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大藏經

高麗大藏經

高麗大藏經產生於公元13世紀,共有1496章,6568卷,52382960漢字,雕刻於81340塊木板上。每塊木板長24厘米,寬60厘米,高2.6-4.0厘米,重量在3到4公斤。

朝鮮半島在高麗朝時期雕造了《初雕藏》(《初雕大藏經》)及《再雕藏》(《再雕大藏經》)兩部大藏經。是朝韓民族的文化瑰寶,其保存地韓國海印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學術界認為《初雕藏》是從高麗顯宗2年(1011年)至宣宗4年(1087年)雕刻完成的。

基本介紹

  • 書名:高麗大藏經
  • 又名:高麗八萬大藏經
  • 作者高麗高宗
  • 類別:大藏經
  • 出版時間:13世紀
藏經介紹,版本古老,烽火奇緣,最精審,新版,世界文化遺產,海印寺建築,位置與歷史,海印寺的今天,抄襲宋版本,

藏經介紹

 高麗大藏經,又稱八萬大藏經是13世紀高麗高宗用16年時間雕刻成的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全面的大藏經之一。高麗大藏經內容全面,準確無誤,做工精美,為韓國第32號國寶。其保存地韓國海印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
高麗大藏經
高麗大藏經共有1496章,6568卷,52382960漢字,雕刻於81340塊木板上。每塊木板長24厘米,寬60厘米,高2.6-4.0厘米,重量在3到4公斤。高麗大藏經涵括北宋,遼和高麗的大藏經版本,並有高麗高尚的添加,對了解古代中國的大藏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版本古老

 中國的《開寶藏》 [即宋版大藏經]始雕刻於開寶年間[968-975年],它是我國最早雕刻印刷的一部佛典總集,其成書不論是在佛教史還是印刷史上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開寶藏》成書之後,不僅在國內廣為流傳,還作為傳播友誼的使者傳入了高麗、日本等國,也成為了海內外各種大藏經的祖本,其影響極為深遠。《開寶藏》早在元代就已散佚,國內今存者,僅有兩種宋本殘卷。《高麗大藏經》即在開寶藏基礎上雕刻而成。
高麗大藏經

烽火奇緣

高麗朝顯宗二年(1011年),為抵抗遼軍的入侵,顯宗發大誓願刻造大藏經。在《東國李相國集》所錄《大藏刻版君臣祈告文》中,說到:“昔顯宗二年,契丹主大舉兵征……於是乃與群臣發無上大願,誓刻成大藏經板本,然後丹自退。”此時所刻大藏經板本也即高麗大藏經初刻本,內容完全是《開寶藏》初雕本的覆刻。在高麗顯宗朝完成初雕本之後,在文宗朝及宣宗年間,高麗王朝還曾兩次請印過《開寶藏》。續刻《高麗藏》基本內容較之初刻更為全面完備在原來5048卷的基本上又加入了文宗朝續雕的開元錄未入藏經等內容,總計6000餘卷。再雕《高麗藏》與蒙古兵之入侵有極大的關係,在《李相國集》題為《大藏刻版君臣祈告文》中指出,顯宗二年因契丹大舉兵來征,於是君臣發願誓刻大藏經,之後丹兵自退,而今達旦之為患也,為了使達旦兵斂縱遠遁,無復蹈我封疆,君臣等再度發願刻蕆,以報佛恩之萬一耳,此即再雕《高麗藏》。至李氏朝鮮王朝時代,由文天寺移藏於慶尚北道的伽耶山海印寺至今。

最精審

《高麗大藏經》再雕版是由高麗著名的學僧守其法師主持,將《高麗大藏經》初雕本、《開寶藏》與《契丹藏》之本文一一校勘,又參考了《開元釋教錄》,及以後的諸佛教典籍加以考證原文之脫誤、訛字、異譯等。尤為甚者,連經名、譯者名、卷數、帙次之差異也加以校正。再雕《高麗大藏經》將校對中發現的前後倒錯的經文加以更正,將校對中國本與他本的缺文補足,並錄其文;將校對中發現的文義迥異者依正確的經文更正,將校對中發現同本異議而被收錄者,則補錄於《別錄》中;校對中發現同本同譯經,諸本譯文有錯有正,如卷11之《摩逆經》;認為宋本錯亂,故“去宋,取國丹本為真”,而錄其文於別錄中;校對中發現同本同譯經,諸本譯文有錯有正,則錄其錯者於《別錄》中,如卷18的《佛說受歲經》;校對中發現重出者,如卷30的《佛名經》,則以《釋摩訶衍論》、《大宗地玄文本論》替之等;國本所錄《一切經源品次錄》30卷,以為於閱經者所益無幾,故刪之,以《校正別錄》30卷替之。等等……總之,在歷代漢文大藏經中,再雕《高麗大藏經》有著嚴密的組織,並經過精心的校勘,《高麗大藏經》再雕本為現存漢文大藏經中最精審的大藏經。

