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軍事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戰略,也稱“軍事戰略”,是對軍事鬥爭全局的策劃和指導。基本含義是戰略指導者基於對軍事鬥爭所依賴的主客觀條件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性認識,全面規劃、部署、指導軍事力量的建設和運用,以有效的達成既定的政治目的和軍事目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戰略
  • 外文名:strategy
  • 屬性:經濟、戰爭、政治
  • 特性:全局性、方向性、對抗性等
  • 構成要素:戰略目的、戰略方針、戰略力量等
  • 釋義:對軍事鬥爭全局的策劃和指導
屬性,基本特性,構成要素,類型,解決問題,基本類型,地位作用,制約因素,環境影響,歷史發展,最新研究進展,相關名詞,

屬性

戰略一般有三大屬性:
(1)經濟
(2)戰爭
(3)政治
此三種屬性互相影響

基本特性

戰略的特性主要表現在:
全局性
凡屬需高層次謀劃和決策,有要照顧各個方面和各個階段性質的重大的、相對獨立的領域,都是戰略的全局。全局性表現在空間上,整個世界、一個國家、一個戰區、一個獨立的戰略方向,都可以是戰略的全局。全局性還表現在時間上,貫穿於指導戰爭準備與實施的各個階段和全過程。戰略的領導者和指揮者要把注意力擺在關照全局上面,胸懷全局,通觀全局,把握全局,處理好全局中的各種關係,抓住主要矛盾,解決關鍵問題;同時注意了解局部,關心局部,特別是注意解決好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局部問題。
方向性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具有很強的政治目的。任何戰略都反映一個國家或政治集團利益的根本的目標方向,體現它們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是為其政治目的而服務的,具有鮮明的目標方向。
對抗性
制定和實施戰略都要針對一定對象。通過對其各方面的情況進行分析判斷,確定適當的戰略目的,有針對性地建設和使用好進行鬥爭的力量,掌握鬥爭的特點和規律,採取多種鬥爭形式和方法,對敵抑長擊短,對己揚長避短,以取得預期的鬥爭效果,是戰略謀劃的基本內容。
預見性
預見性是謀劃的前提,決策的基礎。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 全面分析、正確判斷、科學預測國際國內戰略環境和敵友關係以及敵對雙方戰爭諸因素等可能的發展變化,把握時代的特徵,明確現實的和潛在的鬥爭對象,判明面臨威脅的性質、方向和程度,科學預測未來戰爭可能爆發的時機、樣式、方向、規模、進程和結局,揭示未來戰爭的特點和規律,是制定、調整和實施戰略的客觀依據。
謀略性
戰略是基於客觀情況而提出的克敵制勝的鬥爭策略。它是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變被動為主動,化劣勢為優勢,以少勝多,以弱制強,乃至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方法。運用謀略,重在對戰爭全局的謀劃。制定戰略強調深謀遠慮,尊重戰爭的特點和規律,多謀善斷,料敵定謀,靈活多變,高敵一籌,以智謀取勝。

構成要素

戰略的構成要素主要有:
戰略目的
戰略目的是戰略行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是制定和實施戰略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戰略目的是根據戰略形勢和國家利益的需要確定的。不同性質的國家和軍隊,其戰略的目的不同。對於奉行防禦戰略的國家來說,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特別是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完整和統一是戰略的基本目的。確定戰略目的,強調需要與可能相結合,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符合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與國家的總體目標和國力相適應,滿足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對維護自身利益的基本要求。
戰略方針是指導戰爭全局的方針,是指導軍事行動的綱領和制定戰略計畫的基本依據。它是在分析國際戰略形勢和敵對雙方戰爭諸因素基礎上制定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對不同的作戰對象,不同條件下的戰爭,應採取不同內容的戰略方針。每個時期或每次戰爭除了總的戰略方針外,還需制定具體的戰略方針,以確定戰略任務、戰略重點、主要的戰略方向、力量的部署與使用等問題。
戰略力量是戰略的物質基礎和支柱。它以國家綜合國力為後盾,軍事力量為核心,在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基礎上,根據戰略目的和戰略方針的要求,確定其建設的規模、發展方向和重點,並與國家的總體力量協調發展。
戰略措施是為準備和進行戰爭而實行的具有全局意義的實行戰略的保障,是戰略決策機構根據戰爭的需要,在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學技術和戰略領導與指揮等方面,所採取的各種全局性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步驟。

