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範圍,城市面積,平衡發展,背景,決策歷程,大學生志願者,通車運營,解讀規劃,基本思路,關鍵環節,生態建設,農民生活,開放水平,主要意義,成就,生態環境,產業結構,科技教育,創新和開放,三個階段,奠定基礎階段,加速發展階段,現代化階段,主要任務,戰略地位,戰略任務,工作重點,突出成就,重點工程,工作安排,新開工程,
城市範圍
西部大開發的範圍包括12個
省、自治區、直轄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吉林省延邊州):
四川省、
陝西省、
甘肅省、
青海省、
雲南省、
貴州省、
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城市面積
面積為68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億人,占全國的25%。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戰略位置重要。但由於自然、歷史、社會等原因,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平衡發展
背景
一、開發西部關係中國現代化全局:中國現代化的困難之點不在東部,而在西部;中國現代化的落腳點最終可能也是在西部地區。因此,開發西部是必須長期堅持的發展戰略和戰略任務。整個21世紀都應該注重西部的開發問題。
二、關於中國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中國傳統的工業化進程尚未完成,現代化進程開始不久,經濟體制和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還沒有完成,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又有很大差別,如何在總體上對中國的經濟發展階段問題作出準確判斷?在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條件下,中國完成工業化和現代化大體經歷什麼樣的階段,同其他國家相比會有些什麼樣的共同性和特殊性?這是我們研究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必須考慮的問題,也是研究西部開發問題的一個前提,必須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研究。
三、西部開發的階段性:西部地區的開發,需要認真規劃、循序漸進。首先需要把西部的現狀搞清楚,研究西部地區從起步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將大體經歷哪幾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有什麼特點,目標和任務是什麼,有步驟分階段地逐步實現現代化。當務之急是確定西部開發第一階段,即"十五"時期或更長一些時間西部地區發展的重點,經濟成長的潛力以及內部和外部條件。
四、全國發展不平衡,西部地區發展也不平衡:地區差距問題基本上是城鄉差距問題,也就是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起步點在城市,最終落腳點卻是在農村。中國現代化的困難之點不在城市,而在廣大農村地區。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幾億農業人口非農化或城鎮化的問題,必須研究現階段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西部開發中需要研究非農化或城鎮化的特點。
五、開發西部與全國協調發展: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是一個大局,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也是一個大局,是我們的目標,都必須堅持。要把西部開發同全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地區經濟結構調整結合起來考慮。需要深入研究,如何通過開發西部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振興,促進全國經濟的協調發展。
六、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整個國家的發展,包括西部的開發,都要放在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樣的大背景下考慮。就是說,要充分考慮國內市場供求關係的根本性變化,考慮更多地利用市場機制的力量,進一步擴大對內和對外開放,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來考慮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考慮西部開發的問題。
七、西部開發的政策支持:西部開發需要發揮政府的作用,這一點是肯定的。需要研究的是,政府能夠提供的資源有哪些?能夠運用的政策手段有哪些?如何提高政策的實施效果?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西部地區更多的支持,這是國家已經在做的,繼續實行也是確定無疑的。但中央的財力畢竟有限,主要應該通過改革和完善經濟體制,擴大對內和對外開放,促進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資源、國內和境外的資源,能夠在市場的驅動下更多地流向西部。
八、要把開發西部和加快西部地區發展結合起來:這種東、中、西部的劃分,是綜合地理位置、行政區劃和經濟發展水平來考慮的。不論怎么說,都很難十分周全。無論如何劃分,其精神實質,都是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如何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加快發展的問題。中部地區在國家發展中占有重要位置,需要注意中部的發展。實際上,國家出台的某些優惠政策,就是把中部與西部放在一起來實施的。
由於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的歷史存在和過分擴大,已成為一個長期困擾中國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全局性問題。支持西部地區開發建設,實現東西部地區協調發展,是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的一條重要方針,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
西部大開發是中共中央貫徹
鄧小平關於我國現代化建設“兩個大局”戰略思想、面向新世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大戰略部署。
決策歷程
2000年1月,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召開西部地區開發會議,研究加快西部地區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戰略任務,部署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作。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的建議》,發行長期國債14億元,把實施西部大開發、促進地區協調發展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強調:“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關係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關係地區協調發展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大舉措。”
2001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綱要》對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再次進行了具體部署。西部地區特指
陝西、
甘肅、
寧夏、
青海、
新疆、
四川、
雲南、
貴州、
重慶、
西藏、
廣西、
內蒙古1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實施西部大開發,就是要依託亞歐大陸橋、長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幹線,發揮中心城市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逐步形成我國西部有特色的西隴海蘭新線、南(寧)貴、成昆(明)等跨行政區域的經濟帶,帶動其他地區發展,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西部大開發。 2006年12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目標是努力實現西部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穩定提高,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突破,重點區域和重點產業的發展達到新水平,教育、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邁出紮實步伐。
