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權論

海權論

《海權論》是同心出版社2012-7出版發行的一本圖書,作者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譯者一兵。

《海權論》於1890年在美國出版,是美國軍事理論家馬漢海權理論的第一部成功之作。

《海權論》一出版即引起關注,美國、日本、德國與前蘇聯等國都先後將其作為制定國家發展戰略的方向指導。被譽為是近代制海權理論的奠基之作。

中國當前嚴峻的海權形勢已成為國人的共識。中國要崛起,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就必須打破海上的枷鎖,真正走向全球的廣闊世界。制海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得不直面的問題。希望我們精心再版的這本《海權論》,能夠讓每位讀者認清當前的國際局勢和中國所面臨的重重壓力。並指導中國走向破冰和輝煌,讓你對中國的未來不再迷茫。

基本介紹

  • 書名:海權論
  • 又名: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
  • 作者: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
  • 譯者:一兵
  • ISBN:9787547705827
  • 類別:圖書,軍事,海洋,戰略
  • 頁數:256頁
  • 定價:¥29.80
  •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7
  • 裝幀:平裝
簡介,要素,位置,地形,國土之大小,人口數量,國民性,政府的政策,中心思想,範圍,海峽,半島,島嶼,基本條件,海軍條件,海運條件,海外商業條件,影響,作者簡介,

簡介

馬漢引證英國在拿破崙時代的戰爭中獲得海上霸權的事實,來證明欲發展海權必須以強大的海軍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權

要素

位置

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島嶼,靠近主要的貿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軍基地。例如英國以英吉利海峽和歐陸相隔,不僅有水為屏障,且距歐陸近,因此英國不須維持大陸軍,而可集中國力發展海權,以優勢的海軍來封鎖歐陸港口,並控制出入歐洲北部的航線。與英國成強烈對比的是法國,他不僅要維持大陸軍,而其海軍也必須分駛大西洋與地中海,因此在海權競爭中,法國對英國自然居於劣勢。

地形

一國的海岸線是其邊界的一部份,凡是一個國家其疆界易於與外界接觸者,其人民便較容易向外發展,與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遷,不願投身海洋,如法國;反之,則逼使人民不得不討海維生,如荷蘭、葡萄牙。島國、半島國家受限於地形上的因素,若欲發憤圖強,則必須重視海權的發展。

國土之大小

馬氏認為國土的大小必須與人口、資源及其他權力因素相配合。一個國家人口的總數與海岸線總長度的比例,具極大重要性。否則廣大的領土可能反而成為弱點。如面積太大,而人口與資源不成比例的國家,防守密度低,國家的危險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則更是一大弱點。以美國內戰時的南方為例,以人口和資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積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長的海岸線和太多的內陸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導致失敗。

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和素質對海權均為重要基礎,海權國家不僅應有相當數量的從事航業人口,而其中直接參加海洋生活的人數更應占相當高度的比例。國家的平時航海事業(包括航運 和貿易)足以決定其海軍在戰爭中的持久力。英國即為典型例證,他不僅是航海國家,而且也是造船和貿易國家,擁有發展海權的必要人力與技術資源。

國民性

國民對海上貿易的意願及航海生產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極重要。人人以向海洋尋求財富為榮,航海事業自然蓬勃。海商與海軍的結合,再加上殖民地的開拓,終使英國成為海權霸主。

政府的政策

政府必須明智而堅毅,始能對海權作長期發展。英國的成功主因即在此。自詹姆士一世開始,英國的國家政策即一直以追求海外殖民地、海上貿易和海軍優勢為目的。

中心思想

(一)馬漢引證英國在拿破崙時代的戰爭中獲得海上霸權的事實,來證明欲發展海權必須以強大的海軍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權:拿破崙幾次企圖渡過海峽征英皆告失敗後,於一七九八年征埃時,其海軍在尼羅河口海戰時遭英國納爾遜將軍所率領的艦隊重創,地中海制海權盡失,本國與埃及遠征軍的交通線被切斷而告失敗。
一八〇一年,拿破崙為了削弱英國的商業,號召各國“武裝中立”,俄國、丹麥、瑞典普魯士皆參加,一致反對在波羅的海行使交戰國權利。英國必須仰賴波羅的海各國輸入橡木、繩索和帆布,所以無法容忍上述諸國參加武裝中立,乃派遣波羅的海艦隊,以武力來打破拿破崙的武裝中立政策。在哥本哈根海戰中擊敗丹麥海軍艦隊取得進出波羅的海的自由後並進入芬蘭灣,打破武裝中立的政策。( 參閱《中外戰爭全史》第九冊第二十二篇第四章)。
一八〇五年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英國艦隊擊敗法西聯合艦隊,建立英國海軍的無敵霸權。(英國指揮官納爾遜將軍在此役中殉職)註:請參閱《中外戰爭全史》第九冊第二十二篇第四章。
(二)海權的發展屬外線作戰,以攻擊為主要任務,陸權則以防禦為主。
(三)有優勢之海軍,優良的海外基地、海港,才能與敵人抗衡,發揮海權之力量:
1.馬漢認為海軍的目的在於會戰,而最終的目的則為取得制海權以控制海洋,因此艦隊所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強力的攻擊火力,擁有優勢的海軍,才能控制海洋。
2.擁有廣大又富饒的海外殖民地及優良海港,有利於艦隊補給、維修,對延伸海軍戰鬥能力有很大助益。馬氏認為海權必須能確保自己的交通線安全,並同時能切斷敵人的交通線。交通線愈長,則海權所能賜予的利益也就愈大。而交通線的建立,就依賴線上的各個海外基地(殖民地)與海港了。英國在十八世紀在地中海南岸擁有眾多海外基地,因此方能封鎖法國海岸,擁有地中海制海權;法國拿破崙遠征埃及,其目的即欲切斷英國經地中海到印度之交通線。
(四)丹麥的日德蘭半島西蘭島控制北海與波羅的海的航道咽喉;直布羅陀海峽緊扼大西洋與地中海的交通;蘇伊士運河為地中海與印度洋的海運衢道,若能掌握這些戰略要地,就可發揮以海制陸的優勢。