類型

戰略是籌劃和指導戰爭全局的方略。 即根據對國際形勢和敵對雙方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地理等諸因素的分析判斷,科學預測戰爭的發生與發展,制定戰略方針、戰略原則戰略計畫,籌劃戰爭準備,指導戰爭實施所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戰略產生於戰爭實踐,長期使用於軍事領域,本義即軍事戰略。戰略可按 不同的標準劃分類型。按社會歷史時期劃分,可分為古代戰略、近代戰略、現代戰略;按作戰性質劃分,有進攻戰略和防禦戰略;按使用武器的類型劃分,有常規戰爭戰略和核戰爭戰略(見核戰略);按軍種劃分,有陸軍戰略、海軍戰略和空軍戰略;按作戰持續時間劃分,有速決戰略和持久戰略,等等。
凡屬有關戰爭準備與實施,軍事力量的建設和使用的全局性的內容,都是戰略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主要是:為制止和推遲戰爭而進行的鬥爭;為對付戰爭而進行的長遠準備和臨戰準備;戰爭爆發後的戰略領導與指揮;結束戰爭的戰略決策與處置等。
人類社會有了戰爭,就逐漸形成了戰略。在中國古代,有關戰爭全局的籌劃與指導曾使用兵略、謀略和方略等特定的術語表述戰略。漢成帝於公元前26年命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任宏將兵書分為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等四類,其中兵權謀講的就是戰略。戰略一詞,在中國最早見於西晉初史學家司馬彪所著《戰略》一書,後屢見於《三國志》、《廿一史戰略考》等史籍中。這些術語,其核心含義與現代戰略意義有類似之處,但與戰役法、戰術區分不嚴格,有時還含有政治、外交謀略和戰法之意,使用也不統一。19世紀末,中國開始用“戰略”翻譯西方的“strategy”一詞。20世紀30年代,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指出:“戰略問題是研究戰爭全局的規律的東西。”毛澤東關於戰略的論述,奠定了現代中國戰略定義的基礎。
分析戰略上成功的戰例,以供將軍們提高運籌和指導戰爭的能力。東羅馬(拜占庭)皇帝莫里斯於公元580年前後寫了一本訓練高級將領用的軍事教科書,名為《將略》(Strategicon),意為將道或統帥藝術,與戰略名異實同。18世紀末,普魯士的A.H.D.von比洛在其所著的《新戰爭體系的精神實質》中,將戰略與戰術加以區分,並賦予其定義:“戰略是關於在視界和火炮射程以外進行軍事行動的科學;而戰術是關於在上述範圍以內進行軍事行動的科學。”(《論資產階級軍事科學》第30頁,軍事科學出版社,1985)普魯士C.von克勞塞維茨為戰略所下的定義是:“為了達到戰爭目的而對戰鬥的運用。”(《戰爭論》第1卷第175頁,商務印書館,1978)瑞士A.H.若米尼認為:“戰略是在地圖上進行戰爭的藝術,是研究整個戰爭區的藝術。”(《戰爭藝術概論》第87頁,解放軍出版社,1986)美國經參謀長聯席會議批准的軍事戰略的定義是:“運用一國武裝力量,通過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達成國家政策的各項目標的一門藝術和科學。”《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對戰略的定義是:“在戰爭中利用軍事手段達到戰爭目的的科學和藝術。”日本《世界大百科全書》為戰略所下的定義是:“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運用力量的科學與策略。”《蘇聯軍事百科全書》為戰略所下的定義是:“軍事學術的組成部分和最高領域,它包括國家和武裝力量準備戰爭、計畫與進行戰爭和戰略性戰役的理論與實踐。”古今中外對戰略的稱謂繁多,性質不同,定義各異,但有其相同之處;即都是指在一定時期,建設和使用以軍隊為主體的軍事力量,籌劃和指導戰爭全局的準備與實施,以達到一定的政治目的,為一定的階級、國家、民族和政治集團的利益服務的方略。隨著戰略理論的發展,西方有的國家出現了更高層次的大戰略、國家戰略、國防戰略及有關的發展戰略。戰略這一概念,已擴大延伸到軍事領域以外,為其他許多領域所借用,泛指對全局性重大的、高層次決策的謀略。
中國古代常稱戰略為謀、猷、韜略、方略、兵略等。西晉曾出現司馬彪以“戰略”命名的歷史著作。英語中與“戰略”相對應的詞strategy,源於希臘語strategos,原意是“將兵術”或“將道”。近代,戰略在世界各國先後發展成為軍事科學的重要研究領域。現代戰略涉及的範圍日趨擴大,西方國家陸續提出了“大戰略”、“國家戰略”、“全球戰略”等一類概念。“戰略”一詞現已被各個領域所借用,諸如政治戰略,經濟戰略,科技戰略 ,外交戰略,人口戰略,資源戰略,體育戰略,等等。
戰略是同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產方式相聯繫的。它依賴於社會物質生產 、 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和人的覺悟程度,為國家或政治集團所規定的基本政策服務。國家的社會制度,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以及主觀指導,對戰略的制定和實施起決定作用。戰略同國家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面積、人口、資源、交通運輸,以及作戰地區的地形、水文、天候等,也有密切關係。
毛澤東軍事思想關於戰略的核心觀點是人民戰爭思想,即廣泛宣傳民眾、廣泛發動民眾、廣泛依靠民眾,使敵人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毛澤東的這一戰略思想,指導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軍隊從失敗走向勝利。其在抗日戰爭期間發表的著名的軍事著作《論持久戰》,就是在這一戰略思想指導下完成並自始至終貫穿著人民戰爭的觀點,而且由八路軍、新車軍和抗日根據地幹部民眾進行了成功實踐,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指導戰爭全局的方略。通常指軍事戰略,即戰爭指導者為達成戰爭的政治目的,依據戰爭規律所制定和採取的準備和實施戰爭的方針、策略和方法。
中國革命戰爭戰略,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行統一戰線,依靠人民軍隊進行人民戰爭的戰略。它經過長期戰爭實踐的檢驗,具有豐富的內容,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戰爭和戰略的原理、原則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
中國革命戰爭戰略的基本理論原則是:
①實事求是地研究戰爭,指導戰爭,使戰爭指導符合於客觀實際。這是革命戰爭戰略的立足點。
軍事戰略服從和服務於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和基本政策,以解放人民、建立和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新型國家為目的,這是革命戰爭戰略的根本出發點。
③動員民眾,組織民眾,實行人民戰爭,這是革命戰爭戰略的基礎。
④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積極防禦,持久作戰。這是統管革命戰爭全局的指導方針。
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這是實施積極防禦戰略的主要方法。
革命戰爭戰略的全面實施,還有賴於其他許多指導原則的正確運用,諸如巧妙地運用運動戰、游擊戰、陣地戰3種作戰形式;適時正確地實施戰略轉變;掌握決戰時機;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和穩定、高效能的戰略指揮,以及按照“平戰結合”、統籌兼顧等原則 ,周密而充分地作好戰爭準備,等等。革命戰爭戰略這許多基本原理原則,必須按照不同的歷史條件加以具體的發展和運用,依據新的情況,制定戰略行動的具體指導方針,才能引導戰爭走向勝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解放軍按照現代戰爭的要求,不斷改革部隊的編制、體制和教育訓練,加強軍種、兵種建設,發展高新軍事技術和研製新式武器,把自己建設成為一支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力求有效地解決戰爭指導上面臨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使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戰爭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為未來的反侵略戰爭作好一切準備,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古時代的軍事戰略關鍵,在於支配財富的經濟基礎,因為後者意味著屆時能有多少兵力可用在戰場上。在中古初期,由於所有的財富均來自於農田和牧場,所以鄉間都是主要的攻防地區。隨著時代的發展,城鎮透過貿易和工業,逐漸演變成重要的控制點,儼然成為財富的中心。
城堡的攻防往往是戰爭的重要元素,因為它們護衛著農地。居住在城堡中的戰士會控制鄰近的地區。隨著城鎮的發展,它們也需要防禦工事的修築。防衛與攻取城鎮,逐漸地比爭奪城堡變得更為重要。
在戰場上的軍隊會用計取得重要的防守點並攻掠鄉間地區,或制止敵軍採取同樣的軍事行動。野地戰通常會持續到粉碎敵軍的侵略行動為止。例如在1066年的杭斯丁之役,就是由英格魯撒克遜人群起作戰,制止諾曼人的入侵。不過,英格魯撒克遜人失敗了,而諾曼人在威廉的領導之下,則在隨後數年的征服戰中,逐步確立在英格蘭的控制權。955年的萊區菲爾德之役,日耳曼人與來自東方的馬札兒侵入者作戰。在奧圖一世的帶領下,日耳曼人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終結了馬札兒人的入侵。在732年,鐵錘查理打敗了摩爾人,終止了回教徒的入侵,並把勢力擴展到西班牙。
克里斯、波提耶和亞琴科特等戰役,是法軍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力圖阻止英軍入侵的抗戰行動,但是法國人在這三場戰役中均告失敗,使得英國得以入侵不斷。不過,在這個案例中,英國人的入侵併未能讓他們建立永久的控制權,而法國最終卻贏得戰爭。
十字軍企圖在聖地奪取並保有重要的據點,藉以維持這個地區的控制權。十字軍東征期間的諸多戰役,都為了互相突破彼此的控制權。薩拉森人薩拉丁的領導之下,於1187年贏得哈丁之戰,為奪回耶路撒冷鋪下成功之路。

