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興衰更替,政治,體制,行政,臣下盟邦,對外交往,經濟,重要口岸,宗教,世系,
歷史沿革
朮赤兀魯思,稱作“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蒙古文史書稱作“朮赤因·兀魯思”。
1236年,朮赤次子拔都統帥“長子軍”西征,到1240年先後征服了欽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到打耳班)、保加爾(保加利亞)、伏爾加河和奧卡河地區以及第聶伯河流域的羅斯各公國。被征服的這一廣大地區成為拔都的兀魯思,從1242年以後稱為“欽察汗國”。汗國的疆界大致包括:東自額爾齊斯河西部,西至第聶伯河,南起巴爾喀什湖、裏海、黑海,包括北高加索及花剌子模北部和錫爾河下游地區,向北臨近北極圈。拔都把伏爾加河地區作為政治中心,在入口處建立了首都薩萊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羅斯諸公國與欽察汗國為藩屬關係。
金帳汗國是一個由各民族組成的龐雜的聯合體,其中作為征服民族的蒙古族,人數甚少。東南歐,特別是欽察草原,是欽察人居住的地方。汗國的人口主要是欽察人、保加爾人、花剌子模人,以及其他一些突厥系族群,尤其以欽察人與土庫曼人居多。由於統治民族蒙古人占少數(約數萬人),因此,逐漸被周圍的大量欽察、突厥等突厥部族所同化,到14世紀前葉,完成了突厥化過程,突厥語和突厥文成為汗國的通用語言和文字。
此外,汗國內部各地的經濟發展亦不盡相同,欽察人處於封建生產關係的初級階段,大部分人過著遊牧生活,只有極少數人遷到頓河和伏爾加河下游轉入定居;克里木、保加爾則進入封建生產關係的發達時期;花剌子模具有高度發展的農業技術,過著城鎮化的定居生活;克里木及其沿海城市,商業發達,可通往小亞細亞和君士坦丁堡,一直通向敘利亞和埃及;保加爾是農業國,是金帳汗國的主要糧食產地。
興衰更替
1277年,蒙哥之子昔里吉背叛,劫走防禦海都進攻的皇子那木罕,送到與海都聯盟的欽察汗國拘留了數年,到1282年脫脫蒙哥嗣位時,那木罕才被放回。脫脫蒙哥和禿剌不花在位時,領有黑海北岸地區的宗王那海操縱了汗國大權。
1308年,元武宗遣使冊封脫脫為寧肅王。
1313年,脫脫去世,其侄月即伯嗣位,1314年元仁宗遣使冊封,予以承認,此後雙方經常遣使往來。
月即伯汗(1312—1340年)在位時,建立了中央集權,欽察汗國達到了極盛時期,汗國遷都別兒哥薩萊城(今俄羅斯伏爾加格勒附近),與伊利汗國、埃及等國通好,對外貿易興隆。伊斯蘭教在伏爾加河下游廣泛傳播,此後諸欽察汗都信奉伊斯蘭教。
隨著勢力的增強,金帳汗國各萬戶幾乎逐漸演變成為獨立王國,形成與汗庭相抗衡的力量。14世紀中葉時,汗國內部又出現了新的爭端,萬戶們互不協調,各自為政,汗庭權力日漸削弱。從札尼別汗(1340—1357年)以後(1357—1380年)24年間共更換了20個汗。
1380年白帳汗脫脫迷失藉助帖木兒的力量擊敗大汗庭的權臣馬買,控制了欽察汗國的主要疆土,成了欽察汗國大汗,從此欽察汗全都出自白帳系。
到15世紀時,欽察汗國先後分裂出了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等獨立國,欽察汗國中央直轄的只剩下有限的疆土,被稱為大帳汗國,欽察汗國的正統汗位由大帳汗國繼承,但他的實際地位同於其他汗國。
政治
體制
欽察汗國是一個封建君主國家,軍隊在國家機構中占居極為重要的地位。朮赤、拔都依照蒙古族的軍隊組織形式,在汗庭內組建了由封建上層子弟組成的軍隊--怯薛軍(近衛軍),其將領享有比民政長官更為優越的地位。朮赤數千(一說4000)名軍士的後裔是組成金帳汗國蒙古軍隊的骨幹力量。他們是由撒勒只兀、勤乞特、許兀真3個部隊組成,此外還有奇雅特、阿勒赤塔塔爾和弘吉剌部人。軍隊按萬戶、千戶、百戶組織起來,有嚴格的組織紀律。設定了特殊的布合兀勒軍職,負責軍隊、軍需和戰利品和調配。
欽察汗國的軍權和民政密不可分,汗庭與各州的政權組織形式既仿照了蒙古族原有的形式,又結合了當地的實際情況。主持汗庭的民政官員稱作“維西爾”(宰相),下設各底萬(部),受其管轄。札魯忽赤和達魯花赤是專管法律和掌管國庫稅收的行政長官,均由蒙古人擔任,各州設總督和達魯花赤。
