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歐語系

印歐語系

印歐語系(英:Indo-European languages)是十九世紀英國人威廉·瓊斯提出的一個語言學概念,即認為印度歐洲的大部分語言都是從“原始印歐語”分化出來的,這些語言彼此之間具有親屬關係和相似性。按照母語人口來排名,印歐語系是世界上第一大語系,占世界人口的41.8%。

如今印歐語系包含了四百多種語言,其中包括英語德語法語俄語威爾斯語希臘語印地語伊朗語阿爾巴尼亞語亞美尼亞語、波羅地語等。

是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一個語系,使用者幾乎遍及整個歐洲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還有非洲亞洲的部分地區。從15世紀開始,隨著歐洲殖民勢力不斷擴張,一些歐洲語言陸續傳到世界其他許多地區,這是印歐語系分布如此之廣的直接原因。今天,以某一種印歐語系語言為自己母語的人,加在一起有15億以上。需要指出的是,歐洲的巴斯克語匈牙利語拉普語芬蘭語愛沙尼亞語蘇聯的少數幾種阿爾泰語言、烏拉爾語言、高加索語言、土耳其語馬爾他語,以及印度南部的達羅毗荼(德拉維達)諸語言雖然也分布於歐洲或印度,但均不屬印歐語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歐語系
  • 外文名: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 出現於:19世紀初葉
  • 分布於:歐洲、亞洲、美洲、大洋洲
歷史,語言特點,假說,顎音類,質疑,推論,二分法,新發現,下分語族,日耳曼語族,羅曼語族,凱爾特語族,波羅的語族,斯拉夫語族,印度語族,伊朗語族,其他語族,主要特點,相關研究,歷史比較語言學,年代學,非印歐語,分類,一般特徵,原始詞根,詞語,*bʰuH,*wes,*h<sub>1</sub>er,*steh<sub>2</sub>,結果的範例,西臺語,吠陀梵語,波斯語,希臘語,波羅的語族,斯拉夫語族,羅曼語族,日耳曼語族,

歷史

早在16世紀,當歐洲的傳教士商人、探險者開始學習梵語後,就逐漸認識到印度的梵語與歐洲的拉丁語希臘語等語言之間有著廣泛的相似性。
18世紀,英國的東方學學者W.瓊斯爵士。針對亞歐各種不同的語言,首先提出“原始印歐語”的存在,他提出了著名的“印歐語假說”來解釋上述語言之間的相似性。他發現當時歐洲人已知最古老的語言其中四種拉丁語、希臘語、梵語波斯語之間有相似之處。
全球地圖分布全球地圖分布
1786年,瓊斯在印度的一次演講中指出,梵語跟希臘語和拉丁語以及古英語之間,無論是在動詞詞根還是在語法形式方面都顯示出系統的相似點,而這種現象絕不可能是偶然的。任何語文學家都不能不承認這些語言衍生自同一原始母語。這種原始母語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原始印歐語(簡稱 PIE)。
19世紀初,德國的弗朗茲·保朴對此理論進行了系統的論證。
19世紀時,學者通常將這系語言稱為“印度-日耳曼語系”,有時候也叫“雅利安語系”。但後來人們逐漸發現歐洲大多數語言與此都有關聯,名稱也轉變為印歐語系。

語言特點

梵語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的古口語方言之間有很強的相似性。這些語言共同的假想祖先稱作原始印歐語。關於這個語言的起始地(Urheimat),今日的學者同意兩種說法:一是黑海和裏海北方的乾草原(見庫爾乾),二是安那托利亞。支持庫爾乾假說的將這種語言的時間推算在公元前約4000年左右;支持安納托利亞假說的將時間要再往前推好幾千年(見印度-西臺語
印歐語系各語言原來都是屈折語,原始的印歐語的名詞有3個性,3個數和8個格的變化(例如俄語這個特點保存得比較完好);廣泛利用詞綴詞幹元音音變來表達語法意義;名詞和大部分形容詞有格、性和數的變化;動詞有時態、語態和語體的變化,主語和動詞在變化中互相呼應。另外,印歐語系各語言的詞都有重音
但是許多語言,例如英語形態已經簡化,向分析語轉化。