解決問題

1,對國內外形勢的估量和對敵對雙方軍事、政治、經濟、地理、科學技術等因素的分析;
2,對戰爭可能爆發的時機、戰爭的性質、特點和發展趨勢的判斷;
3,戰略方針、戰略任務、戰略方向、戰略階段和主要作戰形式的確定,
4,戰區劃分;
6,武裝力量的建設;
7,軍事思想和軍事技術的研究,
8,戰略資源的開發、儲備和戰略後方建設;
9,國防工業的布局和武器裝備的研製、更新;
10,動員體制的確立;
11,國防工程的計畫和實施;
12,戰略指揮系統的組建和完善;
13,作戰序列的確定;
14,戰略協同的組織;
15戰略預備隊的使用;
16,戰略後備的調配,以及如何抓好有關全局的樞紐和環節,適時實施戰略轉變,奪取戰略主動權
戰略和戰役、戰術是全局和局部的關係。戰略對戰役、戰術起指導、制約作用。同時,戰略企圖的實現,又有賴於戰役、戰術的勝利。

基本類型

戰略的基本類型是進攻戰略和防禦戰略。許多國家把正確確定戰爭目的和作戰目標,及主動權、靈活性、統一指揮、集中兵力和節約兵力以及機動、突然和快速反應等問題,當作戰略的一般原則 。這些都反映了戰略思想的某種共同性。但是由於戰爭的性質不同,各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以及民族、宗教、軍事傳統等條件的不同,以至統帥個人素質的差異,又使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戰略,具有不同的特色。研究在各個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地域和民族、不同性質的戰爭的戰略,應該著眼其特點 和著眼其發展。

地位作用

戰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國家根本性的軍事政策,是軍事活動的主要依據,是運用軍事力量支持和配合國家進行政治、經濟、外交鬥爭的重要保障。它既指導戰時,也指導平時;既指導軍事力量的使用,也指導軍事力量的建設;既指導準備與實行戰爭,贏得戰爭的勝利,也指導遏制戰爭,維護和平。戰略正確與否,決定戰爭的勝負,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榮辱興衰。戰略對戰役法和戰術具有指導作用,同時戰役法和戰術對戰略也有著重要影響。

制約因素

戰略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主要是:
政治因素
政治對戰略具有統率和支配作用,決定戰略的性質和目的,賦予其任務和要求,影響戰略的制定、實施和調整。戰略服從並服務於政治,滿足政治的要求,完成政治賦予的任務。制定和實施戰略,強調注重政治,充分考慮敵對雙方的政治情況、戰略的政治目的和政策要求,並善於運用政治手段。
軍事因素
主要是軍事力量和軍事思想的因素。軍事力量的強弱,對戰爭的規模、持續時間、活動方式及其結局有重大影響,對能否完成戰略任務,達成戰略目的,起直接的作用。軍事思想先進與否,對能否制定和實行正確的戰略,取得戰爭的勝利至關重要。制定和實施戰略,要運用先進的軍事思想,力求正確估計敵對雙方的軍事情況,採取積極措施,有效地增強軍事實力,為完成戰略任務、達成戰略目的創造條件。
經濟因素
戰略是以一定的生產力為基礎,並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經濟能推動戰略的發展,提高戰略對環境變化的承受能力和應變能力,增強作戰手段的選擇性。經濟制約戰略目標、戰略方向、戰略重點和戰爭規模的選擇與確定。制定和實施戰略,必須考慮敵對雙方的經濟情況。經濟利益上的矛盾和衝突,是爆發戰爭和發生軍事衝突的基本動因。戰略所追求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維護或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
科學技術因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戰鬥力。敵對雙方現有的科學技術水平,是制定和實施戰略的重要依據之一。當代高新技術與新式武器裝備在軍事上的廣泛套用, 使戰爭的爆發方式、 規模、強度、過程、階 段、持續時間和結局,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從而引起了戰略思想、作戰方式方法、作戰手段和戰略理論的發展變化。積極發展高新技術,更新武器裝備,為實現戰略提供可靠的物質條件,並預見科學技術發展對戰略的影響,以適應戰略的需求。
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與國家安全有著直接的聯繫。國家的地理位置、幅員、人口、資源、交通等狀況影響軍事力量的強弱及效能的發揮。國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氣象、水文和周邊的地理環境,對軍種兵種建設、武器裝備發展方向、戰場建設、作戰形式、作戰行動、戰略指揮和戰略思想都有重大的影響。制定和實施戰略,強調重視敵對雙方的地理因素,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力求使武器裝備和作戰方式方法與戰場地理環境特點相適應。

