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在19世紀這一詞則被普遍作為
大英帝國 的別稱,特別是在維多利亞時代,那時候英國出版的世界地圖把大英帝國用粉紅色標出,生動地表現出英國在全球範圍內的霸權。
例子 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
帝國 之一,也是第一個被冠以“日不落帝國”稱號的國家。
16世紀中期開始,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利用美洲採礦所得的金銀取得更多軍費,以應付在
歐洲 和
北非 的長期戰爭。
腓力二世 時期(1556-1598年在位),雖然西班牙與神聖羅馬帝國分治,但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並沒有削弱,反而於1580年兼併
葡萄牙帝國 (於1640年失去),並在1582年
蓬塔德爾加達海戰 成為無可置疑的海上最強霸主。很快獲得了葡萄牙廣闊的殖民地,把半個
尼德蘭 、半個
亞平寧半島 、整個
伊比利亞半島 和幾乎整個
中 、
南美洲 歸為己有,還包括
亞洲 的
菲律賓群島 ,甚至還一度包括
台灣 。自此,西班牙一直維持著世上最大的帝國。16世紀至17世紀的西班牙正處於
黃金時期 ,是歐洲無可爭議的霸主,締造了被後世稱為“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時代。1800年的
西班牙帝國 國土面積達1600萬平方公里。
16世紀至17世紀的西班牙正處於
黃金時期 ,是歐洲無可爭議的霸主,締造了被後世稱為“
西班牙治下的和平 ”時代。
雖然1588年西班牙
無敵艦隊 慘敗於
英國 ,但隨後的1589年
科倫納·里斯本遠征 是
英西戰爭 (1585至1604年)的轉折點,使西班牙占上風。幾乎人人都肯定西班牙的艦隊是歐洲最強,直到1639年的
唐斯之戰 中,逐漸疲乏、弱態漸現的西班牙被荷蘭海軍擊敗。
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鬥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衝突,都使得西班牙國力在17世紀中葉開始下滑。在地中海,她與
奧斯曼帝國 戰事頻繁;在歐洲大陸,法國逐漸變得強大;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競爭,後來的對手還包括英格蘭和荷蘭。而且,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西班牙在其領土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以及軍費導致經濟停滯,最終導致帝國的衰落。1713年的
烏得勒支和約 使西班牙失去在義大利和低地國家的剩餘領土,結束了其歐陸帝國的歷史。西班牙以後的情況轉好,可是在歐洲政治一直只是二流國家。
然而,西班牙一直維持並擴張其殖民帝國。而到了19世紀,
半島戰爭 的衝擊引起南美獨立戰爭,導致諸國宣布獨立(1808年—1833年)。隨後發生的革命使西班牙喪失在
加勒比海 附近的殖民地。西班牙帝國在加勒比海(西屬古巴和西屬波多黎各)、亞洲(西屬菲律賓)和大洋洲(西屬關島、西屬
密克羅尼西亞 、西屬帛琉及西屬
北馬里亞納群島 )都保留相當多領土,直到1898年的
美西戰爭 。西班牙瓜分非洲所得甚少,包括
西屬摩洛哥 、
西屬幾內亞 和
西屬撒哈拉 ,分別直到1956年、1968年和1975年。今日西班牙位於北非沿岸的主權地(Plaza de soberanía),是其昔日殖民地的殘餘。
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 在漫長的中世紀和近代初期,英國一直是歐洲的一個主要國家,曾經歷了多次的輝煌。但奇怪的是,英國的國運呈現出清晰的波浪型趨勢,它在每一次輝煌之後總會跌入衰落的低谷,淪為二流國家。在大陸國家竭力爭奪歐洲霸權(1618—1648年的“
三十年戰爭 ”)的時候,英國正忙於內部的爭鬥,幾乎被其他國家忽略不計,正如1640年威尼斯大使稱,“在世界各國的眼中,英國只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民族,因而無足輕重”。
光榮革命 後的英國以全新的姿態挑戰歐洲頭號強國
路易十四 法國的霸權,連續投入兩場遏制路易十四稱霸歐洲的戰爭。即
九年戰爭 (1689—1697)和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1701—1713),並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後,英國在保證歐洲大陸力量格局基本均衡的同時,主要通過成功的海外擴張穩步壯大力量,其力量觸角大大超越了歐洲的範圍。當1740年前後歐洲大陸局勢再度出現動盪之時,英國返回歐洲再次抵制復興的法國稱霸大陸的野心。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1740—1748)和
七年戰爭 (1756—1763)中,英國與西班牙以及與法國之間的戰事都爆發於歐洲戰事開始之前,由此產生的結果也就自然超出了歐洲,擴展到全世界。英國不僅通過七年戰爭維持了歐洲大陸均勢格局的穩定,還再度摧毀了法國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奪取了法國在北美大陸和印度的幾乎所有殖民地。
邱吉爾 稱七年戰爭後“英國在歐洲之外成為海上和陸上的主人”,他援用英國政治家
霍勒斯·沃波爾 當時的評論來渲染英國顯赫的大國地位:“羅馬人征服世界用了三百年,我們征服世界只經過三次戰役,而目前的世界比
羅馬時代 擴大了一倍”。
也就是在
七年戰爭 勝利後的1763年,英國首次驕傲地自稱“
日不落帝國 ”。不過二十年後因為
美國獨立戰爭 的失敗,英國被迫收起自傲心,暫時取消日不落帝國的自稱。
