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歷史

朝鮮半島歷史

朝鮮半島歷史是指亞洲東部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朝鮮和韓國)的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至少10萬年前,朝鮮半島就有人類活動,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逐漸進入文明社會。三韓濊貊扶餘沃沮華夏(漢人)、靺鞨(女真)、倭等族群先後活躍於朝鮮半島的不同區域,最終融合為現代的朝鮮(韓)民族;在此漫長的過程中,朝鮮半島陸續出現了古朝鮮高句麗百濟新羅伽倻耽羅後高句麗後百濟高麗王朝朝鮮王朝大韓帝國等國家政權。

朝鮮半島在古代主要與中原政權、北方民族、日本列島展開頻繁的交流與衝突,在近代受到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與滲透,1910年被日本吞併。1945年獨立,但在美國蘇聯的操縱下,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分裂為南北兩部分,並於1948年分別成立了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爆發了韓戰,1953年停戰後維持分裂狀態,持續對峙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鮮半島歷史
  • 含義:朝鮮半島(朝鮮和韓國)的歷史
史前時代,古朝鮮,四郡與三韓,三國時代,麗濟爭雄,新羅崛起,三國統一,統一新羅時代,高麗王朝時代,前期,中期,後期,朝鮮王朝時代,前期,中期,後期,大韓帝國,日本統治時代,南北分治時代,分裂與內戰,大韓民國歷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歷史,

史前時代

朝鮮半島的史前時期從考古學上可劃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櫛文土器時代)、青銅器時代無文土器時代)三個階段。其中朝鮮半島舊石器時代的上限有70萬年前到10萬年前等不同說法,下限則是約1萬年前。在韓國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遺蹟有忠清北道丹陽金窟遺址、忠清北道清原萬水裡遺址、京畿道漣川全谷里遺址、京畿道南楊州好坪洞遺址等。在朝鮮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遺蹟有平壤市祥原黑隅里遺址、平壤市力浦區大峴洞遺址、平安南道德川勝利山遺址等,其中在朝鮮的大峴洞遺址和勝利山遺址分別發現了約1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化石“力浦人”和“德川人”,為朝鮮半島現存最早的史前人類化石
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為朝鮮半島的新石器時代,並可細分為早期(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6000年)、前期(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3500年)、中期(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年)、後期(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其中“早期“的考古發現極少,前、中、後期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蹟共有400多個,分布於沿江、沿海及朝鮮半島西、南海域的島嶼與中南部的內陸中,這一時期人們開始過上定居生活,出現原始農業。在出土遺物中,除了石器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條狀紋飾的陶器(朝鮮半島稱為“土器”),因此這一時期又被稱為“櫛文土器時代”。根據中國學者研究,新石器時代朝鮮半島的陶器受到屬於中國龍山文化遼東半島文化因素的影響很大。
韓國江華支石墓韓國江華支石墓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4世紀為朝鮮半島的青銅器時代。這一時期的代表性遺物有支石墓、琵琶形銅劍(曲刃短莖式青銅短劍)、粗紋鏡、無紋陶器(故又稱無文土器時代)等,這些遺物不僅廣泛分布於朝鮮半島,也與中國遼河以東的同期遺物有高度的相似性。這一時期的朝鮮半島,原始農業有所進步,階級分化日益明顯,部落聯盟開始形成,對於該時期的社會結構有部族國家說、城邑國家說、酋長社會說等說法。

古朝鮮

朝鮮半島最早出現的古代國家,一般認為是“古朝鮮”,細分為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但對“古朝鮮”之記載大多流於傳說性質,撲朔迷離。
中國戰國至秦漢時期文獻《山海經》、《尚書大傳》、《管子》等書中,陸續出現了“朝鮮”的記載。其中《山海經》謂“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天毒。”“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列陽屬燕”。《尚書大傳》則記載“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為周之釋,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無臣禮,故於十三祀來朝,武王因其朝問《洪範》。”《管子》則出現了“發朝鮮”之稱。根據這些記載,“朝鮮”位於中原以東的大海中,並且是周朝分封殷商貴族箕子的所在地。也有觀點結合考古遺物和相關文獻記載推測,箕子朝鮮起初並不在今天的朝鮮半島,而是在遼河流域,到戰國晚期才因燕國將領秦開東征而被迫遷入今天的朝鮮半島內。箕子被孔子樹立為模範人物,讚揚為殷商“三仁”之一,另外《漢書》里記載了箕子在朝鮮“教其民以禮義、田蠶、織作”,並制定了“犯禁八條”。由於後世中華文化與儒家思想在朝鮮半島的廣泛傳播,箕子長期受到朝鮮半島的崇拜,在20世紀以前被認為是將文明教化導入朝鮮半島的先驅者。
而在朝鮮半島則流傳著檀君朝鮮的傳說。即天帝桓因庶子桓雄下凡人間,降於太白山(妙香山)神檀樹下,並與化為女子的熊結合生子,名為王儉,號為檀君(又作壇君),於唐堯五十年戊辰(公元前2333年)在平壤建國,國號朝鮮。此傳說最早出現於公元13世紀高麗王朝僧侶一然所著《三國遺事》中,其後檀君得到朝鮮半島的崇拜,與箕子合稱為“檀箕”,到現代更被尊崇為唯一的民族始祖。
從考古發現來看,朝鮮半島北部大量出土公元前4世紀以後的燕國明刀幣、戰國式青銅兵器,證實燕國的影響力確實已經及於朝鮮半島北部。同時,朝鮮半島出土遺物從琵琶形銅劍逐漸發展為細形銅劍,粗紋鏡逐漸發展為多紐細紋銅鏡,無紋陶器逐漸發展為受中原影響的灰陶,鐵制農具為代表的鐵器亦開始從中原傳入朝鮮半島,因此一般認為從公元前4世紀以後的朝鮮半島就進入了“早期鐵器時代”。中國西漢初年,燕王盧綰叛亂失敗,其部下燕人衛滿漢朝境內逃亡朝鮮半島,並於公元前194年篡奪了被認為是箕子朝鮮的當地政權,自稱朝鮮王,史稱衛滿朝鮮,並征服了真番臨屯等朝鮮半島北部的部落。
細形銅劍細形銅劍
在現代,朝鮮半島對於三個古朝鮮政權的存在與否取捨不同。對於檀君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則將檀君當做真實人物、將檀君朝鮮視為信史,將其年代上推至公元前30世紀,甚至宣布挖掘出了檀君陵中的檀君遺骨;韓國雖然也崇拜檀君,但其主流學界則視之為傳說。對於箕子朝鮮,南北均否認其存在。對於衛滿朝鮮,南北均承認其存在。朝鮮強調“滿”(即衛滿)並非盧綰部下,而是古朝鮮的邊境將領;韓國主流學界則認為衛滿雖為中原人並征服了朝鮮半島北部,但“魋結蠻夷服”,遵從了古朝鮮的習俗,故應將其政權視為自己歷史,同時認為衛滿朝鮮是文獻記載中朝鮮半島最早的國家。

