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漢字)

賦(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賦,fù,從。以征而收。

(1) (形聲。從貝,武聲。從“貝”,表示與財物有關。本義:徵收)

(2) 同本義 [Tax]

賦,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賦”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不僅受《詩經》文體影響,後者更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關於詩和賦的區別,晉代文學家陸機在《文賦》里曾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也就是說,詩是用來抒發主觀感情的,要寫得華麗而細膩;賦是用來描繪客觀事物的,要寫得爽朗而通暢。陸機是晉代人,他的話說出了晉代以前的詩和賦的主要特點,但不能作機械的理解,詩也要描寫事物,賦也有抒發感情的成分,特別是到南北朝時代抒情小賦發達起來,賦從內容到形式都起了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賦
  • 外文名:tax; give; endow; army; diffuse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賦的定義,漢字演變,詳細字義,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翻譯,賦文經典,長門賦,阿房宮賦,荀子·賦,荀子簡介,原文,題解,

賦的定義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究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性質。是以“鋪采摛文,體物寫志”為手段,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一種有韻文體。它多用鋪陳敘事的手法,賦必須押韻,這是賦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個主要特徵。 起於戰國,盛於兩漢。賦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賦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為律體,叫“律賦”;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寫賦,稱“文賦”。著名的賦體文章有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等
賦,比(比喻),興(起興)(以上三個為表現手法),風(民風民俗),雅(歌功頌德),頌(祭祀)(以上三個為內容)這六者被稱為“六義”。
基本字義
1. 舊指田地稅:田~。~稅。
2.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文體。
3. 念詩或作詩:登高~詩。
4. 給予,亦特指生成的資質:~予。~有。天~。稟~。
5. 古同“”,鋪陳,分布。
6.動詞,徵收

漢字演變

賦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貝,從武,武亦聲。“貝”指錢財。“武”指“用兵”、“國防”、“軍事”。“貝”與“武”聯合起來表示“與用兵有關的錢財”。本義:國防稅。引申義:徵收(國防稅)。引申義:徵收
2. 同本義 [tax]
賦,斂也。——《說文
賦,稅也。——《廣雅
厥賦惟上上錯。——《書·禹貢》。傳:“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七賦之所養。——《法言·問道》
而令貢賦。——《小司徒》。註:“謂出車徒給徭役也。”
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3. 又如:賦銀(徵收稅銀);賦粟(徵收田賦);賦里(徵收商業稅);賦幣(徵收財物)
4. 繳納賦稅 [pay taxes]
訟者平,賦者均。——唐·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
5. 又如:賦金(交納稅款)
6. 給予;授予 [give to;confer]
高庫之兵以賦民。——《呂氏春秋
為百姓睏乏獻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賦貧民。——《漢書·平帝紀》
公屬百官,賦職任功。——《國語·晉語
7. 又如:賦命(天所授予的命運;給予生命);賦給(分配發給);賦食(布散飲食);賦政(頒布政令);賦質(上天賦予的資質);賦靈(天賦的靈性,生性);賦就(天生的);賦稟(天生具有的智慧型、性情);賦職(授與職事)
8. 做詩 [write poems]
一言均賦,四韻俱成。——唐·王勃滕王閣序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宋· 蘇軾《前赤壁賦
9. 誦讀;吟詠 [sing]
不歌而誦謂之賦。——《漢書·藝文志
公入而賦。——《左傳·隱公元年》
公子賦《河水》,公賦《六月》。——《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10. 又如:賦詩(吟詩;寫詩);賦筆(寫詩用的筆);賦聲(善於辭賦的名聲);賦詠(創作和吟誦詩文)
伯應(袁可立子)賦詩讀書外,尤喜嗜山水書畫、金石鼎彝。——明 陳繼儒《袁伯應詩集序》
11. 陳述 [state]
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宋·姜夔揚州慢
12. 通“”。頒布 [issue;publish;proclaim]
明命使賦。——《詩·大雅·丞民》
賦政於外。
〈名〉
1. 田賦;賦稅[feudal land tax;taxes]
九賦斂財賄。——《周禮·太宰》
薄賦斂,廣畜積。——漢·晁錯《論貴粟疏》
取於有餘,以供上用,則貧民之賦可損。
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2. 又如:賦算(賦稅);賦徭(賦稅與徭役);賦錢(稅錢);賦祿(賦稅與祿賞);賦租(賦稅,租稅)
3. 特指民賦,即徵收的兵車、武器、衣甲或銀錢 [weapons and money]
稅以足食,賦以足兵。——《漢書·刑法志
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論語·公治長》
乘白馬而過關,則顧白馬之賦。——《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不腆敝賦。——《左傳·成公二年》
4. 徭役;兵役 [levy]
敞邑以賦。——《左傳·隱公四年》。註:“兵也。以田賦出兵,故謂之賦。”
5. 又如:貢賦(貢品和徭役)
6. 生成的資質 [endowment]。如:賦分(天賦;資質);賦質(天賦資質);稟賦(自然具有的資質);賦情(天性);賦才(天賦,才能)
7. 兵,軍隊 [soldier]
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論語·公冶長
8. 又如:賦輿(指兵車;泛指軍事);王賦(王軍)
9.中國古代文體,盛行於漢魏六朝,是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通常用來寫景敘事,也有以較短篇幅抒情說理的 [one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forms akin to poetry]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乃作《懷沙》之賦。——漢· 司馬遷《屈原賈生列傳
10. 又如:賦客(善於作辭賦的人);賦韻(指分韻作詩);賦論(辭賦和議論文);賦銘(辭賦和銘文);賦歌(辭賦和歌曲);賦頌(賦和頌。兩種文體)
示例
讀音:fù
1.賦稅fùshuì
(1) [taxes]∶田賦及各種捐稅的總稱。
賦稅之繁重者,酌今昔而減之。——清·洪亮吉治平篇
(2) [duty]∶依照法律或習俗徵收的款項,尤指應付給政府的費用。
2. 賦閒 fùxián
[be unemployed] 晉代潘岳辭官家居,作《閒居賦》。後來就把沒有職業在家閒住叫賦閒。
吾只在省侯補,是個賦閒的人,有這閒功夫等他。——《官場現形記
3. 賦形劑 fùxíngjì
(1) [vehicle]∶一種不發生化學反應的藥用混合物(如糖漿、豬油或液態凡士林),其中加入一種具有療效的藥物或者通過它使其他成分膠合在一起。
(2) [excipient]∶構成藥物或抗原的輔料的無活性物質(如阿拉伯膠、糖漿、羊毛脂或澱粉);尤指在藥物混合物中有足夠量液體情況下,為使混合物有粘性,以便製備丸劑或片劑而加入的物質。
4. 賦予 fùyǔ
[ be gifted;endow with;entrust to;bestow on] 交給重任,使命等。
先天賦予他好眼力。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酉集中】【貝字部】賦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遇切,音付。責取也。《說文》斂也。《爾雅·釋言》賦,量也。《注》賦稅,所以評量。《揚子·方言》賦,動也。《注》賦斂,所以擾動民也。《書·禹貢》厥賦惟上上錯。《傳》賦,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五曰賦貢,以馭其用。《注》賦,口率出泉也。《前漢·𠛬法志》畿方千里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注》賦,謂發賦斂財也。
又《韻會》稟受也,給與也。《禮·中庸》天命之謂性。《注》性者,人所稟受。《朱傳》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
又布也。《詩·大雅》明命使賦。《傳》賦,布也。《箋》使羣臣施布之也。
又鋪𨻰也。《詩·周南·關雎序》詩有六義,二曰賦。《疏》賦之言鋪,直鋪𨻰今之政敎善惡。《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
又貢士曰賦。《前漢·鼂錯傳》乃以臣錯充賦。《注》如淳曰:猶言備數也。臣瓚曰:雲如賦調也。
賦(漢字)