英國經濟學家
傑文斯 在1865年曾這樣描述:“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
林區 ,澳大利亞是我們的
牧場 ,
秘魯 是我們的
銀礦 ,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
金礦 ,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
東印度群島 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
美國南部 是我們的
棉花種植園 。”
然而對帝國的擴張也有批評的聲音。19世紀的
政治家 索爾斯伯利勳爵在1861年抱怨
英國 每年支出150萬英鎊保衛殖民地,“僅僅滋養了一大堆軍事駐地的和一種日不落帝國的自滿情緒。一家斯里蘭卡的新聞報紙引用了科爾文·R·德·西爾瓦所做出的著名回答:“那是因為上帝不信任黑暗中的英國人。
但到了20世紀中葉,尤其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 結束後,隨著全球
民族主義運動 的興起和
英國 國力的日漸式微,其殖民地紛紛獨立,與此同時,新興霸權國家
美國 的崛起,也促使
大英帝國 逐漸瓦解。如今,
英國 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國家組成了一個
國際組織 ——
大英國協 以取代大英帝國。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無法在政治、外交和經濟等各個方面直接影響大英國協的其他成員了。
拓展 從19世紀中葉開始,“日不落帝國”一詞在
英語 國家的文化中被廣泛套用,其套用對象明確包括了英國和
美國 ,其意義也不僅僅表現在對領土的占有方面,而擴展到了
語言 (英語)、
文化 (
基督教 文化)和藝術(西方藝術)領域,例如在1852年亞歷山大·坎貝爾的一次講話中。隨後該詞被套用於美國的
勢力範圍 ,一個較早的例子就是1897年的一篇文章上的“自誇”:“
山姆大叔 頭上的太陽永不落下。”
在近年來,該詞被轉義並引入
美國 的政治語言。《美國歷史導讀》一書中描述了原來的十三個殖民地如何和在不列顛帝國擴張的“風頭浪尖”獨立,接著談到,然後“
美利堅合眾國 自己變成了一個帝國,影響力最終超越了曾經是最偉大的不列顛霸權。今天,獨立兩個多世紀過後,在美國政府、公民和海外駐軍所擁有的領土上,或者在美國霸權控制下的美國勢力範圍中的國家上空,太陽永不落下。”
美國的擴張 而“日不落帝國”一詞究其原意,則部分老牌殖民帝國都符合條件,如
葡萄牙帝國 、
荷蘭殖民帝國 和
法蘭西殖民帝國 ,在它們的領土上空太陽也不會下沉。“日不落帝國”一詞擴展套用於這些國家,則和“
全球帝國 ”的概念相重合,即只要符合“領土上空太陽不落”條件的全球帝國都可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有時候,該詞被套用於批評美帝國主義的場合,例如在約瑟夫·傑森的一本書《The Sun Never Sets: Confronting the Network of Foreign U.S. Military Bases》的標題中。但該詞也被一些人認為是正面的,例如用來肯定美國對於
世界貿易 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在這種政治符號語言的借用中,可以比較如下的發展變化:
羅馬 治下的和平 →
西班牙 治下的和平 →
不列顛 治下的和平 →
美利堅 治下的和平。
美利堅帝國 一詞描述
美利堅合眾國 自獨立以來至今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上影響力及於全球之擴張。“帝國”一詞具廣狹二義。美國由於並無帝王,其國家元首亦非世襲,因此並非狹義上的帝國;但在廣義上,美國今于波多黎各、美屬薩摩亞、關島等境外領土,及過去在太平洋託管島嶼與
菲律賓 等地,俱掌握其主權,因而在亦可視之為廣義帝國。
在1760年代和1770年代,北美十三殖民地與大英帝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最終引發了
美國獨立戰爭 ,1777年,美利堅合眾國成立,最終擊敗英軍,迫使英國於1783年正式承認美國的獨立。美國獨立以後,迅速開始了對外擴張,尤其是
門羅主義 的提出,使美國把整個美洲當作了自家後院。從1803年至1848年,通過一系列戰爭、購買、兼併等手段,新成立的美國的面積幾乎擴大了三倍,領土從大西洋西岸擴展到太平洋東岸。尤其是1848年美國贏得了
美墨戰爭 ,吞併了
墨西哥 一半以上的領土。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爆發,美國最初保持中立,1917年加入
協約國 集團以對抗
同盟國 集團。一戰使歐洲國家元氣大傷,卻帶給美國帶來大量財富和聲望,戰後的美國由最大的債務國變為最大的債權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加入
反法西斯同盟 以對抗
軸心國 並最終獲勝。二戰後老牌帝國主義國家
英國 、
法國 、
德國 等一蹶不振,美國則一躍成為西方世界首強和世界上兩個
超級大國 之一,並領導
北約 與
蘇聯 的
華約 開始了冷戰。
冷戰 前後,美國在世界各地武裝涉入別國內政。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美國更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它在當今全世界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眾多領域的巨大優勢和強大影響力都是他國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