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指公元1世紀至5世紀的基督教簡史。基督教出現於公元1世紀,最初出現於巴勒斯坦和
小亞細亞的
猶太人團體中。相傳為巴勒斯坦境內的
拿撒勒人耶穌所創。據近代聖經考證學者對《
使徒行傳》的研究,公元1世紀30—40年代,即相傳耶穌被釘死後的10多年內,其門徒以
耶路撒冷為中心建立了初期教會,過著“凡物共有”,互通有無的集體生活,並遵守
猶太教規,參加猶太教
聖殿的崇拜儀式。這時的主要領袖人物是
使徒彼得和耶穌的弟弟
雅各。他們恪信耶穌就是
基督,雖然被釘死於十字架,但已
復活、升天,不久還會降臨世間。因受到其他猶太教徒的反對和迫害,他們到巴勒斯坦其他城市和農村傳道。30年代後期,曾迫害過基督教徒的猶太教徒
保羅,在經歷了一次奇遇後皈依基督教,並積極開展傳教活動。保羅主張“
因信稱義”和“靠
恩典得救”,反對繁瑣的猶太宗教規條,尤其是
割禮,這在基督教的發展史上樹立了一塊里程碑。從此基督教便朝著世界化宗教的方向發展,並遠傳到希臘、羅馬等地,建立
教會。70年代猶太人大起義失敗,以及羅馬皇帝
尼祿和
圖密善對基督教的殘酷迫害,對早期基督教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隨著基督教向
地中海東部的傳播,教會吸收其他宗教的思想習俗,逐漸形成比較定型的組織制度、
聖禮、節期和
崇拜儀式。
早期教會信仰的特點是:信奉耶穌基督為復活的救世主;
聖靈具有神奇的力量;基督很快會降臨並施拯救。公元2—3世紀,基督教組織體制基本定型。2世紀基督教已傳播到地中海東部沿岸各地。以
主教為首,輔以
長老和
執事的三級教職制開始形成,但主教集權制尚未確立。崇拜儀式和聖禮逐漸固定化。至於經典,除從猶太教繼承來的經典《
舊約》之外,《
新約》尚未正式編定,只有4本
福音書和13封
保羅書信以及幾卷後來被列入
正典聖經的書卷在教會中流傳。此外,還有當時教會領袖所寫的幾種著作,以及後來被稱為“
使徒教父著作”的若干書卷。這時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境內尚處於非法地位。但隨著基督教向帝國各地區的滲透,富人和知識分子入教的人數逐漸增多,有些教會開始擁有較多的財富,教會領導人的社會成分也隨之發生變化。120—220年間,教會中出現一些
護教士,他們為基督教信條和禮儀的合理性進行辯護,並開始反對教會內部的“
異端”。
在
教義方面,尚未形成規範化的統一標準,諸多觀點並存,其中有些後來被占優勢的派別視為異端。異端共有四派。1、
伊便尼派(意為窮人派)。該派接近猶太教,主張耶穌為
約瑟和
馬利亞所生,否認基督的神性,並反對保羅的思想。2、幻影派,否認基督的人性。認為肉體的耶穌不過是個幻影。他在十字架上受害也不過是給人的一種幻覺。3、
諾斯替派(又譯靈智派)。依據諾斯替教的
善惡二元論,反對
道成肉身的教義。受其影響的還有
馬西昂派。他們拒絕接受全部《新約》。僅承認保羅的10封書信和經他們刪改過的《路加福音》。4、
孟他努派,強調
神啟,宣揚
末日迫近,基督即將復臨,千年王國即將建立。反對教會的世俗化傾向。神學上各種觀點見解的碰撞,促進了基督教神學的發展和體系化,並促使教會從流行的基督教文獻中選出某些書卷,承認其具有聖經正典的權威性,以此防止混亂。但《
新約聖經》的最後確定,直到4世紀才完成。此外,教會還制定出簡明扼要的“
信條“,以表達最基本的信仰內容,是為後來“
信經”或“
信條”的開端。
3世紀末,羅馬帝國的統治者一改對基督教的迫害,而採取安撫,拉攏政策。313年帝國西部皇帝
君士坦丁一世頒布“
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25年君士坦丁皇帝在帝國東部