說文解字

【卷六】【貝部】賦
斂也。從貝武聲。方遇切

翻譯

[Formal] to endow with

賦文經典

○賦賦(以“賦者古詩之流”為韻)作者(唐)白居易
賦者古詩之流也。始草創於荀、宋,漸恢張於賈、馬。冰生乎水,初變本於典墳;青出於藍,復增華於風雅。而後諧四聲,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我國家恐文道浸衰,頌聲陵遲。乃舉多士,命有司。酌遺風於三代,明變雅於一時。全取其名,則號之為賦;雜用其體,亦不出乎詩。四始盡在,六義無遺。是謂藝文之敬策,述作之元龜。觀夫義類錯綜,詞采舒布。文諧宮律,言中章句。華而不艷,美而有度。雅音瀏亮,必先體物以成章;逸思飄颻,不獨登高而能賦。其工者,究筆精,窮旨趣,何慚《兩京》於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騁妍詞,豈謝《三都》於左思。掩黃絹之麗藻,吐白鳳之奇姿。振金聲於寰海,增紙價於京師。則《長楊》《羽獵》之徒,胡為比也;《景福》《靈光》之作,未足多之。所謂立意為先,能文為主。炳如繪素,鏗若鐘鼓。鬱郁哉溢目之黼黻,洋洋乎盈耳之《韶》《武》。信可以凌轢《風》《騷》,超軼今古者也。今吾君網羅六藝,淘汰九流。微才無忽,片善是求。況賦者雅之列,頌之儔。可以潤色鴻業,可以發揮皇猷,客有自謂握靈蛇之珠者,豈可棄之而不收。

長門賦

長門賦(司馬相如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
伊予志之慢愚兮,懷貞愨之歡心。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廓獨潛而專精兮,天漂漂而疾風。登蘭台而遙望兮,神怳怳而外淫。浮雲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飄風回而起閨兮,舉帷幄之襜襜。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誾。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嘯而長吟。翡翠協翼而來萃兮,鸞鳳翔而北南。
憑噫而不舒兮,邪氣壯而攻中。下蘭台而周覽兮,步從容於深宮。正殿塊以造天兮,郁並起而穹崇。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吰而似鐘音
木蘭以為榱兮,飾文杏以為梁。羅丰茸之游樹兮,離樓梧而相撐。施瑰木之欂櫨兮,委參差以槺梁。時仿佛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成光。致錯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連綱
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台央央。白鶴嗷以哀號兮,孤雌跱於枯腸。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托於空堂。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洞房。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案流徵以卻轉兮,聲幼眇而復揚。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揄長袂以自翳兮,數昔日之譬殃。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床。摶芬若以為枕兮,席荃蘭而茞香。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若有亡。眾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於東方。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鬱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明。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阿房宮賦

