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韓建立者
《
漢書·郊祀志》。谷永說上曰。始皇初竝天下。遣徐福、韓終之屬。多載童男女。入海求神仙。因逃不還。則福外有終。終必韓之後裔。而與良同仇者也。其弁辰亦從後至。而秦人。故名辰也。此雖無可考。可以意度。舊韓旣為箕氏所逐。馬、辰兩國之間。別有弁韓是也。弁者或是因當時地名。未可知也。別於馬韓。臣屬於馬韓歟。李瀷《僿說》。秦始皇。送徐福、韓終之徒。入海求仙。而仍逃不還。徐福入倭為王。韓終入我南裔為馬韓雲者。似是臆說。然愚於晉王嘉《
拾遺記》。漢惠二年。四方鹹稱車書同文軌。天下太平。干戈偃息。遠國殊鄕。重譯來貢。時有道士。姓韓名稚者。韓終之胤也。越海而來雲。東海神使聞聖德洽於區宇。故悅服而來庭云云。稚退而莫知其所之。帝使諸方士。立仙壇於長安城北。名曰司韓館。俗雲。司寒之神。祀於城陰。箕準避衛滿。漢惠帝元年丁未。浮海南奔至金馬渚。【今益山郡焉】國號馬韓。馬韓者。仍其舊名。而為號也。其見逐之馬韓舊君。似是韓終。而箕準立二年。卽漢惠戊申也。韓終之子韓稚。入朝於漢。則失國第二年也。雖然事在數千餘載。而史冊無徵。則何可質也。
歷史興亡
馬韓(前100-300年),古國名。
三韓之一。在今
朝鮮半島南部。後為
百濟所滅。《
後漢書·東夷傳·三韓》:“韓有三種:一曰馬韓 ,二曰
辰韓,三曰
弁韓。”《
晉書·武帝紀》:“﹝
太康七年﹞是歲,
扶南等二十一國, 馬韓等十一國遣使來獻。”《
舊唐書·東夷傳·百濟》:“ 百濟國 ,本亦
扶餘之別種,嘗為馬韓之故地。”
朝鮮半島北部人口南遷對馬韓的文化社會有很大的影響。據說
衛滿篡位後,
箕子朝鮮準王與他的擁護者逃到辰國馬韓地區建立政權,自稱自己為“
韓王”(三韓之王)。其後三韓人復立韓人為王。
《漢書·地理志》“
樂浪郡”注引
應劭說:“故朝鮮國也。”說明漢武帝滅衛滿朝鮮所設的四郡中,樂浪郡轄地才是
箕子朝鮮的統治中心。《
三國志》說辰韓人“名樂浪人為阿殘,東方人名我為阿,謂樂浪人本其殘餘人”,辰韓人對樂浪人,也就是古朝鮮國(箕子朝鮮)的統治中心地區的人的這種認識,說明辰韓對
朝鮮有所了解。
朝鮮半島北部特別是
大同江流域,由於中國文化的影響社會發展程度一直高於
三韓,這是可以在
箕子朝鮮為
衛滿取代以後,在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地區短暫確立自己統治地位的根本原因。但正如我們在第一章中所論述的,箕子朝鮮的性質還是方國與聚落的聯盟,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因此,由
朝鮮遺民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的馬韓國,也不會一下子步入國家,其性質也只能是方國與聚落的聯盟。但是,社會發展水平高於當地土著韓人的
朝鮮遺民的到來,對當地的社會發展無疑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正是從此時開始的發展,最後導致在朝鮮半島南部出現了兩個國家:
百濟、
新羅。朝鮮民族的文化也從這時的朝鮮半島南部開始萌芽,發展。
在金富軾所謂“海東三國”②之中,繼高句麗之後,百濟作為先於新羅發展起來的政權,由於地緣關係,百濟接觸中原王朝的郡縣文明以及同中原王朝的聯繫皆較早,來往也較為密切。在樂浪、帶方二郡內徙於遼西之後,百濟趁高句麗忙於遼東戰事無睱經營二郡故地之機,不斷向北蠶食,逐漸將勢力擴張至帶方故地,並將首都從漢江之南遷移至漢江之北。
在此期間,百濟的擴張主要是同馬韓和新羅爭奪領土,並於始祖二十七年公元年滅掉馬韓。③但是,就中原王朝的史籍來看,馬韓存在時間較長。《後漢書》與《三國志》的《東夷傳》中都有關於三韓的記載,說明在漢魏時期馬韓依然存在。至《晉書東夷傳》中仍有關於馬韓的記載: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年)、二年,馬韓主“頻遣使人貢方物,七年、八年,又頻至。太熙元年公元年),詣東夷校尉何龕上獻。鹹寧三年(公元年)復來,明年又請內附。”此處“鹹寧”疑是“太寧”(東晉明帝司馬紹年號)或“鹹和”東晉成帝司馬衍年號)之誤,太寧三年為公元年,鹹和三年為公元年。由此看來,馬韓的存在至少已經延續到了東晉初期。
朝鮮半島同日本列島的聯繫開始較早。《三國史記》中有關於倭人孤公“以瓠系腰”②灑渡而來的記載,說明由日本列島至朝鮮半島水路之便捷。另外,在《三國史記》中亦載有很多倭人侵擾新羅的事。雖然並非完全屬實,但基本上還是符合歷史事實的。有跡象表明,遠在我國的商周時期,中國環渤海地區及內地居民就常常經由朝鮮半島南部地區前往日本列島直到漢魏時期,狗邪韓國(即位於金海地區的駕洛國)就是前往日本列島的必經之路。新羅與百濟建立之後,同日本列島皆有密切聯繫,尤其是日本的大和政權建立之後,常常將勢力向朝鮮半島的南部擴張,從而發生了多次武裝衝突。
據《日本書記》載,自公元年(日本神功四十七年百濟近肖古王二十二年)倭人同百濟建立了外交關係之後,倭人就對朝鮮半島南部心存覬覦,而百濟則欲利用倭人勢力對付高句麗、新羅。公元年,倭國出兵新羅及加耶等地,平定了比自火本今慶尚南道昌寧)、南加羅今金海)、喙國今慶山)、安羅今鹹安)、多羅(今陝川)、卓淳今對馬島)、加羅(今高靈等七國或曰部落彼時百濟亦出兵會戰,降服了馬韓的比利今全州)、辟中(今任實)、布彌去今淳昌)、半古今求禮等“四邑”。公元、年(日本神功五十年、五十一年大和平定了“海西諸韓”並將其“賜”於百濟。所謂“海西”,即指朝鮮半島南部地區,其中主要是馬韓的南部各地。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在近肖古王執政時,百濟已經占領了馬韓的全部疆域,其北,已達帶方故地。至於六加耶地區,則為倭國的勢力所占。
