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背景
漢代以前漢族
農耕文明同草原文明之間雖有衝突,但大致可以達到平衡,但在接下來的一千年里 (從四世紀到十四世紀) ,中國漢族王朝同草原民族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戰爭。自魏晉
南北朝時期 (三世紀至六世紀) 到元代 (1271-1368) 主要戰爭發生在中國的北方人口密集的地區。這些戰爭的直接結果是為了躲避北方地區持續的戰爭影響,大量的北方農戶逃離北方選擇南方地區定居,如江西、福建等,中國人群中的客家便是這一群體的典型代表。
這場大移民活動從公元 300 年左右開始,在公元七世紀隨著唐朝
安史之亂的爆發再次加劇,並且在公元十二世紀隨著北宋“靖康之難”達到了頂峰。據人口史學家估計,受“
靖康之難”影響至少超過五百萬人離開北方定居到南方地區 ,幾次移民潮的結果是南方成為了漢族人聚居的地區。例如,在漢代(公元前 202 年至公元 220年)全國近 80%的人口居住在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然而十四世紀以後,南方成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遷徙歷史
第一次大遷徙
客家人因戰亂“
衣冠南渡”,舉族南遷,根脈來自
中原,
洛陽是客家人最主要的先民首次大規模南遷出發地。
西晉永康元年,發生了“
八王之亂”,繼而又爆發了人民反晉王朝的鬥爭,大大動搖了西晉王朝的統治。這時北方的
匈奴、
鮮卑、
羯、
氐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各自據地為王,相互爭戰不休,使中原陷入“
五胡亂華”的動盪局面。西晉王朝滅亡後,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們廢農田,牧牛羊,虜漢人做奴隸。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他們由中原經河南
南陽,進入
襄樊,沿漢水入長江遷向
湖北、
安徽、
江蘇一帶;朝東則由九江到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
贛南。其前鋒已抵達今之梅州
大埔,並於
東晉義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營”為基礎設定了義招縣。這時,東晉王朝為安置中原移民,專門設立了僑州、郡、縣,予以各種優待。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續170多年,遷移人口達一二百萬之眾。
第二次大遷徙
唐朝自“
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而衰,出現
藩鎮割據的局面。加之中原災荒連年,官府敲榨盤剝,民不聊生,許多城鄉煙火斷絕,一片蕭條。不久,爆發了先後由
王仙芝、
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弛騁中原,輾轉大江南北十數省。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遷漢民分布的地域。戰亂所及,惟有贛南、閩西南和廣東東北“堪稱樂土”,於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贛江而上,來到今天的贛南、閩西、廣東東北的三角地帶定居。根據客家族譜記載,這時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寧化石壁洞者也不少。這就是中原漢人歷史上第二次大舉遷徙。這次南遷,延續到唐後的
五代時期,歷時90餘年。
第三次大遷徙
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遷徙