大學生志願者
對參加大學畢業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的志願者,國家制訂了專門的鼓勵政策。除享受國家規定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優惠政策外,國家還給予了以下政策支持:
一是高校畢業生參加西部服務計畫,在基層工作期間,由所在市、縣財政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到農村工作的;可通過法定程式安排學生擔任村黨支部、村委會的相應職務;服務期間計算工齡,其黨團關係轉至服務單位。
二是本人要求戶口和檔案保留在學校的,按規定保留兩年,在此期間,檔案管理機構對保管其檔案免收服務費用;本人要求將戶口轉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按照規定為其辦理落戶手續,人事、教育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機構負責辦理相關手續,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免費為其提供人事代理服務。
三是服務期滿落實工作單位後,公安機關按有關規定為其辦理戶口遷移手續;服務期間,可兼職或專職擔任所在鄉鎮團委副書記、學校及其他服務單位的管理職務。
四是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志願者,在報考研究生時給予加分待遇,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具體規定在當年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中予以明確;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志願者可報考黨政機關公務員,並給予適當加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具體規定由省級公務員考試錄用主管機關在當年招考中予以明確。
五是服務期滿,對志願者作出鑑定,存入本人檔案;考核合格的,頒發證書,作為志願者服務經歷和就業、創業的證明;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銅獎獎章;服務期滿兩年、考核合格的,授予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銀獎獎章,表現優秀的,授予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金獎獎章,表現特別優秀的,推薦參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等評選。
六是對原籍在中、東部地區而去西部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實行來去自由的政策,根據本人意願,戶口可遷到工作地區,也可遷回原籍,由政府主管部門所屬的人才交流機構提供免費人事代理服務。
2009年“國務院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公告”還規定:對到中西部和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農村基層單位就業並履行一定服務期限的,由政府補償學費,代償助學貸款;對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在研究生招錄和事業單位選聘時優先錄取;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公益性崗位就業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
通車運營
青藏鐵路通車運營兩年多來,青藏鐵路公司投入4800多萬元用於高原鐵路衛生保障工作,實現了“職工高原病零死亡、鼠疫零傳播、患病旅客得到及時救治”的衛生保障目標。
青藏鐵路公司有關負責人李力介紹說,結合青藏鐵路在高原運營的特點,青藏鐵路公司嚴格實施進出藏旅客《健康申報卡》制度,把不適宜高原旅行的旅客勸阻在車下。在車站和列車上配備了相應的醫療設施和應急預案,由列車工作人員組成的衛生小組可以為出現高原反應的旅客及時提供醫療諮詢和救助;建立起覆蓋全線的醫療體系,設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協調機構,確保患病旅客得到最及時的醫療救助。
據了解,在配備有供氧裝置的進藏列車上,車內氧氣濃度可達23%到25%,完全能夠滿足旅客高原旅行對氧氣的需求。(完) 從西部地區“十大工程”,到青藏鐵路的開工建設;從西氣東輸,到西電東送工程的穩步實施;從西部地區大規模的機場建設,到鐵路、公路建設的全面啟動;從大規模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到大面積的退耕還林還草試點。西部大開發——這一跨世紀的偉大工程,正在廣大西部地區扎紮實實地推進。
2001年6月29日,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誌性工程——青藏鐵路全線正式開工。2002年實現了西藏拉薩與青海西寧之間的連線。這條鐵路長達 1963 公里,最高海拔5072米。青藏鐵路將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而成為溝通西藏、青海與內地聯繫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大通道,同時也成為西部腹地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
西電東送”全面啟動。經國務院批准,貴州洪家渡水電站、引子渡水電站、烏江渡水電站擴機工程、天生橋至廣東第三回 500 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雲南寶峰至羅平500 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於 2000 年 11 月 8 日同時在貴州、雲南和廣西等省、自治區開工建設。此前,對“西電東送”具有重要作用的重慶萬州至三峽電站 500 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和雲南宣威火電廠也開工建設。“十五”期間,從
貴州、雲南、廣西和三峽將向廣東輸電 1000 萬千瓦。
“
西氣東輸”開始實施。,西氣東輸工程各項前期準備工作進展順利。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會同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重新勘測了管道走向,各相關部門和下游各省正在積極落實市場。根據規劃方案,初期年供氣量 120 億立方米左右,以後隨著資源勘探的深入和下游用氣市場的開拓,逐步增加供氣量。屆時每年可以代替幾千萬噸煤,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提高 1~2 個百分點。
2010年重大項目
國家還將再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將新增 500 萬畝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程,廣西百色、內蒙古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西部地區重要路段,蘭州—重慶輸油管道工程,農業和特色經濟,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西部教育、高新技術產業化和醫療衛生項目等。此外,還要加快塔里木河、黑河綜合整治工程和小灣水電站等一批西部地區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
在機場建設方面,根據“十五”時期西部地區民航機場“實施樞紐工程,發展支線機場,最佳化航線結構,提高運行效率”的基本原則,將開工建設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同時建設以成都雙流機場、昆明巫家壩機場、西安鹹陽機場、蘭州中川機場和烏魯木齊機場為中心的支線航空網路,逐步形成一個以主要樞紐機場為中心的輪幅式支線航空運輸網路。
在鐵路建設方面,以建設青藏鐵路為契機,“十五”西部地區鐵路建設將高潮迭起。主要有:修建溝通東西部通道的鐵路線。加強陸橋通道、京蘭通道建設,研究修建西北至華北地區便捷鐵路通道,強化滬昆通道,建設沿江通道;修建西部省區間通道鐵路。
西部地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有資金保障。國家在投資的安排上,注重向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傾斜。在計畫安排的國債投資中,用於西部地區的國債投資 430多億元,同時還安排了相當數量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和中央專項建設基金。從總體上看,西部地區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設已經全面啟動和加快。公路國道主幹線和路網建設進度明顯加快,新增通車裡程 1 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1000 公里。安排的國家級貧困縣道路工程進展已經過半。農網改造工程已完成近三分之二。退耕還林還草共完成 1120 多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種草完成 780 多萬畝。(數據為2009年)