假說

顎音類

主條目:顎-噝音同言線
顎-噝音同言線是將印歐語系進行劃分的主要標準之一,它根據原始印歐語中三組軟顎音在後繼語言中的轉化,將印歐語系劃分為顎音類語與噝音類語兩類。

質疑

原始印歐語是一種假設的原始印歐人的口頭語言,並沒有任何文字記錄。學者們只是通過對原始印歐語的若干後裔語言進行比較研究,來推斷出它的某些特徵。象吠陀梵語、採用邁錫尼線形文字B的希臘語、西臺語等語言,到公元前第2千紀就已經明顯分化了。通過比較這些已得到證實的分化形式,就能構擬出更為久遠的形式。比較語法的研究,對證實“印歐語假說”和確立印歐語言之間的親屬關係起了重要作用。如表示“向前”的前綴或詞,梵語為 pra,古斯拉夫語為 pro,希臘語為pro,拉丁語為pro,哥特語為fra;表示“父親”的詞,梵語為pitar,波斯語為pedar,希臘語為patēr,拉丁語為pater,哥特語為fadar。這些前綴或詞顯然分別來自原始印歐語的某兩個詞,通過分析比較,我們可知這兩個詞在原始印歐語中的首音應是p。p音在大多數後裔語言中保留下來了,只有在哥特語和其他幾種日耳曼語言中才變成了f。又如表示“母牛”的詞,在吐火羅語東部方言中為ko,梵語為,阿維斯陀語為,波斯語為gav,亞美尼亞語為kov,古斯拉夫語為gu-,拉脫維亞語為gos,希臘語為bo▇s,拉丁語為bōs,英語為cow。從這些形式可以構擬出原始印歐語名詞gW-ous,並能證實上述語言間的親屬關係,從而使構擬的形式和關於早期共同來源的假設比較可信。但是,關於原始印歐語的分布、範圍、文化類型和語言結構等問題,一直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主要原因一是無文字記錄,二是缺少原始印歐社會的文化遺物。學者們根據印歐語的一些同源詞曾對原始印歐人的故鄉加以推測。從印歐語言有表示“鮭魚”和“山毛櫸”等動植物的詞,推測鮭魚和山毛櫸等生長的地方就是原始印歐人的故鄉,原始印歐語就是從那裡發展起來的。但另一些學者持異議,認為這種方法缺乏科學性,因為幾千年前的自然生態環境,在許多方面都跟今天的情況大不一樣。總之,各人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利用的材料不同,得出的結論顯然各異。21世紀初還沒有一種完全令人滿意的解釋。語言學家始終在重建的原始印歐語中尋找,那些僅在地球上某一特定區域生存的動物或植物的名稱。鮭魚在重建的古印歐語中的說法,*lok*s曾經作為支持“雅利安人”的家鄉在北歐的決定性證據而聞名。但是動物和樹木的名字看來經常發生涵義的縮小或者擴大;它們甚至會在人們遷移到另一個地方後,被重新啟用或循環使用,就像北美的英國殖民者用robin(知更鳥)來命名北美的一種和英國的知更鳥不同的鳥。絕大多數語言學家同意,*lok*s的最精確意思應該是“像鮭魚的魚”。遍布歐亞大陸北部的河流里有許多這樣的魚,包括流入黑海和裏海的河流。針對beech(山毛櫸)重建的古印歐語詞根有類似的歷史。因為銅山毛櫸(Fagus silvatica)不產于波蘭東部,古印歐語詞根*bhago-曾被用來支持北歐或西歐起源說。但在有些印歐語言中這同一個詞根指的是其他樹種(橡樹或槭樹),而且實際上普通山毛櫸(Fagus orientalis)也在高加索地區生長,所以這個詞根的最初涵義並不清楚。
斯拉夫語族分布示意圖斯拉夫語族分布示意圖
原始印歐人原始印歐人