,北宋都城
開封,於公元1127年被金兵攻占後,
宋高宗南渡,在
臨安(今
杭州)稱帝,建立
南宋王朝。隨高宗渡江南遷的臣民達百萬之眾。元人入侵中原後,強占民田,推行奴隸制。處於
黃河流域的漢族人民,為躲避戰亂,又一次渡江南遷。隨後由於元兵向南進逼,贛閩粵交界處,成為宋、元雙方攻守的戰場。
文天祥起兵抗元,率義軍進抵
梅州,客家兒女紛紛從軍,轉戰於閩粵各地,僅鬆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執乾,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遷入此地的客家人,為尋求安寧的環境,又繼續南遷,進入粵東的
梅州、
惠州一帶。因為這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編入“
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稱為“客家人”。
第四次大遷徙
客家第四次遷徙原因有二:一是受
滿族入主中原的影響。清兵進至福建和廣東時,客家節義之士,出面號召民眾舉義反清,失敗後被迫散居各地。有隨
鄭成功到
台灣的;有向粵北、粵中、粵西搬遷的;有的到了廣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脹。贛閩粵邊區的客家人,經過200多年的發展,人口大增,而當地山多田少,耕殖所獲,不足供應,乃思向外發展。適逢清政府於
康熙年間發起“移湖廣、填四川”和移民運動。於是,由中原移居兩湖兩廣的漢民,又大量入川。
朱德、
郭沫若、
韓素音的祖先,都是當時由廣東、福建遷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五次大遷徙
清朝鹹豐、同治年間,
洪秀全領導的
太平天國運動,以客家人為基本隊伍,輾轉征戰十餘年。
天京陷落後,起義軍受到剿殺,百姓紛紛逃匿。在此期間,粵中地區發生了持續12年的
土客械鬥。清政府為解決土客之爭,特劃出台山赤溪地區以安置客家人。動亂使得客家人開始了又一次的大遷徙,分別遷到海南、廣西,甚至飄洋過海去謀生。
客家人向海外遷徙 自南宋末年以來,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遷的同時,又陸續通過海路和陸路向海外遷徙。海路由廈門、汕頭、廣州、海口、虎門、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沖等港口出發,乘船冒險到達南洋各地。陸路通過廣西、雲南邊境進入
緬甸、
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復明”、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和
孫中山早期領導的各次武裝起義失敗後,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當數量的破產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或自駕帆船,或被擄掠、誘騙、招雇為“契約華工”到南洋等地從事苦役。20世紀中葉以來,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國向歐美等國乃至世界各地再行遷移。現在客家後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所謂“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相關文獻
《
淮南子·人間訓》“乃使尉屠唯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譚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乾之水。”守南野之界,地望為今
贛南南康至
粵北南雄始興。
《地名大辭典·揭陽山》“秦縣