環境影響

一,戰略與戰略環境是主觀與客觀存在的關係。
二,正確認識和分析戰略環境,是正確制定戰略的先決條件。
三,戰略對戰略環境的發展變化也具有重大的能動作用。

歷史發展

自有戰爭以來,戰略便出現於人們的戰爭實踐活動中。隨著戰爭和社會的發展,戰略經歷了形成、發展和不斷完善的漫長過程。
古代戰略
夏、商、周是中國古代戰略開始形成的時期。早在氏族社會末期,如傳說中的黃帝部族與蚩尤部族的涿鹿之戰,以及進入奴隸社會之後的夏啟有扈甘之戰、商滅夏的鳴條之戰、周滅商的牧野之戰等,有關戰爭的謀略已略具雛形,初步涉及到對戰爭勝負因素的分析,,認為有德不可敵,哀兵可吉,師出有律,失律凶也;強調運用謀略、戰法和陣式,如爭取與國,剪敵羽翼,乘勢而動,量力而行,伺隙擊弱,機動進退,車徒配合等。這在《尚書》、《周易》以及《軍政》、《軍志》等古籍中皆有記述。
袁尚袁尚
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戰略迅速發展的時期。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和戰爭持續時間的延長,在籌劃和指導戰爭全局時,重視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對戰爭的作用,強調義兵、義戰,注重變法圖強,富國強兵,並從戰爭的長期性上著眼戰略指導問題。齊桓公提出的“尊王攘夷”,晉文公的“聯秦制楚”,吳國的“三分四軍”等,都是這一時期戰略運用的典型。戰國時期,還出現了諸侯國“合眾弱以攻一強”和“事一強以攻眾弱”的聯盟戰略,如合縱抗秦、連橫破縱、遠交近攻等。秦為統一六國,還實施了一系列進攻戰略。這一時期產生了《孫子》、《吳子》、《孫臏兵法》、《司馬法》、《尉繚子》、《六韜》等一大批著名兵書,奠定了中國古代戰略理論的基礎。其中尤以《孫子》為最。《孫子》揭示了戰爭的普遍規律,論述了駕馭戰爭克敵制勝的許多原理原則,比較系統地闡述了軍事戰略理論。
秦漢至清朝是戰略進一步發展的時期。秦朝以牆(長城)制騎,“用險制塞”(《史記》),實行軍事築城安邊設防的防禦戰略漢高祖劉邦文武並用,治國治軍,富國強兵,重視基地建設。漢武帝由單純防禦轉入攻勢防禦,實行“以騎制騎”之策,注重發展騎兵集團,採取長驅千里出擊、遠程奔襲、正面衝擊、翼側迂迴的騎兵進攻戰略,並實行兵農結合,軍屯實邊,強邊固防政策。秦漢修馳道,疏江河,重視全國性的交通網建設。兵書《黃石公三略》論述了民本思想,認為:“制勝破敵者,眾也,以弱勝強者,民也。”《淮南子》中的《兵略訓》闡明了政勝、眾勝、謀勝之道。三國時期,在多極鬥爭中,聯盟戰略運用最為出色,如諸葛亮的“聯吳抗曹”、孫權的“聯魏擊蜀”。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古代料敵審勢,因情定策制定戰略的典範。馬謖攻心戰,運用惑敵、誘敵、動敵、誤敵等計謀均收良效。隋唐時期,在用兵上更多地表現為軍政兼行,恩威並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採取中外相維、重首輕足、內重外輕、居重馭輕和扼制要地的戰略布局,居關中,以臨四方,便於機動和控制;對據險養威,建立基地,堅守城邑,圍城打援,輕騎急襲的運用也很成功。著名的兵書《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闡明奪取主動權,致人而不致於人的用兵原理原則,發展了古代兵書中的奇正觀,探討了一系列戰略理論問題。宋朝為抗擊騎兵攻擊,利用江河堅城為屏障,並在築城防禦中增加了火力要素,使城市防衛戰法頗有創新。宋朝堅持辦武學,培養高級軍事謀略人才,頒布了第一部軍事教科書《武經七書》,並有《虎鈐經》、《武經總要》、《何博士備論》、《守城錄》、《歷代兵制》、《百戰奇法》等彙輯性和專題性的軍事名著,論述了戰略理論問題。元朝攻打南宋時,採取騎兵和火器相結合,實行遠程戰略迂迴和步、騎、水軍聯合多路進軍的進攻戰略。明朝實行防禦戰略,沿長城一線因險制塞,以點制面,以牆制騎,精兵機動與城守結合;在沿海地區,則陸海結合,分區分要點設防。明朝的著名軍事著作有《武備志》、《登壇必究》、《籌海圖編》等,論述用兵要則、軍事地理、海防理論等戰略問題。清朝前期採取了徐圖漸進,長期消磨的戰略,削弱和破壞明朝的戰爭潛力。從康熙帝開始,一改歷代“牆守”觀念,提出以“蒙古為長城”的戰略思想,在安邊固防中取得重大成就。
中國歷史上眾多的農民戰爭,在戰略上也有其特色。主要是:利用時機,揭竿而起;除暴安良,廣收人心;飄忽不定,流動作戰;乘虛蹈隙,以戰養戰,等等。
在西方,古代希臘、馬其頓、羅馬、迦太基等進行的戰爭,對西方古代戰略的形成和發展有較大的影響。當時戰略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訓練和裝備軍隊,組織遠征,組織協同,規定作戰線,實施機動,爭奪交通線,籌集人力、物力,支持持久戰爭等。5世紀之後,歐洲各國先後進入封建時代,戰爭長期在騎士制度支配下進行,戰略發展緩慢。15世紀之後,歐洲一些中央集權國家形成,火藥、火器的運用使西方各國軍隊裝備編制及戰略隨之發生了較大變革。義大利N.馬基雅維里的《戰爭藝術》等軍事著作,在西方軍事學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改革軍隊編制,運用炮兵,實施一翼突擊的機動作戰等戰爭實踐活動及其戰略思想,對西方近代資產階級戰略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有重要影響。
中世紀戰略
中古時代的軍事戰略關鍵,在於支配財富的經濟基礎,因為後者意味著屆時能有多少兵力可用在戰場上。在中古初期,由於所有的財富均來自於農田和牧場,所以鄉間都是主要的攻防地區。隨著時代的發展,城鎮透過貿易和工業,逐漸演變成重要的控制點,儼然成為財富的中心。
公孫淵公孫淵
城堡的攻防往往是戰爭的重要元素,因為它們護衛著農地。居住在城堡中的戰士會控制鄰近的地區。隨著城鎮的發展,它們也需要防禦工事的修築。防衛與攻取城鎮,逐漸地比爭奪城堡變得更為重要。
在戰場上的軍隊會用計取得重要的防守點並攻掠鄉間地區,或制止敵軍採取同樣的軍事行動。野地戰通常會持續到粉碎敵軍的侵略行動為止。例如在1066年的杭斯丁之役,就是由盎格魯-薩克遜人群起作戰,制止諾曼人的入侵。不過,盎格魯-薩克遜人失敗了,而諾曼人在征服者威廉的領導之下,則在隨後數年的征服戰中,逐步確立在英格蘭的控制權。955年的萊區菲爾德之役,日耳曼人與來自東方的馬札兒侵入者作戰。在奧圖一世的帶領下,日耳曼人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終結了馬札兒人的入侵。在732年,鐵錘查理打敗了摩爾人,終止了回教徒的入侵,並把勢力擴展到西班牙。
克里斯、波提耶和亞琴科特等戰役,是法軍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力圖阻止英軍入侵的抗戰行動,但是法國人在這三場戰役中均告失敗,使得英國得以入侵不斷。不過,在這個案例中,英國人的入侵併未能讓他們建立永久的控制權,而法國最終卻贏得戰爭。
十字軍企圖在聖地奪取並保有重要的據點,藉以維持這個地區的控制權。十字軍東征期間的諸多戰役,都為了互相突破彼此的控制權。薩拉森人薩拉丁的領導之下,於1187年贏得哈丁之戰,為奪回耶路撒冷鋪下成功之路。
近代戰略
