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青雲(香港科技大學教授、OLED之父)

鄧青雲(香港科技大學教授、OLED之父)

鄧青雲(Ching. W. Tang),1947年出生於香港,美籍科學家,現任香港科技大學賽馬會高等研究院東亞銀行教授、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榮休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被譽為“OLED之父”。

鄧青雲1970年獲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理學士學位,1975年獲康奈爾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此後,他在位於紐約羅切斯特的柯達研究實驗室做研究科學家,從事有機半導體材料和電子套用設備開發。1979年,鄧青雲發現了OLED。2006年,因在有機發光二極體和異質結有機太陽能電池上取得的開創性的成就被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11年,鄧青雲與芝加哥大學的斯圖爾特·賴斯教授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克里茲托夫·馬特加茲維斯基教授共同獲得由沃爾夫基金會頒發的沃爾夫化學獎,這是在化學領域僅次於諾貝爾獎的國際性大獎。2019年6月榮獲日本京都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青雲
  • 外文名:Ching. W. Tang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香港
  • 出生日期:1947年(丁亥年)
  • 職業: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
  • 主要成就:2011年沃爾夫化學獎
    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美國物理學會院士
    美國信息學會院士
人物簡介,研究成果,社會榮譽,家庭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鄧青雲教授於1947年在香港元朗出生。他在元朗公立中學英皇書院接受中學教育,於1967年離開香港到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修讀學士課程。他在1970年以一級榮譽取得化學理學士學位,然後在康奈爾大學Andreas C. Albrecht教授指導下繼續深造研究,並於1975年取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他成為位於紐約羅切斯特的柯達研究實驗室的一名研究科學家,並展開了他在柯達31年的研究生涯。鄧教授在2003年獲命名為柯達研究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他於2006年從柯達榮休後,成為美國羅徹斯特大學Doris Johns Cherry化學工程學系教授。
鄧青雲教授鄧青雲教授
鄧青雲教授於2013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學,既是高等研究院東亞銀行教授,亦是計算機工程學系、化學系及物理學系講座教授。
鄧教授於2011年榮獲沃爾夫化學獎。他亦獲選為港科院創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研究成果

鄧教授以有機光電子學的研究聞名全球,其研究領域是關於有機半導體為基礎的電子設備。當中以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發明最為矚目,被譽為OLED之父。
鄧青雲博士(美籍)鄧青雲博士(美籍)
鄧教授在美國柯達研究實驗室擔任研究員時,於1986至1989年期間發表了多篇論文,驅動了有機光電子學的演進,當中包括了發現雙層有機電子發光器件,亦稱為有機異質接面,藉當中電荷的相應變化從而製造出高效能的光電子器件。
繼研究出有機太陽能電池後,他成功開發了OLED,將有機異質接面與發光半導體加以結合,以低電量產生高效能光源設備。有關文獻於1987年刊登後,被引用了超過一萬次。他的研究促成OLED技術誕生,而他於1989年開發了調校OLED色彩的技術,亦帶動了全彩色OLED顯示屏的製造與發展。

社會榮譽

鄧教授於1998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院士、2002年成為美國信息學會院士、2006年成為美國國家工程院會員,並獲上海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鄧教授獲獎包括2011年沃爾夫化學獎、信息顯示學會Jack Rajchman獎、美國化學學會Carothers獎、Humboldt研究獎、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Daniel E. Noble獎、Eduard Rhein科技獎和美國光學學會Nick Holonyak Jr. 獎。
鄧青雲教授鄧青雲教授
2014年,鄧青雲獲得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2018年5月,鄧青雲獲頒香港大學名譽科學博士學位。2019年6月,鄧青雲京都獎“先進技術”獎,以表彰他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高效化和實用化方面作出的先驅性貢獻。
鄧青雲曾獲前僱主伊士曼柯達公司頒發傑出發明家獎,亦獲得羅切斯特智慧財產權法律學會的年度發明家獎和美國消費電子協會列為名人堂人物。

家庭生活

鄧青雲生於元朗鄉村,憑著科研成就擺脫出身。鄧博士已婚,育有一兒一女。他的太太是紐約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的教授。鄧博士個子不高,但是網球打得非常好。他愛好閱讀。

人物評價

鄧青云為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其研究領域是關於有機半導體為基礎的電子設備,他以有機光電子學的研究聞名全球。(人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