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 國名由來為後人以開國蘇丹
奧斯曼一世 的名字為國號。“奧斯曼”(
奧斯曼土耳其語 :عثمان;現代土耳其語:Osman;
國際音標 :/osman/),注意奧斯曼土耳其語原使用阿拉伯-波斯文字書寫,/s/音出現在元音後的詞中時以ث /θa:/標示。
奧斯曼土耳其語名稱為“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拉丁化轉寫為“Devlet-i ʿAliyye-i ʿOs̠māniyye”;
土耳其語 名稱為“Osmanlı İmparatorluğu”;
英語 名稱為“Ottoman Turks”或“Turkish Empire”;
阿拉伯語 名稱為“دَوْلَتِ عَلِيّهٔ عُثمَانِیّه الدولة العليّة العثمانية”。
漢語 譯名方面,有依照英語名稱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簡稱“鄂圖曼帝國”;中國大陸地區則依照奧斯曼土耳其語稱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簡稱“奧斯曼帝國”或“奧斯曼”。而在台灣部分書籍則以原文音譯為“歐斯曼帝國”。
由於奧斯曼土耳其語中本無“θ”音,而以“t”音代之。當奧斯曼勢力擴張到東歐時,
日耳曼人 進一步把“عثمان”(othman),訛念為ottoman,轉音成為“鄂圖曼”。
清代 譯名即採用此,對應翻譯國名為“鄂圖曼”。中華民國成立後延用古譯名(以當時國際語言拉丁語“ottomano”為翻譯標準),然而在指示同名的開國君主時可使用“奧斯曼”這個譯名;另有“鄂斯曼”、“奧特曼”、“奧圖曼”和“奧托曼”等譯名。
歷史 興起擴張 土耳其人是土耳其語民族,是原來的
塞爾柱 所屬
羅姆蘇丹國 下屬的一個小型突厥部族。這個部族在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半島逐漸定居,早期與拜占廷
-
希臘 民族多有融合與戰爭。通過在拜占廷帝國和其他
安納托利亞 土耳其人民族的遊走與鬥爭,土耳其人日漸興盛,現代土耳其人就來源於此。自羅姆蘇丹國於1308年滅亡後,位於
黑海 和
地中海 間的安那托利亞分裂出多個獨立國家,統稱為安那托利亞侯國(Anatolian Beyliks)。
土耳其人原本居住
阿姆河 流域,實際上就是今
烏茲別克斯坦 花剌子模地區,屬於土耳其人卡伊部落,在當時為
花剌子模王朝 的臣屬。自古從事遊牧,逐水草而居。13世紀時,
蒙古人 開始向西擴張,迫使他們遷移。最初他們依附於
塞爾柱 土克曼人 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在和拜占廷
帝國 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1290年部落酋長埃爾托格魯爾死後,他的兒子
奧斯曼一世 (1258-1326年)繼位,繼其父擔任部落首領。1299年,土耳其趁塞爾柱羅姆蘇丹國分裂,正式宣布獨立,稱號“
加齊 ”,奠定了土耳其國家的雛形。
奧斯曼與拜占庭擴張領土地圖 1326年,奧斯曼之子
奧爾汗 (1326-1360年在位)繼位後,改稱總督,建立了常備軍,吞併了羅姆蘇丹國之大部分地區,奪取拜占廷重鎮布魯薩城,定都於此。於1331年3月,打傷了拜占廷帝國皇帝,占領了拜占廷帝國在安納托利亞最大的城市
尼西亞 ,並遷都於此。1337年,攻陷尼科美底亞,定都於布爾薩。1338年,又占領了於斯屈達爾。1354年,土耳其奧爾汗率軍渡過
達達尼爾海峽 ,占領了
加利波利半島 ,並把這裡作為進攻
巴爾幹半島 的橋頭堡。奧爾汗對內確立國家行政組織,中央設立
迪萬 ,任命
維齊爾 (即大臣),向各地派行政軍事長官和
卡迪 鑄造統一錢幣,成為土耳其國家的真正締造者。1360年奧斯曼君主
穆拉德一世 (1360-1389年在位)繼位後,向
東南歐 擴張取得決定性的進展。1362年,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占領拜占廷帝國重鎮,並改名
埃迪爾內 ,定都於此。此後又征服西
色雷斯 、
馬其頓 、
索菲亞 、
薩洛尼卡 和整個
希臘 北部,迫使
保加利亞 和
塞爾維亞 統治者稱臣納貢。1389年在
科索沃戰役 中大敗塞爾維亞、保加利亞、
匈牙利 聯軍。這一勝利震動了歐洲各國的統治者。歐洲各國為了拯救拜占廷
帝國 ,派出了援軍。
涉足歐洲 奧斯曼君主
巴耶塞特一世 (1389-1402年在位)在1396年的
尼科堡戰役 中,一舉打敗了匈牙利、
法國 、
德國 等國的聯軍,占領巴爾幹大部土地。將近一萬名
十字軍 被俘,除了300名貴族騎士被巨款贖回外,其餘的幾乎全部被殺。從此,歐洲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奧斯曼帝國擴張,拜占廷帝國危在旦夕。但就在此時,中亞的
突厥 人
帖木兒帝國 強大起來,並開始向小亞細亞擴張。
15世紀奧斯曼帝國的擴張 1402年,在
安卡拉戰役 中,奧斯曼軍慘敗於帖木兒軍,君主巴耶塞特被俘。這一事件暫時挽救了拜占廷帝國,使之又勉強存在了一段時間。因為巴耶塞特的四個兒子之間開始了爭奪王位的戰爭。被土耳其人統治的各國紛紛起義,脫離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不得不推遲了在
歐洲 的擴張。
穆罕默德一世 (1413-1421年)結束分裂局面,收復帖木兒帝國征戰時喪失的領土。1444年,
穆拉德二世 (1421-1451年在位)在
瓦爾納戰役 打退了歐洲匈牙利、波蘭的反撲,波蘭國王亞蓋隆契克和采薩里尼大主教陣亡。
土耳其在1453年至1683年間的歷史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1566年前的領土、經濟及文化擴張時期及其後的軍事及政治相對緩和的時期。
1453年,21歲的
穆罕默德二世 繼位不到兩年,親率8萬大軍進攻拜占廷帝國首都
君士坦丁堡 ,鏖戰53天,於5月29日攻克,並遷都於此,拜占廷帝國滅亡。穆罕默德二世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為
伊斯坦堡 ,土耳其語意為“上城去”。
穆罕默德二世及其軍隊進入君士坦丁堡 征服君士坦丁堡同時亦穩固了奧斯曼帝國作為歐洲東南部及地中海東部地區霸主的地位,接下來奧斯曼帝國進入了漫長的征服擴張期,將疆域擴至歐洲及
北非 。奧斯曼帝國的陸上擴張主要倚靠其強大的中央集權體制、軍事革新及鐵一般的軍紀,而奧斯曼帝國的海軍亦對其征服活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義大利及葡萄牙手裡爭奪及保障了
黑海 、
愛琴海 、
地中海 、
紅海 及
印度洋 的遠航路線。