範圍

海峽

海峽是交通樞紐地帶,掌握海峽即可控制敵人之海上運輸,阻止其海權之發展。如俄羅斯從波羅的海出大西洋之交通線受制於松德海峽;從黑海地中海又受制於達達尼爾海峽及博斯普魯斯海峽,致使其海權發展自沙俄時期至今仍無法獨霸於世。

半島

半島伸入海中可享海上交通、運補之利,亦可發揮陸海協同作戰之效果。如十九世紀拿破崙時代的西班牙半島戰爭,英籍海上運補遠優於法軍籍陸路運補,致法軍在半島戰爭中失敗(詳見《中外戰史》第九冊第五章)

島嶼

島嶼如獲有優勢的空權與海權,則可發揮其控制陸權之戰略據點價值。地中海北岸的一系列島嶼即為以海制陸的戰略據點,是世界霸權爭奪的對象。

基本條件

海軍條件

要有海軍、海上基地、海運路線(交通線)且不受他國控制。如美國在二十世紀雖擁有強大海軍艦隊,但被分隔於兩洋,無法達到“集中”、"節約"之原則,因此馬漢力主 美國應開鑿並控制巴拿馬運河及控制加勒比海諸島以保障太平洋與大西洋航運路線之安全。美奉行馬氏之觀點而成今日海上之霸權。

海運條件

必須擁有龐大之商船、港口及順暢之海上航路,並有海外商業及經濟關係。從海權的 意義來看,海權乃為控制海洋及利用海洋,以達成國家目標之能力,而拓展海權之主要工具為海軍武力及商漁船隊,武力用以制海以保障海上商漁船隊與交通線(海上航路)之安 全,而商漁船隊可開發海外商業及經濟利益,厚植國力,平時商業船隊可賺取大量經濟利益,戰時可支援海軍艦隊作戰,如馬島(即馬爾維納斯群島,英方稱為福克蘭群島)戰爭,英國即徵調很多油輪、貨輪、客輪、協助運 補兵力及戰略物資。

海外商業條件

國民大量移民於國外殖民地,並建立雄厚的經濟實力,對國力之擴張具有極大優勢。十七、十八世紀,英國在其海軍武力配合其商業船隊在世界四處拓展其殖民地,獲致豐厚 的經濟利益,而成為海上霸權,有”日不落國“之稱。

影響

(一)美國:一九〇一年老羅斯福當選美國總統後,極受馬漢海權思想之影響,致力發展海權。除艦隊的擴建及積極奪取太平洋各戰略島嶼外,且開鑿並控制巴拿馬運河及加勒比海之戰略海上基地,成為當今海權霸主。
(二)英國:英國對馬漢之海權思想推崇備至,在一八八九年英國政府提出海軍擴充計畫時,馬漢的理論成了最強力的辯護理由。
(三)法國:法國很重視馬漢對於法國海軍政策的批評,並且稱讚其思想具有真正的創造性。
(四)德國:德皇威廉二世及海軍部長鐵畢茲(Von Tripitz)亦深受馬漢影響,致力發展海軍,但德國卻忽略了馬氏的一項重要訓條:“一個國家無法同時發展陸權與海權”,導致德國陸軍反而受經費影響而減低其戰力。

作者簡介

馬漢,全名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 1840-1914 ),為海權論的創立者,近代制海權理論的奠基人,美國卓越的海洋歷史學家。
馬漢馬漢
一八五九年畢業於美國海軍軍官學校,一生從軍,最初擔任新港海軍學院歷史學與戰略學的講師;一八八六年至一八八九年及一八九二年至一八九三年兩度出任該校校長;一八九八年擔任美西戰爭的指揮官;一八九九年代表美國出席海牙裁軍會議,但堅決反對裁軍;一九〇二年至一九〇三年被推為美國歷史學會會長。一生致力於美國海權的建立而奉獻。
馬氏著作甚多,有關海權的理論散見於其著作中,並未有專書。其中以一八九〇年出版的《海權對一六六〇——一七八三年歷史之影響》;一九一一年出版的《海軍戰略論》較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