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革命

土耳其革命

1908~1909年青年土耳其黨人發動並領導的以反對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封建專制統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為主要目標的資產階級革命

在20世紀初俄國1905年革命伊朗革命的影響下,安納托利亞的人民運動、馬其頓民族解放運動資產階級的自由立憲運動匯合成一股革命洪流。

基本介紹

發展過程,結果,

發展過程

1908年7月3日,統一進步協會雷斯內組織的負責人尼亞齊貝伊少校(1873~1912)率部150人上山,首先以“自由、平等、博愛、正義”為號召,宣布反對蘇丹政府及外國瓜分陰謀。
幾天后,已轉入地下活動的恩維爾帕夏(1881~1922)亦宣布起義。起義迅速席捲駐馬其頓的第3軍團和第2軍團許多單位,不久統一進步協會就成了整個馬其頓地區的真正主人。
7月20日摩拿斯提(今南斯拉夫比托利)的穆斯林居民舉行起義;23日起義軍開進薩洛尼卡,宣布恢復1876年憲法,並通電蘇丹,限期恢復憲法,否則將進軍伊斯坦堡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感到大勢已去,被迫於24日宣布恢復憲法,重開國會。革命取得的初步勝利給人民帶來了很大希望。但是,青年土耳其黨人認為革命目的已經達到,滿足於政府“監督者”的地位。蘇丹及其政府安然無恙,形成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
青年土耳其黨人在革命後制定的綱領,只提出捍衛君主立憲政體、擴大奧斯曼帝國國會權力、限制蘇丹特權、全體奧斯曼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政治要求,以及發展商業、工業、農業的經濟要求,對於革命面臨的反封建反帝國主義鬥爭任務提不出切實可行的綱領。
路線圖路線圖
在1908年10月初,奧地利政府宣布兼併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兩州,進一步動搖了青年土耳其黨人的威望。國內的封建宗教買辦勢力活動越加猖狂。薩巴赫丁的自由黨和穆斯林同盟結成反對統一進步協會的政治聯盟,導致1909年4月13日的反革命事件。
1909年4月13日凌晨效忠於蘇丹的首都第一軍團的部分士兵發動叛亂。他們向奧斯曼帝國國會所在地聖索非亞廣場集中,沿途有不少宗教學者和學生加入。叛亂者要求驅逐議長,取締統一進步協會。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滿足叛亂者的要求,撤換首相,並責令各省總督保護教法。
薩洛尼卡的統一進步協會立即組成由馬赫穆德·塞夫凱特帕夏(1856~1913)統率的“行動軍”,於1909年4月23日抵達伊斯坦堡,1909年4月26日控制了全城,叛亂失敗。4月27日,青年土耳其黨人通過奧斯曼帝國國會廢黜素丹,另立是穆罕默德五世為素丹(1909~1918在位)。
廢黜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標誌著1908~1909年土耳其革命的結束。從此,青年土耳其黨人開始執政,並實行專制和中央集權政策,致使革命半途而廢。

結果

1909年4月13日凌晨效忠於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土耳其第一軍團的部分士兵發動叛亂,要求驅逐議長,取締統一進步協會。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滿足叛亂者的要求,撤換首相,並責令各省總督保護教法。薩洛尼卡的統一進步協會立即組成由馬赫穆德·塞夫凱特帕夏統率的“行動軍”,在4月23日抵達伊斯坦堡,26日控制了全城,叛亂失敗。
穆罕默德五世穆罕默德五世
4月27日,青年土耳其黨人通過奧斯曼帝國國會廢黜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另立其弟穆罕默德·賴希德為蘇丹,是為穆罕默德五世(1909~1918在位)。
從此,青年土耳其黨人開始執政,並實行專制和中央集權政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