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洛河(伊洛河)

南洛河

伊洛河一般指本詞條

洛河,古稱雒水黃河右岸重要支流。因河南境內的伊河為重要支流,亦稱伊洛河,即上古時期河洛地區的洛水。南洛河為洛河在水文上的名稱。源出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西南與藍田縣、臨渭區交界的箭峪嶺側木岔溝,流經陝西省東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在河南省鞏義市注入黃河。河道全長447公里,陝西境內河長129.8公里,河南境長366公里。流域總面積18881平方公里。

洛河水利開發歷史悠久。特別是河南省境內,《水經注·谷水注》稱,西周時洛陽附近,已修有湯渠。唐代曾引伊、洛水灌溉地勢較高的農田,是形成古代經濟文化中心的重要地理條件。以後歷代都有增建,特別是建國後,形成了以伊河陸渾灌區、伊東灌區、洛寧縣引洛灌區、宜陽引洛灌區等分布廣泛在完善灌溉體系。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用很大。

洛河在中華文明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與黃河交匯為中心的地區被稱為“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發祥地,河洛文化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根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洛河
  • 河南段河長:王炯 
幹流概況,河流走向,河道特徵,水文特徵,流域概況,流域地理,流域文明,主要支流,水利開發,陝西省境,河南省境,

幹流概況

河流走向

南洛河是黃河右岸支流,古稱雒水。從河南偃師市支流伊河河口楊村至鞏縣南洛河口一段又稱伊洛河。位於陝西地區東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是陝西省東南部唯一入黃河支流。
南洛河鞏義 段南洛河鞏義 段
南洛河源出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與藍田縣、臨渭區交界的秦嶺海拔2028.4米的龍鳳山東南側箭峪嶺側木岔溝(岔溝腦)即洛南縣洛源鎮的龍潭泉。《山海經》曰:“灌舉之山(今冢嶺山),洛水出焉。”《水經注》說:“洛水出京兆上洛縣灌舉山,東經熊耳山北(今河南盧氏縣境),《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即此。”一說源於洛南縣洛源鎮龍潭泉。
南洛河東南流入洛南縣,橫穿中南部,經洛源、眉底、尖角(縣城正北)、柏峪寺、靈口及廟灣等鄉鎮,在沙河口附近流入河南省盧氏縣境;經洛寧縣洛陽偃師等縣(市),由鞏縣東北注入黃河。
洛南縣境內,源於洛源鎮龍潭泉,流經張坪、保全、眉底、白洛、祖師、尖角、官橋河、柏峪寺、黃坪、靈口、廟灣等12個鄉,於王嶺鄉蘭草河口進入河南盧氏縣後在河南鞏縣北流入黃河。縣境內流程129公里,流域面積2681.7平方公里,占全縣河流流域總面積的96.1%,比降7.04‰,多年平均徑流量8.19億方立米。
洛河發源於秦嶺山脈東側的陝西省洛南縣洛源鄉木岔溝流經盧氏、洛寧、宜陽、洛陽、偃師,在本縣岳灘村東約1公里處與伊河相匯,向東北經鞏縣神堤村北注入黃河。偃師段則崖望村至楊村長31公里,占洛河全長453公里的6.8%,流域面積25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7%;其河床寬0.5-1公里,最寬處(西石橋)2.2公里,最窄處(餵南)0.32公里,河床縱坡度約1/2400。洛河與伊河匯流後稱伊洛河,其縱坡度約1/4000。河床由卵石、泥沙構成,滲水性較好,水淺多洲,不能通航。
1954年至1985年(白馬寺水文站觀測資料),洛河最大流量7230立方米/秒,相應海拔133.32米(1958年7月17日);最小流量0.39立方米/秒,相應海拔128.45米(1960年6月22日);最高海拔133.72米,相應流量5380立方米/秒(1982年8月1日);最低海拔128.42米(1978上5月24日)。年平均含沙量7.10千克/立方米。1965年至1978年平均徑流量19.15立方米。
自西向東該河北北岸主要村莊有龍虎灘、小灣、魚骨、和村、古城、城東、前紙莊、新寨、塔莊、西寺莊、東寺莊、許莊、魏窯、山圪垯、台溝、忠義、寺溝、石家莊;南岸有崖望村、西新莊、西石罷、孫家崗、河頭、大郊、關莊、北許、二里頭、餵莊、郭家灘、何家地、後馬郡、岳灘。
河道全長447公里,陝西境內河長129.8公里,流域面積3145.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83億立方米。(一說陝西境內流長124.6公里,集水面積3110平方公里),為河流上游段。河南境長366公里。流域總面積18881平方公里,河南境內流域面積為1577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3.5%。