四郡與三韓

公元前2世紀末,朝鮮與西漢交惡,漢武帝楊仆荀彘進攻朝鮮,朝鮮王右渠被殺,都城王險城被漢軍攻克,衛滿朝鮮滅亡,時為公元前108年。漢朝在其故地上設定樂浪、真番、臨屯、玄菟四郡,是為漢四郡。公元前82年,真番、臨屯二郡撤銷,玄菟郡北遷今中國境內,朝鮮半島北部就歸樂浪郡管轄。樂浪郡時期的考古文物極為豐富,反映出朝鮮半島北部以濊貊為主的土著族群與中原漢人的融合。
樂浪土城遺址與“樂浪禮官”瓦當樂浪土城遺址與“樂浪禮官”瓦當
在朝鮮半島北部被納入漢朝版圖的同時,朝鮮半島南部也逐漸進入了漢朝的視野。根據史書記載,朝鮮半島南部早期存在一個被稱為“辰國”的部落聯盟;另一方面,據稱是箕子後裔的古朝鮮準王在被衛滿滅國後逃亡朝鮮半島南部,自稱韓王。經過上百年的分化演變,朝鮮半島南部形成了三大部落聯盟:辰韓馬韓弁韓,統稱“三韓”。其中,辰韓在東,據說有許多秦朝亡命者,故又稱“秦韓”,分為6個部落(“國”),後演變為12個部落;馬韓在西,分為54個部落,崇奉鬼神,設立“蘇塗”;弁韓又稱“弁辰”,位於南海岸,分為12個部落,境內產鐵,銷售周邊部族乃至漢郡縣,與倭人往來密切。此外,濟州島在當時則被稱為“州胡”。
起初,朝鮮半島南部與漢郡縣來往很少,新莽地皇年間,辰韓右渠帥廉斯鑡率三韓酋長歸順樂浪郡,此後三韓成為樂浪郡的附庸。東漢末年,國勢衰微,三韓不再服從漢朝,並掠奪郡縣民眾。3世紀初,遼東的公孫氏政權積極經營朝鮮半島,在屯有縣以南荒地設帶方郡,並派兵討伐韓、濊等叛漢部族,解救了許多被擄民眾。魏明帝消滅公孫氏政權之際,密遣劉昕、鮮于嗣跨海平定帶方、樂浪二郡,並試圖恢復對三韓的控制,由於溝通出了問題,韓人奮起反抗,魏帶方太守弓遵戰死,但最終樂浪、帶方的兵力還是平定了三韓。

三國時代

麗濟爭雄

漢朝在朝鮮半島北部設定郡縣對周邊區域產生了極大影響,刺激了周邊區域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不少早期國家陸續形成。生活在今天中國境內的扶餘人濊貊的支系族群)建立了扶餘國高句麗,其中高句麗起初為部落聯盟,在公元2世紀基本具備了國家政權的結構,並逐漸向南擴張,征服了原屬樂浪郡東濊沃沮等部族,勢力範圍涵蓋了朝鮮半島東北部。後來另有一支扶餘部落南遷朝鮮半島的漢江流域,加入了馬韓部落聯盟,成為馬韓54“國”中的“伯濟國”。據推測,在公元3世紀中葉的魏、韓戰爭中,馬韓部落聯盟之首“目支國”因軍事失利而地位下降,“伯濟國”取而代之,成為馬韓部落聯盟的新盟主,並逐漸由部落過渡為組織嚴密的國家政權,也就是百濟。根據高麗王朝史書《三國史記》記載,高句麗為朱蒙於公元前37年建國,百濟為朱蒙之子溫祚王於公元前公元前18年建國。不過這些記載都屬於傳說性質,年代亦不可靠。
公元313年,因西晉崩潰、中原大亂,據有樂浪、帶方二郡的張統率千餘家遷到遼西投靠慕容廆,中原王朝管轄朝鮮半島北部的郡縣體制至此瓦解,高句麗、百濟分別向樂浪、帶方故地滲透,並展開競爭。前期為百濟占優勢,百濟近肖古王於371年在平壤城大敗高句麗,殺高句麗故國原王。同時,近肖古王還向南擴張,兼併了馬韓殘餘部落,將朝鮮半島西南部的榮山江流域併入版圖,百濟由此進入了全盛時期。當時百濟與中國東晉南朝展開交流,積極學習中國先進文化,並從東晉引進佛教,還將儒學、漢字等先進文化輸入倭國。
高句麗在慘敗於百濟後也痛定思痛,積極發展。小獸林王時,強化中央集權,設立太學,並從前秦引進佛教。391年,好太王成為新任高句麗君主,在他的勵精圖治下,高句麗日益強大,百濟與高句麗的實力對比迅速逆轉。好太王即位後就大舉討伐百濟,到396年占領其58城、700村,迫使百濟臣服。此外高句麗還占領了遼東半島,征服東扶餘,向南擊退滲透朝鮮半島的倭人,國勢步入全盛。427年,高句麗長壽王將都城從鴨綠江西岸的國內城遷至朝鮮半島浿水(大同江)流域的平壤城,標誌著高句麗的重心南移至朝鮮半島。