16世紀之後,是歐洲資產階級近代軍事戰略的形成與發展時期。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一系列被迫處於內線作戰的戰爭中,善於有節制地使用兵力,運用頻繁的機動和翼側攻擊的戰法。英國的H.勞埃德論證了基地、作戰線、地形、戰場面積、軍隊數量等的相互關係及其在戰略上的運用。18世紀,拿破崙一世在長期戰爭中,創造了許多新的作戰方法。他強調選定主要作戰方向,快速機動,集中優勢兵力,以突然迅猛的進攻,出其不意地襲擊殲滅敵人,並建立強大的預備隊等原則。C.von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是資產階級軍事理論的經典。A.H.若米尼的《戰爭藝術概論》是西方全面論述戰爭和戰略理論的著作。這些著作,對資產階級戰略理論的發展起了較大的作用。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以使用坦克、飛機、鐵甲艦等新式武器裝備為基礎的戰略理論相繼問世。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德國H.K.B.von毛奇的速決進攻戰略;德國A.von施利芬的速決和殲滅戰略;美國A.T.馬漢的以海權論為中心的海軍戰略。20世紀初期,爆發了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世界而進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初期交戰雙方都信奉速決進攻戰略,企圖通過強大兵團的機動作戰,迅速結束戰爭。然而,在綿亘的陣地上實施攻防戰和持久的消耗戰,使戰爭陷入長期僵持局面。戰略指導落後於戰爭現實的情況甚為明顯。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無產階級的戰略理論。他們強調無產階級專政的首要條件就是無產階級的軍隊,創立了關於組織城市工人武裝起義奪取政權的學說,提出了人民戰爭積極防禦的戰略指導原則。列寧在領導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及其以後的國內戰爭和粉碎外國武裝干涉的戰爭中,全面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戰爭思想並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提出了建軍原則。這些先進的戰略指導原則,奠定了無產階級戰略理論的基礎。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開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林則徐魏源等一些有識之士提出“師夷制夷”的主張,而後,真正意義上的洋務運動開展起來,引進西方的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倡辦兵工船務,模仿西方軍制,移用西方操典,建立新式海軍,編練新式陸軍。清朝政府在戰略上內外並重,注意邊防、海防要塞建設。但由於政治上的腐敗,清軍在中日甲午戰爭和抗擊八國聯軍入侵戰爭中遭到慘敗,“師夷制夷”的戰略主張未能實現。這一時期魏源編著的《海國圖志》敘述了世界各國的地理分布和歷史政情,提出富國強兵抵禦外侮之道。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起義戰爭,採取略城堡,舍要塞,專意金陵,據為根本的遠程奔襲戰略,長驅湘鄂,直取南京,建立了天朝,後因內訌和戰略指導失誤而歸於失敗。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以推翻清朝建立民國為目的,採取團結海內外愛國力量,籌集款械,聯絡會黨,組織武裝起義,先在一二個省舉事,爾後張勢於全國的戰略,終於取得了勝利。中國近代的戰略反映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特點。
現代戰略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G.杜黑的空中戰爭理論,德國E.魯登道夫總體戰爭理論,英國J.F.C.富勒的機械化戰爭理論,對世界許多資本主義國家都產生過影響,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些參戰國的軍事戰略。德國A.希特勒承襲了施利芬、魯登道夫和富勒等人的殲滅戰、總體戰爭和機械化戰爭理論,採取以閃擊戰為核心的進攻速決戰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軍事思想保守落後,迷信馬奇諾防線,實行消極防禦,很快失敗。美國採取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發揮海軍和空軍優勢,開闢第二戰場,迫使德國處於兩面作戰的困境。蘇聯實行積極防禦,扭轉了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面,進而組織戰略反攻和進攻,逐次圍殲法西斯軍隊的重兵集團。中國人民堅持持久抗戰,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對太平洋和歐洲兩大戰場都起到了巨大的戰略配合作用。反法西斯同盟國家軍隊的聯合作戰,終於贏得了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戰略的總體謀劃與協調,集中主力於主要戰場,陸軍、空軍、海軍的戰略運用與作戰協同,經濟戰、能源戰、交通戰的運用以及使用核武器等新的實踐,使現代軍事戰略的內涵更為豐富。與此同時,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中國等一些國家和地區人民革命戰爭的偉大實踐,使現代革命戰爭戰略得到了很大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核武器制勝論和核威懾戰略在一段時期內成為美蘇兩國軍事思想和軍事戰略的基礎。中國一再聲明,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主張徹底銷毀核武器。無核和少核國家堅持反對核軍備競賽,同時重視研究對付核戰爭、防備核突襲,探討在核條件下軍隊建設和作戰的一系列戰略問題。與此同時,美蘇之間還展開一場以發展空間武器為重點的對抗與競爭。國際形勢雖處於相對和平時期,大戰可能打不起來,但局部戰爭和軍事衝突此伏彼起,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維護國家利益,注重應付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與軍事衝突,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軍事戰略謀劃的主要內容。
中國革命戰爭戰略的形成和發展 長達20多年的中國革命戰爭,是中 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民戰爭。伴隨著革命戰爭的歷史進程,中國革命戰爭戰略也經歷了形成、充實、豐富和發展的過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採取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總戰略,在國民黨統治薄弱的地區,廣泛發動民眾,積極開展游擊戰爭,從而形成了實行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和建設根據地相結合的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紅軍在總結井岡山鬥爭時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隨著戰爭的勝利發展,紅軍實行了由游擊戰向游擊性的運動戰的戰略轉變,並在反“圍剿”作戰中採取了誘敵深入、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及充分準備、慎重初戰,集中兵力打運動戰、速決戰、殲滅戰等一系列作戰原則,粉碎了敵人多次的重兵“圍剿”。後來,由於“左”傾冒險主義者堅持消極防禦,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在1935年1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召開的遵義會議之後,紅軍在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等領導人指揮下,採取高度靈活機動的運動戰的作戰方針,突破敵人重兵集團的圍追堵截,勝利地到達陝北,完成了戰略轉移。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撰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鬥爭》、《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創立了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戰略理論,解決了堅持積極防禦,依靠、動員、組織和武裝廣大人民民眾,實行人民戰爭,建設一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人民軍隊為骨幹的武裝力量,建設革命根據地,以及軍隊的作戰指導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1936年12月,毛澤東又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闡明了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和方法論,揭示了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和規律,總結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戰略防禦及其作戰原則等歷史經驗,從而奠定了中國革命戰爭戰略的理論基礎。