阿房宮賦(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Lí)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盤盤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渦,矗(chù)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pín)媵(yìng)嬙(qiáng),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niǎn)來於秦。朝歌夜弦(xián),為秦宮人。明星熒(yíng)熒(yíng),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huán)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lù)遠聽,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piāo)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chēng)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lǐ)迤(y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zī)銖(zhū),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chuán),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縫參差(cēn cī ),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jiàn),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ōuyā),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shù)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荀子·賦

荀子簡介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漢族,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周朝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原文

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為天下明。生者以壽,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軍以強。粹而王,駁而伯,無一焉而亡。臣愚不識,敢請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採者與?簡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性不得則若禽獸,性得之則甚雅似者與?匹夫隆之則為聖人,諸侯隆之則一四海者與!致明而約,甚順而體,請歸之禮。禮。
皇天隆物,以示下民,或厚或薄,常不齊均。桀、紂以亂,湯、武以賢。涽涽淑淑,皇皇穆穆,周流四海,曾不崇日。君子以修,跖以穿室。大參乎天,精微而無形。行義以正,事業以成。可以禁暴足窮,百姓待之而後寧泰。臣愚不識,願問其名。曰:此夫安寬平而危險隘者邪?修潔之為親而雜污之為狄者邪?甚深藏而外勝敵者邪?法禹、舜而能弇跡者邪?行為動靜,待之而後適者邪?血氣之精也,志意之榮也,百姓待之而後寧也,天下待之而後平也,明達純粹而無疵也:夫是之謂君子之知。知。
有物於此,居則周靜致下,動則綦高以鉅。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大參天地,德厚堯、禹。精微乎毫毛,而充盈乎大宇。忽兮其極之遠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卬卬兮天下之鹹蹇也。德厚而不捐,五采備而成文。往來惛憊,通於大神,出入甚極,莫知其門。天下失之則滅,得之則存。弟子不敏,此之願陳,君子設辭,請測意之?曰:此夫大而不塞者與?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隙穴而不逼者與?行遠疾速而不可托訊者與?往來惛憊而不可為固塞者與?暴至殺死而不億忌者與?功被天下而不私置者與?托地而游宇,友風而子雨。冬日作寒,夏人作暑。廣大精神,請歸之雲。雲。
有物於此,㒩㒩兮其狀,屢化如神,功被天下,為萬世文。禮樂以成,貴賤以分。養老長幼,待之而後存。名號不美,與暴為鄰。功立而身廢,事成而家敗,棄其耆老,收其後世。人屬所利,飛鳥所害。臣愚而不識,請占之五泰。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頭馬首者與?屢化而不壽者與?善壯而拙老者與?有父母而無牝牡者與?冬伏而夏遊,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後治,夏生而惡暑,喜濕而惡雨。蛹以為母,蛾以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謂蠶理。蠶。
有物於此,生於山阜,處於室堂。無知無巧,善治衣裳。不盜不竊,穿窬而行。日夜合離,以成文章。以能合從,又善連衡。下覆百姓,上飾帝王。功業甚博,不見賢良。時用則存,不用則亡。臣愚不識,敢請之王。王曰:此夫始生鉅,其成功小者邪?長其尾而銳其剽者邪?頭銛達而尾趙繚者邪?一往一來,結尾以為事。無羽無翼,反覆甚極。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為父,管以為母。既以逢表,又以連里。夫是之謂箴理。箴。
天下不治,請陳佹;天地易位,四時易鄉。列星殞墜,旦暮晦盲。幽暗登昭,日月下藏。公正無私,反見縱橫;志愛公利,重樓疏堂;無私罪人,儆革貳兵。道德純備,讒口將將。仁人絀約,敖暴擅強,天下幽險,恐失世英。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皇。比干見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也。鬱郁乎其遇時之不祥也,拂乎其欲禮義之大行也,暗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復,憂無疆也。千歲必反,古之常也。弟子勉學,天不忘也。聖人共手,時幾將矣。與愚以疑,願聞反辭。
其小歌曰:念彼遠方,何其塞矣。仁人絀約,暴人衍矣。忠臣危殆,讒人服矣。琁玉、瑤珠,不知佩也。雜布與錦,不知異也。閭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以盲為明,以聾為聰,以危為安,以吉為凶。嗚呼上天,曷維其同!

題解

賦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本篇包括作者的五篇賦,分別描寫禮、智、雲、蠶、箴五種事物。這些賦以問答的形式和暗指的手法,對五種事物進行形象生動的描述,並於篇末點題,風格獨特,讀起來饒有趣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