新羅崛起

在百濟和高句麗的競爭過程中,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的新羅逐漸興起。新羅的前身為辰韓12“國”中的“斯盧國”。雖然根據《三國史記》的記載,新羅早在公元前57年就由朴赫居世居西乾“建國”,但其實在3世紀以前不過是辰韓集團中的一個部落而已,也是“海東三國”中發育最晚的一個。公元3世紀以後,“斯盧國”不斷膨脹,逐漸統一了辰韓其他部落,到4世紀後期初步形成了金氏世襲的國家政權。起初其國名的漢字標記有斯盧、徐羅伐、斯羅、新羅等,到503年正式確立國名為“新羅”。
新羅興起之際,其國際環境非常惡劣。北、西各為強鄰高句麗百濟,西南為弁韓所演變的伽倻(加羅、駕洛),隔海與伽倻、百濟關係密切的倭國相望。在高句麗與百濟的對峙中,新羅在4世紀末臣服於高句麗,藉助高句麗軍隊驅逐了入侵的倭人,緩解了百濟、伽倻對新羅的威脅。隨著高句麗遷都平壤、重心南移,對百濟、新羅構成嚴重威脅,於是新羅又在434年與百濟結盟,對抗高句麗。475年,高句麗攻占百濟都城漢城(慰禮城),殺百濟蓋鹵王,勢力擴展至漢江流域,百濟被迫南遷至錦江流域的熊津(538年遷都泗沘)。進入6世紀,百濟在武寧王的治理下國勢有所起色,而高句麗北方面臨突厥契丹的威脅,亦開始走下坡路。百濟聖王遂聯合新羅,於551年奪取了高句麗所占據的漢江流域,百濟、新羅分別瓜分了下、上游。然而此時新羅國力上升,不滿足於僅占有漢江上游,於是撕毀與百濟的同盟,蠶食漢江下游。554年,百濟聖王親征新羅,敗亡於管山城(今韓國忠清北道沃川郡)。562年,新羅徹底吞併了伽倻,同時還北伐高句麗,將勢力擴展至現在的鹹鏡南道,與高句麗、百濟構成勢力均衡。至此,“海東三國”的格局才完全形成。
476年的朝鮮三國476年的朝鮮三國

三國統一

589年,隋朝統一中國,“海東三國”均向隋稱臣。但是由於高句麗(當時簡稱“高麗”)占據著原屬中原王朝領土的遼東地區,隋朝勢必解決高句麗問題,最終在612年至614年發生了隋與高句麗的三次戰爭,結果隋朝未能征服高句麗,甚至直接導致其崩潰。
唐朝統一中國後,“海東三國”又向唐稱臣。此時高句麗國力恢復,與百濟攻擊新羅,新羅向唐求救,而百濟則向高句麗靠攏。不久高句麗發生淵蓋蘇文弒君事件,唐太宗以此為藉口,於645年親征高句麗,新羅亦發兵夾擊,但因戰局不利,唐軍撤走,百濟則趁機奪取新羅70餘城。650年,深受高句麗、百濟威脅的新羅開始奉唐“永徽”正朔,並改穿唐朝衣冠,希望換取唐朝對朝鮮半島的出兵。660年,唐朝終於出兵朝鮮半島,在新羅的配合下,先滅百濟,668年滅高句麗,設安東都護府於平壤。其後新羅文武王金法敏欲奪取百濟故地,與唐朝發生衝突(唐羅戰爭),高句麗遺民的復國運動也風起雲湧。因唐朝忙於同吐蕃作戰,故對朝鮮半島採取收縮政策,於676年內遷安東都護府,使新羅得以統一大同江以南的朝鮮半島。

統一新羅時代

676年至892年為朝鮮半島歷史上的統一新羅時代。當時,大同江(浿江)以南的朝鮮半島中、南部地區以金城(今韓國慶州)為中心,處於新羅王朝的統治之下,濟州島耽羅國、郁陵島于山國亦為新羅的附庸。新羅確立了以骨品制度為核心的貴族社會,強化了以國王為頂點的中央集權體制,全面推廣佛教,對外則迅速修復了與唐朝的關係,並不斷派遣人員入唐為質、朝貢、留學、貿易,大量吸收盛唐文化,促進了新羅文化的發展,在公元8世紀前半期(聖德王景德王時)達到巔峰。
新羅金冠新羅金冠
新羅惠恭王以後,開始進入多事之秋,各種政變、叛亂層出不窮,從768年的大恭大廉之亂到874年近宗之亂,新羅在百餘年時間裡發生9次內亂,更迭了13位國王,其中4位國王死於內亂,新羅由此一蹶不振。874年後,雖然新羅統治集團內部恢復平靜,階級矛盾卻日益尖銳,各地豪族也對新羅王朝離心離德,終於在十多年後的真聖女王時期爆發了全國性的農民起義。892年,隨著尚州豪族甄萱起兵,朝鮮半島局勢逐漸失控,統一新羅時代落下帷幕。此後至936年,朝鮮半島經歷了短暫的“後三國時代”。除了以金城為中心繼續苟延殘喘的新羅以外,還出現了弓裔建立的後高句麗(摩震、泰封)及甄萱建立的後百濟。不過無論是後高句麗還是後百濟,都只是新羅人所打出的旗號,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其君主為高句麗百濟的後裔。
8世紀以後,朝鮮半島北部逐漸納入渤海國的統治下,其中渤海國的一個陪都南京南海府(今朝鮮北青)就設定於朝鮮半島東北部。在當代,中國認為渤海國是粟末靺鞨的政權,屬於中國歷史,但朝鮮和韓國則認為渤海國繼承了高句麗,因而朝鮮將這一時期稱為“渤海與後期新羅”,韓國則將渤海國與統一新羅並稱為“南北國時代”。