河道特徵

陝西省境內,洛河河谷形態可分三段:發源地至保全為上游狹谷段。山高坡陡,水流急湍,海拔高度由1600米降至1100米,流程28公里,平均比降17—9‰;保全至廟灣,為較開闊的中游川原段。該段河道寬闊,間有灘灣,流程75公里,海拔高度由1100米降至750米,平均比降4.7‰。南北地貌形態差異較大。南部蟒嶺橫斷,以風化片麻岩為主,河短水小,推移質多,大量粗沙粒堆積河床,北部以石灰岩為主,風化小,推移質少;廟灣至蘭草河口為下游狹谷段。流程26公里,海拔高度由750米降至679米,平均比降3‰。夾岸有石質山地,谷坡陡峻,懸崖壁立,溝深水急。

水文特徵

南洛河靈口站,集水面積247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深278.4毫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6.65億立方米。地表徑流深隨地形升高而增加,並自西向東削減。河谷沿岸為低產流區,年均250毫米以下,以此為軸向南、北二嶺中部遞增,變化範圍在250~327毫米之間,為中產流區,秦、蟒嶺中高部位為高值區,北部面積大於南部,最高區在石門河流域北部,徑流深297毫米。靈口、廟灣一帶由於蒸發量大,年均徑流深約在220毫米以下,為低產流區。
靈口站地下水補給量7.92立方米/秒,占年徑流總量的34.7%。
南洛河徑流變差係數(Cv)0.60,呈豐、平、枯水年周期交替。靈口站實側最大徑流量為17.45億立米(1964年),最小徑流量為2.535億立米(1973年),豐枯比為6.86:1。
南洛河靈口站年平均輸沙量173萬噸,平均輸沙模數700噸/平方公里·年,平均含沙量2.11公斤/立方米。
南洛河靈口站最大洪峰流量均值787立方米/秒,實測最大洪峰流量2370立方米/秒,發生於1965年7月。

流域概況

流域地理

南洛河陝西段,處在華北準地台南緣的商渭台緣褶皺帶與秦祁地槽的東秦嶺褶皺系交界帶,多灰岩頁岩地層,河道以礫石質結構為主。地勢北緣秦嶺(草連嶺海拔2646米)、華山(海拔2165米),南順蟒嶺(最高處1744米),中間為南洛河河谷,總趨勢西北高、東南低,大致形成三個小區:一是幹流以北廣大山地區,山高坡陡,溝深流急,僅一些較大支流沿岸有少量川地。二是幹流兩岸及永豐、景村、古城、三要等鄉鎮一帶的淺山川原區,有較完整的三級階地構成的大片川原,擁有“四十里梁原”和古城川,土層深厚肥沃,為洛南縣的主要產糧區,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南洛惠渠以及星羅棋布的庫塘,為川原耕地提供了灌溉條件,有“小關中”之稱。三是面積較小的南部蟒嶺花崗岩流砂丘陵區,為水土流失嚴重地帶。幹流文峪河口以上為山溪性河流,比降達12.5‰,全河平均比降為3.7‰,官橋河以下曲流發育,形成許多“鴕脛”、“駝背”河道。雨量750毫米左右,年均徑流量7.57億立方米,平均流量24立方米每秒,1957年靈口最大流量3030立方米每秒,最小2.58立方米每秒。年輸沙量476萬噸,每平方公里流失量1530噸。