尼西亞召開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史稱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確定了基督教的正宗教義和教會組織,為帝國政權直接干涉教會內部事務和
教義與崇拜禮儀開了先河。到787年的
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為止,羅馬皇帝在帝國東部共召開7次公會議。東部教會發展的歷史自始便與
拜占廷帝國的政治和宮廷鬥爭交織在一起。392年
狄奧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為帝國的
國教。在西部,476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法蘭克國王
克洛維仿效君士坦丁,於496年改信基督教,通過教會擴張其政治勢力。羅馬帝國依其行政區劃、語言、文化傳統的差異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基督教自3世紀起也隨之分為東西兩大派。西派以
羅馬為中心,傳播於說拉丁語的
高盧、義大利到北非
迦太基一帶及以西地區,因此也稱
拉丁教會。東派散布在
馬其頓、希臘半島至埃及及其以東地區,通行希臘語,又稱
希臘教會。起初以
亞歷山大里亞,
安提阿、耶路撒冷等地為中心,後來
君士坦丁堡教會漸居東部教會的首位,與西部羅馬相互對峙,播下了日後東西教會大分裂的種子。
4—7世紀間,東部教會各派勢力間鬥爭激烈(有時西部教會也介入)。在神學上表現為關於
三位一體和基督的神人二性的教義之爭。在長達三個多世紀的爭論中形成了以亞歷山大里亞和安提阿為中心的兩大學派,最後通過公會議產生了《
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和《
卡爾西頓信經》,作為這兩項教義的正統標準。為後世基督教大多數派別所接受。不接受這兩項信仰標準的各派都被斥為“
異端”。當時的“異端“派別有
阿里烏派,
阿波利拿里派、
聶斯脫利派(唐太宗貞觀九年即635年,該派曾經
波斯傳入中國。稱為景教)。
優迪克派(後來發展成為一性論派)和
一志論派。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後,西部教會主教
利奧一世利用當時的有利形勢,逐漸抬高羅馬主教的地位。6世紀末。
格列高利一世任主教時,進一步提高了羅馬主教的權威,至此形成東西部教會對峙的局勢。
在神學思想上,東部教會受希臘哲學傳統的影響,重視具有
玄學傾向的
三一論和
基督論等神學問題。而西部教會則受羅馬法傳統的薰陶,側重於人性,罪、意志自由和教會的性質等神學問題。
拉丁教父希波主教
奧古斯丁主張
原罪論,
恩寵論、
預定論和
教會論,影響了後世西方正統神學。反對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而主張意志自由說的
貝拉基(約360-430年),則被斥為
異端。此時期另一位拉丁教父
哲羅姆(Jme,約345-419年)整理校訂了聖經的拉丁文舊譯本,譯出拉丁文《武加大譯本》,即“通俗拉丁文譯本”(16世紀中葉天主教
特蘭托公會議宣布為法定本,沿用至今)。
格列高利一世還對教會的組織、修院制度和崇拜儀式等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中世紀
指6至15世紀的基督教會史。6世紀上半葉,
東羅馬帝國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自封為教會元首,把東部教會置於帝國權力的監護之下,使教會變成國家政權的附庸。東部教會在歷史上未曾出現過西部教會那種教俗爭權的局面。但因皇帝支持,東部教會不承認
羅馬教皇為教會元首,雙方相互傾軋,互爭
軒輊,致使東西教會的分裂趨勢日益嚴重。9世紀後半葉,君士坦丁堡宗主教
佛提烏(858-867年、877-886年在位)與羅馬教皇