由於土耳其握有歐亞之間主要的陸路貿易路線,帝國的經濟因而蓬勃發展。奧斯曼帝國對西歐及亞洲間貿易的壟斷經常被引證為西班牙女王
伊莎貝拉一世 支持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西航尋找亞洲海路的主要原因。
步入極盛 1517年,奧斯曼帝國消滅埃及
馬穆魯克王朝 ,其海軍勢力亦擴至
紅海 。此後,奧斯曼帝國及
葡萄牙帝國 成為了地區最具支配地位的勢力。繼後的
蘇萊曼一世 並沒有停止征服步伐。1521年,土耳其攻陷
貝爾格勒 ;1522年占領
羅得島 。1526年的
莫哈奇戰役 ,奧斯曼帝國一舉擊滅匈牙利君主國。其後征服了
匈牙利王國 ,並在匈牙利及中歐的所在地建立奧斯曼屬匈牙利。1526年,奧斯曼帝國在
第一次摩哈赤戰役 得勝,並於1529年發動
維也納之圍 ,但由於冬季的來臨而被迫撤退。1532年,奧斯曼舉兵逾25萬再次進攻維也納,但在維也納以南的克塞格被擊退。
在蘇萊曼一世統治時期的末段,奧斯曼帝國的總人口多達1500萬人。在塞利姆一世及蘇萊曼一世時期,奧斯曼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能控制地中海東部的大部分地區。奧斯曼帝國海軍司令
巴巴羅薩·海雷丁 在蘇萊曼一世時期帶領奧斯曼海軍多次擊敗基督教國家的海軍,包括征服了西班牙的
突尼西亞 及
阿爾及利亞 。奧斯曼海軍協助
穆斯林 及
猶太人 在西班牙
宗教裁判所 時期逃離西班牙,並護送他們抵達奧斯曼帝國。
蘇萊曼一世 隨著16世紀的發展,奧斯曼的海軍力量受到冒起的西歐勢力挑戰,特別是在波斯灣、印度洋、
馬六甲海峽 及
摩鹿加群島 一帶受到葡萄牙威脅,雙方勢力此消彼長,並且土耳其在這一時間段占據上風,東南亞地區的
亞齊國 、
馬六甲蘇丹國 皆成為奧斯曼帝國勢力範圍。由於奧斯曼封鎖了向南及向東的海路,歐洲各國只得另覓路徑。在陸上,奧斯曼帝國被奧地利的戰爭及波斯這兩條戰線困擾,維持戰爭所需的資源、後勤補給及通訊因距離過遠而變得困難,使海軍無法維持。
蘇萊曼一世時期,奧斯曼帝國擁有遼闊的疆土(約450萬平方公里)和1400萬人口,而這時的西班牙僅有500萬人,英格蘭僅有250萬居民。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在全盛時期擁有50萬以上的人口(1600年),比任何歐洲城市都大。
亞非擴張 奧斯曼帝國對
伊斯蘭國家 的征戰也是在同時進行,1520年,土耳其海盜海雷丁,綽號為
巴巴羅薩 (並不是紅鬍子,此處為海盜巴巴羅薩與神聖羅馬帝國國王重名),宣稱自己是土耳其君主的時候,征服了阿爾及利亞。從1533年起,土耳其中央政府向阿爾及利亞派遣地方官僚——貝勒貝伊。1534年,土耳其人第一次試圖征服與阿爾及利亞毗鄰的
突尼西亞 ,甚至占領了突尼西亞,但是次年這個地方又被西班牙人所據有,不過很快土耳其人擊敗了西班牙人,完全占領了這個國家。土耳其侵占的黎波里(今利比亞)約在1551年左右。
土耳其的擴張也波及到了阿拉伯半島,1547年,土耳其占領
葉門 ,1550年占領
巴林 ,1557年在
阿曼 馬斯喀特 擊敗葡萄牙人,並控制阿曼。不久,土耳其人征服了紅海沿岸的
厄利垂亞 與索馬里。接著,
摩蘇爾 成了土耳其向
伊拉克 推進的新的出發點。土耳其與波斯爭奪伊拉克的百年之爭,以土耳其的勝利而告終。繼伊拉克之後,土耳其人又征服了波斯灣沿岸的哈薩。這樣,僅百餘年的時間,幾乎所有的伊斯蘭國家都被土耳其所征服,只有
摩洛哥 和
阿曼 仍獨立於土耳其之外,並以藩屬國形式存在。在以後300-400年的時間裡,這些阿拉伯國家飽受土耳其的軍事壓迫。直到19-20世紀則為歐洲國家更為沉重的壓迫所代替。
伊斯蘭各國依附土耳其的程度有所不同。北非
馬格里布 地區的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的黎波里(今利比亞)形式上是土耳其的邊遠省份,實際上在17-18世紀期間就已經脫離土耳其政府而獨立。葉門在17世紀中葉前就已經獨立。在波斯灣南岸,
葡萄牙人 在軍事對抗中幾乎喪失所有殖民地之後,16世紀末期又以商人的身份捲土重來,並以貿易優勢將土耳其人不斷排擠,並重新建立了一些據點,直至17世紀初被波斯人的薩珊王朝
驅逐。甚至在土耳其統治者——
帕夏 們坐鎮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和伊拉克,土耳其中央政府的權威也常常受到地方官僚的挑戰。時而帕夏們策劃反蘇丹的陰謀,時而當地阿拉伯封建主起來反抗土耳其帕夏,強大的人民起義更是彼伏此起,震撼著整個奧斯曼帝國。
衰變危機 蘇萊曼一世逝世後,土耳其的領土擴張逐漸放緩。西歐海事力量的增長、發展由歐洲前往亞洲的海路及新大陸破壞了土耳其的經濟發展。以往有效的軍事及官僚體制因蘇丹的管治失當而變異。雖然帝國面對著這些困難,它仍然是歐洲的主要擴張勢力,直至1683年的
維也納之戰 ,維也納之戰標誌著土耳其終止在歐洲繼續擴張。歐洲各國開始著手應付土耳其對陸路貿易通道的控制。
西歐國家繞過土耳其的貿易壟斷,建立她們的海路通往亞洲。從新大陸大量湧入的白銀導致土耳其貨幣的貶值及通脹,這對土耳其社會的各階層有嚴重的負面影響。
塞利姆二世 時期的
大維齊爾 索科魯·穆罕默德·帕夏開始進行蘇伊士及伏爾加航道的開發,以挽救經濟,但這些計畫在後來被取消。1571年焚燒位於東歐平原上的莫斯科後,土耳其支持的
克里米亞 可汗道拉特·格萊一世,計畫征服沙皇俄國。翌年,克里米亞軍在摩洛迪戰役被擊敗。當時的
克里米亞汗國 無疑是東歐的一個強大勢力,直至17世紀末。
在南歐,
腓力二世 領導的天主教聯盟在地中海挑戰土耳其的海軍,他們在
勒班陀戰役 擊敗土耳其艦隊,對於土耳其海軍不敗的姿態造成打擊。這場戰役是現代歷史早期最大的一場海戰,勒班陀戰役的勝利在希臘和阿爾及爾觸發了反抗奧斯曼人統治的起義。現今的史學家認為,勒班陀戰役的象徵意義重於軍事。在土耳其海軍戰敗後的六個月內,一支約250艘戰船、其中八艘配備現代三桅帆裝軍備的新艦隊建成。在君士坦丁堡的碼頭,造船高峰時每天都有船艦落成。土耳其
大維齊爾 在與威尼斯的部長討論時說:“在我們奪取賽普勒斯時,我們除去了你們的一支軍隊,而你們擊敗了我們的艦隊也只不過是刨掉了麵包的一層皮。”土耳其海軍驚人的恢復能力使威尼斯於1573年簽訂和約,土耳其得以在北非擴張及鞏固其地位。
勒班陀戰役 哈布斯堡王朝的邊界則沒有太大的變動,只有多次爭奪個別要塞的小型戰役。這是由於歐洲發展了星形要塞,這是奧地利在邊界建造的一種低堡要塞,這種要塞須經長期圍攻方可攻破。土耳其對這種堡壘毫無辦法,帝國以往所使用的大炮都變得無效。這亦反映出其地理限制,在初春至晚秋的戰爭季節里,土耳其軍從君土坦丁堡進軍,維也納是土耳其軍的最遠點。除此之外,土耳其亦須在前線部署軍力,一方面須防範奧地利人,另一方面又要對抗波斯
什葉派 穆斯林的
薩非王朝 。
在戰場上,土耳其逐漸被歐洲大陸的軍事技術趕過,宗教及知識份子保守派的壯大扼殺了土耳其的軍事革新。歐洲軍事革命對戰略及軍備的改變使以往令人聞風喪膽的