箕氏馬韓時代
箕準雖然稱號上改稱“馬韓王”,
按朝鮮半島史書的記載來看,馬韓國大約存在了8世200年。《大東韻玉》、《月汀漫筆》等史籍都僅僅記載了箕準的後代“繼立為王”,後來“國弱為百濟所並”,對其統治時間與世次沒有記載。徐命膺《箕子本紀》稱箕準的馬韓國共存在了200年。安鼎福《東史綱目》則為202年。李德懋《盎葉記》的記載是箕準之後傳了8世。這些晚出的史籍所載的一些細節是無法憑據的,就在當時,《盎葉記》的作者李德懋雖然記載了箕準之後的世次,卻也對此持不信態度,這一點在其書中說得很清楚:“趙斯文(衍龜)嘗見一書,錄箕子以後謚諱歷年,為寄餘一通,雖甚荒誕,而姑記之,以備竹書路史之異聞焉。”但是,各書都記載箕準及其後裔在韓地統治過一段時間,這一點應該是可信的。也就是說,中國史書中所說的“準後滅絕”,《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不是說箕準沒有留下後裔,而是其後裔失去了在韓人中的領導地位。本節所引朝鮮古籍皆轉引自日本人今西龍著、李健才譯:《箕子朝鮮傳說考》,載《東北亞歷史與考古信息》1999年第2期。
雖然馬韓國存在的時間難以確定,但如果按《盎葉記》所說,是傳了8世,顯然比僅傳了3世的衛氏朝鮮要長久得多。當漢滅衛氏朝鮮設四郡時,馬韓國還是存在的。
衛滿朝鮮統治朝鮮半島北部時為中央王朝的藩屬。
辰韓地區的古辰國及以後歷代韓國政權均屬於中國的藩屬國,收中國制約。
史書中雖然記載朝鮮半島南部存在“
三韓”,但較大的方國、聚落間的聯盟卻只有兩個:
馬韓,
辰韓。
弁韓是從屬於辰國即
辰韓的。《晉書·四夷傳》對此有明確記載:“又有弁韓,亦十二國,合四五萬戶,各有渠帥,皆屬於辰韓。”當是因為服屬於辰韓的緣故,弁韓又稱為弁辰。《三國志》中將弁韓、辰韓24國的國名記於一處,也應是這個原因。其國名前帶“弁辰”字樣的正好12國,當是弁韓之國。
西漢滅朝鮮設立四郡以後,馬韓、辰國皆隸屬於
樂浪郡。對於馬韓,《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記載得很清楚:“漢時屬樂浪郡,四時朝謁。”對於辰國,《
魏略》載:“王莽地皇時,廉斯鑡為辰韓右渠帥,聞樂浪土地美,人民
饒樂,亡欲來降”《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
裴松之注引《魏略》。,並向樂浪郡
含資縣報告了有漢人被掠至
辰韓境內的訊息,“縣言郡,郡即以鑡為譯,從苓中乘大船入辰韓,逆取戶來。降伴輩尚得千人,其五百人已死。鑡時曉謂辰韓:‘汝還五百人,若不者,樂浪當遣萬兵乘船來擊汝。’辰韓曰:‘五百人已死,我當出
贖直耳。’乃出辰韓萬五千人,弁韓布萬五千匹”《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裴松之注引《魏略》。,證明西漢末年,辰韓與
弁韓的聯盟體,也是服屬於
樂浪郡的。由此看來,朝鮮半島
南部郡縣區以外的地區,都是由樂浪郡代管的。
新羅與馬韓
以往都認為
新羅起源於辰韓,而忽略了新羅與馬韓及韓人各小國的關係。實際上新羅與馬韓也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新羅起源於古之辰國,但是古朝鮮人(箕子朝鮮)應屬漢語族,而以新羅語為主形成的今韓朝語,卻不屬漢語族,這應作何解釋?
新羅六村人是古朝鮮遺民,但新羅王卻並不出自朝鮮遺民。《三國史記·新羅本紀》予以粉飾加了神話來源,就不知其所來了。但從諸書記載卻可略知一二。
《
梁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八·新羅》記載:“又
辰韓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相系,辰韓不得自立為王,明其流移之人故也;恆為馬韓所制。”
《
北史》卷九十四《列傳第八十二·新羅》記載:“又辰韓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傳,辰韓不得自立為王,明其流移之人故也;J恆為馬韓所制。”
《
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列傳·三韓》記載:“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
其諸國王皆是馬韓種人焉。”
《
晉書》卷九十七《東夷列傳·馬韓》記載:“辰韓常用馬韓人作主,雖世世相承,而不得自立,明其流移之人,故為馬韓所制也。……其風俗可類馬韓。”
《三國志·東夷傳·辰韓》記載:“其十二國屬辰王,辰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繼。辰王不得自立為王。”
《
魏略》曰:“明其為流移之人,故為馬韓所制。”
從以上記載可知,
新羅王是以馬韓人為王。《隋書》誤作
百濟人。馬韓人既為王,作為新羅統治者,當然也就以馬韓語作為統治語言。同時,朝鮮遺民僅二千餘戶,而據《三國志》
辰韓、棄辰共二十四國,總四五萬戶,是朝鮮遺民的數十倍,在這一地區仍處於韓人的汪洋大海中。因此,新羅的語言仍是接受了韓人的語言。,而不是朝鮮遺民的語言或秦移民的語言。這樣說來,