國家對西部投資的安排上,主要安排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設。力爭用五至十年的時間,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包括續建項目在內,國家對西部地區安排的投資要比有較大增加。
基礎設施落後仍然是制約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實施西部大開發,必須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有關人士認為,要在“九五”以來優先安排和近兩年利用國債資金建設的項目的基礎上,從戰略眼光出發,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多的投入,先行建設,適當超前。同時要多渠道、多方面籌集資金,鼓勵企業、社會和國外資金加大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從這個意義上說,西部大開發不僅僅是西部的事、國家的事,東部、中部地區的企業都可以從參與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中找到共同發展的結合點。
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四川交通繼續給力。記者從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在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中,四川將新增12條高速出川大通道,新增5300餘公里高速公路建設里程。
《綱要》提出了西部地區今後十年戰略重點公路建設方案。重點公路建設包括“八縱八橫”骨架公路、重點經濟區幹線公路、老少邊窮及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連線線、國際運輸通道等四個層次,均為高速公路。四川在四個層次均得到大力支持,有8600多公里進入《綱要》,其中5300多公里為新增里程。
“八縱八橫”骨架公路中有六條縱線、兩條橫線穿越四川境內,總里程約5133公里,其中建成1751公里,在建1377公里,待建2005公里。
“縱向”的北京—磨憨高速沿棋盤關入川,途經廣元、綿陽、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內蒙古滿都拉—廣西防城港高速在四川境內沿川陝界—達州—大竹—鄰水—川渝界布局;銀川—河口高速走向為川甘界—廣元—南充—川渝界—合川—重慶—永川—川渝界—內江—宜賓—川滇界;內蒙古策克—雲南打洛高速四川境內走向為川甘界(郎木寺)—川主寺—汶川—成都—仁壽—沐川—會東—攀枝花—川滇界(大理);阿勒泰—廣州高速在四川境內走向為川青界(久治)—馬爾康—汶川—成都—仁壽—自貢—瀘州—川黔界(赤水)。“橫向”的上海至喀什、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經過四川。
老少邊窮及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連線線,有兩條途經我省甘孜州,總里程約1493公里。在老茫崖—
香格里拉線路中,分布在四川的有石渠—甘孜—理塘—鄉城—得榮—香格里拉高速。此外還有康定—芒康高速。
解讀規劃
2012年2月,國務院批覆同意了《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國務院批覆的第三個西部大開發五年規劃。
基本思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人說,西部大開發已進入第十二個年頭。《規劃》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圍繞主題主線,進一步明確了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的基本思路。
一是在開發理念上,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二是在開發方式上,更加注重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
三是在開發布局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思路,一手抓重點經濟區培育壯大,著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極,一手抓老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推動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民族地區跨越發展。
四是在開發重點上,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決全局性、戰略性和關鍵性問題。
五是在開發機制上,更加注重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規劃》提出,地方各級政府要強化指導服務,大力改善投資發展環境,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吸引各類要素有序向西部地區流動,進一步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和支持西部大開發。
六是在開發政策上,更加注重差別化支持措施。《規劃》要求,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落實好中央對西部地區在財政、稅收、投資、金融、產業、土地等方面的差別化政策,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和項目傾斜力度。
關鍵環節
負責人說,“十二五”時期,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將繼續突出強調交通和水利兩個關鍵環節。交通重點解決通道建設和路網完善問題。水利重點解決西南地區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區資源性缺水問題。
生態建設
負責人說,西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螢幕障,“十二五”時期,一是要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制定《生態補償條例》,努力實現生態補償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二是要鞏固和發展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成果,加快編制退化草地治理等重點草原生態保護工程規劃,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綜合治理和防護林體系建設,穩步推進生態移民,深入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
三是要繼續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嚴格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提高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確保飲用水安全,建立健全工業污染防控體系,推進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四是要切實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嚴格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五是要堅持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全面提高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和災害風險管理水平。
農民生活
在改善西部地區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方面,主要有五大舉措。
一是加快發展現代特色農業。
二是振興牧業經濟。
三是提高林業發展水平。
四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五是建設幸福新家園,實施“六到農家”工程。
開放水平
負責人說,今後一段時期,擴大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重點。西部地區要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大向西開放力度,不斷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
主要意義
成就