高麗王朝時代

前期

918年,弓裔的部將王建通過軍事政變推翻弓裔而即位為王,國號“高麗”,定都松岳(今朝鮮開城)。935年,新羅降服高麗,936年,高麗滅後百濟,完成了朝鮮半島中南部的統一。另一方面,王建還積極北拓,他將大同江以北的平壤定為“西京”,作為北拓的基地,將疆域擴展至清川江流域。王建所締造的高麗王朝起初是一種豪族聯合政權,王權尚不穩固,歷經數代的磨合,到10世紀末的高麗成宗時期終於鞏固了以國王為頂點的中央集權體制,並形成了門閥貴族所主導的社會,經濟上實行田柴科制,文化上延續統一新羅時代的崇佛政策,同時在治國理政上進一步接納儒家思想。另一方面,高麗自建國以來就謀求與中原王朝的交往,不僅對中原王朝稱臣納貢,還引進了大量中原的制度與人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958年高麗光宗接受中國人雙冀的建議,實行了科舉制度,而高麗成宗的官制改革也基本上照搬了唐、宋官制。
這一時期,高麗北方的契丹民族興起,建立了強大的契丹帝國(遼),在擴張中與北拓的高麗接壤,引發了高麗契丹戰爭。993年,契丹第一次入侵高麗,高麗通過談判使契丹撤軍,並獲得契丹所“賜”的鴨綠江以東之地(江東六州),但同時向契丹稱臣納貢。1010年,契丹藉口高麗內亂,第二次入侵高麗,並且是契丹皇帝耶律隆緒親征,高麗都城開京失守,高麗顯宗南逃羅州,由於契丹戰線過長,高麗軍隊在後方騷擾,因此耶律隆緒在得到高麗國王親朝的承諾後撤軍。此後高麗食言,契丹於1018年第三次入侵高麗,因高麗堅壁清野而未能得手,在翌年撤回時被高麗名將姜邯贊伏擊,幾乎全軍覆沒。經過三次高麗契丹戰爭,契丹不再向高麗要求土地或實質性的臣服,高麗也尊奉契丹為名義上的宗主國,不再接受宋朝冊封。

中期

高麗契丹戰爭結束後,高麗進入和平發展時期,在11世紀中葉(高麗文宗時期)進入全盛。11世紀末,高麗東北面的女真民族興起,高麗頗感威脅,主動出擊,反被擊敗。高麗肅宗尹瓘的勸說下,將女真作為假想敵,訓練了一支被稱為“別武班”的特種部隊。高麗睿宗於1107年派尹瓘率領17萬“別武班”大軍討伐女真,占領曷懶甸(今朝鮮鹹鏡南道),建築東北九城,不久女真反撲,高麗難以守住新開拓的土地,睿宗不得不於1109年同女真講和,撤離東北九城。不久後女真人建立金朝,高麗於1126年向金稱臣,並趁機奪取原屬遼朝的保州,改稱義州,將疆域拓展至鴨綠江下游沿岸。另外在高麗肅宗時,耽羅正式併入高麗版圖(後稱濟州)。
在此期間,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凸顯,在高麗仁宗時期先後發生了李資謙之亂妙清之亂高麗毅宗時,在統治集團處於邊緣地位的武臣對“重文輕武”的局面極度不滿,終於在1170年發動兵變(武臣政變),大殺文官貴族,廢黜高麗毅宗,建立武臣政權,延續百年之久。武臣政權並未推翻王氏高麗,高麗明宗、神宗、熙宗、康宗、高宗、元宗先後為武臣政權的傀儡,而武臣政權內部也充斥著暴力與殺戮,導致掌權者更迭頻繁。與此同時,高麗社會也經歷了空前的混亂與動盪,到1196年崔忠獻掌握武臣政權,才逐漸穩定了局勢。
高麗大藏經高麗大藏經
武臣政權時期,東亞大陸發生巨變,蒙古興起,金朝衰亡,高麗也從1231年起遭到蒙古帝國的侵略,至1273年先後發生九次高麗蒙古戰爭。在此期間,武臣政權領袖崔瑀將高麗朝廷挾持遷都江華島,對蒙古作長期之抵抗,又重雕因戰爭而被破壞的高麗大藏經,以期待佛祖能夠保佑高麗的平安。然而高麗終究難以忍受蒙古的打擊,在1259年派太子王倎親朝蒙古,1270年還都開京。在高麗王室向蒙古屈服的過程中,武臣政權及其餘部“三別抄”遭到摧毀,高麗恢復了門閥貴族政治。