流域文明

洛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黃河、洛河交匯處的廣大地區,被稱為河洛地區,而孕育、發展、繁榮、傳承於河洛地區的地域文化被稱為河洛文化。這一地區是“中國”名稱的來源。
伏羲長期在河洛一帶活動,受“河圖”啟發畫了八卦。伏羲的女兒溺死於洛水,化為洛神。再如黃帝也在這一帶活動,新安縣的青要山即黃帝密都之所在。還有帝嚳也曾生活在洛陽偃師境內。
河圖洛書傳說,就發生在河洛地區。相傳伏羲氏時,有一匹龍馬從黃河浮出,背負“河圖”;有一隻神龜從洛河浮出,背負“洛書”。伏羲依此“圖”和“書”,畫作八卦,就是後來《周易》一書的來源。
河洛地區長期是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的都城所在地,古代的國家制度和都城制度,基本都在河洛地區發軔和完成。古代兩次大的社會制度變革,即奴隸制的確立和封建製取代奴隸制,都與都城洛陽有著難以割捨的聯繫。河洛地區是五大學說流派的建立平台和發源地。
司馬遷在洛陽受命寫《史記》,班氏兄妹在洛陽著《漢書》,陳壽在洛陽撰《三國志》,司馬光在洛陽完成《資治通鑑》。《尚書》開中國散文作品之先河;《詩經》是第一部詩歌總集;西漢時洛陽人虞初著《周說》,被譽為小說的開山之作;漢代詞賦、建安文學、漢魏文章、唐詩宋詞,都成就了河洛文學的輝煌。
科學技術發明薈萃河洛地區。偃師二里頭出土的青銅器,是迄今最早的一批青銅器;夏代杜康在洛陽發明釀酒;東漢張衡創製了渾天儀、地動儀;東漢蔡倫創製了“蔡侯紙”;魏晉發明家馬均發明了龍骨水車、水轉百戲。
河洛教育向稱發達。偃師二里頭夏都,有最早的“廟堂式大學”;東漢著名的洛陽太學,是世界上最早的國立大學和研究生院;東漢鴻都門學,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專科藝術學校;隋代煬帝於洛陽創科舉取士之制;唐代武則天首創殿試並設武舉。
河洛地區產生的對社會歷史有影響的名人有伏羲、黃帝、帝嚳、大禹、商湯、伊尹、周公、老子、蘇秦、白圭、賈誼、劉秀、班超、班昭、張衡、蔡倫、王充、華佗、馬鈞、曹操、曹丕、曹植、司馬懿、陳壽、裴秀、左思、孝文帝、隋煬帝、韓擒虎、宇文凱、唐太宗、武則天、狄仁傑、韓愈、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元稹、李賀、吳道子、李龜年、玄奘、神秀、一行、趙匡胤、趙普、呂蒙正、歐陽修、司馬光、邵雍、二程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等。