揭陽,地括潮梅,跨至江西
石城。史祿之後人,為漢揭陽令史定。”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三十四年,“適治獄吏不直者築長城及
南越地”。
《
讀史方輿紀要》“築任囂城放
樂昌攏口,
趙佗又在隔河二里築城以控武水,築萬人城於中宿禎山。”趙佗又在龍川築城居之。這批築城者人數不詳,但同期徙往北方邊郡築城可考者,少者三萬戶,多者五萬戶。
文帝詔曰“徙
中縣人與越雜處,粵人好相攻擊之俗益止,中縣人不耗減。”這是滴徙民以軍屯的形式進行生產,保證其不減員。在屯區內,以中縣人為主體,保持並推廣中縣語言、文化、習俗。
漢武帝元鼎五年“
呂嘉等反,令罪人及江淮樓船十萬師以討之。”
《史記·南越列傳》揭陽令史定降。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嶺南,分駐於郡縣及軍事要衝。時南海郡領縣六,番禺、四會、博羅、中宿、龍川、揭陽。而
龍川、
揭陽為今惠、潮、梅之地。1956年
梅州市北門崗發現的
西漢古墓,墓磚上有太始三年,說明漢南來軍人,在
嶺東屯駐。
唐乾符五年
龍川翰林學士韋昌明《
越井記》“南越趙佗氏,昔令
龍川時,秦徙中國之民於南方三郡,而龍(川)有中國之民四家(四族姓),昌明祖以陝中人來此,已凡三十五世矣。”
《
唐詩紀事》“李桑與征客
循州,宿韋思明家,思明年八十,與集征談論至李涉詩,酷稱善。”以上說明,閩粵贛邊秦徙民之後裔,長時間繁衍發展,至
唐代已形成保持中原語言,傳統文化的社區,有些已詩書傳家。
《
漢書·地理志》“潁川、南陽,本
夏禹之國。夏人尚忠,其俗
鄙朴。”
《
史記·
貨殖列傳》“
潁川、
南陽,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猶有先王之遺風。....南陽西通武關、鄖關,東南受漢、江、淮。宛亦一都會也,俗雜好事,業多賈,其任俠,交通潁川,故至今謂之夏人。”
《晉書·地理志》“永嘉之際,
豫州淪於石氏。元帝渡江,於春谷縣僑立襄陽郡及繁昌縣。成帝又僑立豫州於江淮之間,居蕪湖,時
淮南入北,乃分丹陽,僑立淮南郡,居於湖口。又以當陽縣流人渡江,僑立為縣,並淮南、廬江、安豐,並屬豫州。”
西晉末年的
永嘉之亂,北方遊牧民族大舉南下,最後一舉滅掉西晉,中原震動,世家大族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在這場大變動中受衝擊最為嚴重的是京畿豫州一帶的士族。隨著
東晉政權在南方的建立,他們紛紛遷移南下,而東晉政權為了延攬和照顧這些士族,開始在南方設立這些外來移民的居住僑郡,並以北方地名來命名這些僑郡,以照顧他們的意識和心理。
唐代《
晉書·卷一百·
蘇峻傳》“
永嘉之亂,百姓流亡,所在
屯聚。峻糾合得數千家,結壘於本縣。於時豪傑所在屯聚,而峻最強。”聚保于山澤險阻形成的
塢堡,或叫
壘壁、
堡壁、
屯塢、
壁塢等等。《
三國志·卷十八·
許褚傳》“
宗族數千家,共堅壁以禦寇。”早在
漢代塢堡已是宗族用於防範秋冬南下劫糧的
遊牧民族,《晉書·卷一百二·載記第二》“粲及其征東
王彌、龍驤
劉曜等率眾四萬,長驅入洛川,遂出轘轅,周旋梁、陳、汝、潁之間,陷壘壁百餘。”直到永嘉年間發生的
匈奴劉聰遣人攻擊塢堡的事件,可見豫州地區塢堡分布數量眾多,加上胡族政權也必須出動上萬人的軍隊來對付,可見塢堡的武裝力量也不弱,
客家圍屋的建築技術就是源於漢晉
塢堡。
由於戰亂的影響,許多人南渡到
江淮間,流亡的人據險自保,江淮間的塢堡勢力都沒有大到足以影響南北兩地政局。而這些勢力也並不完全聽命於
東晉朝廷,他們在政治上有相當大的獨立性。能夠在兩大政權的夾擊下生存,甚至還能進一步發展成可以影響流移之地的地方勢力,大多是擁有強大
宗族勢力的集團。
《
資治通鑑·卷八十七》“懷帝永嘉五年曰時海內大亂,獨江東差安,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南渡江。”這次北人南遷,人數眾多,延續時間長達百年,而