後期

當時,蒙古人在中國建立元朝,高麗除了稱臣納貢於元朝,國王還迎娶元朝公主為王后,成為元朝的“駙馬國”。同時,高麗還被元朝用作進攻日本的基地,先後兩次配合元軍東征日本。儘管元軍東征失敗,此期間在高麗設立的“征東行省”最終還是得以保留,高麗國王兼任行省丞相。總之,這一時期高麗的主權遭到空前的破壞,處於元朝的間接統治之下,甚至好幾次差點被直接統治。直到1356年,高麗恭愍王才利用元末農民起義的機會擺脫元朝控制,並發兵北拓,占領了元朝的雙城總管府(原屬高麗)及合蘭府(原曷懶甸)等大片土地。
此後,高麗擊退了紅巾軍和元軍的入侵,消滅了盤踞濟州島的蒙古人(牧胡),並長期同騷擾沿海的倭寇作戰。在南征北戰的過程中,李成桂崔瑩等武將逐漸崛起。1388年,明朝與高麗發生領土爭端,高麗禑王及崔瑩主張對明強硬,派李成桂等北伐明朝,李成桂在鴨綠江停滯之際回師開京(威化島回軍),廢除禑王,放逐崔瑩,掌握實權,並實行了科田法(田制改革),取得了新興士大夫的擁護。1392年,高麗恭讓王被廢,李成桂即位為王,翌年奉明太祖聖旨,改高麗國號為“朝鮮”,史稱朝鮮王朝

朝鮮王朝時代

前期

朝鮮王朝建國後,於1394年遷都漢陽,翌年改稱漢城。由於權力分配不均,新生的朝鮮王朝很快就迎來腥風血雨,李成桂第五子李芳遠在1398年發動戊寅靖社第一次王子之亂),殺害朝鮮王朝開國元勛鄭道傳、被立為世子的幼弟李芳碩及李芳碩胞兄李芳蕃等人。同年,李成桂被迫傳位於次子李芳果,是為朝鮮定宗,隨後將都城遷回開城。1400年,李芳遠又和四兄李芳乾在開城街頭展開火併,戰敗方李芳乾被流放,史稱“第二次王子之亂”。事後,定宗讓位給李芳遠,是為朝鮮太宗,1404年還都漢城。太宗時期,明朝下賜誥命、金印、冕服,太宗也就成為首位獲得明朝冊封的朝鮮國王,此後兩百多年間,朝鮮王朝與明朝保持著穩定的宗藩關係。
太宗即位後,大力強化王權、改革官制,並革罷私兵、開創庶孽禁錮法,確立了崇儒排佛重農抑商事大交鄰三大國策,從而構建了朝鮮王朝作為一個尊奉朱子學的中央集權制兩班官僚國家的社會基礎。朝鮮世宗在其父太宗所構建的基礎上加以鞏固,以儒家的王道政治為己任,締造了朝鮮王朝的全盛時代。世宗時期,改善了租稅、刑罰和醫療制度,實施義倉制度,湧現出以測雨器為代表的各種科學技術成果,整理雅樂,編纂《高麗史》、《農事直說》、《八道地理志》、《三綱行實圖》、《醫方類聚》、《鄉藥集成方》、《東國正韻》等書籍,發展了文化事業,最重要的成就是創製了訓民正音,使朝鮮民族得以擁有屬於自己的文字。除了文治以外,世宗年間還征伐倭寇的巢穴對馬島己亥東征),並掃蕩境外的女真部落,設立西北四郡東北六鎮,將疆域推進至鴨綠江上游與圖們江(豆滿江)沿岸。
朝鮮王位,景福宮勤政殿朝鮮王位,景福宮勤政殿
1450年,世宗去世,王權一度不穩固,乃至發生了癸酉靖難這種流血政變。1455年,憑藉癸酉靖難而奪權的首陽大君李瑈正式登上王位,是為朝鮮世祖。世祖即位後,剷除異己勢力,重新強化王權,實行職田法,增加財政收入,編纂《經國大典》,完善典章制度,同時對佛教採取友好態度,以籠絡民心。
1469年,朝鮮成宗即位,這一年《經國大典》修成,標誌著朝鮮王朝的統治體制正式確立。成宗年間,儒學復興,以金宗直為代表的士林派開始登上政治舞台,與作為既得利益集團的勛舊派對立,朝鮮王朝在社會安定的同時,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日益激烈,進入了“士禍”與“黨爭”的漫長階段。

