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帝國

十大帝國

這裡的“帝國”必須滿足如下三個條件:領土廣大,由多種族多民族構成,是區域內最高政權。這個榜單將根據影響力、持續時間和帝國本身的強大程度進行選取,您或許會對榜單中的一兩位有不同意見。

此外,這個榜單的一個條件上是所謂的“帝國”必須被一位皇帝國王統治過,因而如美國和蘇聯這樣的現代帝國將被排除在外。而進榜的帝國將大致按照影響力和國家體積進行排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大帝國
  • 外文名:Ten great empire
  • 排序方式:按照影響力和國家體積
  • 條件:領土廣大、多民族、最高政權
羅馬帝國,蒙古帝國,俄羅斯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大英帝國,大漢帝國,拜占庭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一開始由神職國王統治,隨後轉為共和政體(這段時間或許是他們最偉大的時期),最後變為帝國。羅馬帝國的創始者本是一群農民,他們與群狼鬥爭以保護自己的家畜,最後竟一步步建立了史上最偉大的帝國,堪稱是一段傳奇。羅馬帝國(古羅馬)在軍事和政治系統上皆有過人的成就,也是延續時間最長的帝國之一。從其建立到拜占庭帝國的滅亡,古羅馬共延續了整整2214年!古羅馬對西方世界貢獻極大,包括法律、戰爭、藝術、文學、建築、科技、宗教和語言諸多方面。實際上,許多歷史學家認為羅馬帝國堪稱是一個完美的帝國——影響深遠、社會公平、壽命長久、土地廣闊、軍力強大、經濟優越。羅馬帝國的影響甚至還延續到了現代,因為就連天主教會都收到了羅馬的影響,其行政精神和華麗壯觀的表現方式就是從羅馬帝國這裡學習來的。
羅馬帝國奧古斯都開創帝國制度(公元前27年),至君士坦丁十一世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人攻陷(1453年)為止,存在將近1500年。是古羅馬文明由原本共和時代進入帝國時代之後的一個階段,理論上是仍維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實際上是大權移交給皇帝獨攬的政體。雖然最初幾位皇帝拉丁語:Imperator,音譯為“英白拉多”)都自稱“第一公民”(拉丁語:princeps)不以君主自居,但是實際上已經具備君主制的特點,所以整個政府可以說是由皇帝領導而運作。羅馬帝國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拉丁語SenātusPopulusqueRōmānus,縮寫SPQR),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扶菻
羅馬帝國可以用來表示所有在羅馬統治之下的土地。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帝國。羅馬疆域的全盛時期是圖拉真在位末年(117年),羅馬帝國此時總共控制了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屋大維建立帝國後,創立元首制,稱奧古斯都。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200年)、中期帝國(200年395年)和後期帝國〔395年1204年/1453年〕三個階段。前期帝國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賢帝時代)達到全盛,國家穩定、社會繁榮,被稱之為羅馬的黃金時期。後期帝國從三世紀危機起,經伊利里亞諸帝、戴克里先的東西分治和四帝共治,以及君士坦丁大帝的統治,到狄奧多西一世時成為最後一個統治整個帝國的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去世(395年)後帝國實際分為東西兩部分,但它們仍延續著先前羅馬帝國的國號。其中西部帝國在內憂外患中衰落,在410年8月24日,羅馬城被西哥德人首領亞拉里克一世攻陷,導致不斷的衰敗而淪為禁衛軍的傀儡,最終在476年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徹底滅亡。而東部帝國直到1453年5月29日為奧斯曼帝國穆罕默德二世所滅,史學家多稱其為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

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自鐵木真而始(鐵木真後來又被稱為成吉思汗)。這一切都是源於少年鐵木真(即後來的成吉思汗)的發下的一樁誓言:要讓世界臣服於他的腳下,而他基本上也做到了。他首先整合了蒙古各部,隨後便將視線轉向了中國,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蒙古帝國的領土可從越南一直到匈牙利,它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疆土連貫的帝國。不幸的是,這個帝國擴張得太大了,因而變得難於控制,各文化群體之間也沒有什麼團結可言。在打仗方面,蒙古人的確是勇猛無畏的戰士,但在治國方面卻沒有多少經驗。在歷史上,蒙古人兇猛殘暴的形象也是頗為著名。
蒙古帝國(1206-1259),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國,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全球帝國,也是歷史上連續性版圖最遼闊的國家。蒙古人武力興盛的時期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時期,疆域一度達到鼎盛,約3300萬平方公里,但是一年後由於蒙哥汗去世所引發的內戰,導致帝國開始分裂瓦解,蒙古人對於歐亞大陸的影響力也逐漸式微。