推論

大多數學者至少認同,構擬出的古印歐語辭彙中的動植物都屬溫帶類型(樺樹,水獺,河狸,猞猁,熊,馬),不屬於地中海氣候類型(沒有柏樹,橄欖,月桂),也不屬於赤道地區(沒有猴子,大象,棕櫚,紙草)。這裡面,馬和蜜蜂的詞根最有用處。
蜜蜂和蜂蜜是基於絕大多數印歐語言中同源詞構擬出來的可信的重建辭彙。蜂蜜的一個衍生詞,*medhu-,也用來指代一種酒精飲料mead(蜂蜜酒),它很可能在古印歐人的宗教儀式中起著重要作用。蜜蜂不產於烏拉爾山以東,即西伯利亞,因為硬木樹種(尤其是酸橙樹和橡樹)作為蜜蜂喜歡營巢的樹種,在烏拉爾山以東很少見,甚至完全沒有。如果西伯利亞沒有蜜蜂和蜂蜜,古印歐語的故鄉也不可能是那裡。這就排除了整個西伯利亞以及東北亞的其他一些地區,包括哈薩克的中亞草原。“馬”的詞根,*ek*wo-,也被很可信地構擬了出來,同樣是有神奇的說服力的證明。雖然在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間,馬生存在遍布史前歐洲、高加索安納托利亞小亞細亞半島)的許多個孤立的地區,但它們在中東,伊朗和南亞次大陸極其稀見,它們只在歐亞草原上數量眾多並有重要價值。馬的詞根可以在激烈的爭論中排除中東、伊朗、南亞次大陸,並將我們的目光鎖定在歐亞草原上。於是只剩下了溫帶歐洲,包括烏拉爾山以西的草原,以及安納托利亞和高加索山區的溫帶部分。
(此外,古漢語中“蜜”字構擬的發音是mjit,有人相信它與原始印歐語的*medhu之間存在某種同源關係。)

二分法

印歐諸語言傳統上分作兩大類:K類語言和S類語言。K類語言包括拉丁語、希臘語、義大利克諸語言、凱爾特諸語言、日耳曼諸語言,以及西臺語吐火羅語。S類語言包括波羅的諸語言、斯拉夫諸語言、 阿爾巴尼亞語亞美尼亞語、印度諸語言和伊朗諸語言。 K類語言得名於拉丁語中表示“一百”的詞centum,其特點是保留了原始印歐語的 /K/音,如拉丁語centum(亦作kentum),希臘語he-katón,古愛爾蘭語cēt,吐火羅語k?nt;S類語言得名於阿維斯塔語中表示“一百”的詞sat媅m,其特點是把原始印歐語中的軟齶塞音*/K/變為齒齦清擦音 /┎/,如阿維斯陀語sat媅m,梵語▂atam,伊朗諸語言satem,立陶宛語┎zi掁tas或┎imtas,古斯拉夫語sйto。長期以來 K類語言被看作構成西部語群,而S類語言構成東部語群。但是,隨著20世紀初在中國新疆一帶的洞窟中發現吐火羅語文獻(見吐火羅語),以及釋讀用楔形文字書寫的西臺語文獻,學者們看出,K類語言和S類語言的地理分布不再象早先想像的那樣簡單。屬東部語群的吐火羅語並不屬S類語言,而是一種K類語言,因為它保留了K音。 學者們分析了西臺人留下的銘文,發現西臺語甚至還在原始印歐語分化為西部語群和東部語群之前,可能就已經有了分化。此外,語音方面的其他特點,如bh、dh和gh在凱爾特諸語言、以及斯拉夫和波羅的諸語言中簡化為b、d和g等,都說明僅對印歐語言作K類語言和S類語言的二分是不夠的,這兩類語言只是基本相符於印歐語系西部語群和東部語群。只能作為印歐語進一步細分的基礎。學者們曾經就西臺語跟印歐語系其他語言的關係爭論了好些年,甚至一度導致“印度-西臺語系”的假說。