中期

1494年,燕山君即位,他生性殘暴,荒淫無道,對士林派和勛舊派均採取排斥政策,任內先後發生了戊午士禍甲子士禍,大批朝臣與士大夫被屠殺,最終引起大臣朴元宗、成希顏、柳順汀等在1506年發動宮廷政變(中宗反正),廢黜燕山君,立其弟晉城大君李懌即位,是為朝鮮中宗。中宗即位後重用士林派,尤其是著名儒生趙光祖,他說服中宗推行道學政治,廢除昭格署,實行賢良科,但因主張“削除偽勛”而遭到沈貞南袞洪景舟為首的勛舊派的強烈反彈,迫使中宗在1519年罷免並賜死趙光祖,將士林派勢力逐出朝廷,是為己卯士禍
士林派首領趙光祖士林派首領趙光祖
己卯士禍後,士林派轉進基層,通過設立書院來擴展勢力,而己卯士禍之後的朝局則逐漸演變為兩大外戚集團“大尹”和“小尹”的對立。部分士林派通過依附這兩派外戚來重返朝廷,其間在1545年發生乙巳士禍,不僅使大尹派瓦解,也再次打擊了士林派。1565年,朝鮮明宗之母后文定王后去世,小尹派隨之瓦解,士林派終於掌握了政權。但此時的士林派已逐漸異化為官僚集團,不再像趙光祖那樣踐行道學政治,而想的是如何保持權力、排斥異己,因此士林派官僚在朝鮮宣祖時期的1575年因人事爭端而分化為東人黨和西人黨,開啟了兩百多年的朋黨之爭。
在東人和西人展開殘酷鬥爭期間,百年混戰的日本被豐臣秀吉統一,並將矛頭對準明朝,首當其衝的就是朝鮮。由於朝鮮拒絕“假道”,日本便在1592年挑起了大規模侵朝戰爭,史稱壬辰倭亂。朝鮮社會安定了兩百多年,面對日軍毫無招架之力,國都漢城在日軍入侵20日內失守,宣祖倉皇北逃,並向宗主國明朝求援。明神宗派遣大軍援助朝鮮,陸續收復平壤、漢城,迫使日軍南撤。與此同時,朝鮮水師在李舜臣的領導取得不俗的戰績,一批忠勇將領與民間義兵也在陸地上堅持抵抗,使日軍遭到不小打擊,朝鮮糧倉全羅道亦未落入日軍手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膠著狀態,日軍於1597年再次入侵朝鮮,史稱丁酉再亂,卻因翌年豐臣秀吉暴死而不得不撤軍。
壬辰倭亂和丁酉再亂使朝鮮王朝蒙受空前的災難,人口和耕地銳減,社會秩序也逐漸鬆動。在這些後遺症中,黨爭仍在持續,東人在壬辰倭亂前便分裂為南人和北人,戰後北人得勢,又分為大北派和小北派,光海君繼位後,大北派逐漸獨占了政權,對外則對明朝產生了“再造之恩”的意識,對明朝依賴性更強,恰在此時,北方建州女真努爾哈赤的領導下崛起,於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1618年向明朝發起挑戰,蠶食遼東地區。光海君不願與後金為敵,對明朝的要求百般敷衍,違背了大多數朝鮮士大夫的意志,加上他默許大北派獨占政權、肅清異己,甚至“廢母殺弟”,導致他眾叛親離。1623年,西人金瑬、李貴發動政變(仁祖反正),廢黜光海君,擁立其侄綾陽君李倧,是為朝鮮仁祖。仁祖標榜親明排金的對外政策,卻缺乏抗衡後金的實力。後金及其後身清朝先後於1627年和1637年入侵朝鮮,分別是丁卯胡亂丙子胡亂,均以朝鮮失敗告終,仁祖不得不於1637年向親征朝鮮的清朝皇帝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斷絕與明朝的宗藩關係,使朝鮮成為清朝的屬國,朝鮮王朝的衰弱也達到極點。
1649年,朝鮮孝宗繼位,他為了挽回人心、增強國力,起用宋時烈等一批對清強硬的士大夫,提出了北伐清朝的目標,在北伐的旗號下強化財政和軍事。孝宗任內未能北伐清朝,反而在清朝的要求下與入侵黑龍江流域的俄國人作戰,史稱羅禪征伐。1659年孝宗去世,北伐計畫戛然而止,但其奠定的思明反清的意識形態卻支配了之後的朝鮮王朝,朝鮮肅宗在1704年所建的大報壇便是代表。朋黨之爭也在孝宗死後重浮水面,先是圍繞王室服喪問題發生了己亥禮訟和甲寅禮訟,在肅宗前期又相繼發生了庚申換局、己巳換局和甲戌換局,在此期間,北人和南人沒落,西人分裂為老論派和少論派,老論派相對優勢較大。

後期

經過了日本和女真(滿洲)的入侵後,朝鮮王朝終於有了喘息之機,社會經濟也隨之復甦。朝鮮王朝從1623年開始,花了百餘年的時間推廣大同法,使之前按戶頭所繳的貢物轉變為按土地所繳的糧食,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與此同時,商品經濟日益發展,以物易物不合時宜,朝鮮王朝終於在1678年發行了常平通寶。進入18世紀,朝鮮社會基本上得到恢復,經濟和文化重新繁榮,這一時期的主要君主是朝鮮英祖朝鮮正祖,故一般將此中興時期稱為“英正時代”。
這一時期,英、正兩朝在政治上實行“蕩平政策”,對南、北、老、少四色朋黨加以平衡,雖然老論仍占優勢並且政治波動時有發生,但像過去那種大規模的黨爭已漸漸平息,王權也得以強化。在經濟上,英祖實行“均役法”,正祖實行“通共法”,分別對賦役和商業上的弊端進行改革,推動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在文化上,不僅官方刊行了《續大典》、《大典通編》等一系列書籍,庶民文化也達到空前繁榮的程度。實學思想的興起為朝鮮的思想文化增添了活力,在實學思想中又出現了北學派和西學派,分別主張向清朝和西方學習先進文化與科技,成為這一時期引人注目的亮點,正祖便任用西學派丁若鏞等利用西方機械知識,參與營建水原華城天主教也在18世紀後期傳入朝鮮,為眾多知識分子所接受。
水原華城水原華城
1800年,正祖去世,兒子朝鮮純祖年幼,政權落入外戚手中,逐漸出現了所謂勢道政治,即外戚權臣代行王權。金祖淳金左根為代表的安東金氏趙萬永趙寅永為代表的豐壤趙氏先後把持勢道,占優勢地位的是安東金氏。勢道政治期間,政治日趨腐敗,社會日益混亂,由於對天主教的鎮壓,西學也隨之衰落,思想界逐漸陷入沉悶狀態。1811年爆發洪景來起義,1862年又以晉州為中心爆發了農民起義,反映出勢道政治時期社會的動盪與百姓的不滿。
在這種情況下,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於1864年登上政治舞台,他通過擁立自己的兒子李熙為王(朝鮮高宗)而取得攝政地位,實行大院君改革,力圖緩解朝鮮王朝所面臨的嚴重危機;與此同時,紛至沓來的西方列強也使朝鮮從“隱士王國”的迷夢中驚醒,開始邁向近代社會。大院君面對西方列強,堅持閉關鎖國,在1866年和1871年先後擊退了法、美艦隊的入侵(舍門將軍號事件丙寅洋擾辛未洋擾),並拒絕與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往來。1873年,大院君倒台,閔妃集團當權。1875年,日本軍艦雲揚號入侵江華島雲揚號事件),以此為契機,翌年朝鮮與日本簽訂了《江華條約》,開始打開國門。1882年,朝鮮在清朝的斡旋下與美國簽訂《朝美修好通商條約》,“隱士王國”至此全面開放。
隨著朝鮮開始與外界接觸,一方面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一些先覺者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前者表現為1882年的壬午兵變,後者表現為1884年的甲申政變。這兩次變亂都被中國清朝軍隊平息,標誌著清朝影響力在朝鮮半島的全面上升。清朝不再滿足於朝鮮的稱臣納貢,而是試圖將朝鮮變為實質性的屬國,以保障中國的安全,袁世凱成為清朝新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他從1885年到1894年不斷干涉朝鮮內政外交、加強清朝對朝鮮的控制。日本自然不樂見清朝在朝鮮半島的優勢地位,在1894年利用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請求清軍出兵鎮壓之際,調動大軍入侵朝鮮,挑起甲午中日戰爭,將清朝勢力一舉逐出朝鮮半島。在日本控制下的朝鮮王朝進行了近代化改革,史稱甲午更張,其結果使日本強化了對朝鮮的影響力。朝鮮統治者更不甘心受日本控制,企圖引進俄國勢力來牽制日本,導致日本人在1895年暗殺親俄的閔妃,史稱乙未事變。1896年,朝鮮高宗躲進俄國公使館(俄館播遷),日本扶植的親日政權隨之垮台,日俄兩國也在朝鮮半島形成勢力均衡。