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鐵木真(成吉思汗)於1206年在斡難河邊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其創始於斡難河河源,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爾、泰赤烏、蔑兒乞、乃蠻、克烈、汪古部、以尼倫和迭列斤兩大部落組成的蒙兀王國)、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領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西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9-1221/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亞美尼亞喬治亞亞塞拜然,並越過高加索山擊破欽察人各部,第二次西征(1236-1242)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伏爾加保加利亞、保加利亞人的卡馬突厥國、基輔羅斯,進而滅亡位於東歐平原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王國神聖羅馬帝國波西米亞捷克摩拉維亞斯洛伐克奧地利大公國聯軍、大敗匈牙利王國、打敗保加利亞第二帝國,遠達當時義大利威尼斯共和國達爾馬提亞(前鋒已經進軍到今東北義大利)、原南斯拉夫地區的拉什卡,第三次西征(1256-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亡木剌夷(暗殺組織)、阿拔斯王朝,以及敘利亞阿尤布王朝(敘利亞被蒙古軍短時間占領,後被新興的馬木路克王朝驅逐出敘利亞),蒙古帝國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個國家。
然而,蒙古帝國在1260年忽必烈阿里不哥的爭位戰後走向分裂。儘管最終忽必烈於1264年擊敗阿里不哥,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台後王封地、窩闊台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成為西北的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在中國境內建立元朝,隨後於1279年南宋。自此元朝控制領地包括今中國大部和蒙古高原。與元朝並存的還有統治中亞、西亞、東歐等地,實際處於獨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兒汗國),四大汗國與元朝之間互不統屬,戰爭不斷,直到元成宗時期才再次承認元朝皇帝為大汗的宗主地位,之後四大汗國的疆土又陸續經歷演變。最後一位元朝皇帝元惠宗被建立明朝朱元璋1368年驅逐出中原,史稱北元。北元亡於1388年1402年;其後明朝長期和蒙古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及其他的小汗國同時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人的主要汗國滅亡。

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自1721年建立,一直延續到了1917年俄羅斯大革命方告終結。它是沙皇獨裁的繼承者,也是蘇聯的前輩。這個國家是歷史上第二大疆土連貫的帝國,僅僅被蒙古帝國征服過一次,同時在領土上它也是僅次於大英帝國和蒙古帝國的第三大國家。直至1866年,俄羅斯帝國的領土一直延伸到了東歐、亞洲,甚至還有北美。
(譯註:按俄羅斯及世界主流學派觀點,“沙皇俄國”是1547–1721年間俄羅斯的國號,而1721年彼得大帝在與瑞典的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正式稱皇帝,從此以後的俄羅斯正式國號為“俄羅斯帝國”,不再稱為“沙俄”。但中文中仍習慣將“沙俄”這個名稱用於指18世紀以來的俄羅斯帝國,並相應地將俄羅斯帝國皇帝稱為“沙皇”。)
俄羅斯帝國(舊俄文: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簡稱為沙皇俄國沙俄帝俄俄國,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後,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達黑海南部、西起波羅的海、東達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個中亞波蘭芬蘭,與挪威瑞典王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羅馬尼亞奧斯曼帝國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朝鮮日本接壤。根據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記,俄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僅次於大清帝國大英帝國
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俄羅斯帝國”真正誕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諾夫哥羅德共和國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據另一個角度來看,長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後已經帝國的當代俄語單詞,而彼得大帝剛剛更換了一個拉丁化的代名詞。也許後者是為了讓歐洲承認俄羅斯作為一個歐洲的君主制國家。發生在17世紀俄羅斯的擴張,最終導致在17世紀中葉,俄羅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亞之後,俄羅斯的領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戰爭(1654—1667年)之後的左岸烏克蘭;這個標誌著俄羅斯帝國的成立。