新羅人的族源雖有
古朝鮮遺民,但主源還是韓人。至於來自秦的中國遺民應是以後才融人於韓人之中。但由於數量太少,未能對韓國的語言懺悔是呢個重大影響。
在中國的三國時期,
朝鮮半島南部
三韓之一,位於
帶方郡南方,鄰接黃海,東為辰韓。馬韓為定居民族,已懂得種植穀物、養蠶。尚是部落社會,根據《三國志》記載,全國由54個城邦組成。城邦沒有城郭,皆同屬一個部落,而每個部落皆有首領。勢力強大的部落的首領稱做臣智,其次稱做邑借。
軼事
朝鮮王朝晚期的“實學”學者則強調在地理上講馬韓套用
百濟更為相關。
王氏高麗立國於高句麗滅亡250多年之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
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亡了
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
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
和寧等國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
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
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名為
高麗的政權。一是立國於公元前37年,在我國西漢
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出現的名為“
高句麗”的地方政權,我國史書也稱之為“高麗”。另一個立國於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也名為“高麗”。為將其區分,學界一般以“高氏高麗”稱呼前者,因為其統治者姓高;以“
王氏高麗”稱呼後者,因為其統治者姓王。因為兩個政權都名為高麗,後人或以為二者有前後相繼的關係,或將其混為一體,致使人們對高句麗歷史的認識產生極度混亂,而實際上二者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主要體現在:
1.立國時間
高氏
高麗建國於公元前37年,最初為西漢
玄菟郡高句麗管轄,後逐漸強盛,但並未斷絕和中央王朝的臣屬關係,進入隋唐時期後,因其不遵從隋唐兩朝詔令,不斷擴張,並阻塞
朝鮮半島其他政權入貢中原王朝的道路,結果導致隋唐兩朝的征討。公元668年,高氏高麗終於為唐朝統一。高氏高麗的轄境最初完全由唐朝
安東都護府(治所最早在今
平壤)管轄,幾十年後有一些轄境為我國歷史上另一個地方政權
渤海國占據,一些劃歸興起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政權
新羅,一些仍由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族則絕大部分被唐朝遷徙到中國內地,後和漢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圍各族之中,其王族後也絕嗣,立國7個世紀之久的高氏高麗最終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而
王氏高麗立國於高氏高麗滅亡250多年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
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
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
和寧等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
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其疆土發展為現在的
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和韓國,人民發展為現在的朝鮮族和韓族。
2. 統治疆域
高氏
高麗初立國於我國境內的
鴨綠江支流
渾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後擴展到鴨綠江以東以南地區和圖們江附近,統治中心最初在今遼寧桓仁縣,後遷至今吉林
集安,公元427年遷至
平壤。高氏高麗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最強盛時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東至
日本海,西以
遼河為界,北達今吉林省琿春市一帶,南到
北漢江以北。據《高麗史·地理志》載,
王氏高麗在建國110年後的疆域最北在今
大同江以北龍興江一線,其北是我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
渤海國的轄境,渤海滅亡後是我國的邊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動地域。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轄境基本上是繼承了