抗日戰爭時期,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新編第四軍,全國人民結成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從時代的特點入手,分析了抗日戰爭的特點和規律,制定了放手發動民眾,動員一切力量,實行全面的、全民族的人民戰爭路線,確立了持久戰的總方針,並提出了正面戰場實行高度的運動戰敵後戰場實行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的戰略方針,以及內線持久的防禦戰和外線速決的進攻戰的具體作戰方針,實行了由土地革命戰爭後期的運動戰向抗日戰爭游擊戰的戰略轉變,把游擊戰提高到戰略地位,創建了抗日武裝力量和敵後抗日根據地,領導軍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在此期間,毛澤東撰寫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和《戰爭和戰略問題》等重要著作,就抗日戰爭的形勢、特點、發展趨勢、戰爭目的、戰爭的指導路線、戰略方針、戰略階段、作戰形式、作戰方針、戰略指揮原則、根據地建設、戰略轉變、武裝力量建設和游擊戰爭等一系列戰略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創立了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理論,使中國革命戰爭戰略理論趨於成熟。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科學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制定了以殲滅國民黨軍隊有生力量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為主的戰略方針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實行了由抗日游擊戰爭向國內正規戰爭的戰略轉變。中國人民解放軍通過幾年作戰,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在這一時期,毛澤東撰寫了《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將革命進行到底》等論著,全面地闡明了解放戰爭的特點和規律,提出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方針和以打殲滅戰為核心內容的十大軍事原則,解決了戰略進攻,特別是大兵團作戰的戰略決戰、戰略追擊問題,以及廣泛動員人民民眾,實行人民戰爭,加強兵種建設等問題,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革命戰爭戰略理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抗美援朝戰爭和幾十年的鞏固國防、抵禦侵略、保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維護國家利益和尊嚴的鬥爭中,戰略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
抗美援朝戰爭,前期為戰略反攻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的密切配合下,執行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的陣地戰、敵後游擊戰相結合的戰略方針,進行了5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回到三八線附近。後期為戰略防禦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採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陣地戰為主,進行以坑道為骨幹的陣地防禦和反擊作戰,採用“零敲牛皮糖”的戰法,粉碎了敵方多次局部進攻,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籤了字。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劣勢裝備與優勢裝備的敵人作戰,在同敵人大量的空軍、炮兵、裝甲兵作鬥爭,粉碎敵方生物、化學武器襲擊,進行諸軍種、兵種聯合作戰,實行人民戰爭,組織現代化的後勤保障以及戰略指導等方面,都積累了許多新經驗,更加豐富了自己的戰略理論。
和平建設時期,中國始終堅持積極防禦戰略。中國堅定地貫徹執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完整和安全,保衛“四化”建設,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從國家建設大局,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時刻保持警惕,不斷提高軍政素質和戰鬥力,掌握應付現代戰爭的能力,多次進行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維護了國家的尊嚴,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1985年,中央軍委對國際形勢作出新的判斷,確定軍隊建設在指導思想上實行戰略性轉變,由準備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狀態,轉到和平時期建設的軌道上來,提出了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的一系列方針原則,對戰略作了必要的調整,戰略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
中國革命戰爭戰略的基本原則
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和建國後保衛祖國的鬥爭中所確立的中國革命戰爭戰略的基本原則,經過長期戰爭實踐的檢驗,具有豐富的內容,並隨著戰爭實踐的發展而繼續發展,不斷充實新內容,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深遠的指導意義。歸結起來,這些原則主要有:
①為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服務。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國家利益和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體現。軍事戰略必須為實現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目的服務。