俄羅斯帝國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紀後期的歐洲相繼進行工業革命時沒有緊隨時代的步伐,導致其經濟實力在20世紀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時代遠不及歐洲幾大強國,儘管在此期間推行了幾次較為成功的改革(如亞歷山大二世的農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動盪不定的俄羅斯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在1917年爆發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俄羅斯共和國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取代。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一度是中世紀的“超級大國”。在其全盛時期,神聖羅馬帝國由法國東部、義大利北部、波蘭西部部分領土和整個德國組成。雖然與其他帝國相比神聖羅馬帝國似乎是小了一點,但他在中歐歷史上的影響力在今天都能感覺到。神聖羅馬帝國的壽命之長,竟令人難以置信地從中世紀早期一直延續到了19世紀。在最後一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西斯二世退位後(後來此人成為了奧地利帝國的弗朗西斯一世),帝國隨即為法國的拿破崙所擊敗,並在1806年8月6日正式瓦解。隨著神羅的崩潰,瑞士荷蘭奧地利帝國比利時普魯士帝國、列支敦斯登公國、萊茵聯邦和法蘭西第一帝國等國紛紛開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神聖羅馬帝國德語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拉丁語Sacrum Romanum Imperium),1512年以後的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德語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拉丁語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中歐的一個封建君主制帝國。帝國的版圖以德意志地區為核心,包括一些周邊地區,在巔峰時期包括了義大利王國和勃艮第王國還有弗里西亞王國(今低地國家)。在帝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它由數百個更小的附屬單位組成,其中有侯國、公國、郡縣,帝國自由城市和其他區域。神聖羅馬帝國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國家中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帝國自由城市的政治聯合體。

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面積之廣大,堪稱是歷史上最大的帝國。帝國總面積一千三百萬平方英里,接近地球總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並控制著超過5億人口——這個數字也是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此龐大的大英帝國自然給它曾征服過的地方留下了豐厚的遺產,其中包括政治改革、文化交流和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經過不斷的傳播,英語如今已然是世界上第一大使用最廣的語言,許多語言學家都一致同意,英語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世界的標準語言。介於這種種的成就,大英帝國無疑堪稱是人類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帝國。
十大帝國
大英帝國,或稱不列顛帝國英文British Empire),是一個由英國統治的全球帝國,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帝國,最大領土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
一般認為,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格瑞福蘭海戰,標誌著英國的崛起。光榮革命後,英國發動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年-1815年),與法國爭奪世界霸權。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奪取整個加拿大,標誌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法蘭西第一帝國後,大英帝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權,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這段時期,被稱為“不列顛治世”——這個地位一直維持到1914年,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由於不滿自身地位而挑戰大英帝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的1921年,根據巴黎和會託管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了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跨度最廣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今天,英國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國家組成了一個國際性的組織大英國協,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沒法在政治外交經濟等各方面完全影響大英國協的其他成員。
十大帝國
大英帝國的形成是3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帝國在世上傳播了英國的宗教、信仰、法律,制度、人文、科學、技術、商業、語言、管理模式。帝國霸權幫助英國本土實現了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隨著英國本土的民主發達,海外的殖民地(除了一些自治領外)的人民大多已經可以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來,包括立法局全面選舉和直選布政司。當然其總督仍舊由英國本土委派全權代表英國,直接控制其外交和國防的權利。
