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國協

大英國協

大英國協(英語: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個國際組織,由53個獨立主權國家(包括屬地)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現任大英國協元首伊莉莎白女王則身兼包括英國在內的16個大英國協王國國家元首(僅名義上,並無實權,英國君主無權干涉各成員國內政),此16國構成了一個現代版的共主邦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勢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紛紛要求獨立,興起民族解放運動,本土與自治領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加劇,殖民體系漸趨瓦解。為挽救頹勢,1926年,英國被迫承認自治領在內政外交方面獲得獨立。自治領與宗主國以“共同忠於(英國)國王”而組成大英國協,雙方權利平等,互不隸屬。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上述決議,確定各英屬自治領都獲得完全獨立的主權大英帝國名存實亡,大英國協正式形成。大英國協不是一個國家,也沒有中央政府。英王只是大英國協名義上的元首,但無權干涉其他成員國內政外交。大英國協不設權力機構,英國和各成員國互派高級專員,代表大使級外交關係。

主要組織機構有: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亞太地區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議、聯邦財政部長會議及其他部長級專業會議。1965年起設立大英國協秘書處,其職責是促進大英國協的合作,籌劃大英國協各級會議。秘書處設在倫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英國協
  • 外文名: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 官方語言英語
  • 宗教信仰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
  • 成員國數目:53個 
  • 行政機構:大英國協秘書處
  • 人口數量:23.28億(2014年)
  • 人口密度:61.09人/平方公里
  • 現任元首查爾斯王子 
組成,秘書處,主權國,附屬國,職能機構,國際影響,承擔作用,成員國,現成員國,退出又加入的國家,前成員,法國事件,

組成

秘書處

大英國協沒有書面章程,也沒有中央政府。1965年,各成員國政府首腦決定在倫敦設立秘書處。大英國協秘書處是大英國協的行政機構,同時也承擔各成員國間交流和協商的工作。
大英國協會徽大英國協會徽

主權國

各個主權國都是自願加入大英國協的,也可隨時退出大英國協。附屬國在獨立後可自行決定是以主權國身份(若得到其他成員國的承認)留在大英國協還是退出大英國協。
大英國協成員大英國協成員
各個獨立的成員國都是由其民選政府管治,內政和外交完全獨立。
大英國協的現任元首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是成員國自由和平等聯合的象徵,2018年4月21日英國王儲查爾斯獲批未來準繼任大英國協元首現在大英國協元首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兼任。
除了有自己君主的成員國(如馬來西亞)和實行共和制的成員國,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是其他所有成員國的女王,總督代表她出駐在這些成員國(英國除外)。女王根據相關成員國政府的推薦任命總督。成員國之間互派高級專員(不是大使)為外交代表。
各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定期在不同地方舉行會議。但這些會議只是供他們交流意見和商討問題,並且所做決策對與會國沒有約束力。

附屬國

尚未實現完全自治的領地成為附屬國。英國的附屬國基本上全部都在逐步走向全面自治,他們擁有獨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系統。除了英國附屬國之外,還有一些受其他成員國管治的領地。

職能機構

1、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議:前身為帝國會議,1944年易名為大英國協總理會議,1975年改現名。通常兩年舉行一次,以前一直在倫敦舉行, 1966年起輪流在成員國舉行,由東道國政府首腦主持。會議不通過決議,會議發表的總原則對與會國無約束力。
大英國協
2、亞太地區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議:1978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討論共同關心的地區性問題。
3、大英國協部長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的有教育部長會議,衛生部長會議、法務部長會議和電信部長會議;不定期舉行的有貿易和經濟會議、青年會議、工業合作會議、農業會議等。
4、大英國協秘書處:1965年成立,負責組織成員國間的協商和合作、交流情況、組織會議等。秘書長每五年改選一次,可連任。
5、大英國協基金會及其他組織:大英國協基金會成立於1966年,1983年改組成一個國際基金組織,資金由成員國政府提供,用於推動大英國協內專業及其他非政府間的更密切的合作。大英國協研究所主要靠英政府資助,通過舉辦展覽、講座、放映電影、開放圖書館等活動促進人們對大英國協的了解。此外,還有一些專業性組織,如大英國協議會協會、大英國協新聞聯盟、大英國協廣播協會、大英國協青年交流理事會、大英國協體育運動聯合會和大英國協藝術協會等。
大英國協大英國協

