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奧匈帝國海軍存在於1867~1918年,是
奧匈帝國 的
海上力量 。德文正式名稱為Kaiserliche und Konigliche Kriegsmarine,既帝國與皇家戰爭海軍,簡寫為k.u.k.Kreigsmarine。奧匈帝國海軍繼承自
奧地利帝國 海軍,1867年奧地利帝國改稱奧匈帝國時海軍也隨之改名。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
奧地利 不再擁有
海岸線 ,於是帝國海軍不復存在。(今天奧地利有在
多瑙河 巡航的水上部隊,但隸屬於聯邦警察,而非海軍建制了)
創始 直到18世紀末之前,
奧地利 是沒有正式的海軍的,雖然在與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
大帝國 ——
奧斯曼帝國 的長期較量中,奧地利發展了在
多瑙河 作戰的水上力量,在
奧屬尼德蘭 (今比利時)也有保護
商船 隊的軍艦,但並無海軍建制,也沒有統一指揮。
1756-1763的
七年戰爭 中,奧地利商船因為沒有海軍保護而飽受
私掠船 之苦。於是奧地利開始組建以護衛艦為主的海軍。1797年,時任法軍的義大利
方面軍 司令的
拿破崙 揮師在義大利戰場取得決定性勝利,奧地利軍隊遭到重創,
威尼斯共和國 被
滅亡 。1797年10月17日,法國與奧地利簽署坎波福爾米奧條約(Treaty of Campo Formio)。條約決定
奧地利 向法國割讓多塊領土,包括:
奧屬尼德蘭 (即比利時)、
地中海 若干島嶼(包括
科孚島 及其他威尼斯共和國在
亞得里亞海 的島嶼)。威尼斯共和國則被法國和奧地利瓜分,其中
威尼斯 (連同威內托/義大利語:Veneto)、
伊斯特拉半島 和
達爾馬提亞 (今
克羅地亞 沿海一帶)歸屬奧地利。原屬威尼斯共和國的海上力量與設施都隨之歸屬了奧地利,並成為此後奧地利與奧匈帝國海軍的基礎。
19世紀 1837年奧地利海軍迎來了第一位有影響力的支持者-
弗里德里希大公 。他著手對海軍進行改革和現代化,並使之奧地利化,而不再僅僅是掛著奧地利旗幟的威尼斯海軍。
1840年,東方危機爆發。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
大帝國 ——
奧斯曼帝國 治下的埃及的實際統治者穆罕穆德·阿里
帕夏 尋求建立一個由他自己統治的獨立的埃及,英國、奧地利、
普魯士 站在奧斯曼帝國一方進行干涉。由弗里德里希大公指揮的
奧地利帝國 艦隊與
英國皇家海軍 協同封鎖了
亞歷山大港 ,炮轟了西頓、
貝魯特 ,並在阿克(Acre,或譯做阿卡,今屬以色列)組織了登入,攻陷了阿里帕夏的部隊的城防。這是
奧地利 海軍建軍以來首次實戰。大公本人也因此獲得
瑪麗婭·特蕾莎 (已故的奧地利歷史上唯一的女性君主,1740-1780在位)勳章。1844年
弗里德里希大公 被提拔為海軍中將和海軍總司令,但1847年就不幸去世了,年僅26歲。
大公的死並沒有使奧地利海軍的奧地利化和現代化停止。海軍中德語逐漸取代了義大利語,到1850年代初,奧地利海軍的規模發展到4艘護衛艦,6艘
巡防艦 (Corvette,中國海軍無此稱呼,可視為介於護衛艦與驅逐艦之間的艦種),7艘
雙桅橫帆船 以及一些小型艦艇。
諾瓦拉號 諾瓦拉號是
奧地利 海軍一艘護衛艦,於1850年建成下水,以1849年
拉德茨基 伯爵指揮的奧地利軍隊在義大利米蘭以西的諾瓦拉擊潰試圖統一義大利的