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的10年,是西部地區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
經濟成長最快
發展質量最好
綜合實力提高最為顯著
城鄉面貌變化最大
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
“十一”黃金周期間,洛桑次仁一家從拉薩乘坐T28次列車來到北京,親身體驗了“鳥巢”、“水立方”的魅力。而曾在美國留學的李先生,則與他的同學們一道,乘火車進藏,遊覽了雪域高原的美麗風光。
青藏鐵路公司統計顯示,2009年國慶期間,青藏線傳送旅客16萬人,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2.6%。而截至2008年6月30日,青藏鐵路已迎送旅客282萬人次,運送進出藏物資超過160萬噸,為青海和西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這條被人們稱為“天路”的鋼鐵動脈,只是西部大開發的成就之一。西部地區國土面積68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71.4%,陸地邊境線占全國的80%左右;總人口約3.56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8.6%,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的75%左右……
上世紀末前後,西部地區的人口,與東部沿海地區的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和山東五省市大體相當,國內生產總值卻不到東部五省市總和的40%。西部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0%左右。尚未實現溫飽的3000多萬貧困人口大部分也分布於這一地區。
與此同時,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其中,25度以上陡坡耕地面積占全國的70%以上,水土流失面積占全國的80%以上,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積占全國的90%以上。
加速西部地區發展,是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改善全國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急切要求;也是保持全國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邊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世紀之交,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新的變化,審時度勢,統攬全局,做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
西部大開發,是實現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戰略構想的一個重大舉措,是對我國經濟發展布局進行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同時也是黨中央在新世紀對西部地區人民的一個重大政治承諾。
2000~2008年間,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16655億元增加到47455億元,年均增長達到11.6%,超過全國同期經濟成長水平,與全國同口徑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的差距不斷縮小;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2.9%,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9個百分點;商品進出口貿易總額從172億美元增加到786億美元,年均增長近25%。
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的8年(2000~2008),中央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2000年至2007年,中央對西部地區的各類財政轉移支付累計近15000億元,國債、預算內建設資金和部門建設資金累計安排西部地區7300多億元,有力地推動了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交通、水利、電網和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截至2007年,累計安排西部地區新開工重點工程92項,投資總規模超過1.3萬億元。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水利樞紐等一批標誌性工程相繼建成並開始發揮效益。西部地區累計新增公路通車裡程65萬公里,鐵路營運里程6600多公里,電力裝機11300萬千瓦,民航機場26個。實施油路到縣、送電到鄉、廣播電視到村、沼氣到戶,累計解決5600多萬農村人口飲水問題。
生態環境
2000年以來,國家在西部地區相繼啟動實施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一批重點生態建設工程。2000年至2007年,退耕還林工程累計安排建設任務3.85億畝,退牧還草工程累計安排嚴重退化草原保護面積5.19億畝,天然林保護工程全面展開,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較好的經濟效益。
產業結構
初步形成新疆、陝甘寧、川渝等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黃河上游、長江上游水電基地,陝北、蒙西、寧夏和雲貴等煤電基地;甘肅、雲南鉛鋅、四川釩鈦、內蒙古稀土開發利用基地,青海、新疆鉀肥生產基地。四川、內蒙古等地商品糧,新疆優質棉,廣西、雲南、新疆糖料,雲南菸草,四川、貴州名酒,陝西、新疆瓜果,內蒙古畜牧產品等生產加工,在全國進一步發揮獨特優勢。西安、成都等地的航空航天、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產業也漸成規模。
科技教育
到2007年底,西部地區410個攻堅縣中,已經有368個實現了“兩基”目標,其餘42個達到了“普六”標準。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覆蓋西部地區80%的農村中國小。西部地區重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國家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等建設步伐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入全面推進階段。
創新和開放
積極探索投資體制改革,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特別是,東西部地區互動發展呈現出良好勢頭。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至2007年,東部地區到西部地區投資經營的企業累計近20萬家,投資總額15000多億元,西博會、西洽會、中國—東協博覽會等已成為東西互動合作和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平台。西部地區累計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約180億美元。
西部大開發,這是我們國家領導人提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由於西部是內陸,東部靠海,造成了中西部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這個不平衡表現得太明顯了,西部人口稀少,東部人口密集,在地圖上的表現,也是東部密密麻麻,西部零零星星的。主要的還是東部交通方便,對出口有力。但我們不能任由這種不平衡發展下去,必須振興西部經濟,給西部以政策支持。這些年來的發展,也證明了西部大開發的道路是正確的。
三個階段
西部大開發總體規劃可按50年劃分為三個階段:
奠定基礎階段
從2001年到2010年,重點是調整結構,搞好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科技教育等基礎建設,建立和完善市場體制,培育特色產業增長點,使西部地區投資環境初步改善,生態和環境惡化得到初步遏制,經濟運行步入良性循環,增長速度達到全國平均增長水平;
加速發展階段
從2011年到2030年,在前段基礎設施改善、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制度建設成就的基礎上,進入西部開發的衝刺階段,鞏固提高基礎,培育特色產業,實施經濟產業化、市場化、生態化和專業區域布局的全面升級,實現經濟成長的躍進;
現代化階段