主要支流

陝西省境內直接入洛支流24條,其中百平方公里以上支流10條,主要有文峪河石門河石坡河縣河東沙河等,河系呈不對稱葉脈狀,左側支流長大,多常流水,右側支流短小,多季節河。
蒿坪河,源於華州,自武家院進入洛南境內後,流經亂石坪、蒿坪至保全街西匯入洛河。境內長29公里,流域面積127.2平方公里,平均比降為29.9‰,河流落差753米,常流量0.6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3689萬立方米,枯水流量0.41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6579千瓦。上游山高、谷狹水急,下切力強,下游谷川相間。
文峪河,源於華州水仙台,流經金堆城,自石嘴入縣境後,穿瓦子坪至眉底注入洛河。境內長32公里,流域面積118.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4.9‰,河流落差567米,水勢湍急。多年平均徑流量3430萬立方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024千瓦。山高川平,落差較大。
麻坪河,源於華陰市肉架子溝,自栗峪鄉斜嶺村北部燕石溝進入洛境後流經栗峪、麻坪、孤山至石門峪口注入石門河。長38.2公里,流域面積184.1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0.9‰,多年平均徑流量5081萬立方米,常流量0.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45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529千瓦。上游山高谷狹水急,下游寬谷與狹川交替。
石門河,源於黃龍山道溝,流經陳墹、石門,於石門峪口匯入麻坪河至尖角注入洛河。長43.9公里,流域面積353.1平方公里,比降16.1‰,多年平均徑流量10608萬立方米,常流量1.88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89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187千瓦。上游山高河狹,中游川寬地闊,下游谷窄,水勢急湍。
石坡河,源於駕鹿火龍關,自西北向南流經巡檢、石坡、李河,於梁頭塬王村注入洛河。上游名高山河,中游稱禹坪河,下游為石坡河。流程56.2公里,流域面積662平方公里,比降20.4‰,多年平均徑流量18403萬立方米,常流量3.27立方米/秒,枯水流量1.34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9961千瓦,可開發5889千瓦,占全縣可開發量15.8%。中游的紙房、羅窯、石坡、李河均建有水輪泵站和小水電站。
周灣河,(西撫河)源於駕鹿五道溝,流經駕鹿、窄口河至石坡,匯入石坡河,全長38.6公里,流域面積117.1平立公里,比降20.7‰,多年徑流量3161.7萬立方米,常流量0.56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34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396千瓦。
桑坪河,上游名寺耳河,下游名桑坪河,源於秦嶺八套山麓,流經寺耳、桑坪至李河口匯入石坡河。流程35.1公里,流域面積18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0.7‰,多年平均徑流量5033萬立方米,常流量0.8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37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183千瓦。
西峪河,源於陳耳大王西峪,上游稱陳耳河,中游稱田門河,下游稱西峪河,於河口注入洛河。長40.8公里,流域面積161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6.7‰,多年平均徑流量4427萬立方米,常流量0.7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24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4389千瓦。
龍河,源於廟台寺溝,上游在廟台境內稱補珠河,南流至浮莊口納浮莊河,至大莊口又匯合大莊河,南流至後碥匯入洛河。下游統稱為龍河。長25.8公里,流域面積13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9.9‰,每年平均徑流量3264萬立方米,常流量0.58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40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573千瓦,河道彎曲,地勢寬坦。
縣河,系洛河二級支流。舊志載有3名,即“武里水”、“清池川”、“里清川”。自隋大業十一年(615),因縣治由武谷川(古城)移此而得名。源於馬河鄉境內的埝浪,上游名叫洗馬河(即大渠川),又匯秦王川(即黃柏川)再匯小渠水,沿西南轉向東北流向,經馬河、謝灣、城關,於城關陶川村碾子溝口注入洛河。幹流長31.4公里,流域面積154平方公里,河流落差307米。多年平均徑流量400萬立方米,常流量0.71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58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73.4千瓦。
西沙河,(景村沙河)亦稱廟坪河。源自油泉分水嶺,經景村至下墹雙橋匯鹿池川河,流經茶臼山西納鏊峪河,於薛樓入洛河。幹流長35.5公里,流域面積123.5平方公里,河流落差323米,多年平均徑流量3087萬立方米,常流量0.55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25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860千瓦。因上游花崗岩和紅色沙礫層風化剝蝕嚴重,故下遊河道細沙淤積。
中沙河,(古城沙河)源於蟒嶺北側老君峪流嶺槽,北流經沙坪納小秦峪河、高河、蔣河至頁山再納韓西溝河,於沙河口入洛河。幹流長35.5公里,流域面積157.9平方公里,河流落差349米。多年平均徑流量3947萬立方米,常流量0.683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24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604千瓦。其特點是季節性河多,久旱即涸。洪水暴發時,黃沙淤積,衝壓沿岸村莊良田。建國後,創辦國社合作及集體林場,植樹造林,封溝打壩,治理小流域,興修基本農田,支流建有朱溝、賈溝水庫,在古城境開鑿紅惠渠,引水灌溉,使沿岸成為主要產糧區。
東沙河,(三要沙河)位於縣境東南。其上游為姬家河,自寺坡何村以東稱東沙河,沿東流經寺坡、三要折向東北,於土家嘴注入洛河。長41.2公里,流域面積355平方公里,河流落差359米。多年平均徑流量3347萬立方米,常流量0.59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39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908千瓦。其特點是流沙淤積,泥沙混流,泄流滑坡現象嚴重。
姬家河,發源於古城馬連灘臥牛石溝,沿東北流至寺坡何村,下游稱沙河。長26.5公里,流域面積133.9平方公里,河流落差38米。多年平均徑流量852萬立方米,常流量0.15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10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636千瓦。
蘭草河,位於縣境東南,源自河南省蘭草薛溝,為過境客水。向北流經王嶺至蘭草河口入洛河。在縣境內長17公里,流域面積48平方公里,河流落差96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152萬立方米,常流量0.204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10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51千瓦。其特點是:上游為石灰岩地貌,山高谷深,流水湍急;下游彎道中有成片農田。
河南省境內,伊河是洛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欒川縣伏牛山北麓張家村,經嵩縣、伊川、洛陽市,於偃師縣楊村匯入洛河,河道長265公里,流域面積6029平方公里。