江淮地區則是最主要的移民接受地,這些移民被稱為僑人。這種南遷是由世家大族領導的,這些世家大族以曹魏和西晉的中原名門,如王、謝、袁、蕭等高門名族為首,南渡後形成了
僑姓士族,掌握著政權,高居於社會的頂層。此外還有大量的普通北人也遷入
江淮,形成了僑姓庶族。僑姓庶族不像僑姓士族那樣享有特權,其中大部分人成為士族的
佃客和私屬。
《
南齊書·卷十四·志第六·州郡上·南兗州》“
南兗州,鎮廣陵。時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東晉元帝太興四年,詔以流民失籍,使條名上有司,為給客制度,而江北荒殘,不可檢實。”作為一種制度,給客制度的創立,其目的是在規定官員、大姓收容或庇蔭免除賦役的佃戶或佃客的戶數,以增強皇朝國家的賦稅徭役控制。給客制度的客指涉的則是脫離本貫的失籍流民。
至於客戶一詞雖然也出現在曹魏時代,如《晉書·卷九十三·
王恂傳》“給公卿以下租牛客戶,數各有差”但相對罕見,並不普遍。直到入唐以後,客戶等名稱才逐漸增多。
《
古今圖書集成·卷一三零八》“蓋自漢末建安至東晉永嘉之際,中國人士避地人嶺表,子孫往往家焉。”進入嶺南的流民多安置在
粵東,晉鹹和六年分南海郡置東官郡。
《古今圖書集成·卷一二九七》“永嘉之際,中州人士避地嶺表,多止茲土。”是言中州流人止放東官郡。由於流民不斷湧入潮梅之地,東晉義熙元年分東官郡立
義安郡。
《
宋書》“義招以東官五營立。”又新設綏安縣以安置流人。東晉南渡,士族集結大量宗親
部曲流徙南來,立營屯墾,中原流人集中居住,對保持中原語言、禮俗、傳統文化是極其有利的。首領人物是士族,而絕大多數宗親部曲則是人身依附的營戶佃客。
《
江西通志·輿論略·風俗》“自永嘉東遷,衣冠避地,風氣漸開”、“衣冠所萃,文氣儒術為盛,閭閻力役,吟詠不輟。”可見
客家地區重文教,講究讀書,與南來的中原士族帶來華夏文化傳統是一脈相承。
南北朝時,南北對峙,中原移民又一次大規模南遷,遷移人口約96萬,大部分穩定在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
贛南,部分又經
寧都、
石城進入閩粵邊州縣。
陳朝建立,為了增加江東腹心之地的人口,下詔流落嶺外的人回遷江南《
陳書·卷三·世祖記》“天嘉六年三月乙末,詔
侯景以來遭亂移...義安郡者,並許還本土,其被略為奴婢者,釋為良民。”義安郡是今潮梅地區,而梅州
大埔亦設定流民營,說明很多人還到了嶺南東部。
《臨汀匯考》“唐初置
汀州,徙內地民居之。”由此明顯可見汀州稱為內地民實為中原漢族之移民。
《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江淮之間,
廣陵大鎮,富甲天下。自師鐸、
秦彥之後,
孫儒、行密繼踵相攻。四五年間,連兵不息,廬舍焚盪,民戶喪亡,廣陵之雄富掃地矣。”唐末大小軍閥在江淮混戰,此戰徹底摧毀了江淮社會。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六》“時
黃巢雖平,
秦宗權復熾,命將出兵,寇掠鄰道,陳彥侵淮南,秦賢侵江南,秦誥陷襄、唐、鄧,孫儒陷東都、孟、陝、虢,張晊陷汝、鄭,盧瑭攻汴、宋,所至屠翦焚盪,殆無孑遺。其殘暴又甚於巢,軍行未始轉糧,車載鹽屍以從。北至衛、滑,西及關輔,東盡青、齊,南出江、淮,州鎮存者僅保一城,極目千里,無復煙火。”黃巢死後,大唐各軍回歸本鎮,在這個戰爭的空隙間,秦宗權收攏黃巢殘軍迅速崛起,在短短几月之間其麾下軍隊達十數萬人,秦宗權繼承黃巢的傳統,如果說黃巢建立的
黃齊政權是無頭蒼蠅,只會四處亂撞的話,那么秦宗權建立的秦齊政權則是一頭吃人的魔獸。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三》“是歲,春夏旱,秋冬水,蝗大起,東自
海壖,西距
隴坻,南逾江、湖,北抵
幽薊,原野、山谷、城郭、廬舍皆滿,竹木葉具盡。重以官括民谷,使者督責嚴急,至封碓磑,不留其食,有坐匿谷抵死者。縣令往往以督趣不辦,納印自劾去。民
餒死者數十萬口,流亡不可勝數。”
《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
楊行密傳》“自光啟末,