從2031年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發展地區增強實力,融入國內國際現代化經濟體系自我發展的基礎上,著力加快邊遠山區、落後農牧區開發,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全面縮小差距。 “十五”計畫時期,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任務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調整工業結構,發展特色旅遊業;發展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特別是要做好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和特困地區的扶貧工作,從根本上改善這些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條件,要集中有限力量,精心規劃,組織建設一些關係西部發展全局的標誌性工程。力爭用5到10年時間,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確保西部開發有一個良好的開局。
主要任務
實施西部大開發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也是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既要有緊迫感,又要有長期奮鬥的思想準備。總的戰略目標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到21世紀中葉全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從根本上改變西部地區相對落後的面貌,努力建成一個山川秀美、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民族團結、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紀頭10年,力爭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有較大發展,重點地帶開發步伐明顯加快,科技教育和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出現新局面,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是西部地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積極發展有特色的優勢產業,推進重點地帶開發;發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類人才;國家要在投資項目、稅收政策和財政轉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逐步建立長期穩定的西部開發資金渠道;著力改善投資環境,引導外資和國內資本參與西部開發;西部地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在改革開放中走出一條加快發展的新路。
黨的三代領導人對西部地區發展的關注
早在五十年代,毛澤東同志在著名的《論十大關係》中就強調,要處理好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係。他講道:“我國全部輕工業和重工業,都有約70%在沿海,只有30%在內地。這是歷史上形成的一種不合理的狀況。沿海的工業基地必須充分利用,但是,為了平衡工業發展的布局,內地工業必須大力發展......”
八十年代,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面展開以後,鄧小平同志提出了“要顧全兩個大局”的地區發展戰略構想。“一個大局”是沿海地區加快對外開放,較快地先發展起來,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另一個大局是,當發展到一定時期,即到本世紀末全國達到小康水平時,全國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幫助中西部發展,東部沿海地區也要服從這個大局。
江澤民同志高度重視這個具有全局意義的重大問題,並多次就解決地區發展差距、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問題發表重要講話。1999年6月17日,江澤民總書記在西北五省區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抓住世紀之交歷史機遇,加快西部地區開發步伐”。
江澤民同志還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區開發的總原則,即“把加快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同保持政治社會穩定、加強民族團結結合起來,把西部發展同實現全國第三步發展戰略目標結合起來,在國家財力穩定增長的前提下,通過轉移支付,逐步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調動西部地區自身積極性的基礎上,通過政策引導,吸引國內外資金、技術、人才等投入開發,有目標、分階段地推進西部地區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戰略地位
1999年1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敲定對西部進行大開發的戰略決策。會議提出,要不失時機地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這直接關係到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成長,關係到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邊防鞏固,關係到東西部協調發展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要從大局、從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意義,要作為黨和國家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隨後,在12月份舉行的全國計畫工作會議上,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主任曾培炎指出:“要像當年搞特區那樣,加快西部地區大開發。”
1、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共同富裕、加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全的戰略舉措
建國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以來,各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取得了長足進展,東部地區由於具有較好的經濟基礎,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現代化建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經濟和社會發展突飛猛進,人們普遍過上了小康生活。西部地區由於受歷史、自然和區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總體發展水平與東部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近十幾年來,這種差距還呈拉大趨勢。在繼續加快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失時機地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對於逐步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加速實現全國各地區的共同繁榮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全國社會穩定,將發揮重要作用。廣大西部省區地處祖國邊疆,是少數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多年來,國內外敵對勢力對我國實行“分化”和“西化”,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問題搞顛覆和分裂活動。維護和保持民族地區的穩定,挫敗國內外敵對勢力分裂我國的陰謀,很關鍵的一條,就是不斷加快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增強整箇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根本上鞏固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寧的大好局面。
2、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途徑
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有相當一部分資金、技術和勞動力需要尋求新的生產領域、新的市場、新的發展空間。西部地區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但發展水平較低,還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潛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通過發展特色經濟,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並有效地擴大國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