大韓帝國

1897年,朝鮮高宗離開俄國公使館,在外部日俄勢力均衡、內部有識之士呼籲的情況下,他於10月12日自稱皇帝,並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與中、日平起平坐,這是朝鮮半島歷史第一個帝國,也是第一個以“韓”為正式國名的政權。此後,高宗強化專制皇權,鎮壓了訴求民權的獨立協會,又在經濟、軍事等方面實行一些有限的近代化改革(光武改革),對外試圖實現中立化,但未能如願。
1905年,隨著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戰勝俄國,朝鮮半島被徹底納入日本的勢力範圍。同年10月17日,日本迫使大韓帝國政府簽訂《乙巳條約》,剝奪韓國的外交權,使韓國淪為日本的保護國。1906年,日本設立韓國統監府伊藤博文出任首任統監,以“施政改善”為名加強對韓國的控制與滲透。在日本入侵的刺激下,韓國的進步知識分子發起愛國啟蒙運動,鼓吹民族主義思想,而保守儒生和民眾則掀起義兵運動,試圖以武力收回國權。日本並未因韓國人不同形式的抵抗而放慢侵略步伐,在1907年藉口海牙密使事件迫使高宗退位,並簽訂《丁未七款條約》,解散大韓帝國軍,大力鎮壓義兵運動,又於1908年整肅著名抗日報紙《大韓每日申報》,破壞愛國啟蒙運動。1909年,伊藤博文被韓國志士安重根暗殺,日本要求吞併韓國的呼聲隨之高漲,終於在1910年8月22日簽署《日韓合併條約》。8月29日,朝鮮純宗退位,大韓帝國暨朝鮮王朝滅亡,朝鮮半島也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統治時代

1910年到1945年,是朝鮮半島處於日本殖民統治的時代,在韓國,這一時期被稱為“日帝強占期”。在朝鮮,將1866年舍門將軍號事件到1926年金日成成立“打倒帝國主義同盟”作為近代,1926年以後為現代,其中1926年至1945年為“抗日武裝鬥爭期”。大韓帝國滅亡後,朝鮮半島被日本恢復了“朝鮮”的名稱,日本設立朝鮮總督府,直屬於日本天皇,從陸軍大將(除齋藤實外)中任命的總督掌管朝鮮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另一方面常駐兩個陸軍師團(第19、20師團)和兩個海軍分隊於朝鮮,與憲兵警察一起用於鎮壓朝鮮半島人民的反抗。
1910年到1919年,朝鮮總督府完全以征服者的姿態君臨朝鮮半島,實行高壓統治,被稱為“武斷統治”,同時在經濟上通過“土地調查令”、“山林令”、“礦業令”等一系列法令來大量掠奪朝鮮土地資源,迫使朝鮮農民大量出逃中國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在武斷統治下苦不堪言的朝鮮人民利用1919年朝鮮高宗葬禮的機會展開聲勢浩大的“三一運動”,抗議日本殖民當局,從而掀起了獨立運動的高潮。朝鮮半島內的獨立運動遭到日本殖民當局的鎮壓,許多獨立運動家流亡海外中國、美國、俄國等地,並於1919年4月在中國上海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為獨立運動的中心。
朝鮮總督府朝鮮總督府
1919年到1931年,朝鮮總督府迫於內外壓力,轉變統治方針,改為“文化政治”。三一運動後上任的朝鮮總督齋藤實標榜“日鮮融和”、“一視同仁”,廢除笞刑,將憲兵警察制度改為普通警察制度,許可一定程度的言論、集會和出版自由,大力籠絡和收買朝鮮上層人士與知識分子,吸收其中部分人進入殖民統治體制。在此情況下,一部分朝鮮民族主義者產生動搖,主張在日本的殖民統治的框架下“養成實力”,實現自治。另一方面,共產主義思想在該階段傳入朝鮮,1925年成立了朝鮮共產黨(1928年解散),其目標除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外,還要實行共產主義。於是獨立運動分化為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兩大陣營。
1931年到1945年,隨著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霸占中國東北,進一步於1937年挑起全面侵華戰爭,朝鮮半島進入了兵站基地化與戰時動員時期。在這一階段,日本對朝鮮半島的控制空前強化,並實行皇民化政策,故又被稱為“同化政治期”或“民族抹殺政策期”。日本殖民當局要求在朝鮮半島各個村落設立神社,從1937年起強迫朝鮮人參拜神社,背誦“皇國臣民之誓詞”,1940年強迫朝鮮人“創氏改名”,同時剝奪了之前僅有的一些自由,禁止在學校使用朝鮮語,頒布“思想犯預防拘禁令”。面對戰爭擴大化的局面,日本於1938年在朝鮮推行陸軍志願兵制度,1943年實行義務兵役的徵兵制,強迫朝鮮青年替日本賣命,在二戰期間,大約有24萬朝鮮人被日本動員為戰爭服務。這一階段,朝鮮半島獨立運動家在中國的支持下發展抗日武裝力量。在中國東北,金日成、崔庸健等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展開游擊戰爭;在中國關內,金九等領導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受到中國國民政府的支援而繼續存在,在中日戰爭期間組建了韓國光復軍朝鮮義勇隊,後者的部分成員到華北投奔中國共產黨,發展為朝鮮義勇軍,這些武裝部隊的共同目標是反攻朝鮮,驅逐日本,但尚未付諸實行之際,日本便於1945年8月15日投降,朝鮮半島雖然獲得獨立,但命運卻被美、蘇為首的盟國所主宰,造成了南北分治的悲劇。

