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49年8月,慶陽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成立。
1965年,慶陽地區農業學校在西峰市(今慶陽市西峰區)創辦。
1978年12月,隴東學院前身慶陽師範專科學校經國務院批准成立。
2001年,原慶陽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和慶陽地區農業學校整體併入。
2003年4月,教育部批准在慶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設定多科性本科院校——隴東學院。
2007年5月,學校先後通過了甘肅省教育廳組織的第一屆本科畢業生教育質量考核驗收和甘肅省學位委員會組織的學士學位授權單位評審,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3月,該校共有教職工108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98人;博士、碩士學位教師513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省優秀專家、領軍人才、人才工程、“園丁獎”和“成才獎”獲得者59人,慶陽市科技功臣、領軍人才8人;兼任兄弟院校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3人。
院系專業
截至2017年3月,該校設有學校設文學院、歷史與地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教育學院、政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農林科技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能源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岐伯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共20個二級學院,60個本科專業,專業涵蓋文、史、法、經、教、藝、理、工、農、管、醫等11個學科門類。
學院 | 序號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修業年限 | 學科門類 | 招生類型 |
---|
文學院 | 1 | 050101 | 漢語言文學 | 四年 | 文學 | 師範 |
2 | 050107T | 秘書學 | 四年 | 文學 | 師範 |
歷史文化學院 | 3 | 060101 | 歷史學 | 四年 | 歷史學 | 兩者兼有 |
4 | 070501 | 地理科學 | 四年 | 理學 | 非師範 |
5 | 120210 | 文化產業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非師範 |
外國語學院 | 6 | 050201 | 英語 | 四年 | 文學 | 師範 |
英語(翻譯) | 四年 | 文學 | 非師範 |
教育學院 | 7 | 040106 | 學前教育 | 四年 | 教育學 | 師範 |
8 | 040107 | 國小教育 | 四年 | 教育學 | 師範 |
政法學院 | 9 | 030101K | 法學 | 四年 | 法學 | 非師範 |
10 | 030503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法學 | 師範 |
經濟管理學院 | 11 | 020101 | 經濟學 | 四年 | 經濟學 | 非師範 |
12 | 120204 | 財務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非師範 |
13 | 120401 | 公共事業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非師範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14 | 070101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四年 | 理學 | 師範 |
15 | 070102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四年 | 理學 | 非師範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16 | 071001 | 生物科學 | 四年 | 理學 | 師範 |
17 | 071002 | 生物技術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農林科技學院 | 18 | 082701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19 | 090101 | 農學 | 四年 | 農學 | 非師範 |
20 | 090102 | 園藝 | 四年 | 農學 | 非師範 |
21 | 090201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四年 | 農學 | 非師範 |
體育學院 | 22 | 040201 | 體育教育 | 四年 | 教育學 | 師範 |
美術學院 | 23 | 130401 | 美術學(含書法方向) | 四年 | 藝術學 | 師範 |
24 | 130502 | 視覺傳達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非師範 |
25 | 130402 | 繪畫 | 四年 | 藝術學 | 非師範 |
音樂學院 | 26 | 130202 | 音樂學 | 四年 | 藝術學 | 師範 |
27 | 130204 | 音樂表演 | 四年 | 藝術學 | 非師範 |
28 | 130205 | 舞蹈學 | 四年 | 藝術學 | 非師範 |
電氣工程學院 | 29 | 070201 | 物理學 | 四年 | 理學 | 師範 |
30 | 080301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32 | 080601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33 | 080801 | 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化學化工學院 | 34 | 070301 | 化學 | 四年 | 理學 | 師範 |
35 | 070302 | 套用化學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37 | 080206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38 | 081301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信息工程學院 | 39 | 080701 | 電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40 | 080703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41 | 080903 | 網路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44 | 08090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兩者兼有 |
土木工程學院 | 45 | 081001 | 土木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46 | 120103 | 工程管理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47 | 070503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四年 | 理學 | 非師範 |
能源工程學院 | 48 | 081501 | 採礦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49 | 081502 | 石油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49 | 082901 | 安全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50 | 081504 | 油氣儲運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機械工程學院 | 51 | 080202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52 | 08020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師範 |
岐伯醫學院 | 53 | 101101 | 護理學 | 四年 | 理學 | 非師範 |
專科專業 | 助產 | |
學科建設
截至2017年3月,學校有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校級重點學科10個。
序號 | 學科名稱 | 學科帶頭人 | 所在學院 |
---|
1 | 作物遺傳育種(省級重點建設學科) | 張成 | 農林科技學院 |
2 | 套用化學(省級重點培育學科) | 鄭旭東、胡浩斌 | 化學化工學院 |
3 | 隴東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周天林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4 | 隴東歷史文化(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閆慶生 | 歷史文化學院 |