西帕希 騎兵的威脅減弱。在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冗長戰爭里,帝國需要大量配備火器的步兵,於是放寬募兵政策,使土耳其新軍的數量大為提高,但卻引起了軍紀、兵士素質等問題,政府甚至需要應付軍士譁變。
歐洲提倡火槍而發展的長矛與火槍及線性戰術對土耳其軍造成致命打擊。土耳其軍招募了一些非正規的狙擊手應付戰爭,在復員後一些狙擊手在傑拉里叛亂里淪為土匪,傑拉里叛亂讓
安那托利亞 在16世紀末及17世紀初陷入無政府狀態。至1600年,奧斯曼帝國的人口達到三千萬,對土地短缺的訴求亦對政府構成壓力。
內亂迭生 蘇丹女權時期 (1648-1656年)是土耳其後宮對政治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時期,由太后代表兒子行使權力,這並非前所未有。
許蕾姆蘇丹 在1530年代初繼承魯班紐蘇丹成為蘇丹皇太后,她被威尼斯拜羅安德里亞·傑里迪形容為“極度善良、有膽識及聰慧的女人”。由於伊卜拉欣一世無力管治國家以及1646年年幼的
穆罕默德四世 登位,政務就交帝國後宮治理,這時期最著名的女性是柯塞姆蘇丹及其兒媳杜亨·哈提婕,其中柯塞姆蘇丹因攝政招致政敵在1651年將她殺害。
接下來奧斯曼帝國進入科普律魯時期(1656-1703年),在這段時期,帝國由科普律魯家族的成員出任
大維齊爾 。1656年9月15日,時年80歲的科普律魯·穆罕默德·帕夏得到杜亨·哈提婕保證帝國後宮不會幹預他處理政務。科普律魯·穆罕默德·帕夏是一位激進的保守執法者,他恢復了中央權力及帝國的軍力,其子及繼承人科普律魯·法奇爾·艾哈邁德奉行其父的路線。科普律魯家族重振軍威的成果可見於重奪
特蘭西瓦尼亞 、1669年征服克里特及1676年擴張至烏克蘭南部,占領
科丁 、
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 及波多利亞地區。
1683年5月,奧斯曼帝國剛得到重振的軍事力量再遭到毀滅,卡拉·穆斯塔法·帕夏再次舉兵進攻
維也納 ,土耳其軍被波蘭國王
約翰三世 領導的哈布斯堡王朝、德國及波蘭聯軍擊敗,圍攻期間喪生約2萬人。《
卡洛維茨條約 》的簽訂終止了大土耳其戰爭,使土耳其軍須首次割讓其控制的歐洲領土,包括奧斯曼帝國的匈牙利。自此,土耳其無力再對歐洲奉行擴張政策,在歐洲戰線上只得採取防守。奧斯曼帝國以《卡洛維茨條約》為主要標誌而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
1683的維也納之戰 在這時期,只有兩位君主可對帝國實施有效的政治及軍事管治。
穆拉德四世 重奪
葉里溫 及巴格達,中央權力再次得到重視。
穆斯塔法二世 在1695-1696年反攻哈布斯堡王朝的匈牙利,但在桑達被
歐根親王 擊敗。
滯止改革 在奧斯曼帝國滯止期,奧斯曼的許多巴爾幹屬地落入
奧地利帝國 手中,而名義上歸土耳其的管治的埃及、
的黎波里塔尼亞 (今利比亞)、
突尼西亞 和
阿爾及利亞 實際上已經獲得獨立,後來淪為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的殖民地。在18世紀,奧斯曼中央政府給予地方統治者及領導不同程度的地區自治。
在17世紀至19世紀間,興起於歐洲東部地區
沙皇俄國 與昔日興起於亞洲西部、後向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擴張的奧斯曼帝國爆發了一系列爭奪領土、屬地和霸權的戰爭。歷史學家認為土耳其長期的滯止是改革失敗的時代。土耳其在這時期進行過科學及教育改革,包括建立高等教育機構,如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土耳其的科學及技術處於中世紀時代,這是土耳其學者將伊斯蘭的哲學及數學、中國的火藥及磁鐵羅盤知識綜合得來。在這時期,科學的影響力大不如前,一些作家的同業工會抨擊印刷機為“魔鬼的發明”。西方的
活字印刷術 在1450年由
約翰內斯·古騰堡 發明,1493年由西班牙的
塞法迪猶太人 引入奧斯曼,塞法迪猶太人從西班牙宗教裁判所逃出後移居到奧斯曼帝國。
1716到1718年奧斯曼帝國與奧地利的戰爭
鬱金香時期是以君主
艾哈邁德三世 喜愛的花卉而命名,鬱金香亦可象徵其任內的和平統治。帝國對歐洲的政策在這時改變,在1712年奧斯曼帝國在
第三次俄土戰爭 里取得勝利及簽訂《帕薩羅維茨條約》後,在1718-1730年間,地區都處於和平狀態。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的邊疆城鎮加強防禦工事,以防範歐洲的擴張。一些初步的改革開始實施,如降低稅率,以嘗試改善帝國的形象,國內開始出現私人投資及企業家。
土耳其軍事改革在
塞利姆三世 (1789-1807年在位)在任時開始,他是第一位嘗試沿用歐洲路線將軍事現代化的君主。然而這些改革卻被反動分子妨礙,阻力來自宗教領袖及土耳其新軍,當時的土耳其新軍
耶尼塞里 已失去控制及效用,他們對貧窮的不滿及反對變動觸發了叛變。塞利姆三世的改革終招致殺身之禍,其繼承者
馬哈茂德二世 在1826年對土耳其新軍進行了驚人而血腥的屠殺,壓制了叛變。
不過,18世紀的奧斯曼帝國,並不是單純地處於擴張及發展的滯止期,也是處於一個適應新事物和新體制的時期,它作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從軍事擴張向近代改革過渡的階段。
現代沒落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帝國現代化的時期。帝國在前線失去不少領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導致管治不穩,帝國在
坦志麥特 時期試圖對帝國進行改革及重組。在坦志麥特時期,土耳其須應對外國的入侵,帝國獨力難支,於是開始與歐洲國家結盟,如法國、荷蘭、英國等。在1853-1855年
克里米亞戰爭 時期,土耳其聯合英國、法國等國抵抗俄國。
1848年的奧斯曼帝國 坦志麥特時期一系列的憲政改革包括建立現代化軍隊、改革銀行系統,以現代工廠取代同業公會。1856年,哈特-艾·於馬雲法令保證所有奧斯曼帝國的公民,不論種族及信仰,都享有平等的地位,把1839年哈特-艾·沙里夫法令的內容進一步擴充。基督教米利特享有特權,如1863年的亞美尼亞國民憲法是底萬批准的法規,包括150條條文,由亞美尼亞知識份子及新成立的亞美尼亞國民議會草擬。一部稱為坎寧-厄·埃沙西
(奧斯曼土耳其語解作“基本法”) 的憲法使改革時期達到頂峰,該憲法由
新奧斯曼人 的成員編寫,於1876年11月23日發布,為國民建立了自由及平等的概念。這是奧斯曼帝國的“一次立憲”。一次立憲時期為期甚短,但其意念(奧斯曼化)對改革派新土耳其人具有影響,新土耳其人在西方大學接受過教育,他們相信君主立憲制能解決帝國社會不穩的問題。
馬哈茂德二世 1876年的一次軍事政變廢黜了土耳其君主
阿布杜勒阿齊茲 ,