南北分治時代

分裂與內戰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緯38度線(三八線)為界,分別由蘇聯紅軍美國陸軍接收。三八線以南成立了美國軍政廳,以北則由蘇聯軍事政府統治。1947年2月,金日成建立了朝鮮半島第一個無產階級獨立政權——北韓人民委員會,金日成被推選為委員長。另一面大韓民國首任總統李承晚日本投降後回到朝鮮半島,作為右翼勢力領袖展開反託管運動,主張南部單獨建國。1947年秋,美國在聯合國提出朝鮮半島問題,聯合國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朝鮮半島舉行自由大選,選出政府後,占領軍撤軍。1948年,選舉僅在南部舉行。在選舉結果的基礎上,8月15日,大韓民國宣布成立,李承晚在美國的支持下當選總統。北部反應迅速。9月9日,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日成宣布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50年6月,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日成部隊發動了針對大韓民國政府的韓戰,朝鮮人民軍剛開始一路勝利,將南韓軍壓制到釜山一帶,於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在仁川登入,朝鮮人民軍面臨被攔腰斬斷之勢,被迫撤退,並被美軍一路壓制到鴨綠江一帶。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協商後介入,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幫助朝鮮向南發動戰爭。經過反覆的拉鋸戰以後,雙方最終決定1953年7月27日以臨時分界線(三八線)為界,“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聯軍”與美國主導下的“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並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瑞典駐軍於共同警備區域,以監察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1953年7月27日韓朝雙方在板門店簽訂休戰協定後,雙方不時都有小規模衝突,而雙方的社會、經濟發展亦迥異,至今仍然處於分治狀態。

大韓民國歷史

大韓民國(或稱南韓或南韓)於1948年8月15日在朝鮮半島南部正式建國。其建立源於1919年在中國上海成立的一個流亡政府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朝鮮半島日韓併合後,“韓國民族獨立運動”興起。金九等人流亡中國並建立流亡政府。該臨時政府未曾受到任何國家的認可。而中國國民政府當時雖然沒有正式承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其極大的幫助,如協助訓練地下武裝及情報人員,並幫助其在國際社會擴大影響。
日本全面侵華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隨當時抗日的中華民國政府於1940年到達中國重慶。並於1940年9月17日在重慶成立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李青天將軍出任總司令,李范奭將軍出任參謀長。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9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發表對日宣戰聲明書,正式對軸心國宣戰。
1945年2月,根據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蘇中3國共同託管。二戰結束後,由於蘇聯和美國就朝鮮半島的共管無法達成共識,1948年,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勢力範圍:蘇聯勢力範圍內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北韓)以及美國勢力範圍內的大韓民國(簡稱韓國、南韓或南韓)。1950年6月25日,北韓進攻韓國,韓戰爆發。在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缺席下,當時由美國等主導的聯合國決議發動聯合國軍支援韓國。聯合國軍支援的韓國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支持的北韓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火協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沿三十八度線非軍事區分界而治。
朝韓分治後,韓國經歷了民主與獨裁統治的反覆交替。第一共和國處於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之下,直至1960年統治崩潰,民主的第二共和國建立,卻在不久後被軍隊推翻。之後從第三到第五共和國,韓國都處於軍政府的威權統治之下。1987年之後,第六共和國開始逐漸建立起一個自由民主的政府。
在外交方面,自韓戰後,韓國與美國建立了軍事同盟關係,而美軍則一直駐紮在韓國境內。1992年8月盧泰愚大統領宣布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將上億美元的台灣大使館資產移交中國。1991年,韓國與朝鮮同時分別加入聯合國。韓國共與188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歷史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或稱北韓或北韓)成立於二戰後的1948年。從1948 年起至1994年金日成一直是朝鮮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在金日成死後,其子金正日接任國家最高領導人。由於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前蘇聯的資助,朝韓分治後到70年代朝鮮在經濟方面一度領先韓國,1969年被朴正熙領導的南韓政府追過。隨著前蘇聯的瓦解及原共產主義國家一個接一個的脫離共產主義行列,朝鮮在國際舞台上更顯孤立。朝鮮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了官方所稱的“苦難行軍”。聯合國2008年報告稱,朝鮮三分之一的婦女和5歲以下的兒童營養不良。朝鮮人均壽命與15年前相比縮短了3.4歲,減至69.3歲。同時,新生兒和產婦死亡率增高,分別由千分之十四增至千分之十九和由十萬分之五十四升至十萬分之七十七。據推算,朝鮮在20世紀90年代中葉之後的10年間因糧食困難損失了61萬人。2000年由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積極推行陽光政策,後來的盧武鉉也致力於緩解朝韓雙方長期的對峙。關於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在時斷時續中進行而且毫無進展,朝鮮現已宣布退出。
朝鮮國旗朝鮮國旗
2009年5月26日,朝鮮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 第二天,因韓國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宣布退出《朝鮮停戰協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