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戰略指揮,是戰略指揮員和戰略指揮機關對所屬軍隊戰略性作戰行動的組織領導活動,是軍隊指揮的最高層次。考察戰爭史可以看出,戰爭的真正奧妙大多存在於戰略指揮之中;那些千古留名的軍事統帥,無一不在戰略指揮方面頗有作為;整個戰爭藝術最富有魅力的內容,也當屬戰略指揮藝術。
起源發展
戰略指揮起源於戰爭,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演進過程。它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戰爭實踐的發展,逐步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不斷豐富和發展。古代戰爭,規模較小,作戰空間有限,作戰方法簡單,作戰指揮尚無明顯的戰略和戰術之分。中國夏末商初的鳴條之戰,商採取了剪夏羽翼,迂迴側後,進而殲之的方略,具有戰略指揮的性質。隨著戰爭的發展,作戰規模的擴大,最高統帥開始通過司令機關實施戰略指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出現並廣泛用於軍事以及
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的建立,戰略指揮的手段發生了重大變化,戰略指揮效能有很大提高。
內容
戰略指揮的內容主要有:①分析判斷戰爭與戰略形勢。採取各種手段加強戰略情報工作,全面了解雙方同戰爭有關的軍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地理、氣候等情況,以及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周邊國家的內外政策和外交動向等;科學全面地分析戰爭的特點和規律,判明戰爭發生和發展的最重要問題。如總的戰略形勢,現實的和潛在的主要作戰對象,可能爆發戰爭的時間、地點和規模,敵方發動戰爭的企圖,主要戰略方向,可能投入的力量,基本行動方法和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雙方力量對比,各自的同盟國和可能得到的援助,雙方的民心士氣及支持戰爭的能力,以及戰爭的大致進程和結局等。對這些問題作出符合客觀實際的判斷,得出正確結論。判斷戰爭形勢應不斷地進行,以適時作出新的判斷和修正原來的判斷。②作出戰略決策。對整個戰爭和戰爭中某一戰略階段或不同戰區作戰的基本問題,精心籌劃,正確決策。如對打或不打,在什麼時間和空間打,戰略目標的確定,採取的方針、原則,使用的力量,主要方向,作戰的主要形式,基本打法,行動的性質與要求等作出明確的規定,作為指導戰爭行動的綱領。③制定戰略計畫。戰略指揮員必須全局在胸,富有預見,周密制定戰爭的總計畫、戰略階段的計畫,乃至一個戰區或一個戰役的計畫,明確有關作戰方面的重要事項,使各種力量在統一計畫下協調一致地行動。制定計畫應從最困難、最複雜的情況著想,估計多種可能,制定多個方案,做好多手準備。在實施過程中,隨著戰爭的發展變化,及時修改或補充原計畫,以適應新的情況。④組織戰略機動,建立戰略部署,創造有利戰略態勢。從平時轉入戰時狀態,實施戰略展開,開闢戰場,或在戰爭過程中改變戰略方向,進行攻與防、進與退、走與打、集中與分散,都要適時組織軍隊機動。要集中主要兵力於主要方向,以必要兵力用於次要方向,建立並保持強大的戰略預備隊,構成全面而有重點的、大縱深的、立體的戰略作戰體系,保證在決定性的時機和方向能以壓倒優勢的軍力,給敵方以殲滅性打擊。⑤指導和協調戰役行動。即按照全局計畫,組織、協調各戰場、各戰區、各軍種兵種部隊和其他力量之間的行動,使其互相密切配合,形成強大的整體力量,並根據戰爭形勢的發展變化,及時規定新的作戰任務,提出目標要求、行動方針、作戰重心(主要方向)以及基本行動方法,適時調整各個戰場、各種戰役的行動,加強戰場之間、戰役之間的聯繫,使地面、海上、空中作戰等行動,更好地符合戰略意圖。⑥組織和指導戰略後方工作。加強對戰略後方各項建設和軍工生產的領導,挖掘經濟潛力,增強後方保障的實際能力,及時和大量地提供作戰所必需的物資器材,確保戰略計畫的實現。⑦組織戰略保障。周密組織戰略偵察、通信、電子對抗、防化、偽裝、水文氣象、測繪和後勤、技術等各項保障,以順利和不間斷實施戰略指揮,完成作戰任務。
原則
戰略指揮除了遵循軍隊指揮的一般原則(見軍隊指揮)外,特彆強調以下幾點:①從實際情況出發,使戰略決策、措施符合變化著的客觀情況。②照顧好戰爭的各個方面,抓住對戰爭全局有決定意義的關節,推動戰爭全局的發展。③做到堅定性與靈活性的統一。既有實現戰略目的的堅強意志,又有高度的創造精神,善於審時度勢,靈活使用兵力,恰當地運用和變換作戰形式與作戰方法。④堅持高度的集中統一指揮。既能使各種力量、各種鬥爭、各種作戰形式協調一致,又善於發揚軍事民主,集中各方面的智慧,鼓勵下級指揮員積極機斷行事,正確解決戰略上的集權和戰役戰鬥的分權問題。⑤力爭主動,力避被動。在戰略上處於劣勢和被動地位時,善於造成許多局部優勢和局部主動地位,進而奪取全面的優勢和主動。
現代戰略指揮
現代戰爭是諸軍種、兵種參加的、涉及廣泛領域、多種鬥爭形式相結合的戰爭。軍隊的火力、機動、突擊、毀傷能力增強,戰場情況複雜,發展迅速,戰略指揮的任務繁重。隨著指揮手段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戰略指揮員和指揮機關人員必須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掌握現代條件下的指揮理論和手段,改進指揮方法,提高指揮藝術,以便高效能地完成戰略指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