穆拉德五世 繼位,因精神問題,穆拉德五世在上任短短數個月內再遭廢黜。1876年12月23日,一如人們所期待,繼位的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宣布實行
君主立憲制 ,然而,憲政下的議會運行了僅僅兩年就被君主封禁,但沒有被廢除,其後迫於壓力,議會再度召開,然而坎寧-厄·埃沙西的有效性被降至最低。
獨立風潮 在19世紀,
民族主義 的興起橫掃許多國家,奧斯曼帝國亦不能倖免。民族意識與公民民族主義意識的增長令西方的國家主義思想引入奧斯曼帝國,使帝國須應付國內外的民族主義。國內滋生了不少革命政黨。民族主義興起對19世紀的帝國影響深遠,還影響著20世紀初帝國的國策。許多奧斯曼土耳其人質疑當時的國家政策,一些人認為種族衝突源自外部,與行政無關。帝國在那時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應付民族主義的能力也備受質疑。
在1798年被
拿破崙一世 占領的埃及在1801年由奧斯曼及英國聯軍奪還,1882年,英軍以整頓治安為藉口占據埃及,在法律上,埃及和蘇丹仍是奧斯曼帝國在北非地區的省份,直到1914年。1829年,在英、法、俄三國的干涉下,希臘在19世紀30年代的
希臘獨立戰爭 後宣布獨立。改革未能抑制多瑙河大公國及
大塞爾維亞主義 興起,兩地已處於半獨立狀態。1875年,塞爾維亞、
黑山 、
瓦拉幾亞 及
摩爾多瓦 宣布脫離帝國獨立。
奧斯曼帝國非洲屬地的喪失 1877年至1878年的
俄土戰爭 正式確立了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的獨立。波士尼亞被
奧匈帝國 占據,巴爾幹其他地區仍舊置於奧斯曼帝國的控制。在這反殖民化的浪潮里,塞爾維亞裔猶太人居達·阿勒卡萊鼓吹在
巴勒斯坦 建立猶太人的國度。土耳其人在
俄土戰爭 失敗,奧斯曼帝國以
賽普勒斯 換取英國在柏林會議上的支持。
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 ,奧斯曼帝國加入
同盟國 ,英國隨即吞併埃及和蘇丹。在1830-1912年間,奧斯曼帝國在北非的省份盡失,即阿爾及利亞(1830年被法國占領)、突尼西亞(1881年被法國占領)及利比亞(1912年被義大利占領)。帝國因未能向歐洲銀行償還國債,導致奧斯曼國債機構——奧斯曼公共債務管理的成立。19世紀末,帝國沒有被西方勢力完全占領是由於權力平衡的概念,奧地利及俄羅斯都希望藉土耳其的衰落提高影響力及擴張領土,但英國竭力抑制他們,擔憂俄國會支配地中海東部。
帝國衰亡 土耳其革命(1908年)及蘇丹宣布復行1876年憲法、恢複議會後,奧斯曼帝國踏入二次立憲時期,對奧斯曼帝國的解體有重要的作用。
德國控制的
巴格達鐵路 成為國際局勢緊張的源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肇因之一。土耳其在追擊
戈本號 及布累斯勞號及介入中東戰線後正式參戰。在戰爭初期,奧斯曼帝國取得多次重要的勝利,如
加里波利之戰 和卡塔之圍。奧斯曼帝國也遭遇不少挫敗,如在
高加索戰役 敗於俄國。
1916年的
阿拉伯起義 讓奧斯曼帝國在中東戰線的良好形勢逆轉,這樣,帝國的第二大穆斯林集團阿拉伯人脫離帝國。內政部長穆罕默德·塔拉特對土耳其國內
亞美尼亞人 成立
第五縱隊 的可能表示憂慮,下令逮捕
亞美尼亞 領袖,要求實施特西爾法,開始大規模驅逐及屠殺亞美尼亞人,強行將數千人帶到
敘利亞沙漠 的營地,事件演變成種族滅絕。在戰爭時估計有150萬亞美尼亞人因飢餓、缺水、暴曬、盜賊掠奪而死亡,是為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亞美尼亞人遂以凡城抵抗戰及成立西亞美尼亞政府作為回應。土耳其政府則指責亞美尼亞人在
安那托利亞 西部勾結入侵的俄國軍隊,俄軍里就有亞美尼亞志願軍。
1922年11月1日,蘇丹制被廢除,最後一任君主
穆罕默德六世 於11月17日離開土耳其。新成立的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在1923年簽訂的《
洛桑條約 》得到國際承認。
1923年10月29日,大國民議會宣布
土耳其共和國 成立。1924年3月3日,哈里發制被廢除。奧斯曼皇室被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且被驅逐出境。50年後的1974年,大國民議會才準許奧斯曼皇室的後裔獲取土耳其公民身份。
疆域 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全國共分為31個省,250個縣,而土地全歸以
蘇丹 為首的帝國
中央政府 所有,以服兵役為條件授予軍事地主階層使用。
政治 神權 奧斯曼帝國實行的是軍政合一政體,同時兼有
沙里亞政體 的色彩,是
伊斯蘭教 法確認的政治體制之一。國家政權必須符合沙里亞的精神,國家元首
(即哈里發、素丹、埃米爾等) 亦必須遵循伊斯蘭教法治國。
教法學家們提出此說,意在為伊斯蘭國家政權的合法性提供一種權威的理論根據,以調和日益封建化、世俗化的國家政體同神聖律法的矛盾,強調神聖的沙里亞的普遍適用性。為了捍衛
伊斯蘭教 義的神聖性、純潔性和連續性,教法學家們後來提出了比較系統的
哈里發 學說,就哈里發的資格、職能、產生辦法等作了一系列原則規定,認為哈里發作為“安拉之公僕”,必須尊重伊斯蘭教法,只能在沙里亞容許的有限範圍內行使其權力。這些權力主要是行政立法權,包括頒布政令、制定行政法規、確定國家的行政建制、任免官吏等。但所有這些行政立法在理論上皆被視為對沙里亞的一種套用和補充,不能有悖於沙里亞的精神。教法學家們認為,沙里亞政體是對君主專制的一種限制,但實際上只是一種道義上的限制,封建君主只要在名義上宣布忠誠於沙里亞,即可合法地行使其權力。歷史上封建君主常以此為據來頒布行政法規,如著名的《奧斯曼帝國法規》。近代以來,還經常據此頒布政令和法規,限制沙里亞法院的
司法權 ,並以行政立法的方式對教法的實體加以修訂。
君主 奧斯曼帝國採用君主政體,蘇丹的權位遵循奧斯曼家族世襲的繼承原則。伊斯坦堡的蘇丹凌駕於臣民之上,儼然是臣民的主宰者和保護者,是臣民忠誠的對象。蘇丹被視作牧人,稱作拉伊亞的臣民則是順從蘇丹的羊群。奧斯曼蘇丹是奧斯曼帝國的象徵沒有奧斯曼家族,便不會有奧斯曼帝國然而,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中東並非卡爾·魏特夫所說的所謂東方水利社會,伊斯坦堡的蘇丹亦非擁有絕對權力的專制君主。
奧斯曼皇室其規模之大及持久在伊斯蘭世界裡前所未有。奧斯曼皇室在種族上有土耳其血統,但由於宗室與不同種族的人通婚,使奧斯曼皇室並非由純土耳其人主導。
伊斯蘭教 中地位最高的身份——