3、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客觀需要
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與其他地區相比,西部地區的任務更為艱巨。加上千百年來頻繁的戰亂、自然災害和各種人為的原因,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不斷惡化,荒漠化年復一年地加劇,並有逐步向東推移的趨勢。這不僅對西部地區,而且也給東部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因此,不遏制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就沒有全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沒有西部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沒有西部地區的現代化,也就談不上全國的現代化。
4、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適應世界範圍結構調整,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迫切要求
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經濟結構調整正在全球範圍內廣泛而深刻地進行,給各國經濟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我們既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為了在新世紀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使我們發展得更快、更好,必須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充分發揮這些地區市場潛力大、自然資源豐富和勞動力成本低的比較優勢,為加快全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最佳化升級提供廣闊的空間,為東部地區發展提供市場和能源、原材料支持,為東部地區的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
戰略任務
2000年1月,國務院組成了以朱鎔基總理任組長、溫家寶副總理任副組長、國務院和中央19個相關部委主要負責人參加的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1月19日至1月22日,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在京召開西部地區開發會議,研究加快西部地區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戰略任務。
會議指出,新中國成立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接近小康水平,國家有能力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特別是當前正在實施擴大內需的積極財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財力直接支持西部開發。我國已基本解決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糧食出現了階段性的供過於求,這是在生態脆弱地區,有計畫、分步驟退耕還林(草),改善生態環境的大好時機。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程的加快,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西部地區也將像東部沿海地區一樣更加開放。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時機已經成熟。實施西部大開發是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幾件關係西部地區開發全局的重點工作: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必須從戰略眼光出發,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設,適當超前。要以公路建設為重點,加強鐵路、機場、天然氣管道幹線建設;加強電網、通信和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堅持把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節約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要在做好充分論證的基礎上,著力抓好一批重大骨幹工程。
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這是推進西部開發重要而緊迫的任務。要加大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力度,同時採取“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政策措施,由國家無償向農民提供糧食和苗木,對陡坡耕地有計畫、分步驟地退耕還林還草。堅持“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先易後難,先行試點、穩步推進”,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做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先搞好實施規劃和試點示範。試點的規模要適當,不宜鋪得太大,防止一哄而起。要加強政策引導,尊重民眾意願,不能搞強迫命令。
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起點要高,不能搞重複建設。要抓住我國產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的時機,根據國內外市場的變化,從各地資源特點和自身優勢出發,依靠科技進步,發展有市場前景的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培育和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要加強農業基礎,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合理開發和保護資源,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工業調整、改組和改造步伐;大力發展旅遊等第三產業。
發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養
要充分發揮老工業基地、軍工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現有科技力量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套用,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要確保教育優先發展,在辦好高等教育的同時,特別要加快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教育的發展,提高勞動者素質。要千方百計使用好現有人才,採取積極措施從國內外引進人才,大力培養各類人才。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實施西部大開發,不能沿用傳統的發展模式,必須研究適應新形勢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機制,特別是要採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加快西部地區改革開放的步伐。要轉變觀念,面向市場,大力改善投資環境,採取多種形式更多地吸引國內外資金、技術、管理經驗。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城鄉集體、個體、私營等多種所有制經濟,積極發展城鄉商品市場,逐步把企業培育成為西部開發的主體。這次會議強調要加強對西部地區開發工作的領導,當前必須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畫。所有的重要建設項目都要納入規劃,進行充分論證。推進西部大開發,既要有緊迫感,也要有長期奮鬥的思想準備,不能急於求成。要堅持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積極進取,量力而行,注重實效。既要解放思想,勇於探索,又要認真執行國家法律和政策,不能亂集資、亂收費,增加企業和農民負擔。要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保證西部開發扎紮實實地健康發展。
工作重點