新發現

2013年5月,一個由英國和紐西蘭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宣稱,他們已經發現歐亞語系存在的線索;他們的論文發表在新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研究小組發現,至少1.5萬年前,一種語言開始分裂。它分裂為7種不同的語言,並在之後的5000年裡,又繼續分裂成幾千種語言。這些語言而後成為歐洲和亞洲數十億人使用的語言。他們猜測,從英語、葡萄牙語到日語、烏爾都語,這些語言很可能“同根同源”。
研究人員先通過計算機模型找到一些可能因為歷史上變化較少所以在該地區不同語言中仍有類似發音的詞,然後在語言學家重建的原始語言詞庫中查找這些詞,發現有很高的吻合率。他們還發現,在歐亞語系中,一些常用的代詞、數詞和副詞上萬年來基本沒有變化。例如“我”、“我們”、“二”、“三”等是最古老的詞,這些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萬年前。
另外他們確定了23個“最長壽”的詞,這些詞的含義在過去1.5萬年中幾乎沒有改變。其研究顯示,每2000年到4000年,大約一半的詞會被完全不同的詞所代替;在歐亞語系中,至少有4個語族擁有5個同源詞(指在不同語言裡發音和意義相同的詞)。
論文第一作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雷丁大學進化生物學家馬克·帕格爾教授說,這一發現為印證歐亞語系的存在提供了新的線索,有助於了解語言的構成機制和演化過程。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語言學家威廉·克羅夫特教授評論道,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可能,研究人員可以將語言資料與考古學、人類學組合起來推測人類史前時代的事情,例如人類的遷移、人們之間的交流等。
當今歐亞大陸的語言是否真的同根同源?要準確地回答這一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科學論證,而論證所得出的結論必須經得起相關學科的檢驗。由於種種原因,語言同源問題一直困擾著學術界(尤其語言學界)。
語言同源與語言演化密切相關,而後者的解決難度也大。正如中國語言學家、數學家周海中教授所言,解決語言演化問題的難度不亞於破解物種演化之謎的難度;語言演化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又是一種自然現象,還是人類心智發展和歷史文化演變的結果;由於語言演化有其內在的原因和外界的影響,從而增加了這一問題的複雜性。因此,截至2013年5月,歐亞語系之說仍是一種假設。

下分語族

印歐語系西部語群和東部語群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如下語族。

日耳曼語族

約公元前 500年前,印歐語西部語群發生了一次重要的分化,產生了所謂原始日耳曼語(也稱“條頓”語),分化的導因是某些輔音發生了系統變化,即所謂“日耳曼語音變”。從而使不送氣清塞音p、t、k變為送氣音,濁送氣音bh、dh、gh變為濁塞音,濁塞音b、d、g 變為清塞音。這一現象是德國學者J.格林在比較某些印歐語詞的基礎上,於1822年首先發現的,因而稱為“格林定律”。
日耳曼語族日耳曼語族
這次分化直接促進了日耳曼語族的形成。日耳曼諸語言就是從這個新階段發展起來的。日耳曼諸語言分西支、北支和東支:西支包括英語德語(在德語基礎上衍生了依地語盧森堡語)、荷蘭語弗拉芒語(也有學者認為弗拉芒語只是荷蘭語的一種方言)、南非阿非利堪斯語南非荷蘭語)、以及弗里西亞語;北支包括斯堪的納維亞諸語言——瑞典語丹麥語挪威語冰島語;東支的代表是哥特語,但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消滅,因此有些學者不把東支算作日耳曼語族的一個語支。