欽察汗國被視作蒙古帝國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系的兀魯思,所以,汗國內的牧民、農民和城市居民均被認為是朮赤家族的成員。汗庭把百姓連同土地分配給諸王和那顏。蒙古和欽察牧民以阿寅勒(戶)為單位經營個體的遊牧經濟,在領主分配的牧場上放牧,為領主服各種勞役。遊牧民以欽察人居多數。農業區和城市以徵收稅賦的方式進行,汗國的收稅事項往往交由花剌子模商人承辦。
蒙古人征服羅斯各公國後,並沒有把它們直接劃入欽察汗國疆域之內,而是保留了其一定的自治權,二者尚屬藩屬關係,羅斯國大公或其他王公須得到金帳汗的恩準才能即位,並且處於汗政權的監督之下。每當羅斯王公即位時,金帳汗要指定羅斯大主教或委派汗的全權代理人主持即位儀式。用汗的名義立為王公的人,須受汗委派的八思哈監督,蒙古統治者每年向羅斯各公國按人口徵收什一稅和商稅,稱作貢賦。別兒哥汗和忙哥帖木兒汗在位時,曾在羅斯公國進行過兩次人口登記,以確定納貢數量。除了貢賦外,還要為汗庭提供車輛、飼料,服驛役和兵役等,只有僧侶免納貢賦、不服勞役。羅斯王公還不定期地給汗、汗妃及其近臣們饋贈貴重禮物。
對俄羅斯司法上,所有公國的大公也在可汗的權威下,大公若反抗,可汗會立刻處置。教會已立法保護。蒙古人不干涉俄羅斯貴族與平民之間的訴訟,大公可保留司法權。如俄羅斯人與蒙古人爭執,由蒙古達魯花赤處置。死刑與體罰是蒙古的遺產。
金帳汗國對俄羅斯的政策是不讓任何一個公國太強大,但如果沒大問題,一般會照章做事,發給敕令,在烏茲別克汗時代後,全俄羅斯弗拉基米爾大公由莫斯科大公世襲。
行政
對俄羅斯的行政,有兩個目的,徵兵與徵稅,手段因地不同,有些地方蒙古人直接管理,大部分容許自治。自治的地方大公在可汗的欽差大臣宣布下即位,他們的權力在蒙古人監視下受制。
在地方行政上,以十戶為基本行政單位,每人數單位要提供該單位人數的兵力和稅款,十戶供出十人,如此類推,每地數字不同,十戶是最基本的行政單位。1345年,對西俄進行了了第一次人口普查,在1258-1259年以及1274-1275年對東俄進行了兩次人口普查,1275年後沒再普查。數量也是行政單位,東俄有27個萬戶,西俄有16個萬戶,全俄有43個萬。在1275年人口有850萬。不包括在萬的,大約一千萬。每萬蒙古人派官員行政,不受大公指揮,只向可汗負責。這些千與萬的軍官後成為行政長官,另派一個同級徵稅員。日後達魯花赤成為全區負責人。有三個級數的達魯花赤,萬、城、村。每一行政單位,皆有達魯花赤,有少量軍隊供指揮,維持秩序。
在蒙古人直轄區,十人置一十夫長,百人置一百夫長。第一次在俄羅斯徵兵是男子人數的十分之一,以後是二十分之一。司法上,有最高法庭與地區法庭,大公也會在此受審。設達魯花赤和哈的(伊斯蘭教法官),有法官八人,按案件性質決定。
在徵稅上,在別兒哥時代,最初使用伊斯蘭商人與猶太人及亞美尼亞人包稅,第一位包稅長是一位改宗伊斯蘭教的俄羅斯人,名稱叫伊佐希馬。後來改為使用八思哈,再後來一位弗拉基米爾大公徵稅。稅收分農村和城市兩種,有實物稅和貨幣稅,可汗有權徵收臨時稅。稅率是十分之一。有三種稅吏:書記、農村徵稅員、城市徵稅員,也是八思哈。不同的羅斯公國,稅收大相逕庭,弗拉基米爾每年交85000盧布,莫斯科只是4000。汗國幅員遼闊,社會發展水平不一。烏爾根奇、薩萊、別兒哥薩萊、阿速、喀法、速答黑是貿易中心。經濟上有牧民和城市居民,農人。南俄和北高加索大草原是土庫曼人、康里人、欽察人、蒙古人放牧的地方,伏爾加河和卡馬河地區與梁贊州,是生產糧食的地區。
臣下盟邦
它的主體民族-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塔塔爾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切爾克斯人、哥特人、克里米亞希臘人、克里米亞哥特人和其他人,只要他們繼續表示敬意,這些附庸國的人永遠不會併入汗國。在俄羅斯方面,莫斯科統治者獲得徵稅特權,為了保持控制權,俄羅斯人和韃靼人經常對其他公國進行懲罰性打擊。在另一方面看,古米廖夫說,正是俄羅斯與金帳汗國結盟,才阻止日耳曼人入侵東方。
對外交往
金帳汗國與元帝國也有不少的交往,在1330年代,有三萬俄羅斯人在元帝國境內服役,以前也有阿蘭人與欽察人軍團,證明兩者交往密切。除此以外的對外關係主要是與埃及馬木留克王朝交往。
經濟
13世紀至14世紀,欽察汗國的許多城市,如克里木的蘇達克、刻赤、卡法,阿速夫海的阿咱黑(阿速夫),花剌子模的兀龍格赤以及保加爾、必里牙兒等城市有了很大發展。有的經過復建,超過了原來的規模,如兀龍格赤重建後,成為東方的最大城市之一。
