在研 2007-3-27 2007-1-1 2010-12-1
3   荔波世界自然遺產展示中心生物多樣性標本展示項目 喻理飛 在研 2007-9-22 2007-9-1 2007-10-1
4   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天保工程效益檢測技術 楊瑞 在研 2007-11-9 2007-11-1 2010-12-1
5   貴州省白雲區土地退化機制及重建技術 王德爐 在研 2007-1-1 2007-1-1 2007-12-1
6   銅仁市城市綠地系統遙感勘察 王志泰 在研 2007-12-18 2007-7-1 2007-7-1
7 林學院 遺產展示中心的生態過程與生物多樣性(第二期) 喻理飛 在研 2007-9-19 2007-9-1 2008-12-1
8   貴州省貴定縣畜牧水產局岩下大鯢種群保護生物學研究與保護區總體規劃 喻理飛 在研 2007-8-21 2007-8-1 2007-12-1

專業培養

林學專業(含林學和森林資源管理方向)
培養目標
本專業為林業、農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培養具有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資源管理、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城市林業建設和規劃設計、自然保護區與園林管護等方面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森林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的基本能力,主要在林業、農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森林培育(含經濟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畢業生通過學習,應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具備紮實的數學、化學、生物學等基礎知識;
2)掌握一門外國語和計算機基礎知識並能較好地套用;
3)掌握林學、生物學、植物保護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4)掌握土壤理化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資源調查規劃、動態監測和評價的方法;
5)具備森林培育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森林保護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經濟林培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城市園林綠化、森林公園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生產、行政、教學和科研工作基本能力;
6)熟悉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林業生態建設、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和國土綠化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7)了解國內外林學學科理論前沿、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套用前景、林業科技發展趨勢以及林業生產發展動態;
8)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9)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和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
本專業的主幹學科為林學、生物學、生態學、植物保護學。
主要課程
本專業設林學和森林資源管理兩個專業方向的主要課程分別為:
林學方向:植物學、植物生理學、樹木學、土壤學、測量學、3S原理與套用、林木育種學、森林生態學、森林培育學、森林昆蟲學、林木病理學、森林計測學(含測樹學和抽樣調查)、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學、林業經濟管理學。
森林資源管理方向:植物學、樹木學、土壤學、測量學、森林生態學、森林培育學、測樹學、抽樣調查、林業經濟管理學、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學、地理信息系統、林業遙感森林資源監測與評價。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課程實習教學綜合實習、專業生產勞動、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等。
學制和學分
學制:四年
學分:最低畢業學分170。
授予學位
農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主要從事森林資源保護、森林旅遊規劃、經營管理及相關的教學科研等領域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培養要求
1.思想品德培養要求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初步掌握馬列主義理論,具有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
2.知識能力要求
從事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的專業人才不僅要有寬厚的林業行業知識,而且要有紮實的基礎科學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基礎科學知識主要包括:數學、外語、計算機、生物學、生態學、經濟學、管理學、環境科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林業行業知識與技能主要包括:森林資源、森林保護、森林旅遊、景區規劃、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人文科學知識主要包括:公共關係學、旅遊心理學、行為科學、經濟管理、歷史地理、法律、哲學、文學藝術、民族風情、旅遊服務與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紮實的生物學、林學、地理學、旅遊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森林資源旅遊開發、旅遊規劃理論與方法;
(3)掌握森林旅遊的環境影響評價、旅遊會計核算、旅遊市場分析管理方法;
(4)具有森林資源監測、保護、開發利用以及森林遊憩導遊和景觀生態公眾教育的基本能力;
(5)具有協調森林旅遊與森林資源保護關係的基本能力;
(6)熟悉我國有關森林資源保護、林政管理、環境保護、旅遊等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7)掌握國內外森林旅遊、森林保護旅遊管理等學科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及發展動態;
(8)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
森林資源保護、生態學、管理學、旅遊規劃設計
主要課程
生態學、旅遊英語、生態旅遊學、森林保護學、自然保護區學、旅遊心理學、旅遊規劃設計、景觀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旅遊文化、旅行社管理、飯店管理、導遊學、保護生物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課程實驗、課程實習及畢業實習(設計)。
學制和學分
學制:四年
學分:最低畢業學分169.5學分。
授予學位
農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園林植物和園林規劃設計方面的基礎理論,具有園林植物培育及套用、園林規劃設計及施工管理技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套用型、複合型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畢業後主要服務於園林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學校、科研、園林工程公司以及相關部門,從事各類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管理、園林綠地養護、園林植物繁育栽培、園林專業教學、科研及行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養要求
學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園林學園藝學、景觀生態學、建築學、設計藝術學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
(2) 掌握風景區規劃、森林公園規劃、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建築設計、園林工程設計、園林植物造景設計方法、園林植物栽培、繁育及養護管理的技術;
(3) 具有一定的繪畫技法及風景園林表現技法,具備套用藝術理論及設計理論對植物材料、自然景觀進行藝術設計的基本能力和園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4) 熟悉我國國土綠化、風景區及森林公園建設、環境保護、森林資源及國土資源管理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 了解國內外園林學科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及發展動態;
(6) 有較強的調查研究、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並具備適應相鄰專業業務的能力與素質。
主幹學科
生物學、美學、建築學
主要課程
繪畫、設計初步、園林製圖、園林法規、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園林植物保護、園林樹木學、園林樹木栽培學、花卉學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園林建築設計等。
採用雙語教學的課程:
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課帶實驗),課程設計,計算機上機,教學實習、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學制和學分
學制:四年
最低畢業學分:169.5學分。
授予學位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生物學、生態學、森林培育學、水力學、水文及水資源學、土壤侵蝕原理、環境工程、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統、流域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能在國土資源、水利、農業、林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規劃、設計、施工、監測、預防、監督及國土整治與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畢業生應通過學習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紮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理論知識;
(2) 掌握生態學、林學、水文及水資源學、環境工程、水利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 掌握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的規劃設計方法和監測評價技術;
(4) 具備流域治理與規劃、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與環境監測的基本能力以及森林生態環境建設與管理的基本技能;
(5) 熟悉我國水利、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6) 了解國內外水土保持與荒漠化監測防治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有關國際公約;
(7) 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8) 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
水土保持學、生態學、工程學、生物學。
主要課程
植物學、樹木學、生態學、測量學、地質地貌學、土壤學、氣象學、水力學、土壤侵蝕原理、工程製圖、工程力學、水文與水資源學、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工程學、林業生態工程水土保持規劃及荒漠化防治等。
採用雙語教學的課程
生態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課帶實驗),課程設計,計算機上機,集中教學實習、社會實踐,生產、畢業等各種實踐、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
學制和學分
學制:4年
學分:170。
授予學位
完成學業,達到標準,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碩士教育