②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路線,使主觀指導與客觀實際相符合。在戰爭實踐中力求做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揭示戰爭的特點和規律,並運用這些規律於自己的行動;調查研究,知己知彼,從實際出發,規定戰略方針和原則,正確處理好需要與可能、平時與戰時、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係;學習前人的歷史經驗,掌握戰爭的普遍規律,並重視自己的經驗,著眼於戰爭的特點和發展,掌握戰爭的特殊規律;在一定的客觀條件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爭取戰爭的勝利。
③建設一支由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的以人民軍隊為骨幹的武裝力量。根據國家安全利益面臨威脅的程度、現代化戰爭的要求和履行職能的需要,確定武裝力量發展的方針原則、規模、速度和水平,並將其納入國家總體建設規劃。在服從國家經濟建設的前提下,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著眼於增強綜合國力,堅持精幹的常備軍與強大的後備力量相結合、常規力量與戰略核力量相結合、軍事實力戰爭潛力相結合,不斷提高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的自衛作戰能力。
④實行積極防禦。這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對外政策所決定的。中國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首先挑起戰爭,侵略別的國家。中國只有遭到侵略時才奮起自衛,堅決進行還擊和反擊,消滅來犯之敵。實行積極防禦,堅持後發制人,強調:充分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寓攻於防,防攻結合,靈活運用,把戰略上的防禦與戰役、戰鬥上的進攻結合起來,把戰略防禦與戰略反攻和戰略進攻結合起來,通過積極的攻勢行動,大量殲滅敵人,奪取戰爭的勝利;靈活運用作戰形式和鬥爭形式;立足於在複雜困難的情況下作戰,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在與強敵作戰和全面戰爭中,力求拖住敵人,持久勝敵;與弱敵作戰和局部戰爭中,力求速戰速決。
⑤動員和依靠人民進行戰爭,實行人民戰爭,堅持為人民利益而戰。人民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動員、武裝和依靠廣大人民民眾,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在多領域、多方面以多種鬥爭手段和形式進行的民眾戰爭。實行人民戰爭要求做到:建立和完善高度集中統一的戰略領導機構,保證平時和戰時的戰略領導與指揮;走富國強兵之路,從長計議,統籌安排,平戰結合,軍民兼容,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基礎上,搞好軍警民一體的武裝力量建設和戰備建設,提高防衛作戰能力;根據現代戰爭的要求,發展武器裝備,探討以現有武器裝備克敵制勝的新戰法;發揮多種武裝力量和多種鬥爭形式、多種作戰形式在保衛祖國、抵禦侵略中的整體威力;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建設和保衛祖國的榮譽心、責任感,做好戰時的動員工作,發揮政治工作的領導與保證作用,等等。
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這是實施積極防禦戰略的主要方法。戰略的奧妙就在於集中兵力。集中兵力能改變進退、攻守、內線與外線、劣勢與優勢、弱與強、不利與有利、被動與主動的形勢。集中優勢兵力,是指把主要兵力集中使用於主要的戰略方向上,構成有利的戰略部署,使用於關鍵性的時間和地點,有重點地打擊敵人,以求速戰速決;選擇有利的戰機,包圍殲敵較弱的一部分,務期必克,得手後再及其餘,各個殲滅之。通過這一戰法的運用,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轉化敵我力量對比,贏得戰爭的勝利。在現代條件下,集中優勢兵力,不僅強調重視兵力兵器數量上的優勢,也強調重視質量上的優勢,並採取嚴密的戰略偽裝電子對抗、佯動等措施,適時集中強大而有活力的軍隊。
⑦保持戰略領導與指揮的主動性、靈活性、計畫性。主動性是指軍隊行動的自由權。它在戰爭中表現為戰爭指導者的強有力的主觀指導和軍隊積極的作戰行動。 主動性同戰略領導與指揮的正確和軍事力量的優勢是分不開 的。奪取並保持主動,有賴於正確分析和估計敵對雙方的客觀情況,科學決策,正確處置軍事、政治和外交等行動;保存並集結最大而有活力的軍隊,造成由局部到全局的優勢與主動;採取多種欺騙、偽裝等辦法,造成敵人的錯覺和不意,陷敵於困境,使其喪失優勢和主動,使己獲得優勢和主動。
靈活性是指靈活地運用戰略戰術和兵力。它是基於客觀情況審時度勢而採取及時恰當的行動對策的一種才能。人民解放軍作戰,歷來堅持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對什麼敵人打什麼仗,在什麼時間地點打什麼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揚長避短,趨利避害,隨機應變,不拘一格。戰略目標的確定,作戰樣式的選擇,兵力兵器的使用,鬥爭手段和形式的運用,都應具有靈活性。因敵、因時、因地、因部隊、因任務、因條件制宜,靈活處置,以獲得戰略效益。
計畫性是指對一切戰爭行動都有周密的計畫,預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凡屬戰爭準備與實施的全局性的重大問題,都應周密計畫,預有準備。實事求是地制定戰略計畫,力求符合敵對雙方的客觀情況,從困難著眼,多手準備,多種方案,並隨著情況的變化和戰爭的發展,適時修訂或改變計畫,使之適應新的情況,處置裕如。
⑧高度的集中統一領導與指揮和機斷行事相結合。有關戰爭、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戰略決策,戰略領導與指揮權高度集中於中央軍委,同時注意完善各級領導與指揮機構,明確職責,協調各種力量,發揚軍事民主,發揮各級領導和部門以及廣大指戰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情況發生根本變化、指揮聯絡中斷或情況緊急時,下級領導和指揮員,可根據上級總的意圖,機斷行事,從戰略全局和整體利益出發,敢於負責,採取積極措施,努力完成任務,並儘快報告上級。
⑨進行有利的戰略決戰,避免不利的戰略決戰。決戰是解決戰爭勝負的重要途徑。在戰爭初期敵強己弱的情況下,應保存軍力,避免進行戰略決戰。當出現有利的條件和形勢,具有決戰的力量並有取勝的把握時,則慎重選擇決戰的方向,把握好決戰的時機,適時進行戰略決戰,圍殲敵重兵集團,解決戰爭的勝負問題。
⑩適時實行戰略轉變。戰略轉變是指因國際形勢的重大變化或因戰爭的戰略階段的轉換而進行的戰略上的調整和改變。它是全局性的轉變,主要是作戰對象和戰略方針的轉變,也可能是由於戰略階段或歷史時期的轉換而引起的戰略任務、戰略方向、作戰形式和方法,以及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指導思想上的轉變。實行戰略轉變的目的,是為了加速戰局的發展,掌握戰略主動權,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或者是為了促進軍隊現代化建設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實行戰略轉變,強調審時度勢,精心策劃,周密準備,確定戰略轉變的時機、內容和措施;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既反對保守主義,按固定的思維模式行事,囿於以往的經驗和做法,不著力研究新情況採取新辦法,解決新問題,也反對冒險主義以及任何不切實際的,甚至一意孤行的主張和做法。