國際影響

大英國協在極大程度上是大英帝國的延續。這個帝國曾經覆蓋了世界1/4的領土。甘比亞退出後,該俱樂部仍有53個會員國,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奈及利亞南非大不列顛,這些國家經由自願聯合結合在一起。20世紀20年代,當"大英國協"這個詞第一次被使用時,形成了一種保持聯繫的方式,同時消除了"帝國"這個詞所含的令人不愉快的殖民地味。
第二次世界大戰,特別是1942年新加坡的淪陷,清楚表明大不列顛已沒有能力保衛其帝國,而籠罩其權力的神秘性也同時消失。在20世紀50和60年代,大英國協是大不列顛管理那些它已無法統治或保衛的非殖民化國家(這些國家多數碰巧都渴望獨立)的工具。對於這些前殖民地而言,大英國協的好處一目了然。大不列顛有特殊的貿易措施,例如,在香蕉進口上其前加勒比海領地優於中美洲。大英國協國民有權移居英國,許多人都這樣做了。居住在英國的大英國協公民至今仍享有某些選舉特權,而這些特權是其他外國人﹑甚至其它歐盟國家的公民所沒有的。
然而,自英國加入歐盟的30年間,上述許多好處已經消失。歐盟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建立區域性自由貿易區,因而英國被禁止給予其前殖民地特權。英國的移民政策亦已收緊,如今現在只有那些親屬已在英國的大英國協公民才有特殊權利。
大英國協商會,一個由該俱樂部出資的機構,堅稱大英國協仍存在顯著的貿易和投資利益。一位發言人宣稱,由於享有一種共同語言(英語在整個大英國協為第一或第二語言),不成文法傳統和會計規範,大英國協成員國相互之間的合作可以提高10-15%的效率。這個效應可能不像聽起來那么含混,某些經濟學家指出了不成文法和民法經濟體之間的差異。最重要的是,大英國協將其目標主要限定在社會文明方面:鼓勵民主﹑人權及穩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英國,聯邦對不同的人似乎有不同的意義。因循守舊者喜歡它與跨掉的帝國之間的聯繫。其他人認為它是魯迪亞德-基普林(Rudyard Kipling)關於殖民地觀點的現代注釋:殖民地是"白種人的負擔",簡言之,西方國家有責任讓發展中世界文明化。某些左翼人士把它看成為無人想要的老古董,而另一些人則爭辨它是英國為其殖民罪惡補償的一種方式,同時為民主化進程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大英國協的支持者還指出對這些前殖民地來說存在某種有益的文化紐帶。英國的大學與大英國協國家保持著牢固的聯繫。英國外交部,全稱"外交及聯邦辦公廳(the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設有偏向大英國協國民的實習交流計畫,例如專為印度記者而設的薛維寧(Chevening)獎學金。
此外,儘管某些人批評大英國協只是一個清談館,那也是一個窮國(辛巴威除外)喜歡的議論場所。對前殖民地而言,它是非美國主導的最重要的國際組織。雖然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是大英國協的元首,但英國並無特殊地位。事實上,聯邦內所有表決必須一致,前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曾對此表露出沮喪之情。他對於有可能解除對辛巴威的禁令極為憤慨,而英國和其反穆加貝同盟軍不能凌駕其上。大英國協是為數不多的國際機構之一,其中像聖露西亞這樣的彈丸小國與英國和加拿大這樣的七大國(G7)成員可以平起平坐。

承擔作用

大英國協是國際合作的一種獨特試驗,促進來自不同種族、文化和環境的民族之間的協作。各成員國享有平等地位,但在處理大英國協事務上英國常扮演主角。
大英國協
成員國在許多領域進行商討和合作,包括貿易、金融、國防、教育、技術、科研、法律、醫藥和農業。但是成員國享有的主要利益為各種貿易協定和資本投資配置帶來的經濟效用。
英國和其他富裕的老成員國是新加入或貧窮成員國工業發展的主要資本來源。援助計畫由大英國協開發公司(CDC) 等機構執行。
有些成員國根據大英國協特惠制互相實行關稅優惠,以促進互相之間的貿易往來。1973年,英國加入歐共體(今歐盟),推出了大英國協特惠制。根據協定,其他大英國協成員國可以與歐盟協商特別的貿易協定。