殖民地的角度來看大英帝國,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殖民地從英國那裡獲得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投資開發,促進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獲得英國的法律政治框架與國際性的語言英語。在殖民地脫離帝國獨立之前英國都會試圖將它的議會民主制留給殖民地人民,結果並沒有全部成功。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大部分都選擇留在大英國協之中。移交香港之後,英國還有14塊海外領土,十六個國家承認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其元首而仍然是大英國協成員。
英國的殖民化是以其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英國雖然為殖民地留下了更好的基礎建設,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夠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產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亞洲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農業產品)的供應者,這對這些國家獨立後的經濟發展借著大英國協架構接受幫助。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穩定,同時因為各殖民地內部民族的複雜性,在殖民地時,英國會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或者直接放棄對當地民族問題的解決而離開,使得像愛爾蘭共和國印度巴勒斯坦辛巴威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蓋亞那斐濟等國家在獨立後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民族衝突。

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是由漢人建立的帝國,戰國時期,中國諸侯林立,一片混戰,個個都想問鼎最高權力。最後秦國脫穎而出,強奪了整箇中國,使四千萬人民屈服於其控制之下。然而秦王國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迎來了漢朝。漢王朝控制中國近400年,這段時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在科學成就、技術進步、經濟、文化、和政治穩定等多方面的黃金時代。直到現在,大部分中國人仍會稱自己為漢人。如今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民族就是“漢人”。
漢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後出現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扮演了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地位。漢朝分為西漢(前202年-9年)與東漢(25年-220年)兩個歷史時期,合稱兩漢,還有蜀漢;亦有以東漢與西漢的首都代指,合稱兩京。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雒陽。其間有王莽短暫自立的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蜀漢劉備建立,建都成都,歷兩世,共42年(221-263)。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帝國,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與稍晚興起於歐洲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併立。後世多將漢朝和約略同時期在歐洲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及文明的強大帝國。漢武帝漢宣帝期間,漢朝陸續地收復了秦朝時的領土,又開疆拓土,總共在今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甘肅寧夏建立郡縣。西漢後期,漢疆域除了西藏內蒙古部分、外蒙古吉林黑龍江外,基本上包含了現今中國疆域。
漢疆域最鼎盛時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頭巴彥淖爾一帶),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廣平省),東至臨屯郡(今朝鮮江原道一帶),西至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面積廣達600萬平方公里。在統治期間,從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于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為漢朝內藩,匈奴人與漢人的民族融合程度逐漸加深。至公元元年,全國人口約6000萬,占當時世界人口28%,此時印度次大陸人口為4600萬,歐洲人口為3500萬,北非人口為1400萬。
漢朝進一步奠定了中華民族(特別是漢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漢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當時和日後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在後世,漢人成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漢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漢字。漢朝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人們經常把漢朝和之後的唐朝並稱漢唐,並以之為中國朝代的代表。