最新研究進展

日本96年末內閣公布了一項議案,題為“為變革和再造經濟結構而制定的行動計畫”,其中一環是為已選出的“15個領域的新型產業”提供政策上的支持。這15個領域包括了信息通信、環境、生命工程、宇宙航天、新能源等一些尖端產業。讓人注意的是還包括了醫療、福利、城市環境的整治、人才、住宅等福利性的服務行業。在此,福利性服務被視為產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美國在柯林頓任職初期的93年成立了“競爭力政策委員會”,以後幾乎每年都提出“競爭力政策報告書”,為未來的產業發展制定出戰略計畫。1999年起IT產業成為所謂新經濟的核心,一份以IT產業為中心的“數碼經濟(Digital Economy)”報告書隨之出台。美國在對未來技術領域的研究與開發所給予的支持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積極。
歐盟(EU)雖像是一個鬆散的聯合體,但在制定新型產業的發展計畫上表現卻大不一樣。去年3月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談上,歐盟制定了“數碼歐洲發展戰略(eEurope)”,以使歐洲在2010年之前躋身於網際網路領域裡世界最強的行列。這個構想中包括了一項於今年年內歐盟國家實現所有學校聯網的計畫。其中還有一些野心勃勃的計畫,如2002年末之前歐洲全域都登入超高速網際網路、2003年之前利用網際網路等電子手段來提供主要的公共服務。

相關名詞

戰略學是研究帶全局性的軍事鬥爭指導規律的學科。它在軍事學術中處於首要地位,指導並直接影響戰役學和戰術學。戰略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戰爭中各種基本因素及其對戰略的影響;戰爭指導的歷史經驗和未來戰爭的性質、特點;進行戰爭的樣式、方法;戰略方針戰略計畫、戰略布局、戰略指揮戰爭準備和實施的指導原則;後方勤務、戰略後備等問題。戰略學來源於戰爭實踐 ,是戰爭實踐經驗的理論概括。它始終受政治的制約,並隨著社會歷史、社會物質生產、科學技術和武裝鬥爭的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回答戰爭中出現的新課題。戰略學是軍事理論的骨幹,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自然、地理、人口、民族、文化、思想,以及科學、 技術等各個領域,並互相發生影響、互相滲透,不斷形成許多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孫子兵法》是世界上公認的古代軍事名著。普魯士軍事理論家C.P.G.von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是資產階級軍事理論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這些著作,對戰略問題都有精闢的論述。K.馬克思、F.恩格斯、V.I.列寧、I.V.史達林毛澤東的軍事著作,都對戰略問題作了科學的概括,奠定了無產階級戰略理論的堅實基礎。戰略學軍事學的八個一級學科之一。
戰略管理
戰略管理包括以下三個過程:
1,戰略制定:確定企業任務,認定企業的外部機會與威脅,認定企業內部優勢與弱點,建立長期目標,制定供選擇戰略,以及選擇特定的實施戰略,
2,戰略實施:樹立年度目標、制定政策、激勵員工和配置資源,以便使制定的戰略得以貫徹執行。
3,戰略評價:重新審視外部與內部因素;度量業績;採取糾偏措施。
戰略物資
戰略物資是指與戰爭有關的重要物資。如鋼材﹑石油﹑橡膠﹑稀有金屬等。
用於打擊戰略目標的飛彈。進攻性戰略飛彈,通常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包括中程、遠程、洲際飛彈,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主要用於打擊敵方政治經濟中心、軍事和工業基地、核武器庫、交通樞紐,以及攔截對方來襲的戰略彈道飛彈等重要目標。戰略飛彈是戰略核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