新羅的疆域,其北部地區雖然有一部分與高氏高麗的轄境重合,但在高氏高麗滅亡初期即已經歸新羅所有。由此看,王氏高麗統轄的區域並非高氏高麗的舊地,早期在今
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麗占據平壤以北是後來的事情,全部占有半島
鴨綠江以東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則是14世紀末葉,但此時王氏高麗已經為
李朝取代,因而在統治區域上兩個
高麗也難以構成繼承關係。
3.民族構成
高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
高句麗族為主。高句麗族的族源是我國
上古時期古老民族
穢貊人東遷後的
夫余、
高夷、
沃沮、小水貊、東穢等,後又融合了
衛氏朝鮮遺民的後裔、漢人、
鮮卑人等。這些來自於不同民族的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一體,史書和學界一般以高句麗族稱之。
王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
新羅人為主。王氏高麗本即是新羅國民所建政權,兼併新羅和
後百濟之後,新羅人和
百濟人成為了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新羅人主要是源於
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
辰韓和
弁韓人,高氏
高麗滅亡後雖然有一部分
高句麗人加入其中,但不是
新羅人的主源。百濟則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馬
韓人。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以來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
三韓”人為主,大量的史書記載也表明王氏
高麗人和我國古人是把王氏高麗看作“三韓氏舊”的。這些源於半島南部的民族成員,在
王氏高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融合為一族,史書和學界一般稱之為高麗族。王氏高麗為
李氏朝鮮取代後,朝鮮也因此取代高麗,成為其族稱,並沿用至今。
王氏高麗非高氏高麗後裔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是高氏高麗的後裔。關於王氏高麗建國者
王建的族屬,《
高麗史》的作者認為“
高麗之先,史闕未詳”,但據我國學者考證,王建極有可能是西漢
樂浪郡漢人的後裔,因為王氏是當時樂浪郡的望族,且人戶很多。王建在臨死時親授的《
十訓要》中不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麗的後裔,而是說自己出身平民,並稱“賴
三韓山川陰佑”,統一了馬韓、
辰韓和
弁韓“三韓”,其後代也多以擁有“三韓”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麗後裔,出於統治的需要,定當會大肆宣傳,也可證王氏不是高氏的後裔。
關係
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
王氏高麗都難以和高氏高麗構成繼承關係。
2.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國時叛時附。高句麗
帝國的擴張大致上始於
大武神王高無恤時代,也就是
王莽竄漢時代。王莽貶高句麗為下句麗,從此引發了戰火。高句麗連戰得手,擊敗新莽政權,占有樂浪。併吞並了周圍的小國,勢力進入
朝鮮半島。後光武帝
劉秀擊敗高句麗,收復樂浪,以朝鮮半島上
清川江為界,以北歸東漢,以南歸高句麗。後來,
高句麗趁
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入侵,名義上尊奉北方政權,但暗中掠奪土地,到南北朝末,不僅占有了遼東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鮮半島上的
新羅、
百濟政權,迫使其臣服。
3.隋統一後,為收復遼東四郡地方,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
隋煬帝失敗引發國內的叛亂。隋亡後,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復四郡,終於在公元668年滅亡高句麗,
高句麗人大部分被
唐軍俘虜後帶入內地,分布在河北山東地區,一部分逃入百濟,新羅。百濟,據說是高句麗貴族所建立的國家,後來唐也滅亡了位於
朝鮮半島的百濟。
4.在高句麗滅亡後250年,新羅人的大將
王建弒主自立,建立了
王氏高麗政權。之所以叫
高麗,是新羅曾經臣服於高句麗,自居為高句麗繼承者。但是,
新羅人是朝鮮半島上的
三韓人(馬韓、
弁韓、
辰韓)的後裔,與
夫余人的
高句麗沒有
血緣關係,有高句麗人融入其中,不等於就是高句麗人。王氏高麗為李氏高麗取代,李氏高麗臣服於中國,自稱“中國孝子”(朝鮮《宣祖本紀》37),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
日韓合併,李氏高麗滅亡。李氏高麗是南北韓的前身。無論
王氏高麗還是李氏
高麗,領土都不出
朝鮮半島。
5.
