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中微子
- 外文名:electron-neutrino
- 提出者:沃爾夫岡▪泡利
- 提出時間:1930年
- 套用學科:物理
- 適用領域範圍:量子物理
中微子,又譯作微中子,是輕子的一種,是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常用符號希臘字母v表示。中微子個頭小、不帶電,可自由穿過地球,自旋為1/2,質量非常輕(有...
電子中微子為三種中微子的一種。因為它總伴隨著電子,所以稱為電子中微子。沃爾夫岡·泡利在1930年預言到它的存在,1956年Clyde Cowan、弗雷德里克·萊因斯等人在實驗中...
電子對湮沒中微子過程,這是一個通過仲介玻色子傳遞的弱作用過程。在通常的實驗室條件下﹐效應極其微弱。但在星體環境中﹐當星體演化到內部溫度達十億度時﹐劇烈的...
中微子通信是利用中微子運載信息的一種通信方式。中微子是一種質量極小,又不帶電的中性基本微粒。它能以近光速進行直線傳播,並極易穿透鋼鐵、海水,以至整個地球,而...
中性流發現之前,人們認為中微子的不透明性主要來自下列反應:中微子電子散射、中微子吸收和反中微子吸收。...
美國費米實驗室的加速器,首次發現了能夠證明自然界中最捉摸不定、小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最後一種微小粒子τ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證據,這項突破性的成果宣布後在物理學界...
天體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恆星上可能發生的中微子過程以及這些過程對恆星的結構和演化的作用。...
τ中微子(Tau neutrino)是基本粒子中微子的一類,不帶電荷,符號為ντ;與τ子一起共同組成了第三代輕子,因此稱作τ中微子。馬丁·佩爾與其同事在1974年到1977年間...
μ中微子(Muon neutrino)(νμ)是三種中微子的第二種;因其總伴隨μ子形成第二代輕子,因此稱作μ中微子。20世紀40年代初有幾個人假設其存在;1962年由利昂·萊...
中微子振盪(Neutrino oscillation)是一個量子力學現象,是指中微子在生成時所伴隨的輕子(包括電子、渺子、τ子)味可在之後轉化成不同的味,而被測量出改變。當中微子...
《電子中微子質量測量》是1989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子核物理專業的一篇論文,論文作者是吳衛民,導師為梅鎮岳。...
中微子沒有通常意義上的反粒子。其中反電子中微子是β衰變的副產品。...... 中微子沒有通常意義上的反粒子。其中反電子中微子是β衰變的副產品。中文名 反μ子中微...
τ子(陶子)中微子Tau neutrino 近代物理學研究認為,物質的最小構成單位不是原子和分子,而是被稱為夸克和輕子的更小粒子,它們的尺寸不足原子的十億分之一。目前...
用高能質子加速器進行高能物理實驗,首先需要引出各種次級束流。中微子束是各種次級束流中極為重要而又與其他各種次級束有所不同的一種。中微子束不能由初級束直接...
中微子退耦在大爆炸宇宙學中指中微子不再與重子物質相互作用,發生退耦之後,也不再影響宇宙早期動力學。在退耦之前,中微子與質子、中子、電子達到熱平衡,中微子與這些...
太陽中微子問題又稱中微子消失之謎,是測量到的太陽中微子流量與理論計算相比出現缺失的問題。...
原子核自發地從K層或L層電子軌道上吸取一個電子,與一個質子結合變成一個中子。...... 和L-捕獲)的電子,被原子核內的一個質子捕獲,形成一個中子和一個電子中...
對湮滅中微子過程(pair annihilation neutrino process)宇宙溫度下降到1011K,宇宙時約為1.2s的輕子時期,電子e- 和正電子e+相互碰撞發生湮滅而產生一對中微子和反...
中微子探測器是觀測中微子的實驗設備。 由於中微子只參與弱相互作用,一般探測器需要建造得夠大,以接收到足夠數量的中微子訊號。 中微子探測器一般會選擇建造在地底深處...
中微子地球演化說是一種關於地球演化的科學假說。 1996 年,由青年學者張國文提出。...... 有足夠的原子和電子散射中微子,使中微子減速變成易於被物質吸收的慢中微子...
光生中微子過程是一種電子吸收光子的電磁作用和由仲介玻色子傳遞的弱作用組合起來的過程。...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是一個前期研究中的中微子振盪實驗,主要目標是利用核反應堆產生的電子反中微子來測定一個具有重大物理意義的參數——中微子混合角q13。...
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