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
R.
沃爾夫1887年生於德國,其父是德國漢諾瓦城的一位五金商人,也是該城猶太社會的名流。R.沃爾夫曾在德國研究化學,並獲得博士學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移居古巴。他用了將近20年的時間,經過大量試驗,歷盡艱辛,成功地發明了一種從溶煉廢渣中回收鐵的方法,從而成為百萬富翁。1961—1973年他曾任古巴駐以色列大使,以後定居以色列。
創辦歷史
1975年R.
沃爾夫以“為了人類的利益促進科學和藝術”為宗旨,發起成立
沃爾夫基金會,徵得沃爾夫家族成員捐贈的基金共1000萬美元。由董事會(由5名沃爾夫家族成員組成)和理事會(由以色列文化教育部長負責,若干名以色列學者和官員組成)領導,下設評獎委員會,負責評獎事宜。評獎委員會由每學科領域3—5人組成,逐年更換。R.沃爾夫於1981年逝世。
獎勵對象
沃爾夫獎主要是獎勵對推動人類科學與藝術文明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每年評選一次,分別獎勵在農業、化學、數學、醫學和物理領域,或者藝術領域中的建築、音樂、繪畫、雕塑四大項目之一中取得突出成績的人士。其中以沃爾夫
數學獎影響最大,因為
諾貝爾獎中沒有數學獎,而
菲爾茨獎雖有影響,但只授予40歲以下的年輕數學家,唯有沃爾夫獎在全世界範圍以獲獎者一生的成就來評定,因此,沃爾夫數學獎堪稱數學領域的
諾貝爾獎。根據統計,沃爾夫物理獎,化學獎和醫學獎的獲得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獲得了相關領域的諾貝爾獎,因此在沃爾夫獎在這些領域,尤其是在物理和化學領域,其影響力僅次於諾貝爾獎。先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和諾貝爾物理獎的科學家有肯尼斯·威耳孫、利昂·萊德曼、馬丁·劉易斯·佩爾、皮埃爾-吉勒·德熱納、約瑟夫·胡頓·泰勒、
南部陽一郎、
小柴昌俊等。1978年,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江蘇省蘇州市下屬的太倉市
瀏河鎮人)
吳健雄(女)獲得此獎;美籍華人科學家
錢永健先後獲得過
沃爾夫醫學獎和
諾貝爾化學獎。
世界影響
沃爾夫獎具有終身成就性質,是世界最高成就獎之一。1978年開始頒發,通常是每年頒發一次,每個獎的獎金為10萬美元,可以由幾人分得。自1978年到1990年已有24位數學家獲得
沃爾夫數學獎。由沃爾夫數學獎具有終身成就的性質,所以這24位數學家都是蜚聲數壇、聞名遐邇的當代數學大師,他們的成就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當代數學的水平和進展。著名華人數學家
陳省身教授就曾與1984年5月獲得
沃爾夫獎,美籍華人
吳健雄教授榮獲1978年首次頒發的沃爾夫物理學獎。1991年,台灣科學家
楊祥發獲沃爾夫農學獎,2004年有“雜交水稻之父”的
袁隆平也獲得了此殊榮。2004年美籍華人
錢永健獲得了沃爾夫醫學獎。2010年
丘成桐獲
沃爾夫數學獎。 2011年美籍華人
鄧青雲教授榮獲
沃爾夫化學獎。至此,除了在藝術領域,華人科學家在其餘的五個領域都獲得了沃爾夫獎。
沃爾夫獎一年舉行一次。
獲獎名單
農業
化學
數學
1978年,
蓋爾范特(莫斯科大學),Carl Siegel(哥廷根大學)
1980年,
昂利·嘉當(法蘭西學會),柯爾莫哥羅夫(莫斯科大學)
1981年,
阿爾福斯,Ocsar Zariski(哈佛大學)
1982年,
哈斯勒·惠特尼(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Mark Krein(烏克蘭科學院)
1983年,
陳省身(伯克利加州大學),埃爾德什(匈牙利科學院)
1985年,Hans Lewy(伯克利加州大學)
1987年,
伊藤清(京都大學),Peter Lax(紐約大學)
1990年,Ennio de Giorgi(比薩高師),Ilya Piatetski-Shapiro(
特拉維夫大學)
1991年,沒有頒獎。
1992年,Lennart Carleson(烏普薩拉大學和洛杉磯加大),John Thompson(
劍橋大學)
1993年,Mikhael Gromov(法國高等科學研究院),Jacques Tits(
法蘭西學院)
1994/5年,Jurgen Moser(蘇黎世聯邦高工)
1996/7年,Joseph Keller(史丹福大學),Yakov Sinai(普林斯頓大學和朗道理論物理研究所)
1998年,沒有頒獎。
1999年,Laszlo Lovasz(耶魯大學),Elias Stein(普林斯頓大學)
2001年,
阿諾爾德(Steklov數學研究所和巴黎大學),Saharon Shelah(希伯萊大學)
2002/3年,
佐藤乾夫(京都大學),John Tate(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2004年,沒有頒獎。
2005年,Gregory Margulis(耶魯大學),
諾維柯夫(馬里蘭大學和朗道理論物理研究所)
2010年,
丘成桐(哈佛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浙江大學),
丹尼斯·蘇利文Dennis Sullivan(石溪大學)
醫學
1986年,早石修
1994年,西冢泰美
物理
1979年,烏侖貝克(美國洛克菲勒大學),Giuseppe Occhialini(義大利米蘭大學)
1980年,邁克·菲舍爾(美國康奈爾大學),卡達諾夫(美國芝加哥大學),肯尼斯·威爾遜(美國康奈爾大學
1981年,
弗里曼·戴森(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特胡夫特(荷蘭烏德勒支大學),外斯科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1983/4年,Erwin L. Hahn(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Peter B. Hirsh(英國牛津大學),
西奧多·梅曼(美國Maiman Associates公司)
1984/5年,Conyers Herring(美國史丹福大學),Philippe Nozieres(法國勞厄-朗之萬研究所)
1986年,
米切爾·費根鮑姆(美國康奈爾大學),Albert J. Libchaber(美國芝加哥大學)
1987年,Herbert Friedman(美國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Bruno Rossi(美國麻省理工學院),Riccardo Giacconi(美國天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1988年,
彭羅斯(英國牛津大學),
霍金(英國劍橋大學)
1989年,沒有頒獎。
1990年,
皮埃爾-吉勒·德熱納(法國法蘭西學院),David Thouless(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1991年,Maurice Goldhaber(美國布魯克海文家實驗室),Valentine Telegdi(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1993年,
本華·曼德博(美國IBM Thomas J. Wastson研究中心)
1994/5年,維塔利·金茲堡(俄國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
南部陽一郎(美國芝加哥大學)
1995/6年,沒有頒獎。
1996/7年,
約翰·惠勒(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1998年,Yakir Aharanov(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和美國南卡洛萊納大學),Michael Berry(英國布里斯托大學)
1999年,丹·謝赫特曼(以色列理工學院)
2000年,Raymond Davis(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布魯克海文家實驗室),
小柴昌俊(日本東京大學)
2001年,沒有頒獎。
2002/3年,Bertrand Halperin(美國哈佛大學),Anthony Leggett(美國伊利諾伊大學)
2004年,Robert Brout,Francois Englert(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彼得·希格斯(英國愛丁堡大學)
2005年,Daniel Kleppner(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藝術
1981年,馬克·夏戈爾,Antoni Tapies(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