尼古拉一世(858-867年在位)互相開除對方教籍,史稱“
佛提烏分裂”。1054年因“
和子句糾紛”,東西兩派教會正式分裂,史稱“
東西教會大分裂”。此後,西部教會自稱公教(即天主教),東派教會則自稱正教(即東正教)。後來雖幾度謀求和解,但終未奏效。9世紀起,君士坦丁堡教會開始向東歐和北歐傳教,並將聖經譯成
斯拉夫語。988年基輔
羅斯公國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皈依基督教,定東正教為國教。
13世紀初,羅馬教皇
英諾森三世發動第四次
十字軍東征,一度攻陷君士坦丁堡,東正教君士坦丁堡
牧首的權力受挫,致使東西教會矛盾達到頂點。1453年土耳其
奧斯曼帝國滅東羅馬帝國後,俄羅斯正教會在東正教的地位逐漸上升,大有將東正教中心移至莫斯科之勢,莫斯科被稱為“第三羅馬”。在長達1000多年的封建時期,西部教會與世俗政權互相利用又互相鬥爭,對基督教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8世紀中葉法蘭克國王
矮子 丕平為酬謝教皇對他篡位的支持,曾贈給教皇大片土地,史稱“丕平獻土”,標誌著教皇國的開始。800年教皇
利奧三世為
查理曼加冕,稱之為“羅馬人的皇帝”。此後,教會為提高教皇權勢,擺脫世俗政權的羈絆,利用《
偽伊西多爾教令集》宣稱教權高於政權,教俗爭權隨之尖銳化。從11世紀末葉教皇
格里高利七世與德皇
亨利四世展開“主教續任權之爭”起,200年間教皇與皇帝進行了激烈複雜的鬥爭。及至13世紀教皇
英諾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時,教廷權勢達到頂點。但到13世紀末教皇
卜尼法八世與法王
腓力四世鬥爭失敗後,教皇的權勢與威信急劇下降。最後教廷不得不遷至法國邊境的
阿維尼翁,託庇於法王的蔭護,歷時70年,其間7位教皇都是法國人,史稱“
阿維尼翁之囚”(1308-1378年)。1378年出現兩教皇並存的局面,雙方都自稱正統,互相
攻訐。1409年又出現3個教皇鼎立的局勢,史稱
天主教會大分裂。1417年新選教皇
馬丁五世進駐羅馬,才結束40年天主教分裂的局面。但教皇的威信早已今非昔比。
關於
隱修制度,相傳始於3至4世紀間,首倡者為埃及的
安東尼(約251-356年)。中世紀初已盛行於歐洲、北非、西亞等地。
隱修會有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有些還擁有地產,成為大封建主。6世紀初創立的
本篤會為西部修會制度的典範。10世紀出現了
克呂尼派改革運動,
整飭和加強修院制,強調教皇權力至上。13世紀又出現
方濟各會、
多明我會、
加爾默羅會、奧斯丁會(
奧古斯丁會)等
托缽修會,到處托缽雲遊。他們均沒有嚴格的會規,但在各處設立分支組織參與對社會文化教育事業的控制,並在教皇的控制下主持
異端裁判所。同時,修院中的學者還發展了以基督教聖經和教義為基本內容的神學—哲學體系,後稱為
經院哲學。在東部教會,相傳較完善的修院會規是4世紀的
大巴西勒(約330-379年)制定的,不同於西部教會而比較單一。有些隱修院擁有大量財富,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文物資料,為歐洲各地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11世紀末到13世紀中葉,教皇和一些修院院長打著保護基督教聖地的招牌,先後發動8次十字軍東侵戰爭。後4次均以失敗而告終。十字軍東侵促使教會威信下降,社會矛盾日趨尖銳。此外,教皇還組織多次“聖戰”討伐“異端”,攻打政敵。在中世紀的西歐,正統教會把凡不接受正統基督教教義者都斥為“異端”,施以殘酷鎮壓。其中影響較大的異端派別有:東歐的
鮑格米勒派,義大利的阿諾德派,法國南部的
阿爾比派和
韋爾多派(亦稱里昂窮人派)等。他們之間有時互相支援或串連,有時到處流動,12至13世紀發展到高潮。14世紀出現了英國的