水利開發

陝西省境

灌溉工程
伊洛河洛惠渠灌區,分布於洛南縣縣城西北部40里梁塬。自保全區張坪鄉磨溝口引洛河水至城關鎮張曹村,全長63.2公里。灌區轄保全、永豐、兌山3區和城關鎮、衛東鎮計9鄉(鎮)52個村。設施灌溉面積3.8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22萬畝。屬全縣規模最大、灌溉面積最多的水利工程
“苦瓜梁塬黃柏川,人畜飲水都困難。”建國前,梁塬人民深受無水之苦,夢想洛河水上塬。1957年中共洛南縣委、縣人民委員會根據民眾迫切要求,著眼洛南的經濟建設,作出興修洛惠渠水利工程的決定。經過勘測設計,上報省、地批准,於1958年9月5日動工。當時抽調幹部40名、民兵3000名,以軍事編制組成洛惠渠工程戰鬥團。由縣長張東任團長,縣委書記馮培智任政治委員,縣武裝部部長周良才任副政治委員,並具體負責全部工程。戰鬥團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攀岩鑿壁,先後打通雞關山、老虎岩、龍山岩、神仙洞等26座懸岩、29處峻岭,於1959年9月開通12.5公里石渠工程。10月26日又動員萬名勞力、百名幹部開闢梁塬土渠工程,到11月5日,31.5公里土渠基本開通。12月16日在席窪工地舉行通水典禮,中共商洛地委書記王傑到會祝賀,商洛專員公署專員郭茂生剪彩。《陝西日報》報導訊息並發表社論,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新聞紀錄片。
主渠建成後,又進行了4次續建: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改建了水西峪至黑圪塔溝段,開鑿隧道934.6米,裁彎取直,甩掉了張塬一段滲漏乾渠,縮短渠道10公里;1962年,打通黑圪塔溝至鼓樓河隧道1826.8米,並修築了排洪橋等配套工程,使鼓樓河水庫死庫變活庫;1976年擴建中乾渠,從辛岳水庫至李灣8.3公里,南低乾渠從焦村後峪至四皓中學11.6公里;1979年下半年,從龍山崖到水西峪的堡子溝又修築了一條隧道,使總乾渠縮短了2公里。
洛惠渠建成後,每年為鼓樓河、辛岳、李村3個總蓄水量590萬立方米的水庫和90個總蓄水量72萬立方米的池塘供水。同時在下游打機井27眼,建抽水蘸20處、流動噴灌站63處。
該工程總投資850萬元,其中國家投資681萬元,社隊自籌169萬元,總投工131.5萬個。在工程進行中張永銀、姚生成、張吉才等16人光榮犧牲,閻孝敏等6人因傷致殘。
1993年至1994年,又由國家立項,省、地、縣共同投資,在灌區興建農業綜合開發工程。新修支、斗分渠道167.8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3萬畝。
防洪工程
民國年間,百里洛河任水漫流,蟒嶺黃沙伴水壓田,洪澇災害經常出現。1956年,白洛鄉楊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動民眾在洛河灘築起河堤,植樹萬株,辦起了林場,保護農田千餘畝。保全鄉黑潭村、靈口鄉焦村等地仿效這一做法,沿河砌築石堤,堤外栽楊柳,堤內栽桑樹,興利除害,一舉兩得。七十年代末,全縣開展“向洛河要地”四大治理工程,組織力量對沿洛河及其主要支流進行了統一規劃,採取乾砌(少數險段漿砌)石壩,壩外植樹、壩內造田的方法組織沿岸民眾施工,建成防洪堤壩1845處,總長210公里,保護、新造農田10萬餘畝。保全、眉底、白洛、尖角、柏峪寺、黃坪、靈口、廟灣等段河堤防洪工程堅固,在抗大洪、渡大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河南省境