哈里發 (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者) 亦被奧斯曼帝國蘇丹所採用,是為奧斯曼帝國哈里發,亦是多年來除三位正統哈里發外。奧斯曼帝國蘇丹是帝國的唯一攝政者,可視為政府的化身,儘管蘇丹不會完全行使其權力。帝國後宮是奧斯曼帝國宮廷內相當重要的權力機關,由蘇丹皇太后,即太后主管。她在後宮有絕對的權力,地位崇高。有時,蘇丹皇太后會幹政,運用其影響力削弱蘇丹的權力。在十六世紀初至17世紀,蘇丹皇太后掌握國家大權,稱為蘇丹女權時期。後繼的蘇丹由前任蘇丹的兒子當中選出。
1876年奧斯曼帝國召開第一次帝國議會
1908年爆發青年土耳其人革命以後,奧斯曼帝國成為立憲君主制的國家,蘇丹沒有
實權 ,建立議會,議會代表由各省選出,這些代表組成了奧斯曼帝國政府。
人事 雖然
蘇丹 是至高無上的君王,蘇丹的政治及行政權力都會被分割。國家政務由顧問及大臣組成的會議底萬主理(17世紀後更名為朴特)。當奧斯曼帝國仍是貝立克的時代,底萬由突厥貴族領袖組成,後來讓位於軍官及地區骨幹(如宗教及政治顧問)。始自1320年,蘇丹任命的大維齊爾代表蘇丹行使權力。大維齊爾在很大程度上獨立行事,掌有幾乎沒有限制的任命、開除及監督權力。16世紀末,蘇丹不再參與政務,大維齊爾實際上成為國家元首。在奧斯曼帝國的歷史裡,地區首長在許多時候都能獨立行事,甚至違逆統治者的意願。
司法 奧斯曼帝國的司法系統只願採納大部分和其政權合法性沒有衝突的伊斯蘭教法,組織起一個地區法學系統。帝國合共有三個法院系統,穆斯林及非穆斯林各占一個,非穆斯林包括猶太人及基督徒管轄的宗教社區,另一個是貿易法庭。整個系統由卡龍法規規管,此外,卡龍法規是不屬於任何教派的法律,以補足
沙里亞法規 的“不足”之處。這些法院的分類範疇,並非全然是專門的,例如在帝國主要的法庭穆斯林法庭,可處理不同宗教背景訴訟各方的貿易糾紛。即使可透過地區統治者發揮影響力,奧斯曼帝國傾向於不干預非穆斯林宗教的法律制度。伊斯蘭教的沙里亞法規集結了
古蘭經 、
聖訓 (先知 穆罕默德 的言論) 、穆斯林公議而成,由一個稱為格亞斯(Qiyas)的系統運作。主要位於君士坦丁堡及布爾薩的法律學院會教授這些系統。
坦志麥特改革對法律系統產生徹底影響。1877年,民法收錄在麥吉拉法典上。後來,麥吉拉法典包括商法、刑法及民事訴訟法。
經濟 奧斯曼帝國每定都一處,皆大幅改革當地經濟,使其成為新政經中心。諸如
布爾薩 、
埃迪爾內 (哈德良堡),伊斯坦堡皆然。因商人及工人對於創造大都會尤其重要,穆罕默德二世與其繼承人巴耶塞特二世鼓勵歐洲各地之猶太人移居伊斯坦堡或其他城市,如薩羅尼加等,而在許多歐洲地區,猶太人受到基督教徒的迫害。其經濟政策之最終目的仍使蘇丹之權力得以鞏固並擴大,故此特別著重於生產階級之利益上,使之生活富裕,從而使帝國生產力大增。另一方面,亦可減少紛亂,使得萬民順服、帝國清平。
直至17世紀,奧斯曼帝國的國庫管理與法治組織皆領先同儕,伊斯蘭世界諸國無有及者,而經過高度訓練之金融專才亦不斷湧現。這些組織發展出來的文書官僚,部分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傑出宗教領袖,使這些組織成為專業團體,許多奧斯曼帝國政治家的成功都是基於這些專業團體發揮的效能。
帝國的經濟結構受到地理因素影響,帝國掌控東西貿易之咽喉,堵塞了歐洲向東的陸路交通,迫使西班牙及
葡萄牙 的航海家循海路前往東方。帝國亦控制了
馬可·波羅 所用的香料之路。正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在1492年抵達巴哈馬時,土耳其的國勢正處於高峰,其經濟影響力橫跨三大洲。現代研究奧斯曼帝國的學者認為,奧斯曼帝國與中歐關係的轉變是源於海路的開通,西歐打通了繞過中東和地中海的遠洋路線,使陸路的重要性大減,從而導致帝國的衰落。《盎格魯-奧斯曼條約》,又稱《巴爾塔李曼條約》(Treaty of Balta Liman),將土耳其的市場開放給英國及法國,減緩了其衰落。縱然如此,其仍鼓勵城鎮自行發展,通由擴張領域至未開發地,吸引更多民眾聚居,增強生產力,從而發展成
金融中心 以保持競爭力,頗有現代資本主義之影子。
軍事 募兵 奧斯曼帝國的首個軍事組織是
十三世紀 末由奧斯曼一世在安那托利亞西部的部族裡組織的。隨著帝國的壯大,軍事系統越來越繁複,它有一套複雜的募兵及封地制度。奧斯曼帝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維持秩序、守衛邊界的地方防禦任務全部由行省衛戍部隊承擔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滿足軍事需要,必須在當地人中建立起一種民兵制度,這就是
傑爾賓特 (意為“道路守衛”) 衛隊。
僕從國附庸軍隊在奧斯坦土耳其的征服事業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其重要性超過人們通常的想像:從14世紀後半葉到15世紀早期,他們甚至構成了奧斯曼軍隊的主力。在被征服的大部分地區,奧斯曼人對當地的控制僅限於中心城鎮,鄉村的封建主們把宗主權轉交給新主人後一切照舊。直到15世紀中期,土耳其人才在南
巴爾幹地區 強行建立了直接有效的行政軍事統治,因為當奧斯曼帝國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後,已無後顧之憂,不需對他們繼續懷柔;而當地基督教王公面對歐洲的十字軍浪潮,多次掀起叛亂,也已經使蘇丹無法信賴。很多封建王公的子弟在駐伊斯坦堡的穆特菲里卡騎兵團服役,這個軍團也吸收土耳其貴族的後代,是卡皮庫魯部隊的編制。穆特菲里卡以薪餉為生,有統一的制服並接受正統伊斯蘭宮廷教育,服役的同時扮演著人質的角色。
瓦拉幾亞,特蘭西瓦尼亞和
摩爾達維亞 是奧斯曼帝國最重要的三個基督教
附庸國 。除了當地封建王公的軍隊,瓦拉幾亞的弗拉齊遊牧民也是巴爾幹附庸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雖然居無定所,四處漂泊,但同樣承擔附庸義務,提供步兵和騎兵。
東摩爾達維亞的延伸部與克里米亞汗國接壤。300多年以來,克里米亞的
韃靼 人一直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忠實盟友和附庸,無護甲的韃靼輕騎射手十分勝任襲擾敵人和開路先鋒的任務。克里米亞汗國相當貧窮,因此對戰爭、掠奪和戰利品充滿渴望,如有需要,
韃靼部落 中的男性成員無不蜂擁而至,即使很多人連馬匹都無力購置。韃靼的職業軍人被稱為歐古蘭,他們數量不多,擔任
米爾扎 貴族軍事統帥的
近衛軍 。除此以外,克里米亞汗還擁有20小隊的騎馬步兵,他們都裝備火槍,從王家直屬領地的村莊中招募而來。韃靼人的弓箭頗具威力,在18世紀以前,其射程和命中率甚至在火槍之上,殺傷力也不遜色,尤其對密集的步兵隊型,韃靼射手的游擊戰術和箭矢威脅甚大。
在開闊的俄羅斯大草原上,韃靼人逐水草而聚,並時常襲擾掠奪他們的鄰居
哥薩克 人,搶劫他們的女人和孩子賣作奴隸。哥薩克人偶爾也為蘇丹打仗,與使用輕型的兩輪馬車遷徙的韃靼人不同,他們的馬車有四個輪子,又大又重,可以首尾相連結成大車陣,置火繩槍和輕型火炮加以保護。在水上,哥薩克人的技藝也毫不遜色,烏克蘭的河流就是哥薩克獨木舟的天下。