羅拉德派,15世紀有捷克的
胡斯派等。教廷除利用世俗政權共同鎮壓外,還組織
異端裁判所專事搜捕、審判和迫害異端派別分子。1479年設立的
西班牙異端裁判所,尤以殘暴兇狠而臭名昭著。
近代
指16至19世紀的基督教歷史。16世紀初,
馬丁路德為抗議教皇在德國各地銷售
贖罪券,於1517年10月31日在維登堡大教堂(
維滕貝格城堡教堂)門前貼出《
九十五條論綱》,揭開
歐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此後,
茨溫利和
加爾文在瑞士、
亨利八世和
克蘭麥在英國也發動了教改運動。其影響波及到歐洲其他地區,並形成
路德宗、
歸正宗和
安立甘宗三大
新教主流派系。他們脫離天主教,同羅馬教廷相抗衡。16世紀末至17世紀,新教各派的教會組織和崇拜儀式基本定型,教義神學的表述和闡釋經過長期爭論後逐漸形成體系。在傳教過程中,新教各派基本形成在西歐各國分布的格局:路德宗在德國的東、北部和北歐諸國:歸正宗在瑞士、德國的一部分、荷蘭和蘇格蘭;安立甘宗主要在英格蘭。後新教各派又分出一些較小的新宗派,如
長老會、
公理會、
浸禮宗、
衛斯理宗、
公誼會和
虔敬派等。18至19世紀,在
啟蒙運動和
理性主義的影響下,
新教的信仰和神學思想均發生深刻變化。這時期出現一批神學家,如
施萊爾馬赫、
里敕爾和哈那克等,他們倡導
自由主義神學,並對傳統教義作出新的詮釋。有些新教神學家還受到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提倡社會改良,產生了英國的基督教社會主義派和美國的社會福音派。
天主教會因受到宗教改革運動的衝擊,喪失其獨尊西歐的地位。為了重新樹立教廷威信,對付新教各派,天主教也進行了改革,史稱“
反宗教改革”。1545至1564年,教廷召開
特蘭托會議,譴責了路德和茨溫利等人的新教神學思想,並對天主教內的教儀體制等作出一些新規定:通過天主教各派共同遵循的
信綱,該信綱成為直到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召開前的天主教的信仰規範,同時對修會制度進行改革。1534年成立
耶穌會,該會在歐洲許多國家迅速發展,成為擁護教皇和抵制新教的強有力組織。17世紀,天主教內部發生
詹森主義爭論,以荷蘭天主教反正統派神學家
詹森和法國神學家巴斯克等為一方,同耶穌會展開激烈論戰。詹森派主張奧古斯丁的
恩寵論和
預定論,耶穌會則贊同
莫林那主義,用“中介知識”的概念調和上帝的預定和人的自由意志。此外詹森派還力主在法國教會中削弱教皇的權力。1713年,
克雷芒十一世發布教諭,斥詹森主義為異端邪說。一部分詹森派成員後來移居荷蘭,繼續發展。18世紀在啟蒙運動和理性主義的影響下,歐洲一些國家民族主義傾向增長,如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他們對教廷的離心傾向日益增強,更不滿耶穌會士干涉內政外交,強烈要求將其取締。1773年教廷迫於法國政府的壓力而解散耶穌會。1814年教皇
庇護七世又予恢復。
法國大革命期間,
拿破崙一度攻入
教皇國,擄走教皇
庇護六世。1809年拿破崙將教皇國併入法國版圖。1929年
庇護十一世和
墨索里尼簽訂
拉特蘭條約,規定教皇國僅保留
梵蒂岡一隅。這一時期,天主教在神學思想上恪守特蘭托公會議以來的教條,教廷多次頒發“
教廷禁書目錄”。1869至1870年
第一次梵蒂岡公會議重申“聖母無原罪始胎”的信條,並通過“教皇無謬誤說”。20世紀初,天主教內部出現
現代主義思潮,代表人物有
盧瓦齊、蒂雷爾、拉勃騰尼爾等,他們主張用歷史方法研究聖經,反對
經院主義神學對傳統教義的解釋。1907年教皇
庇護十世頒布“斥現代主義諭”,把現代主義斥為異說,禁止傳播。同時,把
阿奎那的神學定為官方神學,來調節教會與現代世界的關係。
