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運用國家一切力量進行的戰爭。亦稱總體戰。這一理論的首創者之一是德國的K.希爾。他在1929年德國納粹黨的代表大會上提出了“總體戰”的基本原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總體戰爭
- 內容:綜合運用國家一切力量進行的戰爭
- 亦稱:總體戰
- 首創者之一:德國的K.希爾
德國軍事思想家E.魯登道夫,在《總體戰》(1935)一書中,全面闡述了總體戰爭的理論及其原則。該理論強調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平時就應服從戰爭準備的需要,鼓吹在思想上奴化和欺騙本國人民與軍隊,騙取他們對戰爭的支持;而在戰爭過程中則利用一切力量,採取一切手段,甚至極端野蠻的手段進行戰爭。後來,總體戰爭理論成為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重要指導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德國侵略波蘭、蘇聯等國的戰爭,都是以總體戰爭思想為指導,在向對方軍隊進行閃電般的進攻戰的同時,破壞對方的經濟,大量屠殺對方的平民,肆意掠奪資源,給對方造成深重的災難。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推行包括武力戰、政治戰、經濟戰、思想戰為內容的“總力戰”,除軍事進攻外,還推行政治誘降、經濟封鎖、文化欺騙,瘋狂掠奪戰略物資和勞力,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製造了南京大屠殺等無數慘案,殺害了千千萬萬個中國人。德國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的總體戰爭,都以失敗告終。戰後,許多國家也都強調進行綜合國力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