成員國

現成員國

安提瓜和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1981年11月1日
澳大利亞(Australia)1931年12月11日
巴哈馬(The Bahamas)1973年7月10日
孟加拉國(Bangladesh)1972年4月18日
巴貝多(Barbados)1966年11月30日
貝里斯(Belize)1981年9月21日
波札那(Botswana)1966年9月30日
汶萊(Brunei)1984年1月1日
喀麥隆(Cameroon)1995年11月13日
加拿大(Canada)1931年12月11日
賽普勒斯(Cyprus)1961年3月13日
多米尼克(Dominica)1978年11月3日
史瓦濟蘭(Eswatini)1968年9月6日
斐濟(Fiji)1970年10月10日
加納(Ghana)1957年3月6日
甘比亞(The Gambia)1965年2月7日
格瑞那達(Grenada)1974年2月7日
蓋亞那(Guyana)1966年5月26日
印度(India)1947年8月15日
牙買加(Jamaica)1962年8月6日
肯亞(Kenya)1963年12月12日
吉里巴斯(Kiribati)1979年7月12日
賴索托(Lesotho)1966年10月4日
馬拉威(Malawi)1964年7月6日
馬來西亞(Malaysia)1957年8月31日
馬爾他(Malta)1964年9月21日
模里西斯(Mauritius)1968年3月12日
莫三比克(Mozambique)1995年11月13日
納米比亞(Namibia)1990年3月21日
諾魯(Nauru)1968年11月1日
紐西蘭(New Zealand)1931年12月11日
奈及利亞(Nigeria)1960年10月1日
巴基斯坦(Pakistan)1947年8月14日
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1975年9月16日
盧安達(Rwanda)2009年11月29日
聖基茨和尼維斯(Saint Kitts and Nevis)1983年9月19日
聖露西亞(Saint Lucia)1979年2月22日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1979年10月27日
薩摩亞(Samoa)1970年8月28日
塞席爾(Seychelles)1976年6月29日
獅子山(Sierra Leone)1961年4月27日
新加坡(Singapore)1965年8月9日
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1978年7月7日
南非(South Africa)1931年12月11日
斯里蘭卡(Sri Lanka)1948年2月4日
坦尚尼亞(Tanzania)1961年12月9日
湯加(Tonga)1970年6月4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1962年8月31日
吐瓦魯(Tuvalu)1978年10月1日
烏干達(Uganda)1962年10月9日
英國(United Kingdom)1931年12月11日
萬那杜(Vanuatu)1980年7月30日
尚比亞(Zambia)1964年10月24日

退出又加入的國家

南非(South Africa)1931年12月11日加入,1961年5月31日退出,1994年6月1日重新加入。
巴基斯坦(Pakistan)1947年8月14日加入,1972年退出,1989年重新加入。
斐濟(Fiji)1970年10月10日加入,1987年退出,1997重新加入。
甘比亞(The Gambia)1965年2月7日加入,2013年10月2日退出,2018年2月8日重新加入。

前成員

緬甸:1948年獨立。
愛爾蘭:1921年從英國獨立以後,曾經是會員國。1949年建立愛爾蘭共和國以後離開大英國協。
馬爾地夫:2016年10月13日,馬爾地夫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鑒於長期以來大英國協部長級行動小組及大英國協秘書處給予馬爾地夫不公平、不公正待遇,馬爾地夫政府決定脫離大英國協。