洛河水利開發歷史悠久。《水經注·谷水注》稱,西周時洛陽附近,已修有湯渠。唐代曾引伊、洛水灌溉地勢較高的農田。清代洛陽縣有周陽渠、五龍渠、通濟渠、洛渠、伊渠、大名渠、新興渠、永通渠、古紅渠、任解元渠等。民國時,盧氏洛寧洛陽偃師嵩縣伊川6縣共有灌渠49條,灌區多為數百畝,萬畝以上的有大清渠、大明渠、古洛渠、協濟渠、洛宜渠5處。6縣共有灌溉面積19萬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洛河水利得到進一步開發。1949~1955年整理舊渠,開鑿新渠;1956~1960年修水庫、打井、開渠全面展開;1961年以後調整、鞏固已有工程,走向穩步發展。1987年,包括支流伊河在內,有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9座,小型一類水庫73座,小型二類水庫179座,總庫容16.5762億立方米。
(一)伊河陸渾灌區,陸渾灌區因自陸渾水庫取水得名。灌區分布在嵩縣陸渾水庫兩岸、臨汝縣汝河以北、伊川縣焦枝鐵路以東和伊河西岸先鋒、順陽二渠以西及偃師縣南萬安山北麓。庫區以上有伊北、伊南兩渠,渠首分設在嵩縣南紙房鄉西伊河兩岸,徑引伊河水東北入陸渾水庫兩側。庫區以下有總乾渠1條,分乾渠3條,全長298公里。乾渠和總乾渠均為1970年修建,1974年放水,設計灌溉面積134萬畝。80年代灌溉面積40萬畝,最多達60萬畝。
(二)伊東灌區,伊東渠原建於1924年,渠長9公里,灌地6000畝。1950年和1951年擴建後,渠長22公里,灌溉面積增至1.8萬畝。1959年二次改建,渠長31.5公里,設計引水11.7立方米/秒,實引水8.5立方米/秒。灌區範圍為乾渠以北,伊河東、南,陶化店以西,偃師縣伊河南岸河谷平原地。有耕地14萬畝,設計灌溉面積12萬畝,70年代實灌面積8萬畝。
(三)洛寧縣引洛灌區,分布於洛寧縣境之洛河兩岸,北岸原有乾渠2條,1967年連二渠為一,總長38公里,重建長水渠首閘,總稱洛濟渠。南岸乾渠1條,長41公里,稱洛濟南大渠。二渠分灌長水鎮以下洛寧境內洛河兩岸河川地,灌溉面積7萬餘畝。
(四)宜陽引洛灌區,灌區分布在縣境洛河兩岸,有乾渠4條,總長72.1公里,總引水流量24立方米/秒,灌宜陽縣和洛陽市龍門5鄉48村地5.08萬畝。
(五)洛陽南郊南渠灌區,位於龍門以北、洛陽市區以南伊、洛夾河地區,有耕地面積約14.5萬畝。灌渠多以洛河為源,主要有大清渠、大明渠、古洛渠和伊渠,四渠總長34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大清渠為大新渠,把古洛渠併入大明渠,統稱為洛南渠。灌溉面積1950年7萬畝,1964年12萬畝,1980年8.5萬畝。
(六)中州渠灌區,959年開鑿,渠長50公里,灌溉洛陽市郊、孟津、偃師8.4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