在東正教方面,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後,處在奧斯曼土耳其統治之下。土耳其對東正教採取寬容政策,仍承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東正教總管,在傳統的四大牧首區享有首席地位,但這種地位僅在形式和名義上得到承認,實際權力很小。同時俄羅斯正教會的地位逐漸提高。1589年莫斯科牧首區成立,得到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承認。17世紀俄羅斯正教改革禮儀制度,採用希臘正教體制,受到下級教士和信徒的抵制,導致舊禮儀派分裂。1721年沙皇
彼得一世對俄羅斯正教進行改革,廢除牧首制,代之以最高宗教會議,負責管理教會事務,首腦由沙皇直接任命,各地修院受到嚴格限制。同時頒布《宗教規程》,作為俄羅斯境內一切宗教活動的法規。該法規一直延用到1917年,史稱“最高宗教會議時期”。此時期教會雖受制於沙皇,但內部仍從事興辦神學院、提倡學術研究等活動。
近代基督教還開展了大規模的傳教活動。1534年天主教成立耶穌會後開始傳教。伴隨著地理大發現、新航路的開闢、歐洲殖民勢力的擴張,天主教派遣傳教士到拉丁美洲及亞洲南部、東部活動,把基督教傳到海外。1622年
羅馬教廷成立“聖道傳信部”,以加強對各會在全世界傳教活動的統一領導。俄羅斯正教17世紀起也隨著沙皇的侵略擴張而傳入中國等地。新教起步較晚,至17世紀初才開始向北美傳教。19世紀是整個基督教傳教運動的高潮時期,傳教士在各地傳播教義、建立教會、興辦文化教育和慈善事業;同時也有人充當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向傳教國家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政治、軍事侵略的謀士,有人甚至成為明目張胆的掠奪者。
現代
指20世紀前半期的基督教會史。19世紀是基督教傳教事業的高峰期。進入20世紀後,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各國教會對西方差會(即基督教傳教組織)的控制日益不滿,傳教運動遭到亞、非、拉各國人民和基督教徒的譴責和抵制。亞、非、拉各地教會自立的呼聲日益強烈。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提出建立
本色教會的口號,其中日本、朝鮮和印度等國還建立了
自立教會的組織。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自立教會運動在
第三世界國家更加深入、廣泛地展開。及至40年代,在各國教會的領導機構中,西方傳教士的人數日漸減少,而本國人的比重越來越大。今天,自立教會運動在一些國家中又常與民族解放運動結合在一起。在西方,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美等國的新教教會首先發起了倡導全世界基督教各派大聯合的
普世教會運動,亦稱教會再合一運動。提倡普世教會運動的人主張,普世合一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上帝,因此,普世教會運動並不反對“教會自立運動”,從根本上說,教會自立運動與普世教會運動是一致的。現代普世教會運動
肇始於1910年在
愛丁堡召開的宣教大會,而1948年成立的
世界教會聯合會則為這一運動的發展樹立了里程碑。但因該聯合會對教義等方面問題持開明態度,
基要派和較保守的派別都未參加。同時,較保守的教會也提倡教會合一運動,並成立一些組織,如1942年成立的美國的“全美福音聯合會”,1946年成立的英國“世界福音聯合會”,1951年成立的全球性“世界福音聯誼會”等。1948年由卡爾·麥印太發起的“國際教會聯合會”,迄今影響很大。該會神學觀點比較保守,與世界教會聯合會針鋒相對。