安納托利亞高原東部的
庫爾德 人是最接近帝國心臟的自治附庸。他們原先與波斯的
薩法維王朝 結盟,共同對付奧斯曼土耳其,但在卡爾迪蘭之戰(1514)謝利姆一世率軍大敗易斯馬儀後,庫爾德部落長老們轉而投靠了奧斯曼帝國。此後,帝國在此設立了專門的胡庫梅特桑賈克,由世襲的貝伊負責管理,並調耶尼色里軍團駐紮在中心城鎮中。庫德人驍勇彪悍,他們平時遊牧,在蘇丹召集時將隨耶尼色里一同出征並承擔重要任務。例如在1596年的一次出征中,迪亞爾巴基爾(位於今土耳其東部,庫爾德區首府)的庫爾德騎兵曾為奧斯曼大軍殿後。
其他
中東地區 的附庸自治政權還有
黎巴嫩 的瑪洛尼派基督徒和德魯茲派穆斯林,而馬穆魯克埃及和伊拉克、阿拉伯灣沿海和
厄利垂亞 則處在半自治狀態,在這些地方的中心城鎮,都駐有耶尼色里軍營,標誌著奧斯曼政府的主權。除了兵役,這些附庸地區的自然資源對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具有極端重要的作用,例如摩爾達維亞、特蘭西瓦尼亞和瓦拉幾亞供應木材、火槍、戰馬、錫和繩索;
庫爾德斯坦 、伊拉克和黎巴嫩則提供了瀝青、硫磺和硝酸鹽。
陸軍 奧斯曼帝國軍隊的主力部隊有土耳其新軍、
西帕希 、艾堅斯及
軍樂隊 。奧斯曼帝國軍隊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實戰軍隊,是第一個使用火槍和
加農炮 的軍隊。在圍攻君士坦丁堡時,奧斯曼人開始使用
獵鷹 ,那是一種短闊的加農炮。高速、高機動性的輕騎兵使用弓箭、短劍騎在土庫曼馬及
阿拉伯馬 上作戰,不攜重甲,強大、紀律嚴明的
重騎兵 人馬皆披重鎧,在最關鍵時向敵軍發動強力進攻。
奧斯曼帝國陸軍 其作戰模式與
蒙古帝國 相似,如佯裝撤退,以新月型的陣式包圍敵人,發動突擊。17世紀中及大土耳其戰爭後,奧斯曼帝國軍的表現下滑。18世紀,奧斯曼帝國軍在對奧地利的戰事裡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在北方還被俄軍迫得節節敗退,喪失領土。19世紀奧斯曼帝國的現代化始於軍事。1826年,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廢除土耳其新軍,建立現代化的軍隊,命名為新秩序。奧斯曼帝國軍是第一個聘用外國專家及派遣軍官到西歐學習的組織。那些相對年輕、受新式訓練的人返回土耳其後遂開展青年土耳其人運動。
海軍 土耳其海軍對於帝國在歐洲的擴張貢獻良多,海軍在1517年征服北非,包括阿爾及利亞、埃及。在阿爾及利亞及希臘失陷後,土耳其的海事力量及對海外地區的控制力減弱。土耳其君主阿布杜勒阿齊茲嘗試重建一支強大的海軍,其規模是繼英國、法國之後最大的。位於英國巴羅的船廠在1886年建造了首艘奧斯曼帝國
潛艇 。
金角灣內的奧斯曼帝國海軍艦隊 不過,奧斯曼帝國崩塌的經濟未能支撐其海軍。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不信任海軍,認為大規模、昂貴的海軍在
俄土戰爭 里毫無用處,於是將大部分戰艦鎖定在
金角灣 ,戰艦在及後的三十年里逐漸腐爛。
1908年青年土耳其人革命後,聯合進步委員會欲發展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土耳其海軍基金是為了收集公共捐獻購買船隻而成立。
空軍 土耳其空軍在1909年6月成立,是世上首個飛行戰鬥組織。1912年7月3日,土耳其成立空軍學院,著手培訓飛行員,並訓練空軍軍官。空軍學院的成立加快了空軍壯大的進程,使更多的人員充實其中。
奧斯曼帝國的空軍 1913年5月,空軍學院進行世上首個專門偵察訓練計畫,並成立首個偵察部門。
1914年6月,一個新的海軍航空學院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現代化進程倉猝地停止,土耳其空軍在前線參與戰爭,西至
加利西亞 ,東及高加索,南抵
葉門 。
文化 淵源 奧斯曼帝國採納
地中海 、
黑海 周邊地區的傳統、藝術及文化體系,並加入了新的元素。在奧斯曼帝國之下,各種不同的文化得以傳承,故難以斷定一種具體的奧斯曼文化,特別是在宗教中心及首都。巨觀來看,一種特殊的混合文化在奧斯曼的精英當中達致頂峰,這些奧斯曼精英包含無數的民族及宗教團體。奧斯曼帝國的多元文化及多元宗教政策反映在米利特製度里。隨著帝國向西擴張,帝國吸收了一些征服地區民族的文化。不同文化民族之間的通婚亦有助於創造奧斯曼的民族文化特色。與土耳其民族文化比較,這些新文化對創造奧斯曼文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語言 奧斯曼土耳其語 是
土耳其語 的變種,深受
波斯語 及
阿拉伯語 的影響。土耳其語、波斯語及阿拉伯語對奧斯曼帝國人來說都是有影響力的語言,例如重視阿拉伯語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是
古蘭經 的書寫語言。奧斯曼帝國官僚,特別是奧斯曼宮廷在後期以一種土耳其語溝通,同時採用阿拉伯語及波斯語的借詞。即使基本的文法是土耳其語,使用阿拉伯語或波斯語借詞的奧斯曼土耳其語對於並非精通阿拉伯語及波斯語來說都是不能理解的。在帝國淪亡前的兩個世紀,法語及英語開始成為流行語言,特別是在黎凡特地區的基督教社區,精英以學習法語、使用歐洲製品以示上流地位。奧斯曼帝國統治時,土耳其語的使用穩步上升,但仍保留阿拉伯語及波斯語。後來,波斯語只作為文學語言,阿拉伯語則純粹用在宗教儀式上,當時出現了許多波斯語詩人。
奧斯曼土耳其語文字
音樂 奧斯曼古典音樂(見詞條
土耳其音樂 )是奧斯曼精英教育的重要部分,一些奧斯曼帝國
蘇丹 是嫻熟的音樂家及作曲家,如
塞利姆三世 ,他的作品直至現今都經常被演繹。奧斯曼古典音樂主要由
阿拉伯音樂 、
波斯音樂 及拜占廷音樂發展而來。在結構上,奧斯曼古典音樂透過一種稱為烏蘇爾的節奏體制及旋律體制
木卡姆 組織起來,烏蘇爾類似西方的
節拍 ,木卡姆則酷似西方的
調式 。樂器方面以安那托利亞、中亞(巴格拉馬三弦琴、薩茲、卡曼恰)及阿拉伯樂器(
烏德 、
坦布爾 、卡儂、
納伊 )為主,後來出現西方樂器(小提琴、鋼琴)。由於首都與其他地區的地理及文化差異,奧斯曼帝國出現兩種明顯不同的音樂風格:奧斯曼古典音樂及民間音樂。在地區上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民間音樂,當中孕育出著名的音樂風格的地區如巴爾幹-色雷斯民間音樂、東北民間音樂、
愛琴海 民間音樂、土耳其中部民間音樂及
高加索 民間音樂。一些具獨特風格的有新軍音樂、吉普賽音樂、
肚皮舞 及土耳其民間音樂。
飲食 奧斯曼菜是指首都伊斯坦堡的菜式,這個各種文化匯聚的國家創造了一種讓所有人民都為之享受的菜式。在皇宮御膳房裡的廚師以不同的材料測試及創造了這種各式各樣的菜式,這種菜式流入民間,如透過賴買丹月,並流傳開去。現今,奧斯曼菜可見於