新版

對於再雕《高麗大藏經》的原版影印,讓更多的學者及佛教界人士有機會觀摩此大藏經,更是一種功德。本書編委會依照《高麗大藏經》再雕本進行整理,此次再版在編纂上忠於原本,又校正了海外刊行影印本的錯誤,進而連海印寺所藏的補版也予以收錄,完成了新編增補工作,故其就是最完備的《高麗大藏經》。

世界文化遺產

海印寺建築

海印寺藏經板殿 是保存高麗時代之作,佛教經典叢書八萬多塊,因此海印寺又被稱作法寶寺剎。高麗大藏經板的寶庫不僅美麗,
而且建築物內部通風、溫度和濕度也完全自然調節,規模大小相同的兩座佛殿,南北相依,安然坐落在天地間,南邊的叫“修多羅殿“,北邊的叫做”法寶殿“。神奇的是沒有華麗裝飾和漆彩的佛殿,卻有著保存大藏經板絕佳的天然條件。古代精湛的科學技術在這裡得到了巧妙的運用,通風好,透氣性強,室內溫度可自行保持的大殿里,八萬張大藏經板歷經歲月變遷,其科學設計使大藏經板保存完好,這也是大藏經板至今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之一。藏經板殿內保管的《高麗大藏經》是刻寫在木板上的約5,200萬字的世界級文物,成為研究世界佛教的珍貴資料。

位置與歷史

海印寺與通度寺、松廣寺一起被稱為韓國三大領主寺。海印寺位於慶尚南道陝川郡伽倻山西南山麓,新羅哀莊王3年(802年)由 順應和利貞所建,朝鮮世祖3年(1457年)實施擴建後,據考證此建築是成宗19年(1488年)再次重建的,在壬辰倭亂時也沒有被毀壞,完整地保留了當年的原貌,光海君14年(1622年)重修了修多羅藏,仁祖2年(1624年)重修了法寶殿。1964年在對建築物實施解體修理時,發現了上樑文和光海君御衣,現在還珍藏在殿內。
高麗末因蒙古的入侵國土淪喪,1230年高宗在江華島開始製作大藏經板,旨在收復國土。製作八萬大藏經板,自高宗23年(1236年)至38年 (1251年)用了16年時間,後來太祖7年(1398年)把保存在江華島禪源寺的八萬大藏經板遷至漢陽的知天寺,第二年又轉移於此地,這樣,海印寺就成了護國信仰的搖籃。 八萬大藏經集佛教之經、律、論三章之大成,被認為世界佛教研究的寶貴文獻,以至日本在製作神守大藏經時以它為標準,中國也反從韓國進口,英、美、法、德等歐美已開發國家地紛紛引進,對世界佛教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現在海印寺有附屬寺75座,附屬庵14座,具備禪院、講院、律院等,形成韓國佛教之大派。在境內還以大寂光殿為中心,設有應真殿、獨聖閣等,形成了完整的拜佛環境。

海印寺的今天

封存的大藏經板經幾百年至今保存完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度評價海印寺藏經板殿為宗教、科學、造型全盛期的偉大傑作,1995年12月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

抄襲宋版本

據2011年2月14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 今年是《高麗大藏經》問世1000周年。然而,韓國《中央日報》日前披露,《高麗大藏經》研究所前所長吳允熙(音譯)表示,《高麗大藏經》其實是“仿製品”——完全複製宋朝的大藏經。
根據吳允熙的介紹,《高麗大藏經》一共有3個版本,即:1011年的《初雕大藏經》,1094年的《高麗小藏經》,這兩個版本的大藏經在蒙古入侵時都失傳了。1236年又製作了《再雕大藏經》,也就是流傳至今的《高麗大藏經》。但實際上,大藏經最早出現在宋朝,名為《開寶大藏經》(971-982年)。《初雕大藏經》是抄襲《開寶大藏經》,連漢字都基本一致,目前海印寺保存的《再雕大藏經》,是複製的《初雕大藏經》。吳允熙強調說:“這是歷史事實。”
吳允熙還表示,那些說大藏經字型是“雄渾的歐陽修體”等各類稱讚都不應歸於《高麗大藏經》,而應歸於宋朝的原創者。“抄襲的字型,不管模仿得多么精妙,它仍然是抄襲的”。
吳允熙認為,韓國人對《高麗大藏經》賦予了過度包裝的民族自豪情緒,只有丟掉這個情緒,才能更準確深入理解它的現代意義。他說,如果用民族主義和國粹主義的視角稱頌《高麗大藏經》反而會歪曲《高麗大藏經》的真正價值。不過,吳允熙認為,所有創造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所以承認這一點並不是什麼令人羞愧的事。雖然《高麗大藏經》寄託了韓國人的驕傲和自尊,但不能對大藏經本身存有誤解和偏見。
《高麗大藏經》,又稱《八萬大藏經》,是13世紀高麗王朝高宗用16年時間雕刻成的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全面的大藏經之一,為韓國第32號國寶,其保存地韓國慶尚南道海印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高麗大藏經》共有1496章、6568卷、5238萬個漢字,雕刻在8.13萬塊木板上,對了解古代中國的大藏經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