漢朝最早使用年號建元為首個年號。漢初根據五德終始說,定正朔為水德,漢武帝時,又改正朔為土德,直到王莽篡政建立新朝,方才採用劉向劉歆父子的說法,認為漢屬於火德。漢光武帝光復漢室之後,正式承認這一說法,從此確立東漢正朔為火德,東漢及以後的史書如《漢書》及《三國志》等皆採用這種說法,因此漢代亦被稱為“炎漢”。又因漢朝皇帝姓而稱“劉漢”。

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又稱東羅馬帝國,是中世紀的羅馬帝國。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帝統自古羅馬一系承襲而來,因而拜占庭也可被稱作羅馬帝國,或是羅馬尼亞。拜占庭帝國存在了一千多年,雖然也遭遇過挫折,丟失過領土,但它當時仍是歐洲在經濟文化和軍事上最強大的國家,從羅馬與波斯、拜占庭與阿拉伯的兩場戰爭中就可見一斑。帝國在1204年終於因為第四次十字軍東征而崩潰,隨後便分裂成了相互敵對的拜占庭希臘和拉丁帝國。到了1261年,巴列奧略王朝皇帝下令重建君士坦丁堡,復辟拜占庭帝國,但到了14世紀帝國又陷入了持續的內戰之中,終於元氣大傷,再不復昔年之輝煌矣。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東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一些人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對於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國。但其國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內一直自稱為“羅馬帝國”(拉丁語:Imperium Romanum;希臘語: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於歐洲東部,領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紀歐洲歷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
東羅馬帝國共歷經12個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為新羅馬拉丁語:Nova Roma;希臘語: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個世紀中不斷變動。色雷斯希臘小亞細亞西部是帝國的核心地區;今日的土耳其希臘保加利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從4世紀至13世紀是帝國領土的主要組成部分;義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亞半島南部、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今阿特拉斯山脈以北的阿爾及利亞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爾也在7世紀之前曾是帝國的國土。
關於帝國的起始紀年,歷史學界仍存有爭議。主流觀點認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羅馬、羅馬帝國政治中心東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標誌。德國東羅馬學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這位皇帝首次將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半)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紀年。其他觀點分別以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羅馬帝國皇權統一歸於東羅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紀(希臘化開始)和8世紀(希臘化完成)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標誌。
東羅馬帝國本為羅馬帝國的東半部,以拉丁語和拉丁文化為基礎,但與西羅馬帝國分裂後,逐漸發展為以希臘文化、希臘語東正教為立國基礎,不同於古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國家。在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這個帝國被外人稱為“東羅馬帝國”,儘管其正式國號仍延續著古羅馬帝國時期的國號。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羅尼姆斯·沃爾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對於今日的東歐各國有很大的影響。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個世紀的悠久歷史中所保存下來的古典希臘和羅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學思想,也為中世紀歐洲突破天主教神權束縛提供了最直接的動力,引發了文藝復興運動,並深遠地影響了人類歷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和屠殺,直到1261年收復。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滅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當年基本統一了全中亞,帝國由不同的文化、王國、帝國和民族組成。它也是古代歷史上最大的帝國。波斯帝國在其全盛時期約有領土八百萬平方千米。帝國由居魯士大帝建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
創建者為阿契美尼斯;當時整個波斯地區還是在米底王國的統治之下。阿契美尼斯死後,他的兒子泰斯帕斯繼任王位,並在米底王國斯基泰時期帶領阿契美尼德脫離米底王國的統治。泰斯帕斯死後將土地分給他的兩個兒子:居魯士一世和阿里亞拉姆尼斯。他們死後將王位分別傳給他們的兒子:岡比西斯一世和阿爾沙米斯。公元前559年,居魯士二世繼承岡比西斯一世的王位,並在其後承襲了阿爾沙米斯的王位,重新聯合阿契美尼德王國。
