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1926年生於日本本州島港口城市豐橋,畢業於東京大學,是東京大學國際基本粒子物理中心高級顧問和東京大學榮譽教授、神岡實驗室資深學術...
《我不是好學生——諾貝爾獎獲得者小柴昌俊的傳奇人生》是2008年9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小柴昌俊(日,譯者是戚戈平、李曉武。...
《我不是好學生》是2008年9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小柴昌俊。...... 《我不是好學生》是2008年9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小柴昌俊。...
雷蒙德·戴維斯(Raymond Davis Jr., 1914-)和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 1926-)因在宇宙中微子探測方面所作的貢獻,里卡爾多·賈科尼(Riccardo Giacconi, 1931-)...
而獨立繼續研究的小柴昌俊則在2002年,憑藉質子衰變實驗探測到超新星爆發的中微子,從而拿到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3] 焦善慶論文及專著 編輯 ...
1987年,日本神崗實驗和美國IMB實驗觀測到超新星中微子。日本小柴昌俊獲2002年諾貝爾獎。1989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證明存在且只存在三種中微子。 阿瑟·麥克唐納 1995年...
小柴昌俊(1955年Ph.D物理學博士),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George Hoyt Whipple(教授,1914-1976),1934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 Henrik Dam(教授,1942-1945),1943...
《16萬光年之外的禮物》是2012年1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小柴昌俊等。書中收錄了世界聞名的物理學家朝永振一郎、日本共產黨副委員長上田耕一郎、作家...
1998年,超級神岡探測器的領導者、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發表了測量結果,給出中微子振盪的首個確切證據,認為中微子在三種不同“味”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也表明...
使用濱松集團11200支20英寸光電倍增管的東京大學小柴昌俊教授的中微子實驗獲 得200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濱松集團的產品被廣泛的套用在醫療生物、高能物理、宇宙探測、...
梶田教授受業於知名物理學家小柴昌俊、戶冢洋二,他與戶冢領導的實驗於1998年證實中微子震盪,2002年三人同獲潘諾夫斯基實驗粒子物理學獎。2015年梶田因“發現了中...
物理學獎 小柴昌俊(東京大學/東京大學)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2001年 化學獎 野依良治(京都大學/京都大學) 名古屋大學,理學部教授 2000年 化學獎 白川英樹(東京工業...
傳記類:《迪奧傳》、《小柴昌俊傳》、《塞格雷傳》、《格蘭特將軍傳》、《羅斯柴爾德傳》、《索羅斯傳》、《杜邦傳》、《巴魯克傳》、《克倫威爾傳》...
電倍增管是20英寸,由日本濱松光子學株式會社(hamamatsu)研製生產,最初用於小柴昌俊的超級神岡探測器中,裝入了11200個,並最終探測到了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因此獲得...
14年10月 小柴昌俊名譽教授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5年03月 東京大學新憲章頒布。 16年03月 廢除社會情報研究所(併入大學院情報學環、學際情報學府)。 16年03...
先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和諾貝爾物理獎的科學家有肯尼斯·威耳孫、利昂·萊德曼、馬丁·劉易斯·佩爾、皮埃爾-吉勒·德熱納、約瑟夫·胡頓·泰勒、南部陽一郎、小柴昌俊...
2002 小柴昌俊 東京大學理學部畢業、羅徹斯特大學大學博士課程修了(Ph.D.)、理學博士(東京大學) 對於天體物理學、特別是宇宙微子檢驗有卓越的貢獻 2008 小林誠 名...
由於對X射線天文學的開創性貢獻,他獲得了200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另一半由Ray Davis和Masatoshi Koshiba(小柴昌俊)對天體中微子的探測而分享。里卡多·賈科尼...
2002年 雷蒙德·戴維斯(美)、小柴昌俊(日)、里卡爾多·賈科尼(美)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打開了人類觀測宇宙 的兩個新“視窗”。...
2002年:雷蒙德·戴維斯、里卡爾多·賈科尼(美國)、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其中包括在“探測宇宙中微子”和“發現宇宙X射線源”...
Homestake實驗的領導者雷蒙德·戴維斯和神岡探測器的領導者小柴昌俊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 太陽中微子問題微子消失之謎 編輯 ...
小柴昌俊 日本 里卡爾多·,賈科尼 美國 “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這些研究導致了宇宙X射線源的發現” 2003年 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 俄羅斯 “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