撒丁王國 的數量占優的軍隊的決定性勝利命名。1857年,該艦攜其345名官兵和7名隨艦科學家,由Bernhard von Wüllerstorf-Urbair準將指揮,開始了奧地利海軍史上首次環球考察航行。這次航行由
維也納 帝國科學院策劃與準備,沿途考察天文、植物、動物、地理、海洋學和水文學。
奧地利2004年發行的諾瓦拉號紀念幣 1864年,斐迪南·馬克西米連大公赴墨西哥就任法國扶植的墨西哥皇帝時,正是乘坐的諾瓦拉號護衛艦。1867年他被處決後,也仍是諾瓦拉號把他的遺體運回
奧地利 安葬的。
丹麥戰爭 戰事結束後,雙方各自聲稱自己獲勝,丹麥艦隊返航後得到了英雄的禮遇,而特格特霍夫上校回國後也得以晉升為少將。這次海戰也成為歐洲海戰舞台上木質艦船的謝幕戰,自1853-1855的
克里米亞戰爭 開始,至
丹麥戰爭 ,歐洲各主要國家的海軍基本上完成從木質帆力艦隊到裝甲蒸汽艦隊的過渡。同時這也是世界海戰史上丹麥的謝幕戰,從此之後丹麥沒有再參加過任何
海戰 。
普奧戰爭 1866年,
普魯士 為謀求實現德意志的統一,發動了
普奧戰爭 。義大利為得到
威內托 (威尼斯所在的大區,義大利語:Veneto),與普魯士締結盟約而對
奧地利 宣戰。
利薩海戰 Carl Frederik S?rensen繪於1868 雖然這場戰爭中,奧地利在北線被普魯士軍隊擊敗,但在南線戰場,奧地利陸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庫斯托扎戰役 中,7.5萬奧軍擊潰了12萬義大利軍隊。義大利於是尋求依靠其在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海軍取得一些勝利以獲取談判的砝碼。1866年7月20日,試圖奪取奧地利在亞得里亞海的海軍基地利薩島的
義大利海軍 ,與特格特霍夫少將指揮的奧地利艦隊爆發了
利薩海戰 。
奧地利 海軍成功的擊敗了優勢數量的敵軍取得勝利。
普奧戰爭 以
普魯士 的勝利告終,普魯士吞併了漢諾瓦、
什勒斯維希 -荷爾施泰因、黑森-卡塞爾、
法蘭克福 、
拿騷 和
黑森-達姆施塔特 的一部分,原以奧地利為首的
德意志邦聯 解散,另成立以普魯士為首的
北德意志邦聯 。義大利雖然戰場上沒有撈到好處,但還是如願以償的得到了
威內托大區 。
奧地利 海軍的主要基地於是從威尼斯移到普拉(今屬
克羅地亞 )。
和平時期 普奧戰爭結束後,
奧地利 迎來一個長達48年的和平時期。1867年,
奧地利帝國 改組為奧匈二元帝國,匈牙利不再作為奧地利的一部分,而成為
匈牙利王國 ,但與奧地利共尊同一個君主即奧皇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奧地利海軍也隨之改稱奧匈帝國海軍。
1869年,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乘螺旋槳動力
巡防艦 聯合力量號(SMS Viribus Unitis,註:不同於後來的同名無畏艦)赴埃及參加蘇伊士運河開通儀式。
1872年,奧匈海軍特格特霍夫號(紀念1871年逝世的奧地利海軍原司令特格特霍夫)踏上
北極探險 的征程。該艦抵達、發現並命名了
新地島 以北的
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 (以奧皇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命名)。因洋面被冰封,探險隊棄艦改用雪橇和小艇返回,1874年9月終於到達俄羅斯大陸。探險隊返回
