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修制度

隱修制度,古代公教會和天主教、東正教中,以避世苦修為宗旨,從獨處隱居發展為集體隱修的一種主張和制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隱修制度
  • 宗旨:避世苦修
3世紀末,以隱修主義之父著稱的埃及人安東尼在荒野單獨隱修數十年,仿效者日眾。4世紀時,埃及的帕科米烏創建第一座隱修院。隱修者同食同住,統一規戒,統一服裝,定時舉行集體崇拜。後又出現獨修與集體隱修之間的折中形式,即2~6人組成的無固定組織和規章的半獨修小組。隱修在東派教會一時成風,隱修院相繼成立並迅速發展。該撒利亞主教大巴西勒訂立的院規對後來東正教的隱修制度發揮了深遠影響。隱修院對保存和發展拜占廷文化的作用一直延續不斷。東正教各修院自成體系,沒有組織上的聯繫,也無統一規章制度。4世紀中葉,亞大納西將隱修制度傳入西派教會。以埃及隱修制度為模式的隱修院在當時的羅馬帝國出現,逐漸形成天主教隱修制度。西派教會隱修制度的重大改革由努西亞的本篤發起。本篤於529年在義大利卡西諾山建立修院,強調共同的集體生活,反對過分苛刻的苦行,並為隱修院制定了73章院規。根據院規,院長由選舉產生,修士必須絕對服從院長,起居、飲食、勞作、閱讀、崇拜等均定時進行。這種制度傳遍西歐各國,一直沿用到12世紀。之後,隱修制度逐漸形成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即修會。其創建過程為三步:由創建者訂立會規,經教皇批准,入會者發絕財、絕色、絕意三願。凡經教皇認可的修會不受教區主教管轄,自成獨立體制,有嚴密的組織,由總會長統轄下屬分會。中世紀時天主教的修院擁有大量土地和資產,成為教育活動和學術研究的中心,許多主教和教皇出身於修士,致使隱修主義的守貞主張演變為教會神職人員獨身的規定。10~11世紀,由於修院的腐化和世俗化,修院內部興起了改革之風。最著名的改革有阿尼安的本篤對於本篤會的重整。他主張恢復簡樸生活,減輕農業勞動,增加祈禱和神修時間,禁止院外教學等。之後法國克呂尼修院主張整頓修院紀律,嚴守本篤所訂會規,教會擺脫世俗王侯的控制等,成為修院改革運動的中心。主張進一步改革後分為兩派:一派遁入荒野苦修,仿效古代“沙漠教父”,主要代表有加爾都西會和卡馬多修會等;另一派成立托缽會,不置會產,行乞傳教,主要代表有方濟各會、多明我會和奧斯定會等。十字軍東征期間,出現了一種具有軍事性質的修道組織,即騎士團,初為保護朝聖者和照料朝聖的病人而成立,後演變為軍事團體,權力和財富劇增,被教皇解散。宗教改革之後,隱修院勢力大減,出現了一些新型修會即耶穌會。其會士宣誓絕對效忠教皇,廣泛從事政治、學術、教育等世俗活動,傳教活動遍及亞洲、非洲、美洲。拉特蘭公會議和康斯坦茨公會議後,各派修會按照一定的統一規則進行了聯合。梵蒂岡第二次公會議專門發布了《修會生活革新法令》,對隱修制度的改革提出新要求:各修會既要“繼續返回基督化生活的根源”,又要適應時代環境的變遷,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