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辰韓
- 外文名:진한
- 地點:朝鮮半島南部
- 分類:部落集團
辰韓國家列表
辰韓中國歷史記載
新羅辰韓起源考
新羅初名徐那伐,又名斯羅,公元65年以雞林為國號,公元307年復國號斯羅,至公元503年始定國號為新羅。
從新羅建國之始,新羅就開始了兼併弁辰、辰韓各國的過程。新羅把所並各國設定郡縣,建立城堡以統之。始祖十九年(公元前39年),辰韓以國來降。此辰韓應當僅是辰韓中的一國,而並非辰韓十二國均於此時降。
辰韓各國並人新羅是有一個過程的,首先是音汁伐國、悉直國、押督國三國,其次是比只國、多伐國、草八國,關於他們並人新羅的時間,史書有明確的記載。
據《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一》記載:“婆婆尼斯今二十三年(公元102年),音汁伐國、悉直國、押督國降。二十九年(公元108年)遣兵伐比只國、多伐國、草八國,並之。”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二》記載:“伐休尼斯今二年(公元185年),伐召文國。助貴尼斯今二年(公元231年)討破甘文國,以其地郡縣。七年(公元236年)骨伐國王阿音夫率眾來降,以其地為郡。儒禮尼斯今十四年(公元297年)破伊西古國。”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二》記載:“奈解尼斯今十四年(據《三國遺事》應為十七年,公元212年),浦上八國謀侵加羅,加羅王子來請救。王命太子於志與伊伐歲利音將六部兵往救之,擊殺八國將軍,所虜六千人還之。”
《三國遺事》卷五《勿稽子》記載:“第十奈解王即位十七年壬辰,保羅國、古自國(今固城)、史勿國(今馳州)等八國併力來侵邊境。王命太子奈音,將軍一伐等率兵拒之,八國皆降。”同上載:“十年(應為二十年)乙未(公元215年)骨浦國(今合浦)等三國王各率兵來攻竭火(疑屈弗也,今蔚州)。王親率御之,三國皆敗。”
《三國史記·雜誌第三》亦載:“尚州,沽解王(公元247一261年)時取沙伐國為州。”“間韶郡,本召文國。”“開寧郡,本甘文小國也。”“古寧郡,本古寧伽椰國,新羅取之,為古冬攬郡。”“璋山郡,只味王時伐取押梁(一作督)小國,置郡。”“臨川縣,助貴王時,伐得骨火小國置縣。此處押梁即本紀婆婆尼斯今時所滅之押督國。骨火即本紀助責尼斯今所降之骨伐國。”由於新羅逐漸吞併了辰韓各國,使其與辰韓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其起源也就有了多種說法。
對於新羅與斯盧的關係,各書均有記載:
《隋書》卷八十一《東夷列傳·新羅》記載:“新羅國……或稱斯羅。”
《南史》卷七十九《列傳·夷貂下·東夷·新羅》記載:“新羅,其先事詳《北史》··…魏時日新廬,宋時曰新羅,或曰斯羅。”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四》:“智證麻立乾四年(公元503年)冬十月,群臣上言:‘始祖創業已來,國名未定,或稱斯羅,或稱斯盧,或言新羅,臣等以為,新者,德業日新,羅者,網羅四方之義,則其為國號宜矣。”,始定名為新羅。
以上各書的記載都可證明新羅曾稱斯盧。而且《三國志·東夷傳·韓》也記載:辰韓十二國中有斯盧國,可證新羅起源於辰韓。
《粱書·新羅傳》記載:“新羅,其先本辰韓種也,辰韓亦曰秦韓,傳言,秦世亡人避亂來適馬韓,馬韓亦割其東界居之。以秦人故名之曰秦韓。”《北史·新羅傳》所載同《梁書》。而《舊唐書·新羅傳》及《新唐書·新羅傳》卻都稱“新羅國,本弁韓之苗裔。”
從以上《三國史記》及《三國志》的記載:“新羅本名斯盧”,斯盧為辰韓十二國之一看,新羅是起源於辰韓,而不是起源於弁韓。
最早記載新羅起源於辰韓之秦人的史籍是梁書,據《梁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八·新羅》記載:“新羅者,其先本辰韓種也。辰韓亦日秦韓,相去萬里,傳言秦世亡人避役來適馬韓,馬韓亦割其東界居之,以秦人,故名之曰秦韓。其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筋。相呼皆為徒,不與馬韓同。又辰韓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相系,辰韓不得自立為王,明其流移之人故也;恆為馬韓所制。辰韓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新羅則其一也。……魏時曰新廬,宋時日新羅,或曰斯羅。”認為新羅起源於秦人。