維也納 時受到了熱烈歡迎。
世紀之交 克里特起義 1896年,
奧斯曼帝國 統治下的
克里特島 爆發起義。1897年,希臘派遣軍隊在克里特島登入,以驅逐
奧斯曼 的勢力而將
克里特 光復為希臘領土。歐洲各大國紛紛干涉。奧匈帝國海軍派軍艦到克里特附近海域執行封鎖,將奧斯曼帝國的海軍排除在該海域之外。克里特脫離奧斯曼帝國統治建立起一個國際
保護國 ,並與1913年與希臘合併。
鎮壓義和團 中國爆發
義和團 運動後,作為
八國聯軍 的一員,
奧匈帝國 派出4艘巡洋艦
瑪麗婭·特蕾莎 女皇號 、
伊莉莎白皇后號 、Aspern號(紀念奧軍擊退
拿破崙 的法軍的戰役)和Zenta號(Zenta,或Senta,今屬塞爾維亞的小鎮,1697年
奧地利 、匈牙利軍隊在此以少勝多大破
奧斯曼土耳其 軍隊)和2艘訓練艦,並搭載了一個連的
海軍陸戰隊 ,於1900年到達中國,並駐紮在
沙皇俄國 控制下的
旅順港 。隨後奧匈艦隊與海軍陸戰隊參加了進攻
大沽炮台 和鎮壓義和團行動。《
辛丑條約 》簽訂後,奧匈海軍從中國撤軍,但留下了伊莉莎白皇后號常駐天津(奧匈帝國唯一的海外領地,就是
天津奧租界 ),並且根據《
辛丑條約 》規定,海軍陸戰隊得以駐紮在
北京東交民巷 使館區以保衛
奧匈帝國 使館。後來在1965年的好萊塢電影《
音樂之聲 》中揚名的馮·特拉普(Von Trapp)上校,在此次行動中為
瑪麗婭·特蕾莎 女皇號 巡洋艦上的上尉,因鎮壓義和團有功而獲得勳章。1908年他轉入新成立的潛艇部隊,並在隨後的一戰中成為奧匈帝國海軍的功勳艇長。截止1917年10月,他指揮的潛艇擊沉了一艘法國巡洋艦、一艘義大利潛艇,以及11艘
協約國 貨船,外加俘虜了一艘貨船,此後到1918年5月,他指揮的潛艇又擊沉了10艘敵船。因此他被授予瑪麗婭·特蕾莎騎士十字勳章,並被提拔為少校軍銜和
科托爾灣 (今屬
黑山共和國 )潛艇基地的指揮官,直到
奧匈帝國 解體。
奧匈海軍伊莉莎白皇后號巡洋艦 干涉巴爾幹半島 歐洲海軍軍備競賽 一戰前的10年間是歐洲乃至世界海軍
軍備競賽 的時代。德國加緊擴充海軍軍備追趕英國,擴建基礎設施,特別是
基爾運河 以連通北海和波羅的海,使德國的大型艦船無需通過
斯卡格拉克海峽 -
卡特加特海峽 就能暢行無阻。沙俄在日俄戰爭失敗後急於重建一支現代化的海軍。而
奧匈帝國 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義大利,兩國也在進行軍備競賽以求奪取亞得里亞海的
制海權 。這一時期,奧匈帝國皇儲
斐迪南大公 成為奧匈海軍的熱情而堅定的支持者。
歐根親王號無畏艦
1906年,
英國皇家海軍 無畏號戰列艦 建成,成為世界上首艘
無畏艦 (即以該艦命名的艦船類型)。無畏艦的出現,使此前的老式
戰列艦 ,或者說,
前無畏艦 都顯得過時了。於是世界各海軍強國掀起建造無畏艦的競賽熱潮。
奧匈帝國 於1908年開始在
的里雅斯特 建造其第一艘無畏艦,而艦載武器由比爾森(今捷克共和國)的
斯柯達 工廠(今天仍是汽車、電車、火車和發動機的大生產商)製造。1910年的海軍預算大大的增加了,以建造更多的無畏艦以及對已有的軍艦進行改裝。
1911年6月24日,特格特霍夫級無畏艦(也稱作
聯合力量級戰列艦 )的首艦“聯合力量(SMS Viribus Unitis)”號(艦名來自奧皇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的個人格言)在的里雅斯特下水,斐迪南大公主持了儀式。其姊妹艦“特格特霍夫”號、“
歐根親王 ”號(紀念