巴爾幹半島 、安那托利亞及中東地區,這是“奧斯曼生活方式的遺產”。這種菜式基於地區變化並互相交流,但時又在首都居民的精煉下同化。
大量的傳統和文化被
奧斯曼 吸納,並以新的形式展示出來,將它們融入奧斯曼帝國不同地區的民族及宗教族群,產生了一種新穎及獨特的奧斯曼文化特徵。
宗教 伊斯蘭教 不是從興起之時便立即流行於土耳其人或
突厥 民族,
阿拔斯王朝 在751年對中國唐朝的
怛羅斯戰役 中取得勝利,但沒有強迫突厥人放棄其所信奉的薩滿教和佛教,從而確保阿拔斯王朝在中亞的影響力。只是在戰後,許多突厥人部落,包括塞爾柱王朝及奧斯曼王朝的祖先烏古斯人在往後幾個世紀才漸漸轉改奉伊斯蘭。在11世紀,他們將這種宗教帶入安那托利亞。
奧斯曼文化寫照 奧斯曼帝國容許
基督徒 及
猶太人 (古蘭經所說的“有經人”)保持原有信仰,而不接納多神教,這與
沙里亞法規 一致。奧斯曼帝國會向非穆斯林徵收吉茲亞稅(保護稅)。
在
米利特 制度下,非穆斯林人和
穆斯林 一樣都是帝國的臣民,但不受伊斯蘭信仰及法律約束或管制。例如東正教米利特受民法大全約束,民法大全早在拜占廷
帝國 時實施了九百年。作為帝國最大的非穆斯林族群,東正教米利特在政治及商業上能享有特權,但須繳納較穆斯林為高的稅項。
1453年,
穆罕默德二世 征服
君士坦丁堡 後允許當地的基督徒在繳納特別稅款的情況下留居,並運行他們原有的體制,如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1461年,穆罕默德二世設君士坦丁堡亞美尼亞牧首。在此前,拜占廷帝國視亞美尼亞教會為異端,禁止他們在君士坦丁堡城牆內興建教堂。1492年,摩爾人及塞法迪猶太人被西班牙宗教裁判所驅逐出西班牙,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二世派遣以凱馬爾·萊伊斯(Kemal Reis)為首的艦隊護送他們,並讓他們在奧斯曼帝國定居。
奧斯曼帝國與君士坦丁堡
東正教 教會的關係大致和平,縱使偶爾也會有一些針對希臘教會的壓迫性政策。教會的組織制度依舊不變,在緊密的監督下可獨自行事,除了1821年至1831年爆發的
希臘獨立戰爭 及19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君主立憲的崛起。其他的東正教教會,如保加利亞東正教教會,被解散並將其置於希臘教會的管轄,直到1870年阿布杜勒阿齊茲設立保加利亞主教,並恢復
保加利亞 教會的自治權。
奧斯曼帝國的
猶太人 社區亦有設立
米利特 ,歸哈哈姆·巴舍(Haham Başı,猶太人教會領袖)或首席拉比(Chief Rabbi)所管;亞美尼亞東正教社區則歸一名總主教所管,其他社區亦然。
教育 帝國學校強大的教育系統能夠排除不能勝任的蘇丹後裔,並為繼任者培育政治人才。帝國學校以雙軌的方式運行。伊斯蘭學校以穆斯林傳統來培訓知識分子及國家官員,使貧苦家庭的子女也有機會提升社會地位及收入。另外還有基督徒的寄宿學校,即恩德侖,每年在7至14歲的基督徒男生當中招募三千人入讀,這一過程稱為
德米舍梅 (Devşirme),不包括孤兒、獨子、已婚者、工商業子弟、猶太人、俄國人及牧師的孩子。
科技 奧斯曼帝國建築受到波斯、拜占廷
及伊斯蘭阿拉伯式建築影響。奧斯曼建築是前伊斯蘭時代薩珊建築的延續,例如方形建築上的圓穹是薩珊建築里常見的類型,這成為了奧斯曼建築的核心。在帝國崛起時,奧斯曼建築仍處於探索階段,帝國擴張時則是奧斯曼建築的古典時期。
在鬱金香時期,奧斯曼建築受到西歐高度裝潢的風格影響,如
巴洛克 、
洛可可 、及帝國風格。奧斯曼建築的概念主要圍繞在
清真寺 ,清真寺是社交及城市規劃里不可或缺的部分。除了清真寺外,其他奧斯曼建築的例子有施粥場、神學院、醫院、土耳其浴室及陵墓。
奧斯曼古典建築的例子,除了
伊斯坦堡 及
埃迪爾內 ,還可見於埃及、厄利垂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巴爾幹半島及匈牙利當地的清真寺、橋樑、水泉及學校。奧斯曼裝飾藝術的發展受大眾影響,因為帝國民族繁多。宮廷技工對帝國產生了多元藝術性的影響,如以傳統拜占廷
藝術 混合
中國藝術 。
外交 與中國 明代前期,由於地跨中西南亞的帖木兒帝國橫空出世,絲路兩端,明朝和奧斯曼帝國的交往受到阻礙。直到16世紀帖木兒帝國滅亡之後,奧斯曼帝國才開始了正式的向明朝遣使朝貢。當時的奧斯曼帝國被明朝人稱為魯迷,據《明史》記載,嘉靖三年(1524年)、嘉靖五年(1526年)、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魯迷曾五次遣使,人數最多時達九十多人。這些使團來訪,都是在奧斯曼帝國吞併埃及、攻戰大不里士和巴格達之後,於一代雄主蘇萊曼一世(1520-1566年)執政期間所進行的。伊斯坦堡宮廷中所珍藏的成千上萬件名貴瓷器,有可能就是歷次友好交流的結果,是中土兩國友誼的見證。
與波斯 1532-1555年奧斯曼帝國蘇萊曼一世與波斯薩非王朝塔赫瑪斯普一世之間爆發了戰爭。兩國之間的領域紛爭引發了這次戰爭,特別是原屬奧斯曼帝國的
比特利斯 貝伊 (總督)決定要尋求波斯的保護。另外,薩非王朝
塔赫瑪斯普一世 麾下的巴格達總督、蘇萊曼一世的支持者遭到刺殺。在外交上,薩非王朝已與
哈布斯堡君主國 商討建立哈布斯堡—波斯同盟,以夾擊奧斯曼帝國。1553年,蘇萊曼一世第三次出征薩非王朝,並遭逢首次失利,但依然能收復
埃爾祖魯姆 。1555年的《阿馬西亞和約》確立了奧斯曼帝國所得的領土。蘇萊曼一世須交還大不里士,但可以控制
巴格達 、
美索不達米亞 下游地區、
幼發拉底河 和
底格里斯河 河口及波斯灣沿岸部分地區。
1578年至1590年薩非王朝的
穆罕默德·科達班達 和
阿拔斯一世 與
奧斯曼帝國 穆拉德三世 之間再次爆發了戰爭。為了征服
亞塞拜然 和
高加索 ,奧斯曼帝國發動了戰爭。奧斯曼人在1578年占領
提比里西 ,1585年再陷
卡爾斯 和
大不里士 ,
喬治亞 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國。奧斯曼帝國實際上可統治亞塞拜然和高加索,直達
裏海 。波斯在1590年3月21日簽訂的《伊斯坦堡條約》承認奧斯曼帝國所得的領土,又答應停止對奧斯曼帝國境內的
什葉派 教徒發動宣傳戰及停止迫害波斯境內的
遜尼派 教徒。奧斯曼—薩非戰爭使奧斯曼帝國的注意力暫時從歐洲抽離。奧斯曼帝國己與法國結盟,並支持
荷蘭人 起事,這是
新教 與伊斯蘭教共同支持的一個事件。
1603-1618年阿拔斯一世統治的薩非王朝與艾哈邁德一世統治的奧斯曼帝國之間爆發了第三次戰爭。戰爭在1603年爆發,1618年以薩非王朝大獲全勝的結果告終。波斯沙阿阿拔斯一世委託了英國人羅伯特·舍里(Robert Shirley)和大臣阿拉威爾迪汗實行軍隊現代化的改革。薩非王朝在1603年向奧斯曼帝國開戰,並在1604年取得勝利,迫使奧斯曼帝國要歸還以往侵占的土地,包括巴格達。薩非王朝在1605年再度取得勝利,將勢力擴張到幼發拉底河以外,迫使1611年要割讓希爾凡和庫爾德斯坦。戰事在1614年暫時停止,戰事後來重啟的時候,阿拔斯一世在1618年於蘇丹尼葉城附近徹底擊敗了奧斯曼—韃靼聯軍,雙方簽訂了對波斯相當有利的條約,結束了戰爭。