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2000年3月中旬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成立並開始工作。
西部開發辦2000年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認真做好西部開發的總體規劃;二是抓緊制定促進西部開發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快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加強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2014年將全力推進西部大開發不斷邁向深入。
發改委指出,要開展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加快推進交通、水利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發展科技文化和民生事業;支持內陸、沿邊地區開發開放。
當前,西部地區已經進入全面小康的攻堅期、社會矛盾的多發期、轉型發展的加速期和改革開放的突破期,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全力推進西部大開發不斷邁向深入。做好2014年西部大開發工作,要緊緊圍繞中央關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部署,研究制定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性檔案,開展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加快推進交通、水利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推進特色產業發展,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發展科技文化和民生事業,不斷提高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支持內陸、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增強支撐全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具體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堅定不移把西部大開發擺在區域發展優先位置,切實完善和落實差別化的經濟政策。進一步細化實化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政策措施,落實差別化經濟政策。抓緊完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推動儘快出台實施。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前期研究工作。繼續督促落實國務院已批覆的重點區域發展規劃。
二是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研究提出2014年西部大開發新開工重點工程。推動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向西部地區傾斜,加快完善鐵路、公路骨架網路,推動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著力解決西部地區交通和水利兩塊“短板”問題。做好西部大開發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夯實西部地區長遠發展基礎、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和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的重大項目儲備。
三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生態文明試點示範。啟動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鞏固和擴大退耕還林成果。逐步將沙漠化防治工程和西南岩溶地區草地治理工程中符合條件的市縣納入退牧還草工程範圍。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積極推動祁連山、武陵山等生態補償示範區建設,加快制定生態補償條例,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生態文明示範建設格局。
四是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能源、礦產資源和特色農畜產品深加工能力,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貫徹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實施科技助推西部轉型發展行動計畫。研究提出新的針對性政策措施,支持西部地區發揮比較優勢,努力承接勞動密集型、環境友好型產業,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繼續加強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研究在西部具備條件的地區建設一批產業集聚區,吸引國內外產業轉移和集聚。
五是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加強跨區域規劃的協調實施,在有條件的地區,引導形成城市群。規範推進四川天府、重慶兩江、甘肅蘭州、陝西西鹹、貴州貴安等新區建設。最佳化西部地區城鎮布局,選取一批經濟發展基礎好、特色鮮明的縣城城關鎮及中心小城鎮,開展示範工程建設,加強城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地下管網、防澇防洪、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設施建設與改造。促進農村人口就地就近轉移就業。
六是加快重點地區發展。繼續支持成渝、關中—天水、廣西北部灣等重點經濟區加快發展。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支持甘肅臨夏、雲南怒江、四川涼山等面臨特殊困難民族自治州發展。繼續實施教育扶貧試點工作,總結推廣經驗,力爭擴大試點範圍。
七是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部分重點領域改革在西部地區先行先試。貫徹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積極會同有關方面做好相關工作。推動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的若干意見》,指導沿邊地區對外開放工作邁上新台階。依託重點經濟區,著力打造成都、西安、重慶、南寧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積極培育沿邊省區中心城市連線邊境口岸、通往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走廊。著力支持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加快建設,提出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深化東西部地區產業合作,研究建設產業合作交流平台。繼續做好西博會、西洽會組織籌備工作。
八是繼續做好社會事業和人才開發工作。繼續實施西部地區人才開發重點工程,支持老少邊窮地區人才隊伍建設。繼續實施東部城市對口支持西部地區人才培訓計畫。依託中國西部開發遠程學習網實施西部地區管理創新培訓工程。
九是穩步推進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堅持科學重建、民生優先、安全第一、保護生態、創新機制,指導四川省做好恢復重建規劃實施工作,協調落實相關政策和解決恢復重建中的重大問題。
突出成就
西部大開發,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在這期間,多個重點工程已經開始運作或是已經竣工,比如: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北煤南運、西油南輸、西電東送、西棉東調、南菜北運等等。
