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祖根地

客家祖根地

客家祖根地,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是全球客家人根親祖地。在中國歷史上有多次北方人大批南遷的潮流,在每一次北方人南遷的潮流中,河洛人都占絕大多數,河洛人就成為客家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客家祖根地是洛陽,是客家先民在西晉末年“衣冠南渡”開始的地方。以河洛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漢人,經過多次南渡,千年跋涉,萬里遷徙,在宋朝時期在贛閩粵邊終於形成了漢族客家民系,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客家文化

客家祖根地的獨特地位是海內外客家人文化相通、血脈相連的重要見證和尋根問祖的重要懇親地、心靈故鄉和精神家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祖根地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簡介,歷史發展,文化遺址,主要建設,

簡介

客家先民在歷史上曾先後多次進行大規模的遷徙,洛陽是客家先民在西晉末年“衣冠南渡”開始的地方,而其中第一次南遷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影響最深遠的出發地便是西晉末期的漢魏洛陽故城
客家祖根地
客家祖根地
洛陽是全球客家人的根親祖地,漢魏洛陽城是中原客家先民的首次南遷出發地。河洛文化孕育了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傳播了河洛文化。

歷史發展

河洛漢人的6次南遷:
第一次,西晉“永嘉南渡”。《晉書》云:“自永嘉喪亂,百姓流亡,中原蕭條,千里無煙,饑寒流隕,相繼溝壑。”《晉書》又云:“俄而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資治通鑑》云:“時海內大亂,獨江東差安,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南渡江。”“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和“五胡”入擾,再加上自然災害(《資治通鑑》載:永嘉三年,“夏,大旱,江、漢、河、洛皆竭,可涉”;永嘉四年,“幽、並、司、冀、泰、雍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馬毛皆盡”),給中原大地造成了極大的災難,廣大漢人難以生存下去,紛紛南遷,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中原漢人大規模南遷的浪潮,這便是如今各地客家人的第一批先民。
關於此次南遷人數,翦伯贊在《中國史綱要》一書中說,到達長江流域的至少有70萬人,另有20萬人沒有到達長江,聚居在今山東境內。譚其驤《晉永嘉喪亂後之民族遷徙》一文稱,從永嘉之亂到拓跋燾攻宋,北方人口南遷將近百萬。依《晉書·地理志》所轄地域一戶五口計,“共有人口七百餘萬,則南渡人口九十萬,占其八分之一強”。陳寅恪認為,“南來的上層階級為晉的皇室及洛陽的公卿士大夫”。此次南遷,是客家民系形成史上時間最早、人口眾多、整個民族文化中心南移、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次南遷。
第二次,唐高宗總章二年(公元669年),泉州、潮州一帶發生“蠻獠嘯亂”,光州固始人陳政率領府兵3600人出泉州、潮州一帶平亂。陳政去世後,其子陳元光襲位,最終平定了暴亂。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陳元光奏請於泉、潮二州間設漳州,武則天(時駐神都洛陽)冊準建漳州及屬縣,陳元光任刺史。南宋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陳元光被宋高宗追封為“開漳聖王”。
第三次安史之亂也引起一部分人南遷贛、閩,也有一部分人進入嶺南。李白在《永王東巡歌》其二中說:“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可見此次北人南遷,也形成了一次移民高潮。
第四次黃巢起義、唐末戰亂,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知率5000名將校南下,於唐僖宗光啟元年(公元885年)進入閩南,先後占領泉州、福州等。王潮死後,其弟王審知襲位。公元933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稱帝,都長樂(今福州市),國號閩。
第五次,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開封,徽欽二帝被俘,北宋滅亡,不久高宗趙構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中原人民也大量隨宋室南遷。此次南遷人口多數聚居江浙,也有進入福建,“避地嶺聲者”。
第六次,公元1276年,元軍攻占臨安,南宋恭帝投降,此後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等人相繼扶持端宗和宋帝昺輾轉於福建、廣東沿海區域,開展抗元鬥爭,有很多客家人也隨抗元軍流移各地,特別是在抗元失敗後,元軍到處追捕宋軍及其家屬,這就引得原來遷居閩粵的北方人,向福建、廣東邊遠山區遷移。

文化遺址

一千多年過去了,宮闕壯麗的洛陽早已化作一片廢墟,但仍保存了不少與客家先民有關的遺蹟遺物。現今洛陽市區及周邊的漢魏洛陽城、大谷關轘轅關伊闕關太學明堂靈台辟雍碑塢堡等古址遺蹟,以及萬安山伊洛河,都見證了客家先民首次南遷的壯舉。
客家祖根地
文化遺址
漢魏洛陽故城南郊的太學遺址,位於今洛龍區太學村附近,面積達數萬平方米。遺址內發現大面積夯土基址,有一排排的夯築房基,或作東西長條形,或作南北長條形,排與排之間距離相等,排列有序,井井有條。這裡曾是漢魏洛陽城中的文化教育中心。大批客家先民遠離故土南遷,以西晉洛京為中心的河洛文化也得以大規模南播,從如今客家人重視文化教育,其教育形式、理念、內容、模式等方面都能找到河洛文化的影子。
洛陽八關”之一的大谷關是漢魏晉時期由京都洛陽通往汝州、南陽、許昌的要道,這裡群山聳峙,中有峽谷,谷長15公里,崎嶇狹窄,歷為兵爭要地。《後漢書》載孫堅率兵討董卓時,就有“進軍大谷,距洛九十里”的話。“該關是永嘉之亂後,洛陽地區漢人南遷的主要通道。”徐金星說,大谷關作為漢魏洛陽故城的“南大門”,留下了漢人南遷的足跡。大批客家先民扶老攜幼,風雨兼程,從這裡開啟了困難重重的南下之路。

主要建設

客家之源紀念館,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寇店鎮水泉村、萬安山文化旅遊區東端。客家之源紀念館是大谷關項目“關、館、道、台”的重要組成部分,於2020年5月開工,占地面積2413平方米。建築為合院式布局,呈漢風建築風格,主館兩側各有一座廂房和闕樓,紀念館總建築面積為3600餘平方米,館內分上下兩層。紀念館以“天下客家根在河洛”為主題,分為拜祖祭祀大廳和紀念館主題展廳兩大區。
客家祖根地
洛陽客家之源紀念館
客家之源紀念館由客家之源紀念館、姓氏文化園、圍屋風情園三部分組成。作為客家先民首次大規模南遷出發地,洛陽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園,從兩晉時期開始,客家先民為躲避戰亂,衣冠南渡,背井離鄉,先後歷經五次大規模南遷,至宋明時期,初步形成客家民系。客家先民雖遠離故土,但始終心繫家鄉,一直傳承著中原文化、語言、習俗。
客家之源紀念館坐東面西,依山傍水,為漢代建築風格。整個紀念館分成拜祖祭祀大廳和紀念館主題展廳兩大區域,面積約3000平方米。一層中廳為拜祖祭祀大廳,主題展廳以“原鄉”“離鄉”“他鄉”“望鄉”“歸鄉”五個部分為脈絡,展示河洛文化的源遠流長、客家先民的悲壯遷徙、客家文化的河洛遺風、譜牒匾額的祖源密碼、尋根問祖的感人故事、洛陽的輝煌成就,以“對望”視角,對望祖地,對望客家。
客家祖根地
洛陽客家之源紀念館金谷園層板畫
洛陽客家之源紀念館的建成開館也將成為全球客家人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園,相互聯誼學習的交流平台,承本正源、開創未來的“加油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還將加深全球客家人對“根在河洛”的文化認同感,增強洛陽在海內外的影響力,對洛陽建設國際人文交往中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