與俄國 17世紀開始,俄國為了向黑海海峽與巴爾幹地區擴張,與土耳其發生了一系列戰爭。初期戰爭主要限於俄土兩國之間,戰區集中在巴爾幹、克里米亞、高加索等地。19世紀後,引起歐洲一些國家干預。俄土戰爭多次發生,其中重要的有十次。俄土戰爭中,俄國擴大了疆域,南部邊界伸展到黑海,西部邊界推進到普魯特河,東部邊界越過高加索山脈。俄土之間的戰爭斷斷續續前後共長達二百四十一年,平均不到十九年就有一次較大規模的戰爭,是歐洲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系列。
沙皇俄國侵占奧斯曼帝國領土和屬地示意圖 社會 奧斯曼帝國社會結構以米利特統合多樣性人口。米利特是宗教組織,可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建立各自的社區,在蘇丹的保護下能保留宗教法律、傳統及語言。米利特製度是帝國長治久安的關鍵。早在穆罕默德二世統治時,法納爾人已享有多方面的權利,帝國歡迎猶太人來定居,故帝國對民族差異有相對較高的寬容,有能力消除種族隔離,然而,米利特製度並沒有同化能力,使得在民族主義崛起後成為了一個弱點。奧斯曼帝國的解體表示奧斯曼化及一次和二次立憲時期政策的失敗。
人口 奧斯曼帝國人口統計(1899年) 地區 土耳其文 面積(km^2) 人口(人) 密度(人/km^2) 首都
İstanbul
3,300
90,034
27
省 (Vilayets)
希賈茲
Hicaz
391,720
3,500,000
9
Yemen
260,132
5,000,000
19
Basra
87,120
380,630
4
Bağdat
139,960
720,555
5
Musul
136,736
448,288
3
Halep
117,248
921,345
8
Suriye
99,808
701,134
7
Beyrut
24,752
623,505
25
Trablusgarp
330,200
800,000
2
-
Hüdavendigar
91,412
1,458,079
16
Konya
158,944
1,022,844
6
Ankara
98,416
1,018,727
10
艾丁
Aydin
89,696
1,534,229
17
Adana
71,600
398,764
6
Kastamonu
73,312
968,884
13
Sivas
98,880
980,982
10
Diyarbekir
64,504
564,671
9
Bitlis
27,688
488,642
18
Erzurum
80,368
687,322
9
Trabzon
37,894
1,164,827
31
愛琴群島
Cezayir-i Bahr-i Sefid
6,372
387,318
61
Girit
12,800
270,000
16
Edirne
64,356
986,446
15
Selanik
47,712
1,040,218
22
Kosova
44,192
954,634
17
Yanya
31,176
517,274
17
特別行政區 (Sancaks)
Kudüs / Kudüs-ü Şerif
15,136
264,317
17
Bingazi
227,300
500,000
2
Zor
122,096
151,260
1
Izmit
14,784
228,529
15
-
Kale-i Sultaniye / Biga
11,520
144,157
13
-
Ç;atalca
1,900
61236
32
Cebel-i Lübnan
4,696
100000
21
總計
3272354
32276854
10
備註:埃及、 突尼西亞 、 波士尼亞 、 保加利亞 、 東魯米利亞 、薩莫斯等藩屬國未列入。
蘇丹 奧斯曼帝國歷代蘇丹 奧斯曼帝國蘇丹列表 序號 中文名 外文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Osman I
1280-1324
2
Orkhan
1324-1359
3
Murat I
1360-1389
4
Bayezid I
1389-1402
大空位期
Interregnum
1402-1413
5
Mehmet I
1413-1421
6
Murat II
1421-1444
7
Mehmet II
1444-1446
6
Murat II
1446-1451
復位
7
Mehmet II
1451-1481
復位
8
Bayezid II
1481-1512
9
Selim I
1512-1520
10
Süleyman I
1520-1566
11
Selim II
1566-1574
12
Murat III
1574-1595
13
Mehmet III
1595-1603
14
Ahmetd I
1603-1617
15
Mustafa I
1617-1618
16
Osman II
1618-1622
15
Mustafa I
1622-1623
復位
17
Murat IV
1623-1640
18
Ibrahim I
1640-1648
19
Mehmet IV
1648-1687
20
Süleyman II
1687-1691
21
Ahmetd II
1691-1695
22
Mustafa II
1695-1703
23
Ahmetd III
1703-1730
24
Mahmud I
1730-1754
25
Osman III
1754-1757
26
Mustafa III
1757-1774
27
Abd al-Hamid I
1774-1789
28
Selim III
1789-1807
29
Mustafa IV
1807-1808
30
Mahmud II
1808-1839
31
Abd al-Mejid
1839-1861
32
Abd al-Aziz
1861-1876
33
Murat V
1876
34
Abd al-Hamid II
1876-1909
35
Mehmet V
1909-1918
36
Mehmet VI
1918-1922
奧斯曼家族首領 時間 中文名 外文名 1924-1944
阿卜杜勒·邁吉德二世
Abdülmecit II
1944-1954
艾哈邁德四世·尼哈德
Ahmad IV Nikhad
1954-1973
奧斯曼四世·福阿德
Osman IV Fu'ad
1973-1977
穆罕默德·阿卜杜勒·阿齊茲二世
Mehmet Abdülaziz II
1977-1983
阿里·瓦西比
'Ali Vassib
1983-1994
穆罕默德七世·烏爾汗
Muhammad VII Orhan
1994-2009
艾爾圖格魯爾·奧斯曼五世
Ertugrul Osman V
2009~
巴耶基德·奧斯曼
Bayezid O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