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公國

奧地利公國

奧地利大公國(德語:Erzherzogtum Österreich、英語:Archduchy of Austria),是神聖羅馬帝國最重要的邦國之一,為哈布斯堡王朝的權力核心,奧地利帝國的前身。

將近七百年來,奧地利公國從一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普通諸侯國成為整個帝國的中心。奧地利大公國以維也納為中心,涵蓋了整個維也納盆地。其範圍相當於今日奧地利的下奧地利邦,以及幾乎全部的上奧地利邦。大公國位於神聖羅馬帝國的東南方,和匈牙利王國萊塔河為界。與施蒂利亞公國之間隔著賽梅林山口,和北方的波希米亞王國波希米亞森林和塔亞河為界。西邊和巴伐利亞公國接壤。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奧地利公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海軍,後記,

歷史沿革

奧地利公國

奧地利起源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創設的巴伐利亞東部邊防區(馬克),其統治者(來自於巴本堡家族)在大約960年被給予藩侯稱號。
國徽國徽
約在1147年,巴本堡家族的亨利二世被任命為第一代奧地利公爵。該家族統治奧地利公國直至1246年。巴本堡王朝腓特烈二世去世後沒有留下兒子,奧地利的統治權隨著他的女兒奧地利的格特魯德傳到巴登藩侯赫爾曼六世手中。但該家族未能在奧地利站穩腳跟,他們不久被驅逐了。
1251年,奧地利被強大的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征服。
1278年,哈布斯堡伯爵魯道夫一世在當選為皇帝後打敗了奧托卡二世並奪取了奧地利公國作為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襲領地。此後,奧地利的統治者常常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359年,奧地利公爵魯道夫四世試圖將奧地利升格為一個大公國,大公的頭銜最終在1402年為恩斯特(“鋼鐵”)首先使用,但直至1453年才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正式承認。

奧地利大公國

1485年馬提亞·科爾溫擊滅下奧地利,遷都維也納。
1477年,腓特烈三世設法安排其子馬克西米連與勃艮第公國公爵大膽的查理的惟一繼承人瑪麗聯姻,獲得了勃艮第的全部領地。
1490年,匈牙利國王馬提亞逝世,馬克西米連收復下奧地利和維也納,統一哈布斯堡家族領地。
1491年,馬提亞與捷克兼匈牙利國王亞蓋隆王朝的拉迪斯勞斯二世達成協定,如果他沒有直系男性後代,則由哈布斯堡家族成員繼承其領地。
1493年,腓特烈三世去世,馬克西米連繼位成為皇帝。1494年,他再娶米蘭女繼承人為妻,將勢力滲入義大利。這招致法國國王查理八世率軍入侵義大利。馬克西米連遂與教皇、西班牙、威尼斯和米蘭結成神聖同盟,對抗法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同盟。1496年,西班牙女繼承人瘋女胡安娜與馬克西米連之子菲利浦聯姻。1516年,二人之子查理登基成為西班牙國王。同年,查理之弟斐迪南迎娶捷克兼匈牙利國王路易之妹,確立了兩國王位繼承人的身份。
1519年,查理登上所有哈布斯堡家族領地的君主寶座,此時,他是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神聖羅馬帝國的卡爾五世、西西里的卡洛一世、那不勒斯的卡洛四世,尼德蘭和西屬美洲的統治者,以及其他許多小國的君主。他無愧為當時歐洲最為強大的封建領主
1522年,查理將奧地利諸邦以及家族在北義大利的領地分給其弟斐迪南,哈布斯堡家族分裂成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1526年,在第一次摩哈赤戰役中,拉約什二世陣亡。斐迪南立刻根據先前的協定繼承了捷克王位,並與奧斯曼帝國支持的約翰·扎波利亞展開匈牙利王位爭奪戰
1529年,奧斯曼帝國蘇丹蘇里曼一世第一次圍攻維也納。
1532年,奧斯曼帝國蘇丹蘇里曼一世第二次圍攻維也納。
1544年,奧土達成協定,匈牙利分為三部分,西部由奧地利統治,中部由土耳其統治,扎波利亞之子日格蒙德則成為土耳其庇護下自治的特蘭西瓦尼亞君主。
1554年,斐迪南又將奧地利領地一分為三:奧地利、提羅爾和施蒂里亞,交給三個兒子。
1619年全部奧地利領地在斐迪南三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治下統一。但他旋即又將上奧地利分封給他的弟弟利奧波德

奧地利帝國

弗朗茨二世在1804年自稱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此後他便以這個名義統治哈布斯堡王朝剩餘的領土。

奧匈帝國

1867年,奧地利與匈牙利合併為二元帝國奧匈帝國,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兼任匈牙利國王和第一位奧匈帝國皇帝。

海軍

直到18世紀末之前,奧地利是沒有正式的海軍的,雖然在與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的長期較量中,奧地利發展了在多瑙河作戰的水上力量,在奧屬尼德蘭(今比利時)也有保護商船隊的軍艦,但並無海軍建制,也沒有統一指揮。
1756-1763的七年戰爭中,奧地利商船因為沒有海軍保護而飽受私掠船之苦。於是奧地利開始組建以護衛艦為主的海軍。
1797年,時任法軍的義大利方面軍司令的拿破崙揮師在義大利戰場取得決定性勝利,奧地利軍隊遭到重創,威尼斯共和國滅亡
1797年10月17日,法國與奧地利簽署坎波福爾米奧條約(Treaty of Campo Formio)。條約決定奧地利向法國割讓多塊領土,包括:奧屬尼德蘭(即比利時)、地中海若干島嶼(包括科孚島及其他威尼斯共和國在亞得里亞海的島嶼)。威尼斯共和國則被法國和奧地利瓜分,其中威尼斯(連同威內托/義大利語:Veneto)、伊斯特拉半島達爾馬提亞(今克羅地亞沿海一帶)歸屬奧地利。原屬威尼斯共和國的海上力量與設施都隨之歸屬了奧地利,並成為此後奧地利與奧匈帝國海軍的基礎。
1802年,奧地利在威尼斯建立皇家海軍學院。
1804年,改為奧地利帝國海軍

後記

奧地利大公國基本穩定形成,並統領著整個哈布斯堡王朝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奧地利大公國仍然作為奧地利帝國及後來的奧匈帝國的主體存在,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取締。奧地利大公國也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