朝鮮人自己以前也不認為是高句麗後裔。建立王氏高麗的
王建在臨終前的“十訓錄”中稱自己建國“賴三韓山川庇佑”,可見自認為是
三韓後裔,不是
高句麗人。在文化特徵上,王氏高麗直到今日朝鮮族吸收了高句麗很多,但日本吸收中國文化也很多,不能說中國歷史就是日本歷史。
6.人們之所以將王氏高麗錯誤地看作是
高句麗的繼承者,和我國的史書記載有一定關係。我國古代將高句麗簡稱為高麗。高句麗又稱為“高氏高麗”。宋代以前,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準確的,由於戰亂導致的文獻失散及王氏高麗的誤導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乃至明顯的錯誤。
《
舊五代史》和《
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
高麗寫入
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
李成桂為
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
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作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將屬於中國歷史的
箕子朝鮮、
衛氏朝鮮、
漢四郡、
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其結果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
三韓的
新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為王氏政權繼承者的
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因此,
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漢代興起於
朝鮮半島的馬韓、
辰韓、
弁韓發展為新羅、
百濟;百濟為唐朝滅亡,新羅又為王氏高麗取代;後來
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最終發展為近代韓國與現在的朝鮮半島南北朝。這些政權的疆域從來就沒有超出過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
歷史
高麗王朝自稱繼承
高句麗,但實際毫無關係。自《
舊五代史》開始,歷代正史卻將不分高氏高句麗與
王氏高麗王朝,並承認兩者有繼承關係。關於中國史書不辨兩個
高麗的原因,從《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323宋
元豐五年(1082)二月
己巳條可以看出:“史館修撰
曾鞏言:‘竊考舊史,高句驪自
朱蒙得
紇升骨城居焉,號曰高句驪,因以高為氏,歷漢至唐,高宗時其王高藏失國內徙。
聖歷中,藏子德武安東都督,其後稍自為國。元和之末嘗獻樂工,自此不復見於中國。五代
同光、天成之際,高麗王高氏復來貢而失其名。
長興三年乃稱
權知國事王建遣使奉貢,因以建為王。建子武,武子昭,昭子伷,伷弟治,治弟誦,誦弟詢,相繼而立。蓋自朱蒙至藏,可考者
一姓九百年,傳二十一君而失國。其後,復自為國,而名及世次興廢之本末,與夫王建之所始,皆不可考。”
高句麗21王的譜系清晰可考,但高句麗滅亡之後幾百年,怎么會出現一個
王建的
高麗來,史館坦承“皆不可考”。然而,
王氏高麗向宋朝奉上了一個將王氏高麗和高句麗連線起來的“高麗世次”,公式繼承高句麗社稷。中國各政權從此不辨兩個高麗,承認高氏高句麗與王氏
高麗王朝有繼承關係。《資治通鑑》卷201中記載了唐高宗對
高句麗的看法,他認為高句麗百姓也是
中國的百姓,這表明唐對高句麗所屬的態度:“戊寅,上幸九成宮。夏,四月,丙辰,彗星見於五車。上避正殿,減常膳,撤樂。許敬宗等奏請復常,曰:“彗見東北,高麗將滅之兆也。”上曰:“朕之不德,謫見於天,豈可歸咎小夷!且高麗百姓,亦朕之百姓也。”不許。戊辰,彗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