奧地利 古代名將)、“伊什特萬”號(紀念
匈牙利王國 第一任國王)與1912-1914相繼下水。特格特霍夫級無畏艦建造時間上稍晚於英、法、德、意的首批無畏艦,在設計上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安裝了馬可尼無線電設備和防空武器,並且很有可能是世界上首批在艦首安裝魚雷發射具的無畏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7月28日,
奧匈帝國 皇儲斐迪南及其夫人在
塞拉耶佛 被塞爾維亞青年
普林西普 刺殺。第一次世界大戰隨之爆發。奧匈海軍在“聯合力量”號無畏艦上為
斐迪南大公 夫婦設了臨時靈堂,供公眾弔唁,以紀念大公生前對海軍的支持。
Zenta號巡洋艦於1914年8月16日在執行封鎖黑山港口巴爾的任務時,遭遇7艘英、法軍艦的圍攻並被擊沉,成為一戰中奧匈海軍損失的首艘軍艦。
青島之戰 1914年8月23日,根據英國和日本之間的盟約,日本對德國宣戰。奧匈海軍伊莉莎白皇后(就是
茜茜公主 )號巡洋艦1900年到1905年曾在天津駐紮。1913年,伊莉莎白皇后號再次來到中國。1914年7月初,該艦奉命從天津
大沽口 將駐守在
天津租界 及使領館的奧匈警衛部隊(奧匈駐中國殖民軍“駐屯軍”185名官兵,攜帶2門77毫米速射野炮和奧制
馬克沁重機槍 8挺)搭載南下,7月22日抵達芝罘港。經過短暫逗留於同月27日來到德國
租借地 青島。此次奧匈軍隊是作為德國的同盟軍,在遠東地區協助德軍作戰,在得到奧軍統帥部的指令後,匯集青島參加保衛
膠州灣 殖民地的戰鬥。9月2日,以日軍為主的英日聯軍在山東
龍口 登入,9月18日又在青島的
嶗山 登入,遂開始進攻青島。在
青島戰役 期間,“
伊莉莎白皇后號 ”巡洋艦的
奧地利 官兵表現英勇。儘管在戰爭初期,該艦為了支援德軍陸上炮台的火力,將艦上4門150毫米艦炮和2門70毫米副炮及部分50毫米
速射炮 拆下,分別安裝於德軍中央堡壘後側的仲家窪西側高地(位於今海信立交橋北)及大鮑島山(今
觀象山 ),部分官兵也隨之登岸加入地炮作戰。但是該艦依然能夠利用所剩的火炮抗擊日軍,在戰爭期間始終活躍在膠州灣水域,與德軍
炮艦 一道不斷地配合德軍陸上炮台向日軍陣地發炮轟擊,支援德軍堡壘,遲滯日軍推進。
青島戰役的日本宣傳畫 1914年11月1日,當最後一枚炮彈從“伊莉莎白皇后號”上發射出去之後,該艦的炮聲沉寂了。為了防止軍備資敵,為了阻塞青島港口的主航道,“伊莉莎白皇后號”巡洋艦於次日凌晨3時打開海底閥門自沉於團島和黃島之間的主航道水域(即團島燈塔西南4.5鏈處海底),其沉船的精確坐標為北緯36度00分,東經120度15分。
亞得里亞海的鬥爭 在Zenta號被擊沉後的9個月裡,駐紮本土的奧匈艦隊基本上是靜靜的在
普拉 (今屬
克羅地亞 )軍港里度過的。1915年5月,經過了在
協約國 和
同盟國 之間反覆的討價還價,義大利決定對
奧匈帝國 宣戰(奧匈給義大利的開價是,若參加同盟國,戰勝後可得到
法屬突尼西亞 ,但義大利最後接受了英法的開價,加入協約國,戰勝後可得到奧匈帝國的
伊斯特拉 和
達爾馬提亞 )。奧匈海軍隨即從他們位於普拉、
希貝尼克 (今屬克羅地亞)和
科托爾 (今屬
黑山共和國 )的基地出發,炮轟從威尼斯到
巴列塔 的義大利東海岸,其主要打擊目標是
安科納 等城市,以及沿海岸修建的鐵路。這樣,直到1917年,奧匈海軍也沒有受到什麼大的損失。
當時
協約國 在
地中海 同時有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的海軍力量。三國把