農業推廣(林科)碩士專業學位點
農業推廣(林科)碩士專業學位是與林業、園林、生態環境建設等領域技術推廣、生產和管理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繫的專業性學位,主要為林業、園林、生態環境建設等技術研究、套用、開發及推廣的企業和管理部門培養套用型、複合型高層次人才。
報考條件:具有學士學位並從事二年以上有關林業、園林和生態環境建設等相關領域實際工作;大學本科畢業並從事三年以上有關林業、園林和生態環境建設等相關領域實際工作;大專畢業並從事四年以上有關林業、園林和生態環境建設等相關領域實際工作的優秀人員。
報考方式:參加攻讀農業推廣(林科)碩士專業學位的入學考試。考試時間、科目以國家相關檔案規定為準。
修學方式:在職攻讀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採取進校不離崗的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三年,最長不超過五年;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在校學習時間累計不少於六個月。
學位授予:取得規定學分,並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的研究生,授予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
農業推廣(林學領域)專業學位點
農業推廣(林科)碩士專業學位是與林業、園林、生態環境建設等領域技術推廣、生產和管理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繫的專業性學位,主要為林業、園林、生態環境建設等技術研究、套用、開發及推廣的企業和管理部門培養套用型、複合型高層次人才。
報考條件:具有學士學位並從事二年以上有關林業、園林和生態環境建設等相關領域實際工作;大學本科畢業並從事三年以上有關林業、園林和生態環境建設等相關領域實際工作;大專畢業並從事四年以上有關林業、園林和生態環境建設等相關領域實際工作的優秀人員。
報考方式:參加攻讀農業推廣(林科)碩士專業學位的入學考試。考試時間、科目以國家相關檔案規定為準。
修學方式:在職攻讀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採取進校不離崗的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三年,最長不超過五年;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在校學習時間累計不少於六個月。
學位授予:取得規定學分,並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的研究生,授予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