第一,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國家不斷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截至2009年,國家累計新開工西部開發重點工程70項,投資總規模約1萬億元,中央累計投入財政性建設資金5500億元、財政轉移支付75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資金3100億元。國家投入帶動了社會投入,促進了西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2000~2004年,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2%,與全國同口徑經濟成長速度的相對差距有所縮小。2004年西部地區地方財政收入較之1999年增長了將近一倍,自身經濟實力有了明顯提高。西部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大幅增加,西部地區的經濟效益和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第二,以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為突破口,西部地區發展的基礎性問題開始得到解決。黨中央、國務院選擇西部地區最薄弱的方面、也是長期以來制約西部發展的瓶頸~~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為突破口,提出力爭在西部開發頭十年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2009年,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得到顯著加強。西氣東輸工程提前一年全線貫通並投入商業運營,西電東送工程新增向廣東送電1000萬千瓦的任務提前完成,青藏鐵路提前一年全線鋪通。截至2005年底,西部地區累計退耕地還林8467萬畝,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1579萬畝,退牧還草工程安排治理嚴重退化草原2.9億畝。經過幾年的努力,許多項目已經開始發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第三,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西部地區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西部大開發中,國家一手抓關係西部全局的重大工程,一手抓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中小項目,使各族人民不斷得到實惠。油路到縣、送電到鄉、廣播電視到村基本實現,縣際公路、農村飲水、農村能源、生態移民等工程積極推進,"兩基"攻堅計畫穩步實施,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第四,以改革開放為動力,西部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不斷提高。西部大開發以來,國家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西部大開發的強大動力和重大任務,積極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西部各級地方政府積極鼓勵、支持、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力完善市場體系,不斷改善投資環境,進一步拓寬東西合作和對外開放領域。
中國三大經濟行政區域
東部地區:
北京市11(京)、天津市12(津)、河北省13(冀)、遼寧省21(遼)、上海市31(滬)、江蘇省32(蘇)、浙江省33(浙)、福建省35(閩)、山東省37(魯)、廣東省44(粵)、海南省46(瓊)、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台灣省(台)共14個省、市、區。
中部地區:
山西省14(晉)、吉林省22(吉)、黑龍江省23(黑)、安徽省34(皖)、江西省36(贛)、河南省41(豫)、湖北省42(鄂)、湖南省43(湘),共8個省、市、區。
西部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15(內蒙古)、廣西壯族自治區45(桂)、
四川省51(川或蜀)、貴州省52(貴或黔)、雲南省53(雲或滇)、西藏自治區54(藏)、重慶市50(渝)、
陝西省61(陝或秦)、甘肅省62(甘或隴)、青海省63(青)、寧夏回族自治區64(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5(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14個省、市、區。
重點工程
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繼續支持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2012年國家新開工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22項,投資總規模為5778億元。
22項新開工重點工程分別是:(1)敦煌至格爾木鐵路,(2)張家口至呼和浩特鐵路,(3)重慶主城至重慶萬州鐵路,(4)寧西鐵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二線,(5)雲南麻柳灣至昭通公路,(6)陝西黃陵至銅川公路,(7)青海茶卡至格爾木公路改擴建,(8)新疆阿克蘇至喀什公路,(9)內蒙古烏蘭浩特至扎蘭屯公路,(10)國道318線川藏公路(西藏段)整治改建,(11)南寧吳圩機場新航站區及配套設施建設,(12)西部支線機場建設,(13)哈密至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14)溪洛渡左岸至浙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15)農網改造升級,(16)無電地區電力建設,(17)西氣東輸三線,(18)中衛—重慶—貴陽輸氣管線,(19)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二期第一批300萬千瓦風電項目,(20)金沙江中游觀音岩、魯地拉、龍開口水電站,(21)四川都江堰灌區毗河供水一期工程,(22)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
自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至今(2000~2012年),西部大開發累計新開工重點工程187項,投資總規模3.68萬億元。
工作安排
2013 年要進一步細化完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強對西部地區發展形勢的預判、政策措施預研和重大項目儲備,不斷改善投資發展環境,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實現西部地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2013 年做好西部大開發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進一步細化完善政策措施。
(一)落實和完善西部大開發政策措施。
(二)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三)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四)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五)穩步提高社會事業水平。
(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七)科學開展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
新開工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於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加快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2013年西部大開發新開工了重點工程20項,投資總規模3265億元。
20項新開工重點工程分別是:(1)國道317線四川馬爾康至俄爾雅塘段改建、西藏類烏齊至丁青段公路整治改建工程,(2)雲南嵩明(小鋪)至昆明公路,(3)新疆烏魯木齊繞城公路東段,(4)重慶江北機場東航站區及第三跑道建設工程,(5)寧夏銀川機場三期擴建工程,(6)西部支線機場建設,(7)貴陽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8)南寧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9)四川南江紅魚洞水庫及灌區工程,(10)中國石油雲南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11)甘肅民勤紅沙崗風電基地,(12)陝西榆橫礦區小紀汗煤礦和彬長礦區高家堡煤礦,(13)神華寧煤煤炭間接液化示範項目,(14)鄂爾多斯盆地東緣保德區塊北區煤層氣開發項目,(15)西藏藏木、旁多水電站送出工程,(16)哈密風電基地二期工程,(17)新疆750千伏輸變電工程,(18)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噸氯化鉀項目,(19)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循環經濟和結構調整項目,(20)京東方重慶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項目。
2014年,國家將繼續加大對西部大開發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民生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著力解決西部地區交通和水利兩塊“短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