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遷柱

南遷柱

南遷柱是五根石雕藝術柱。分別記述了客家歷史上的五次大規模南遷經歷。建築主色調為青灰色,顯得凝重。每根柱子用簡潔、抽象的圖案,通過浮雕、沉雕、淺雕等方式簡煉地將五次南遷背景、意義、特徵藝術性地體現出來。圖文都將相關的時代、遷徙線路和遷至地域、歷史事件、歷史名人考慮進去。柱基座刻銘文,內容為敘述客家南遷歷史的四言詩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遷柱
  • 解釋:五根石雕藝術柱
客家民系是在客家先氏的遷徙運動中形成的。客家先民第一次大遷徙:西晉永康元年引發了“八王之亂”,繼而又爆發了人民反晉王朝的鬥爭,這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氏、羌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使中原陷入“五胡亂華”的動盪局面。西晉王朝滅亡後,中原、成了胡人天下,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這股南遷潮流持續170多年,遷移人口達一、二百萬之眾。在柱子上刻有一個醒目的“晉”字,表明遷徙的朝代,“衣冠南渡”表明該次遷的主體是衣冠士族、官宦大戶,他們經南陽,進入襄樊,沿漢水入長江遷向湖北、安徽、江蘇一帶,朝東則到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贛南山區,這在柱上都有相關關鍵字體現。柱子上主要是墾殖圖,表征客家先民創業的艱難。客家先民第二次大遷徙:我們可以看到柱子上刻有“唐”、“安史”、“黃”和“贛閩粵”等字,簡潔的文字敘述的是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而衰,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不久,爆發了先後由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戰亂所及,唯有贛南、閩西南和廣東東北堪稱“樂土”,於是客家先民由江州溯贛江而上,來到今天的贛南、粵東、閩西三角地帶定居。這次南遷,延續到唐後的五代時期,歷時90餘年。圖案有“行軍”、“馬踏征程”和生產生活圖案,與內容相配合。客家先氏第三次大遷徙即客家氏系形成中的大遷徙:拉上的“靖康”“宋”、“開封”、“元”等文字,敘述的是北宋都城開封,於公元1127年被金兵攻占後,宋高宗南渡,在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王朝。隨高宗渡江南遷的臣民達百萬之眾。元人入侵中原後,強占氏田,推行奴隸制。處於黃河流域的漢族人民,為躲避戰亂又一次渡江南遷。隨後由於元兵向南進逼,贛閩粵交界處,成為宋、元雙方攻守的戰場。文天祥起兵抗元,率義軍進抵梅州,客家兒女紛紛從軍,轉戰於閩粵各地,早先遷入此地的客家人,為尋求安寧的環境,又繼續南遷。圖案有放牧圖、勞作圖等,都是跟文字互相補充的。第四次客家大遷徙:柱上的“滿飛”“清”、“蜀”等文字敘述的是客家第四次遷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滿族入主中原的影響。二是客家人口膨脹,贛閩粵邊區的客家人,乃思向外發展。適逢清政府於康熙年間發起“移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於是,由中原移居兩湖兩廣的漢氏,又大量入川。圖案包括“工業生產圈”、“男耕女織圖”等,說明客家在這個時期已有了長足的發展。第五根柱子記述的是第五次客家大遷徙:清朝鹹豐、同治年間,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客家人為基本隊伍,輾轉征戰十餘年。在此期間,粵中地區發生了持續12年的土客械鬥。動亂使得客家人開始了又一次的大遷徙,分別遷到海南、廣西,甚至飄洋過海到海外去謀生。這些內容從柱的文字和圖案都反映出來了,客家“根在中原”,“裔播四海”,是一個生命非常旺盛的民系。柱子由低到高排列,寓意著客家人每一次遷徙,都使自身得到進一步繁榮。不斷遷徙,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客家人永遠追求和平幸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