亞得里亞海 劃分成11個防區,由英國負責其中的4個,法國4個,義大利3個。由於三國的海軍指揮系統不同、語言障礙和民族之間的驕傲,他們的合作效率是很低的,這使得德國和奧匈海軍的潛艇部隊有機可乘。一個典型的缺少配合的例子是:1917年2月,一艘義大利運兵船Minas號在載著義大利軍隊從義大利開往希臘的
薩洛尼卡 的途中,在英軍負責的防區內被奧匈潛艇發射的魚雷擊沉,870人死亡。在從義大利負責的防區開進英國防區時,本應由英軍艦艇接過為運兵船護航的任務。但英軍錯誤的理解了義大利護航的驅逐艦的信息,沒有接過防務,而不明就裡的義大利驅逐艦就逕自撇下運兵船返回自己防區了,使得運兵船在無護航狀態下被擊沉。
都拉斯海戰 1915年12月28日,奧匈海軍派遣由1914年完工的黑爾戈蘭號
輕巡洋艦 和五艘Tatra級驅逐艦組成的艦隊開往
阿爾巴尼亞 的都拉斯與已在
都拉斯 附近海域的奧匈潛艇U-15和另兩艘驅逐艦會合,試圖攻擊正在撤退的塞爾維亞軍隊。途中,奧匈艦隊發現法國潛艇Monge號,奧匈驅逐艦Batalon號向其開火,並隨即撞沉了法國潛艇。29日,奧匈艦隊抵達都拉斯並炮轟了這座城市。黑爾戈蘭號擊沉了一艘希臘汽船和兩艘
雙桅縱帆船 。但不久之後驅逐艦Lika號誤入水雷區觸雷沉沒,另一艘驅逐艦Triglav也觸雷了,所幸只是重傷而沒有沉沒。驅逐艦Csepel號試圖將Triglav號拖回,但一個螺旋槳被纏住了,拖船工作改由Tatra號執行。於是這樣一支瘸腿的奧匈艦隊向北返航。駐紮在義大利布林迪西的
協約國 艦隊聞訊趕來,首先是2艘英國
輕巡洋艦 ,隨後是2艘義大利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和5艘法國驅逐艦。29日午後,協約國艦隊在奧匈艦隊返航的半路上截住了奧匈艦隊。法國驅逐艦攻擊了正被拖行的Triglav號,奧匈海軍被迫放棄該艦,將其鑿沉。隨後協約國艦隊試圖再擊沉奧匈軍艦,特別是黑爾戈蘭號。炮戰持續了一下午,但奧匈艦隊成功的逃脫追擊返回科托爾基地,只有Tatra號主機中了幾炮而受損。
Tatra號驅逐艦 科孚島的三國會議 1917年4月28日,英、法、意三國在
科孚島 舉行會議,討論
亞得里亞海 的戰局。英法想發動比封鎖更為積極的行動,但義大利對奧匈海軍的勢力(包括4艘無畏艦)仍相當忌憚,而英法在這一地區的兵力又不足以撇下義大利而單獨與奧匈海軍決戰。而此時的奧匈海軍也沒有閒著,整場大戰中奧匈海軍的最大規模行動即將開始。
奧特朗托海峽之戰 奧特朗托海峽 是
亞得里亞海 的出口,也是奧匈海軍開往遠洋的唯一通道。其位於義大利與
阿爾巴尼亞 、希臘之間,最窄處只有72km寬。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協約國 在奧特朗托海峽設定了防潛封鎖線,從義大利的“靴子跟”到海峽東側的
科孚島 (屬希臘,希臘作為協約國參戰)。這條封鎖線主要由
拖網漁船 構成,只是漁船拖的不再是漁網,而是
防潛網 ,並且漁船都經過了改裝,安裝了發射6磅炮彈的炮並攜帶
深水炸彈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樣一條防潛封鎖線,卻並沒有能對
同盟國 的潛艇實現有效的封鎖,德國和奧匈的潛艇依然上百次的出入
亞得里亞海 攻擊
協約國 在
地中海 的船隻,而只有兩艘被封鎖線捕獲或者摧毀。於是這條封鎖線被戲稱為“篩子”。但是,由於漁船的報警功能,以及駐紮在附近港口的協約國艦隊的存在,這條封鎖線事實上把奧匈海軍的水面艦隊關在了亞得里亞海里。
黑爾戈蘭號巡洋艦