北史也有類似記載,據《北史》卷九十四《列傳第八十二·新羅》記載:“新羅者,其先本辰韓種也。……辰韓亦曰秦韓,相傳言秦世亡人避役來適,馬韓亦割其東界居之,以秦人,故名之曰秦韓。其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筋。相呼皆為徒,不與馬韓同。又辰韓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傳,辰韓不得自立為王,明其流移之人故也;恆為馬韓所制。辰韓之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新羅則其一也。……或稱魏將母丘儉討高麗破之,奔沃沮,其後復歸故國,有留者,遂為新羅,亦曰斯廬。”
而《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一》卻記載:“先是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者為六村,一曰闊川楊山村,二曰突山高墟村,三曰紫山珍支村,四曰茂山大樹村,五日金山加利村,六曰明活山高耶村,是為辰韓六部。”明確記載新羅起源辰韓的此六部是古朝鮮移民,而非秦移民。
史料的記載出現了矛盾之處。既然新羅起源於辰韓,那么我們就從辰韓的起源來考察這一問題。史書對辰韓的起源記載如下:
《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列傳·三韓》記載:“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辰韓,謄老自言秦之亡人,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其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筋。相呼皆為徒,有似秦語,故或名之為秦韓。”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韓》記載:“韓在帶方之南,東西以海為限,南與樓接,方可四千里。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日辰韓,三曰弁韓。辰韓者,古之辰國也。……辰韓在馬韓之東,其首老傳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來適韓國,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有城柵。其言語不與馬韓同,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筋。相呼皆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齊之名物也。……今有名之為秦韓者。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國。”
《晉書》卷九十七《東夷列傳·馬韓》記載:“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日辰韓,三曰弁韓。辰韓在帶方南,東西以海為限。……辰韓在馬韓之東,自言秦世亡人避役人韓,韓割東界以居之,立城柵,言語有類秦人,由是或謂之為秦韓。初有六國,稍分為十二,又有弁韓,亦十二國。合四五萬戶,各有渠帥,皆屬於辰韓。辰韓常用馬韓人作主,雖世世相承,而不得自立,明其流移之人,故為馬韓所制也。……其風俗可類馬韓。”
《三國志·魏書·韓》更記載了其國的名稱,弁辰十二國已經註明為弁辰,那么其他十二國,即已抵國、不斯國、勤首國、難彌離彌凍國、冉奚國、棄(辰)樂奴國、軍彌國(棄軍彌國)、如湛國、戶路國、州鮮國(馬延國)、斯廬國、優由國就應該為辰韓之十二國。
三書都明確記載辰韓,或謂秦韓,為秦之亡人,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初有六國,稍分為十二。
“初有六國”之六國,為哪六國已不得而知,從名稱上看可知決非《三國史記·新羅本紀卷一》所記古朝鮮人之六部。
古朝鮮之六部,實際上最初是六村,而不是六部。據《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一》記載:“儒理尼斯今九年(公元32年)春,改六部之名,仍賜姓。楊山部(應為村)為梁部,姓李;高墟部為沙梁部,
姓崔;大樹部為漸梁部,姓孫;乾珍部為本彼部,姓鄭;加利部為漢抵部,姓裴;明活部為習比部,姓薛。”可知到公元1世紀,才將六村改為六部,並賜姓,把一個不同姓氏組成的村,變成同一姓氏的部。
以後又把各方來投者分居六部,使六部成為不同血緣混雜的地域組織。如《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一》記載:“儒理尼斯今十四年(公元37年)高句麗王無恤,襲樂浪滅亡。其國人五千來投,分居六部。”原來朝鮮遺民是二千餘戶,萬餘人,此次新增的五千人,是原人數的將近一半,這些人顯然不是同一姓氏的,現在又分居六部,即使加人各部後,也接受新賜的姓。而《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三》記載:“奈勿尼斯今十八年(公元373年)百濟禿山城主率人三百來投,王納人,分居六部。”更增加了六部人員成分的混雜。上面所說的六部,雖稱“辰韓六部”,實際卻只是新羅國的六部,而並非整個辰韓的六部。當時,辰韓“稍分為十二”,新羅僅是其中之一而已。