中國於1922年成立全國性的基督教會協進會,但50年代前因受西方教會的控制,國內各宗派間的合作相當有限。
趙紫宸曾出任世界教會聯合會六主席之一,後因該會為一些反華分子所操縱,憤而辭職。1980年中國新教教會成立全國性的教務組織“
中國基督教協會”,旨在“團結全國所有信奉天父、承認耶穌基督為主的基督徒,在
聖靈的引領下,遵照聖經,同心協力,辦好我國獨立自主,自治、自養、自傳的教會”(《中國基督教協會章程》,載《中國基督教第四屆全國會議專輯》,1986年第43頁)。同時,中國教會在堅持“三自”愛國原則(
三自原則)的前提下,不斷開展同世界基督教界的友好往來,對普世教會運動持積極態度。
天主教和東正教在普世教會運動中也積極謀求相互之間以及同新教之間的對話。在神學思想方面,隨著以人為中心的自律感的增強,20世紀初自由主義神學逐漸興盛,到30年代達到鼎盛時期,代表人物有英國的威廉和美國的
富司迪。中國教會當時有張仕章、
吳耀宗等人受其影響。在美國,自由主義神學家常被稱為現代派。與此同時,美國掀起反對自由主義神學的
基要主義浪潮。起初基要派很活躍,但因其思想保守,拒絕接受一切聖經考證的成果,堅持認為聖經字句無誤,致使現代派在現代社會占據了優勢。此後自由主義神學陣營內部分化,派生出“唯實論神學”(又稱“新自由主義神學”)和以
人格主義哲學為基礎的“位格主義神學”。位格主義神學主張一切道德倫理的真理均可從位格的絕對價值中引申出來,認為上帝存在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與後來的“
過程神學”形異實同。30年代末,該派被新興的新正統派所取代。新正統派神學強調上帝的啟示和人的局限,與當時一些西方人的思想發生共鳴,因而得以廣泛傳播。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卡爾巴特、布魯諾和蒂利希。但從50年代起,隨著西方社會的非宗教化和多元化,新正統神學也逐漸衰落。
當代
指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基督教簡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正當
新正統派在新教神學界占統治地位之際,天主教中的
新托馬斯主義異軍突起。新托馬斯主義思潮
發軔於19世起末,是把
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和經院哲學,與某些現代科學思潮結合起來而建立的神學哲學體系,又稱新經院主義。代表人物有
馬利丹、基爾遜、冉諾等。這一思潮對現代哲學界影響頗大;在基督教方面,則直接影響到
第二屆梵蒂岡公會議。80年代以後,該派學者承認托馬斯的神學理論尚存在許多空白,不能充分適應時代的需要。50年代以後
存在主義神學崛起。代表人物有
布爾特曼、哥伽騰。蒂利希和布里。布里力主把基督教神學同存在主義哲學調和起來;蒂利希則主張從存在的觀念直接探索神學的本體論結構。因此,70年代以後.。當存在主義作為一種神學流派幾乎消失之時,蒂利希的影響卻相當廣泛。同時,還出現了受
過程哲學影響的
過程神學。過程神學家認為上帝是變化的,它處在時間之中,也是有限的。上帝就是進程本身。主要代表人物有哈松、皮騰格、威廉斯、奧登和卡伯等。近年來過程神學的發展與“神死神學”對神學界的刺激緊密相關。
當代聖經考證學成果卓著。使教會歷史和神學研究的面貌喚然一新。尤其60年代以來《新約》研究中的“編纂考證”學興起,對
四福音書編纂成書過程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至今還在進一步發展中。60年代以來,世界性的大動盪對基督教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1965年美國神學家柯克斯發表《世俗之城》一書,指出當今的世俗化是福音的果實,而不是基督教的死敵。這表明美國當代基督教中出現嚴重的世俗化傾向。同時。反對基督教世俗化傾向。以“敬虔”和“狂熱”著稱的基要派保守勢力再度崛起(稱為新福音派),神秘主義和靈恩運動也悄然出台。