法國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擺在法國人民面前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
由於德國的占領和維希政府的統治,再加上大戰後期多次軍事行動在法國本土進行,戰爭使法國經濟遭受的損失高達47930億舊法郎。
全國約有100多萬公頃的耕地因戰火而荒蕪,有1/5的房屋被毀壞,牲畜減少了一半,大批工廠被摧毀。其中交通設施的破壞尤為嚴重,鐵路橋幾乎全部被毀,鐵路線近一半不能使用,土倫、布列斯特、勒阿弗爾等重要港口陷於癱瘓。
法國經濟陷入了嚴重的混亂之中,並且似乎正在向衰退的泥潭中滑去。
1956年1月31日,以社會黨總書記蓋伊·摩勒為首的共和陣線政府宣布成立。當時,法國不僅面臨極為嚴峻的經濟困境,而且蘇伊士運河危機也進一步升級。法國希望憑藉英國的幫助,重新從埃及手中取回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在法屬阿爾及利亞,埃及總統納賽爾也一直在暗中資助分裂分子。
尋求幫助的方式很多,但最新解密的檔案資料卻顯示,總理蓋伊·摩勒的選擇與眾不同。他親自前往倫敦,尋求與英國組建一個統一的聯邦制國家。
一份所屬日期為1956年9月28日的檔案資料顯示,英法兩國的歷史1956年險些發生重大改變。蓋伊·摩勒1956年來到了英國首都倫敦,與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Anthony Eden)舉行會談。
英國內閣當時的一份檔案對此進行了如下的記錄:“當法國總理蓋伊·摩勒先生最近訪問倫敦時,他向首相提出法國與英國組建聯邦國家的可能性。蓋伊·摩勒先生還保證,儘管法國人民此前曾數次將國王送上斷頭台,但今後決不會這樣對待英國女王。”
在今天看來,法國總理摩勒的這一舉動簡直會讓所有法國人目瞪口呆。但在當時的特定的政治環境下,這一提議卻並非是天方夜譚。
在資料檔案中,人們無法確定摩勒所說的接受女王的管轄,到底是像其他聯邦國家那樣承認女王是他們國家元首,還是僅僅接受她為聯邦的元首。事實上,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英國政府在經過慎重的研究和考慮後,拒絕了摩勒總理的這一提議。
但是這位執著的法國總理並不放棄,他仍然在進行著嘗試。
另一份標註日期也為1956年9月28日的秘密檔案顯示,此後不久,艾登訪問巴黎,摩勒又提議法國加入大英國協,這同樣意味著法國接受英女王為國家元首。摩勒甚至向艾登保證:“法國接受英國女王的管轄,在法國國民中不會存在任何困難。”
艾登回國後,與內閣大臣諾曼·布魯克討論摩勒的提議。顯然,艾登對這項建議非常熱心,檔案記錄一名官員的話說:“諾曼·布魯克爵士今天上午要求見我,告訴我他已經從鄉間返回,這是因為他接到首相從威爾特郡打來的電話。”
他介紹說:“首相在電話中向他談了自己與法國人會談後的想法,其中包括:我們應該立即考慮法國加入大英國協的提議;摩勒先生認為法國接受女王為國家元首沒有困難;如果獲得像愛爾蘭在大英國協一樣的地位,法國表示歡迎。”
面對這些最新解密的檔案資料,英法兩國評論人士都有些瞠目結舌,但表現也有所不同。
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報導中,把合併後的國家稱為“盎格魯法蘭西”(Franglaterre)。英國前國務大臣丹尼斯·馬克沙恩認為,這些材料是英法兩國“痛苦羅曼史”的最佳例證。自1000多年前的“諾曼征服”開始,這種關係事實上就已經存在了:“英法總是分不開,福也好,禍也好,這是一個絕佳例子,是永久糾纏的又一個可愛篇章。”
他介紹說:“英國前首相邱吉爾(Churchill)1940年曾希望與法國完全合併,但遭到了法國方面的拒絕。蓋伊·摩就任總理前曾在法國加萊地區擔任過英語教師,我懷疑他在面對阿爾及利亞和蘇伊士運河危機時,試圖複製此前的一提議。”
這個英國官員認為,英法兩國將來也會維持這種“愛恨交織”的關係。他把這種關係比喻為“一對老夫妻,經常夢想著要殺對方,卻從不打算離婚。”
約翰·霍爾姆斯認為:“英法兩國具有很大的文化差異,真正合併將非常困難。英國人非常重視繁文縟節,世界上的大多數行政體系都是他們設計的。他們認為非常完整的行政體系是一種規矩。而法國是一個非常優雅的民族,與法國人在一起,要顯出生活的優雅。法國人在設計政治體制時,事實上也顯示了他們優雅的浪漫主義。”
而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亨利·蘇圖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明顯有點語無倫次:“我真的有點結巴了,因為這種說法是荒謬的。加入大英國協,接受英女王為國家元首當時不會被順利接受。如果這一提議提出的時間距離更近一些,摩勒可能會落得被送上法庭的下場。”
法國律師雅克·米亞爾補充說:“實話對你說,我看到檔案時感到非常驚奇。我以前對摩勒先生的印象良好,現在我的看法要改變了。”
不過,討論此後就沒了下文。後來事態的發展似乎表明,法國總理決定忘掉他有關英法合併的奇特建議,法國檔案里從來沒有出現過這些記錄。可能的原因,是英國決定了從蘇伊士運河撤出以及對埃及的戰事失利,因此所有結盟的討論也告一段落。
不過,更為諷刺的是,1957年,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簽訂《羅馬條約(Treaty of Rome)》,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時,把英國撇在了一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