於是,突破
奧特朗托海峽 封鎖線就成為奧匈海軍的重要課題。他們組織了多次進攻以求摧毀這條封鎖線,1915年5次,1916年9次,1917年則多達10次。規模最大的一次發生在1917年5月14日夜至5月15日拂曉。此前的3個月裡,奧匈海軍對封鎖線發起過4次攻擊,但都沒有明顯成效。
奧特朗托海峽 奧匈海軍的2艘艦艇事先前往義大利的
布林迪西 港外布水雷,另一艘則監視港內英國和義大利艦隊的行動。14日夜裡,3艘義大利商船在驅逐艦Borea號護航下前往
阿爾巴尼亞 的
發羅拉 。他們在黑暗中正好遭遇奧匈驅逐艦Csepel號和Batalon號。Borea號被擊沉,三艘商船中,一艘運送彈藥的中彈爆炸沉沒,另兩艘中有一艘中彈,另一艘起火。兩艘奧匈驅逐艦隨即向北撤退。與此同時,由
霍爾蒂 上校(匈牙利人,軍人,1920年後成為匈牙利獨裁者)率領的三艘奧匈巡洋艦諾瓦拉號(註:不同於早先的護衛艦諾瓦拉號)、Saida號和黑爾戈蘭號已經抵達封鎖線,巡邏的4艘法國驅逐艦把他們當做了友軍而未予理睬。接下來就是他們的一段愉快時光,擊沉了當時封鎖線上47艘漁船中的14艘,另重傷了三艘。
協約國 艦隊聞訊由
義大利海軍 少將Alfredo Acton率領趕來與奧匈艦隊交火。Saida號受傷,而諾瓦拉號失去行動能力,
霍爾蒂 本人也受傷了。諾瓦拉號是被拖著返回基地的。奧匈的後援艦隊從
科托爾 基地開出,協約國艦隊發現後即脫離接觸,雙方各自返回基地。英國巡洋艦Dartmouth號在返回布林迪西的途中被奧匈潛艇U-89的魚雷擊中而受傷。U-89潛艇此前在布林迪西港外布設的水雷,在14日夜裡炸沉了法國驅逐艦Boutefeu號。到整個行動結束,奧匈帝國海軍擊沉兩艘
協約國 驅逐艦和14艘拖網漁船,擊傷一艘巡洋艦,自己兩艘巡洋艦受傷,總的來說占了便宜。
海軍航空兵 1916年,奧匈海軍還成立了
海軍航空兵 ,抽調海軍軍官接受飛行訓練,配備了包括福克AIII、福克EIII、漢莎-布蘭登堡B.I、漢莎-布蘭登堡D.I、福克D.VII等德國產的飛機,也有少量奧匈國產的飛機,如Lohner L型。
1918年兵變 1918年2月,科托爾軍港的奧匈海軍發生兵變,多達40艘軍艦的水兵參加,要求更好的待遇,以及結束這場已經對
奧匈帝國 一方很不利的戰爭。兵變被控制在
科托爾 軍港內,3天后被包括艦隊、海岸炮兵和
海軍陸戰隊 在內的忠於政府的部隊鎮壓。800名水兵因此被捕,其中幾十人被送上了軍事法庭,最終有4人被判死刑,包括兵變的領導者,
波西米亞 (今
捷克 )人Franz Rasch。
一戰末期 1918年6月,已被提拔為奧匈海軍總司令的
霍爾蒂 計畫調動包括4艘無畏艦在內的主力艦隊對奧特朗托封鎖線發動一場更大規模的突襲,但在前往海峽的途中,伊什特萬號無畏艦被義大利的魚雷艇發射的魚雷擊中吃水線處。霍爾蒂認為突襲所必須的隱蔽性和突然性已經喪失,於是整個計畫取消。奧匈海軍的官兵們試圖挽救伊什特萬號,一邊修理、排水,一邊由特格特霍夫號拖著伊什特萬號返回基地。但在拖航途中,由於排水的水泵的排水效果不對稱,伊什特萬號嚴重傾斜,奧匈官兵不得不棄艦,眼看著它沉入海底。
隨著
同盟國 在一戰中走向失敗,
奧匈帝國 開始考慮如何避免其艦隊在戰敗後落入
協約國 之手。戰爭結束前夕的1918年10月29日,
斯洛維尼亞 、
克羅地亞 和
塞爾維亞人 國(State of Slovenes, Croats and Serbs,縮寫作SCS)宣布脫離奧匈帝國獨立,以
薩格勒布 為首都,其領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克羅地亞、斯洛維尼亞和
