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遙感

林業遙感

林業遙感是一種利用物體反射或輻射電磁波的固有特性,通過研究電磁波特性,達到識別物體及其環境的技術。通過監控林木的生長情況、預報預測林業病蟲害等則被稱為林業遙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業遙感
  • 原理:利用物體反射等科技識別物體
  • 用途:林業資源檢測
發展現狀,技術任務,技術特點,監測內容,發展前景,

發展現狀

林業工作中,套用遙感技術最早和最廣泛的是森林資源調查工作。自航空攝影為軍事採用後,很快就被引入林業勘測工作中來。從國際上看,遙感技術用於林業,特別是林業勘測工作的歷史大致可概括為:20世紀20年代開始試用航空目視調查和空中攝影;30年代採用常規的航空攝影編制森林分布圖;40年代航空像片的林業判讀技術得到發展,開始編制航空像片蓄積量表;50年代發展了航空像片結合地面的抽樣調查技術;60年代中期,紅外彩色片的套用促進了林業判讀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樹種判讀和森林蟲害探測;70年代初,林業航空攝影比例尺向超小和特大兩極分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與此同時,陸地衛星圖像在林業中開始套用,並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高空攝影;70年代後期,陸地衛星數據自動分類技術引入林業,多種感測器也用於林業遙感試驗;80年代,衛星不斷提高空間解析度,圖像處理技術日趨完善,伴隨而來的是地理信息,森林資源和遙感圖像資料庫的建立。
林業遙感

技術任務

我國林業遙感面臨的任務是很艱巨的,主要有:
(1) 現階段林業遙感技術在生產上套用仍以航空像片為主,以目視判讀為主,以常規儀器為主,以技術生產為主,當然航空遙感也有研究提高的問題;
(2) 隨著遙感資料的解析度迅速提高,林業遙感要從定性走向定量,要從靜態估算到動態監測,逐漸從試驗走向實際生產套用;
(3) 採用新的遙感資料,如ETM圖像、IKONOS圖像、SPOT圖像、國土衛星影像、雷達圖像和多光譜航空像片的同時,要進行多種信息複合,建立各種圖像資料庫;
(4) 既要注意套用研究、也要注意理論問題的研究;
(5) 要利用多種資源和多種處理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遙感資料信息,解決生產實際問題;
(6) 挖掘通用計算機的潛力,注意計算機處理的漢字化、微機化;
(7) 擴大林業遙感研究內容:除資源調查外,還應當包括立地評價、區劃、災害監測、環境污染監測、經營活動分析、建築、綠化、人口監測等;
(8) 提高與普及相結合,使研究成果儘快變成生產力;
(9) 溝通信息,加強合作,力促林業遙感更快發展。

技術特點

林業遙感的特點是由林業工作和遙感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遙感技術在林業中主要套用於資源清查與監測、火災監測預報、病蟲害監測、火災評估等方面。
(1)林業資源的遼闊性,決定了林業資源調查工作的艱巨性和複雜性。抽樣技術的建立和進步,要求林業遙感具有不同高度的遙感平台,以獲取多層次遙感資料,配合多階抽樣技術,提高資源調查的速度和精度。
(2)林業資源的再生性和周期性,決定了遙感技術必須連續的提供林業資源信息,包括年內的季相變化——多時相遙感,和一定年間的資源變化——動態遙感。
(3)林業資源包括林業用地面積、森林蓄積量及其動態變化,這些狀況都需要定量數據並具有一定的精度。所以林業資源遙感強調定量分析,以適應林業資源調查和管理。
(4)林業環境取決於地理環境,反過來又作用於周圍的地理環境。這就要求林業遙感具有各種類型的感測器和不同的膠片,接受和記錄各種屬性的地物,為合理規劃、發展林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監測內容

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需要緊跟經濟發展的步伐,掌握資源的動態變化、及時做出決策顯得尤為重要。採用國內外低、中、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實現森林類型、林木定量信息、病蟲害及火災損失等方面的全局監測,同時可採用航空和無人機航拍影像補充關鍵區域,進行重點監測。
森林遙感監測主要包括:
(1)森林資源調查
(2)森林動態變化分析
(3)森林生物量估測
(4)森林火災監測
(5)森林病蟲害監測
(6)林業生態工程監測

發展前景

l. 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現階段林業遙感技術在生產上套用開始由以航空像片+地面調查為主的工作模式向著以衛片為主+航片+地面調查為輔助的工作模式發展。
2. 林業遙感要從定性走向定量,從靜態估測到動態監測,從實驗走向生產實際套用。
3. 採用新的遙感資料,Landsat-1…7、SPOT1…5、CBERS-1、2、雷達圖像和高光譜圖像(MODIS)、IKONOS、QUICKBIRD等.
4.多種信息複合,如不同時相、不同感測器、不同分辯率住信息的複合,提高林業遙感的分類精度。
5、擴大林業遙感的研究內容:除資源調查外,還應當包括立地評價、區劃、災害監測;環境污染監測,經營活動分析、建築、綠化、人口監測等;
6、提高與普及相結合,使研究成果儘快變成生產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