高駢失守之後,行密與
畢師鐸、
秦彥、
孫儒遞相窺圖,六七年中,兵革競起,八州之內,鞠為荒榛,圜幅數百里,人煙斷絕。”用暴力強拆著唐朝的
門第社會,用鮮血揭開了
五代十國的大幕,用屍骨宣示著叢林法則的殘酷,江淮從人煙最盛之地突然變成了人煙稀少之地,除了戰死、餓死、病死之外,很多人逃往了江西成為了客家先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九國志·卷三·
安仁義傳》“儒軍大敗,破五十餘寨,以功奏授檢校尚書左僕射、潤州剌史....初儒之亂,士庶多奔豫章。”唐末
江淮大混戰,
楊行密、
朱溫、
孫儒等人長期在江淮之地割據廝殺,來回反覆踐踏,導致
東晉遷居江淮的大量人口逃往距離江淮最近相對安寧的江西,改變了江西的居民結構,奠定了
客家人的形成基礎。
《九國志·卷一·
秦斐傳》“天祐三年,洪州
鐘傳率州人立其子匡時,江州刺業延規傳之養子,忿不得立,以其郡納款。因授裴西南面行營招討,使攻匡時。”鎮南軍節度使鐘傳立其子
鐘匡時,鐘傳養子江州刺史鐘延規忿而投奔楊行密之子
南吳第二位國君
楊渥,楊渥使秦裴率軍進占
洪州。
《九國志·卷二·
譚全播傳》“遣使詣梁,俄授萬勝軍防禦使、五嶺虔韶二州節度、開通使、檢校太尉、開國侯,在任七年人物殷盛。”由於防守嚴密,兵災和戰火很少波及
贛南,成為了承接大量人口湧入的地區。
《九國志·卷四·
周本傳》“指授諸將戮力急攻,大破其軍,擒全諷,諸郡之兵皆潰。”周本在象牙潭擒獲
危全諷,
彭玕逃往湖南,而
虔州維持了十二年才被
南吳征服,其間有很多人從贛北遷往贛南,使得虔州在唐宋之際人口增幅較大。
《
輿地紀勝.贛州景物條》“官人石,在
寧都縣西北十里,石崖環之,無路可到,游者捫蘿鑿磴以上,唐末巢寇為擾,
官吏避難於此。”寧都即唐代的
虔化縣,當地避難到峻岭之上,有些人會遷往寧都周邊地區,如贛中偏東的撫州再往東走建州、邵武軍。贛中偏西的吉州往南走
虔州,虔州則往東走
汀州。
《
新五代史.卷四十一》“
盧光稠、
譚全播,皆
南康人也。光稠狀貌雄偉,無佗材能,而全播勇敢有識略。”唐末群雄紛爭,盜賊蜂起,民不聊生。
贛南盧光稠與邑人譚全播高舉義旗,組織義軍,興兵捍敵,保境安民。為客家先民在贛南的安居樂業、休養生息及遠播閩粵桂及海外等地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及經秦、畢、孫、楊兵火之餘,江、淮之間,東西千里掃地盡矣....兵火之餘,十室九空....
淮南被兵六年,士民轉徙幾盡。”八世紀中期所發生的
安史之亂,戰火連年,哀鴻遍野,
黃河流域又掀起了一次人口大批南遷。
唐代韓愈《考功員外郎盧君墓志銘》“當是時,中國新去亂,士多避處江淮間。嘗為顯官,得名聲以老故自任者以千百數。”衣冠士庶多避處江淮間,不久到了唐末在此定居未安,楊行密和孫儒爭奪淮南頻繁的戰爭,使人口又一次渡江而南。《
舊五代史·
王潮別傳》“
黃巢犯闕,江、淮間群盜蜂起。”
安史之亂後,唐朝末年的戰亂一直延續到了
五代時期,長時間的戰亂使人口的南下腳步繼續深入,比如福建
汀州在唐代初辟,戶口稀少,唐代中晚期元和年間《
元和郡縣圖志》所載戶數2618戶,到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至端拱二年間《
太平寰宇記》所載汀州增至24007戶,增幅高達817%。這是汀州戶數的第一次大幅度增長,與唐末至五代戰亂時期人口的批量遷入有密切的關係。
北宋
太平興國五年至端拱二年間,
梅州共1568戶,比唐代元和年間414戶增長了278%,但不及唐代開元年間1979戶、唐代天寶年間2189戶。說明梅州的戶數自唐末五代以來雖有了一定的增長,但增幅遠遠低於
汀州,主要是屬於人口的自然增長,外來移民所占的比例比
閩西汀州要低得多。
而汀州在北宋太宗時期到北宋神宗時期《
元豐九域志》所載汀州戶數增到81454戶,是汀州戶數的第二次大幅度增長。北宋末到
南宋中期慶元年間,歷時七十年戶口增幅達168%,而這個地區為代表的區域正是後世福建
客家土樓的主要分布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