在天主教方面,60年代為其進入新時期的轉折點。1962年教皇
約翰二十三世召開了第二次梵蒂岡會議,約翰二十三世去世後,由新教皇
保羅六世主持,到1965年閉幕。會議一反過去的保守方針,強調要“趕上時代形勢”,在教內進行一系列改革;並採取開放政策,主張同天主教以外的基督教各派、甚至其他宗教或不信宗教的人對話。這次會議之後,天主教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局面,對天主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些神學家試圖用歷史的觀點審視傳統,並把天主教神學與現代科學技術、哲學,社會政治思想調和起來,這使天主教也出現多元化和世俗化現象。尤以“超性托馬斯主義”最為典型。該學說從新托馬斯主義演化而來,把
康德的超驗哲學、現代存在主義,與天主教經院哲學融為一體。自1967年起。拉丁美洲天主教中興起
解放神學。各國神學家同人民一起,為民族獨立、擺脫帝國主義勢力的奴役和控制而鬥爭。他們認為,20世紀最大的愛就是創造一個正義的社會。受其影響,美國產生了“
黑人神學。亞洲出現了“民眾神學”。同時。“
婦女神學”和“
處境神學”也應運而生並逐漸發展。
60年代以來。隨著幾位曾在神學界占統治地位的“
新正統派”大師相繼謝世。當代基督教神學思想出現多元化現象,各種各樣的學派、思潮和體系共存互生。這些派別是:1、
激進神學。以“神死神學”為代表。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奧太澤、韓謬頓、伐漢年和范布倫等。而
潘霍華所主張的“非宗教化的基督教”和羅賓遜的“對神誠實”,則是較晚近的思潮。2、
進化神學。代表人物是
德日進。他認為基督是進化過程的中心和內在原則,整個進程都趨向於基督的中心。他的思想成為60年代盛行的“新托馬斯主義”的“進化一元論”學說。有人認為,他的神學思想影響了拉美的解放神學。3、
希望神學。受德國哲學家
布洛赫的
希望哲學啟發而產生,代表人物有穆特曼、潘能伯、本茨和布拉頓等。倡導在面向未來的完全開放和自由的終極論中建設基督教神學,認為教會將成為上帝手中實行宇宙、社會和好的工具。4、本色神學。也稱“
處境神學”。本色即“充分表現出國家、民族、體系、文化的獨特點”。主張每個教會都要適應當地信徒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第三世界國家中的教會對本色神學的貢獻尤其突出;
黑人神學、
解放神學以及韓國的民族神學也常被視為“本色神學”。此外,國外也把中國基督教會開展“三自”愛國運動的理論依據稱為“本色神學”。5、
闡釋學。闡釋學的發展與基督教對聖經的研究緊密關聯。現代闡釋學的興起歸功於伽達默和呂柯等人的倡導。60年代艾伯嶺和富希士又倡議“新闡釋學”,主要是在聖經研究中倡導一種新的神學方法。他們雖遭到美國一些神學家的批評,但目前在歐美神學界仍有一定影響。關於東正教,自19世紀以來,除4個傳統牧首區和莫斯科及全俄牧首區外,各國各地也先後成立了正教自主教會。截至80年代中期,全世界共有正教自主教會17個,一般以地區或民族來劃分。
根據1982年牛津大學出版社《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統計,全世界信奉基督教的人數共約15億,占世界總人口的將近三分之一,其中天主教約8.8億,新教約3.6億,東正教約1.3億,東儀天主教約960萬,“邊緣”或“變種”教派(如
摩門教,
耶和華見證會等)約1400萬,各國自主教會(不依附各宗派)約7000萬。(2016年,全球74億人口中,廣泛的基督徒為24億6千萬,占全球人口33%。基督教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