波赫 (1918年12月1日即與
塞爾維亞王國 合併,成為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
斯洛維尼亞人 王國,1929年又改名為
南斯拉夫王國 )。奧匈帝國原計畫在戰後改組成聯邦或者
邦聯制國家 ,但面對其治下各民族的獨立浪潮也無法阻止,只好順水推舟,把海軍的艦隊、基地、軍械庫、海岸要塞和商船隊都交給了這個新誕生的國家(
的里雅斯特 例外,因為其所在的伊斯特拉地區戰後被併入義大利)。作為回報,後者接收了這些東西後,宣布自己為中立國。
但SCS國並未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其中立地位也沒有得到保障。1918年11月1日,
義大利海軍 的
袖珍潛艇 (或稱人操魚雷,但是是由潛水員駕駛,在目標上安裝炸藥後返航或者棄艇逃生的,不同於二戰中日本海軍的自殺式人操魚雷)潛入原屬
奧匈帝國 的普拉海軍基地,炸沉了奧匈海軍“聯合力量”號無畏艦(剛於10月31日移交SCS國,改名為“南斯拉夫”號)。隨後,特格特霍夫號無畏艦被迫交給義大利,被放在威尼斯當做戰利品展示,又被當做道具用來拍攝電影《Eroi di nostri mari》(《我們的海上英雄》,講述義大利
魚雷艇 擊沉伊什特萬號的故事), 然後於1924年被拆解。歐根親王號則被法國海軍強行徵用,先用來演練空軍對艦船的攻擊,然後被當做
靶船 擊沉。至此,奧匈海軍的4艘無畏艦全部退出歷史舞台,而
奧匈帝國 也在一戰最後的硝煙中土崩瓦解,其原有的沿海領土分屬於義大利和
南斯拉夫王國 ,
奧地利 只保留了她的
日耳曼 核心領土,就是奧地利現有的版圖,成為一個內陸國。奧匈帝國海軍因此只存在於人們的回憶中,存在於《音樂之聲》里馮·特拉普
海軍上校 (海軍不復存在,因此被迫退役)的心裡。
一戰奧匈艦船損失一覽 1915: 潛艇U-12, U-3,驅逐艦Lika號和Triglav號
1916: 潛艇U-6,U-16
1917: 潛艇U-30, 驅逐艦Wildfang號(好像是“遷徙的鷹”的意思,懂德文的朋友請指正,1917年6月4日觸水雷沉沒),
前無畏艦 維也納 號
1918: 潛艇U-23,U-20,U-1,
勇士號 (SMS Streiter,1918年4月16日因碰撞沉沒),無畏艦伊什特萬號,聯合力量號
制約奧匈海軍的問題 1.海軍的地位
在
奧匈帝國 的外交政策和公眾的視野中,海軍從來都不是優先考慮的對象。特別是對於奧匈帝國這樣一個傳統的陸權國家,公眾眼中的海軍,只是一個“離自己很遠的燒錢機器”,即使海軍開放日和新成立的海軍俱樂部們也沒能使之明顯轉變。海軍的軍費是由戰爭部管理的,而這個部又很大程度上受到陸軍的影響和控制。
海軍只在受到三位皇室成員先後關照期間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照顧,分別是
弗里德里希大公 (1844-1847任海軍總司令)、斐迪南·馬克西米連大公(1854-1864任海軍總司令)和
斐迪南大公 (奧匈帝國王儲,1914年在
塞拉耶佛事件 中被刺身亡在世時是海軍的積極支持者)。但不幸的是,弗里德里希大公26歲即英年早逝,斐迪南·馬克西米連大公離開
奧地利 到墨西哥去當皇帝(3年後死於墨西哥),斐迪南大公則未及繼位即遇刺身亡,使海軍失去了強有力的支持者。
2.民族問題
奧匈帝國 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反映在海軍里,就往往是這樣一個局面:軍官需要會說四種語言才能有效的指揮,因為信號系統和輪機艙里多半是