5 | 區域經濟學(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曲濤 | 經濟管理學院 |
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劉正岐 | 信息工程學院 |
7 | 課程與教學論(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楊志恆 | 教育學院 |
8 | 套用物理學(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付文羽 |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9 | 體育教育訓練學(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楊占明 | 體育學院 |
10 | 英語語言文學(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折鴻君 | 外國語學院 |
11 | 黃土的工程性質及工程套用(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劉萬峰 | 土木工程學院 |
12 | 中國古代文學(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徐治堂 | 文學院 |
(以上資料來自於學院官網)
教學建設
截至2017年3月,該校建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理科實踐教育基地,5個
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8門省級精品課程。
國家級理科實踐教育基地:正寧中灣林場。
省級特色專業:土木工程、國小教育、農學、歷史學、經濟學。
省級教學團隊:有機化學、動物生物學、中國近現代史、文藝學。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化工、土木工程、動物生物學、電氣工程、信息工程。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獲甘肅省教學成果獎15項。建立了142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其中
正寧縣中灣林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理科實踐教育基地。近年來學生在全國、全省大學生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科技作品、英語演講等學科競賽中獲各類獎勵127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8項。
截至2017年3月,學校與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義大利圖西亞大學等17所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係,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項目,先後派出學生到美國、白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波蘭等國留學。與蘭州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台灣崑山科技大學等院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定,每年選送優秀學生到蘭州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學習。與微軟IT學院合作開展學生培養工作,與深圳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組建“艾比森班”,共同培養學生。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該校建有2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體育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與慶陽市共建隴東冬小麥工程研究中心、隴東蘋果工程研究中心、抗疏力工程研究中心、荒漠化研究與治理中心4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有工業表面活性劑協同創新中心。
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隴東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黃土的工程性質及其工程套用實驗室。
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農耕文化與隴東民俗文化產業開發研究中心。
建設成果
截止2014年5月,該校共發表學術論文4514篇,出版專著、教材89部,專利36項。獲各類科研項目527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8項,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成果轉化項目1項,省部級43項,獲省市各級科技獎勵141項。
學術資源
截至2013年7月,
隴東學院圖書館館藏有137.5萬冊(其中紙質圖書85.5萬冊,超星電子圖書52萬冊),1505種期刊,60種報紙,2001年與Internet網、中國教育科研網實現了聯網,並建有國家光碟檢索中心《CNKI檢索諮詢一級站》和《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信息中心隴東學院信息工作站》。
從1997年開始購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科技期刊篇名資料庫》及《中國社科報刊資料索引資料庫》等電子出版物。2004年開始選訂《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清華同方)》、《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清華同方)》、《中國優秀碩士論文全文資料庫(清華同方)》、《中國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重慶維普)》、《中國標準全文資料庫(北京萬方)》和、《博看期刊資料庫》、《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隴東地方和特色產業(黃花菜、白瓜籽)文獻資料庫(自建)》、《超星電子圖書》、《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資料庫》等電子資源,建立了鏡像站點。
文化傳統
該校徵標由隴東學院名稱的漢語拼音和英文首寫字母“L”、“D”同構合成,“L”與火焰構成一個蠟燭,“LD”同構並與火焰又組成火炬圖形,熒熒紅燭,寓意傳道解惑、巍巍師魂。學校地處革命老區慶陽,火炬造型寓意老區精神薪水火相傳,火焰也象徵著學校騰飛和引領時代。
崇德尚實 自強不息
勤奮:勤奮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品德修養。業精於勤,勤能啟智,勤能補拙,致志於學,持恆專一,循序漸進,契而不捨,學而不厭,堅忍不拔,奮發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必能成就事業。
文明:文明的實質與核心,是直接塑造人,幫助人樹立自己的尊嚴。它應把人塑造成為有價值取向的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塑造成為有專業才能的人,塑造成自覺承擔道德責任的人,塑造成具有獨創個性並恪守原則規範的人,塑造成具有健康理性思維的人,這就是一個學校的成功所在。
求實:求事求是,求真務實。科學和真理的精髓就是真實,真實是一種客觀存在,只有用科學的態度去對待它,真實才會給人們帶來福祉,只有把它變為一種精神,真實才能為我們展示希望和輝煌。
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揭示人們新的認識領域和認識層面,發現規律,啟迪智慧,才能與時俱進,不斷為社會提供創造性的資源。
崇德:這是一種價值觀,強調一種人格價值含量。教師的品格、氣質、學養、胸襟,直接影響學生的修為。教師應徑明修立、身正學博、為人師表,成為國家道德和精神價值的體現者。
卓異:銳智通達,博覽貫通,學問精深,走在學科的前沿;文理滲透、學知中西,成為卓越優異的人,以蓬勃的創造精神為人所傳頌、所仿效。
敬業:人師之責,首先專心學業,熱愛自己的事業崗位,人生的目的就是要用自己所學得的知識和能力幫助他人,有益社會,承擔起為社會謀福利的責任。
博學:文理滲透,了解中外,篤學博聞,融會貫通,崇尚科學,博洽經史,工於文辭,用知識來武裝自己,使自己的社會價值得到增值。
慎思:“學而不思則罔”,慎思是一種品質,思可明理,思可求真,思考會令人深入、全面。科學始於問題,世界是由問題組成的,歷史是問題的消亡和解決,現實是問題的存在和發展,學會思考,長於求索,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社會有用之人。
自強:是一種自我超越,開拓進取,積極競爭的品質。它體現了一種不屈不撓、頑強奮鬥的意志力,大學生應當相信自己,樹立遠大理想,應當成為理想的追求者和未來責任的承擔者,對“完美”的嚮往和探索,對自我價值的挖掘和認識,相信自己在社會中的使用價值,是自強的基本內涵。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曹復興
黨委副書記、院長:許爾忠
黨委副書記:田雁青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張建華
黨委委員、副院長:孫立峰、馬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