這些記載可以說明新羅起源於辰韓,卻無法證明它和秦人的關係。
二、新羅與弁韓、伽椰的關係
(一)秦人為弁韓先人考
《後漢書·東夷傳·辰韓》載:“辰韓、著老自言秦之亡人,避秦役遷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其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筋,相呼為徒,有似秦語,故或名為秦韓。”《三國志·東夷傳·辰韓》亦載:“辰韓在馬韓之東,其看老傳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來適韓國,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有城柵。”
這兩段記載表明,在公元前3世紀秦人來到韓國,是韓國割其東界地與之,但並未明確記載秦人是否建國稱辰國,但已有了城柵。
蒙文通曾提出:“三韓之國為古辰國,故三韓之王號辰王,明未人海之洗有辰國,無韓國,韓人海而辰王之名隱韓之名里。”1但從《後漢書》、《三國志》的記載看,明顯是先有韓國,秦人到來後,才有辰國、辰韓之稱。
上引《後漢書》、《三國志》雖都提到了秦人遷來,韓國割東界地與之,而有了辰韓,但未記載當時即有辰國之名,辰國之名始見於史是在公元前2世紀。
《漢書·朝鮮列傳》:“(衛滿)傳子至孫右渠,所誘漢亡人滋多,又未嘗人見,真番、辰國欲上書見天子,又雍擁弗通。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使涉何詔諭右渠,終不秦詔。”從記載看,在公元前109年以前,已見辰國之名。
又《魏略》載:“初右渠未破時,朝鮮相歷黔卿以諫右渠不用,東之辰國,時民隨之而居者二千餘戶,亦與朝鮮貢藩不相往來。”可知辰國出現於史的時間亦在衛氏朝鮮亡國前不久,也是公元前2世紀。
但《三國志·東夷傳》載:“辰韓古之辰國也。”《魏略》亦載:“辰韓古之辰國也。”《後漢書·東夷傳》載:“韓……凡七十八國,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居山海間,地合方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界,皆古之辰國也。”都是說在三韓之先或辰韓之先,已有古辰國。
但問題是《三國志》、《後漢書》、《魏略》都是公元2世紀以後的記載,只能證明在公元2世紀的三韓前有古辰國,不能證明在公元前3世紀的韓國前即有辰國,當時還無三韓,而僅有韓國,辰國是出現於韓國之後,似是馬韓割東界與秦人居住,才分出了辰國。
而且秦人據《三國史記·新羅本紀一》記載:“始祖三十八年(公元前20年),春二月……前此,中國之人,苦秦亂,東來者眾。
多處馬韓東,與辰韓雜居,至是寢盛,故馬韓忌之,有責焉。”從記載可知,秦人是在馬韓之東,與辰韓雜居,而非辰韓的一部分。
另據《三國志》卷三十《魏書·韓》記載:“弁、辰韓合二十四國,大國四五千家、小國六七百家,總四五萬戶。……弁辰亦與辰韓雜居,亦有城郭。……其讀廬國與樓接界。”從記載可知弁辰與辰韓雜居,結合《三國史記》的記載,似乎秦人應為弁韓。弁韓,據《三國志·東夷傳》載:“衣服居處與辰韓同,言語法俗相似。”《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列傳·三韓》記載:“弁韓與辰韓雜居,城郭衣服皆同,言語風俗有異。”
同時,《晉書》卷九十七《東東夷列傳·馬韓》記載:“辰韓在馬韓之東……初有六國,稍分為十二,又有弁韓,亦十二國。合四五萬戶,各有渠帥,皆屬於辰韓。”說明弁韓也屬於辰韓。
這裡有幾點要考證的:其一,《晉書》稱:弁辰各有渠帥,皆屬於辰韓,辰韓常用馬韓人作王。以此看來,弁辰之王似非馬韓人。其二,《後漢書》稱:弁辰與辰韓“言語風俗有異”,《三國志》卻稱:“言語法俗相似”,似乎兩者語言並不一致,其原因是否因辰韓以馬韓為王,接受了韓語的影響,而弁辰則保持了秦語,未接受韓語。其三,其人形長大,是否表明了其人是有北方蒙古人的特點。其四,所謂“祠祭鬼神有異”,是否指弁辰保留了祭祀中國的祖先,因此,這一傳統反映在金庚信的碑、傳中。
所以,《舊唐書》卷一九九《東夷列傳·新羅》記載:“新羅國。本弁韓之苗裔也。”((新唐書》卷二二O《東夷列傳·新羅》記載:“新羅,弁韓苗裔也。”《新五代史》卷七十四《四夷附錄第三·新羅》記載:“新羅,弁韓之遺種也。”也並非是錯,只是時間上有差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