在金帳汗國統治時代又新建了一些城市,如克里木(今舊克里木城)、伏爾加河上的拔都薩萊與別兒哥薩萊、北高加索的馬札兒城等。由於汗國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與鄰國的貿易往來,使各城市的商業很快發展起來,特別是別兒哥薩萊城。根據1333年到過該城的阿拉伯旅行家伊賓·巴都塔的記載:“薩萊城是最美麗的城市之一,這個城市規模特別大,建在平坦的土地上,城裡人眾擁擠,到處有漂亮的市場、寬闊的街道……城中有十三座舉行禮拜的清真寺……城中居住著不同的民族:蒙古人(他們是國家真正的居民與統治者,其中一些是伊斯蘭教徒)、信奉伊斯蘭教的阿速人、欽察人、契爾克斯人、俄羅斯人與拜占庭人(他們都是基督教徒)。每個民族分占一定地區,有自己的市場”。月即伯汗統治時代(1312-1340)是別兒哥薩萊城最繁榮的時期,人口達到10萬以上,城內建有街坊,每一個街坊從事一定的手工業生產,有製造鐵器、農具、青銅器的作坊,其中以製作皮革和毛紡品最為發達,城內還有規模較大的熔礦廠等。
欽察汗國與外國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從事手工業生產的人有俘虜,亦有當地手工業者和自願從中亞、高加索、克里木,甚至從埃及等處來的手工業者。13世紀至14世紀時,在金帳汗國各城市已形成了具有世襲權的手工業者居住的街區。
拔都薩萊、別兒哥薩萊、兀龍格赤、保加爾、克里木等城市,是東西貿易的集散地。根據《金帳汗國興衰史》記載,中國、中亞以及歐洲的商品都運到這些城市,通過這裡再運往東西方各國。14世紀時,丹納(阿速夫)城與蘇達克城享有同等地位,這裡的貿易被威尼斯商人所操縱。克里木及其港口是聯絡東西方的樞紐,從克里木出發,到兀龍格赤,再轉向河中方向,可到達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從兀龍格赤出發,通過草原,經訛答剌與阿力麻里,可到達大都(北京)及哈剌和林(在今蒙古國後杭愛省境)。還有一條通往中國的商道:丹納-薩萊-兀龍格赤或薩萊-訛答剌-阿力麻里-甘州-大都,整個行程需要9個月。
販馬貿易在汗國的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欽察草原的馬可以運往各國,其中以印度居多,販馬商隊最多時可販運6000匹。15世紀上半葉,欽察草原的一個商隊向伊朗趕運了4000匹馬,每匹馬價值100底納兒以上,從中獲利達四成左右。
商人在欽察汗國的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13世紀和14世紀,商業集團--斡脫商,是汗的商業代理人,這種商人大部分與朝廷合股經商。斡脫商不僅投資於各種商業與手工業企業,而且還包辦整個州或城市的稅賦。斡脫商接近朝廷,謀取重要官職,並常擔任使節。朝廷需要金錢時,則向商人借貸。
重要口岸
金帳汗國在東西方貿易中占居重要地位。13世紀至14世紀,歐洲同中國的貿易主要是通過金帳汗國進行的。因此,蒙古統治者特別重視商業的發展。拔都汗和別兒哥汗在伏爾加河先後修建了拔都薩萊城和別兒哥薩萊城,後來又修建了烏維克城,在札牙黑河(烏拉爾河)河口修建了薩萊契克城。
宗教
在宗教上,信仰自由,忙哥帖木兒時代,東正教受到優待,忙哥帖木兒發了一道詔書,它和屬民一律免稅,豁免他們的戶口普查,誹謗東正教的人一律處死。教會成為一特權團體,他們的工作是為俄羅斯人提供精神生活與道德上的指教,這時代也是東正教最獨立的時期。
到月即別汗時期,侮辱東正教信仰與破壞教會財物的人要處死,帖木兒·忽格魯特詔書也言明,不得干預教會運作。蒙古統治的第一個世紀,教會繁榮,對精神生活上的活動有甚大幫助。另一方面,東正教有自己的法庭,宗教案件只能由教會法庭審判,絕不能在汗庭審判。
世系
拔都:1227-1255
撒里答:1255?
烏剌黑赤:1255?-1257?
別兒哥:1257-1266
忙哥帖木兒:1266-1280
脫脫蒙哥:1280-1287
兀剌不花:1287-1290
脫脫:1290-1312.8
迪尼別:1340
札尼別:1340-1357
別兒迪別:1357-1359
乞里迪別(ca)
木里汗阿不剌(ca)
阿即思汗(ca)
禿倫別.哈納木汗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