日耳曼人 和
捷克人 ,炮手是匈牙利人,水手和司爐是義大利人和
克羅地亞人 。據統計在1914年開戰當時,其海軍軍人民族構成成分如下:
克羅地亞 31.0%、匈牙利20.4%,德國與奧地利16.3%,義大利14.1%,捷克斯洛伐克11.8%,波蘭與羅馬尼亞3.0%,
斯洛維尼亞 2.8%。這大大提高了指揮的難度,降低了作戰效能。
3.地理因素
奧匈帝國 只瀕臨
亞得里亞海 ,該海是一個口袋型的半封閉海域,只通過
奧特朗托海峽 通往
地中海 ,而地中海本身仍被陸地包圍,只通過
直布羅陀海峽 和蘇伊士運河與大西洋和
紅海 相連。奧特朗托海峽西岸是與
奧地利 素來不睦的義大利(奧地利是義大利獨立與統一運動的主要反對對象,1848、1859、1866和1914-1918的一戰中兩國四度成為敵國),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又都被英國控制(一戰中英國作為
協約國 的主要成員,與德國、奧匈帝國為首的
同盟國 作戰)。這樣的地理因素,給奧匈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帶來了很大的限制,也使得奧匈海軍的作戰與艦船設計思想傾向於近海作戰,一戰中最終採取的僅僅是
存在艦隊 路線(即駐守港內以牽制敵方的注意力與兵力,但輕易不出港交戰),直到
奧匈帝國 解體。
奧匈帝國的海軍學院 奧匈帝國海軍的人才教育系統非常完善,並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海軍開辦了一些院校,在這些院校中設定了相當多的課程,為培養海軍軍事人員提供了有力保證。本章節僅詳細介紹三所院校,其中兩所專門培養士官人才,另外是海軍軍官學校,專門為海軍培養海軍軍官。
皇家希夫榮根學院 皇家希夫榮根學院位於西貝尼克,是一所海事學院。學院的課程分三年完成,課程主要傳授基本的軍事理論、基本的海軍常識和比較簡單的海軍專業知識,學生在校屬的船隻和場地上進行實際操練。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將會成為初級士官,依據成績的好壞,畢業生將成為軍需官、水兵、一等兵和二等兵。畢業之後所有的學生(當然也就是現任的
初級士官 )將會開始學習專業課程。
皇家機械學院 皇家機械學院位於普拉,學院的課程分三年完成。學院只為校內這些將成為士官的學生們設立了兩種專業:電機學和電氣工程學。該學院聲譽極高,事實上它是當時歐洲最好的電氣工程學院之一。畢業生的晉升方式與皇家希夫榮根學院基本一致,但是有所不同的是,皇家機械學院的學生在畢業後馬上就可以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
皇家海洋學院 皇家海洋學院坐落於里耶卡,主要為海軍培養軍官。學生的入學年齡一般為十五歲或十六歲。畢業生將直接晉升為海軍軍官下士,以下士身份服役一段時間後可以晉升為高級候補軍官,大部分海軍軍官都是畢業於皇家海洋學院。
如果海軍需要更多的海軍軍官,那么海軍還可以公開在高中畢業生中選招海軍軍官。這些畢業生將參加十八個月的培訓課程,包括十個月的理論培訓和八個月的海上實習。課程期間這些學生被定為候補軍官。課程培訓結束後,通過畢業考試的學生將會成為海軍後備軍下士。這些地方大學選出來的都是些非全責軍官,一般在軍中任工程人員、醫務人員或者教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