居魯士二世隨後開始擴張領土。他首先公開反叛米底亞王國,並在公元前553—550年之間將其推翻。其後,他與迦勒底王國結盟,以確保王國的後方不會受威脅;然後再起兵西進小亞細亞西部的呂底亞,並於公元前547年在薩迪斯(呂底亞的國都)將其攻占。打敗呂底亞後,居魯士二世在前546—540年之間收復了之前屬於米底亞王國的東部領土疆域(阿拉霍西亞、格德羅西亞、德蘭吉亞那、乾陀囉、巴克特里亞、馬爾基安娜、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的索格狄亞那、赫爾尼卡斯),之後乘著迦勒底王國國內政局不穩之時揮軍向其進攻。公元前539年,巴比倫城陷落,居魯士二世入城,並握住巴比倫守護神馬爾杜克塑像的手,以表示願意以巴比倫人的身份來統治這個地方。自此,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勢力擴至埃及邊界。
居魯士二世去世後,其子岡比西斯二世繼承王位。他隨即對古埃及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攻破其王都孟菲斯,更將法老擄至蘇薩。其後,他又對迦太基、阿蒙綠洲及努比亞發動征戰,但因種種原因獲勝不大。公元前522年,阿契美尼德王朝內部發生叛亂,岡比西斯二世急忙班師回朝,卻死在途中。王族將領大流士一世續率兵回國,並成功平定叛亂,更最後獲得王位。
大流士一世為阿爾沙米斯的孫兒。他奪得王位後對內採取了嚴厲的措施,鎮壓了貴族們的叛亂,鞏固了王位。對外他則積極推行擴張。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前521年)成功把印度河平原的大片地區納入疆土。其後,他在希波戰爭於前499年揮軍至小亞細亞希臘之間的赫勒斯滂海峽。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其女婿馬多尼奧斯進攻色雷斯馬其頓,但於公元前490年在入侵希臘時的馬拉松戰役中失利。
大流士一世於公元前486年去世,此時阿契美尼德王朝統治著6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和1800萬人口。他的兒子薛西斯一世接續作王,並於公元前485年成功鎮壓在埃及發生的一場叛亂。其後,他為懲罰希臘而發起多次進攻,最初獲勝並占領希臘北部地區。但在之後的幾場戰役中均失利,馬多尼奧斯更於普拉提亞一役中戰死。自此,薛西斯一世將精力轉移在宮廷生活,最後更於公元前465年被謀殺。
接續薛西斯一世的分別是阿爾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二世大流士二世。其中,薛西斯二世執政只有45天,最終因喝酒過多被宮裡的一個妃嬪之子殺死。在他們之後接任的是阿爾塔薛西斯二世。他成功策動雅典斯巴達的戰爭,更最終簽署了《國王和約》,從而得以插手希臘的事務。公元前401年,小居魯士從小亞細亞起兵叛亂,率領約一萬一千七百名希臘僱傭兵東進爭奪王位,被阿爾塔薛西斯二世所敗;但他所雇的希臘僱傭兵卻成功退卻回希臘本土(參見色諾芬《長征記》)。
此後的幾年間,阿契美尼德王國本土發生了多次的叛亂;雖然最終都獲平定,但卻削弱了王國本身的軍力。公元前359年,阿爾塔薛西斯三世登基。在其統治下,阿契美尼德王朝得到中興,人口達到頂點1850萬人。但是由於他拒絕幫助雅典對抗北面的馬其頓,與雅典鬧翻。馬其頓王國其後征服全希臘,更於公元前334年—前330年在亞歷山大三世的率領下迅速攻入波斯波利斯。同年,阿契美尼德末代國王大流士三世被部下所殺,阿契美尼德王國滅亡。

阿拉伯帝國

倭馬亞阿拉伯帝國是四個哈里發王朝中的第二個,在穆罕默德死後建立。王國由倭馬亞王朝統治,這個名字來自王朝第一位哈里發的曾祖父倭馬亞·伊本·阿拜德·沙姆斯。雖然倭馬亞家族最早來自麥加,王朝卻以大馬士革為首都。自建立以來,這個國家最後變成了一個占地500萬平方英里的巨大帝國,這樣的領土面積不僅是前無來者,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五大疆土連貫的的帝國。倭馬亞是歷史上最大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自穆罕默德起到1924年,先後出現了數個哈里發王朝,而最後一個就是上面說過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在其全盛時期(十六到十七世紀)橫跨三大洲,控制了南歐、西亞和北非的大塊領土。奧斯曼帝國有十九省,並不計其數的諸侯國,其中一些在後期被吞併進了帝國,剩餘的則在幾個世紀間一直維持著不同程度的自治權。奧斯曼帝國雄踞東西方交流中樞長達六個世紀。帝國以伊斯坦堡為首都,在蘇萊曼大帝時期控制著地中海東部大片土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堪稱是東羅馬帝國的伊斯蘭繼承者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土耳其人建立的一個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土耳其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在三大洲擁有廣闊的屬地,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中東北非大部分領土。西至阿爾及利亞北部;東抵裏海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和烏克蘭南部;南達今之蘇丹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奧斯曼帝國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及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5],對東西方文明的傳播和融合有著巨大的貢獻。奧斯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
奧斯曼帝國建立於1281年,滅亡於1922年。奧斯曼蘇丹是伊斯蘭世界的領袖。16世紀日趨鼎盛,成為世界強國。其領土在17世紀達最高峰。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但奧斯曼帝國於17世紀趨於衰落,在與俄國奧地利,英國等西方強國作戰中敗下陣來,淪為“歐洲病夫”,失去了其廣大的領土。一戰時參加同盟國陣營。戰敗後被迫簽訂亡國的《色佛爾條約》。土耳其愛國青年凱末爾領導起革命,擊退歐洲勢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