羅曼語族

羅曼語族又稱義大利語族或拉丁語族。羅曼諸語言的共同母語是古拉丁語,它曾經是幅員廣大的羅馬帝國的通用語言。羅馬帝國衰亡後,各地的拉丁語方言在彼此隔絕的狀態下相繼發展,最終形成了各種獨立的近代羅曼語。
羅曼語族通常分東支和西支,這兩支語言的傳統分界是沿斯培西亞-里米尼線走向劃出的同言線,它大體上把義大利分為大陸部分和半島部分。該線以南的巴爾幹羅曼語,如羅馬尼亞語,以及19世紀末已消亡的克爾克島上的達爾馬提亞語屬東支;該線以北的其他羅曼語屬西支,包括拉丁語、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語,以及若干使用人數較少的語言或方言:普羅旺斯語、撒丁語(也有學者認為撒丁語只是義大利語的一種方言)、利托-羅曼諸方言、加泰羅尼亞語(又稱卡泰隆語)。

凱爾特語族

凱爾特語族諸語言在不同時期曾分布於從安納托利亞(又稱阿納多盧)到大西洋沿岸的廣闊地帶。後來,處於上升地位的拉丁語逐漸取代了某些凱爾特語言,使後者的使用範圍大為縮小。
凱爾特諸語言習慣分為兩大類:大陸凱爾特語和海島凱爾特語。前者公元500年以前已消亡;後者指不列顛群島凱爾特諸語言,以及通行於法國布列塔尼地區布列塔尼語。迄今僅存的海島凱爾特諸語言分為北支和南支。北支即蓋德爾語支(又稱蓋爾語支),包括愛爾蘭語蘇格蘭蓋爾語、以及20世紀已消亡的馬恩語;南支即不列顛語支(又稱布列塔尼語支),包括威爾斯語布列塔尼語,以及已消亡的科尼什語等。

波羅的語族

波羅的語族僅存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又稱萊蒂語)。波羅的諸語言,特別是拉脫維亞語的某些方言保留了較多的原始印歐語特點。鑒於波羅的語族和斯拉夫語族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有些學者主張把它們合二為一,構成一個更大的語族──波羅的-斯拉夫語族。

斯拉夫語族

斯拉夫語族的形成與古代斯拉夫人的遷移密切相關。5 ~10世紀,斯拉夫人從最初的居住地向各方遷移,最後到達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和整個東歐,形成3個斯拉夫人集團:東部、西部和南部斯拉夫人。他們的語言也逐步分為3個相應的分支:東支包括俄語烏克蘭語白俄羅斯語;西支包括波蘭語捷克語斯洛伐克語、卡舒比亞語和盧薩提亞語(又稱文德語或索布語);南支包括塞爾維亞語克羅地亞語斯洛維尼亞語馬其頓語保加利亞語,以及古教堂斯拉夫語,後者是信奉東正教和拜占庭天主教的斯拉夫民族的禮拜儀式語言,也是最古老的斯拉夫語言。

印度語族

印度語族中,使用人數超過1000萬的語言至少有9種:印地語烏爾都語孟加拉語旁遮普語馬拉提語古吉拉特語比哈爾語奧里亞語拉賈斯坦語。其中烏爾都語和印地語常被西方學者看作是一種語言,稱為印地-烏爾都語,有時則統稱為印度斯坦語。其他語言還包括僧伽羅語吉普賽語等。印度語族的近代語言都是從古梵語衍生出來的,但已發生了相當多的變化,大異於梵語。歷來有學者主張從印歐語系中再劃分出一個獨立的達爾迪語族,與印度語族並列,但另一些語言學家則認為應把達爾迪諸語劃歸印度語族。主要的達爾迪語言是吉普賽語

伊朗語族

伊朗語族包括波斯語普什圖語庫爾德語俾路支語塔吉克語奧塞梯語,以及若干使用人數很少,且已消亡的語言。21世紀初,有些學者主張在伊朗語族和印度語族中再劃分出一個努里斯坦語支(又稱卡菲里語支),構成跟印度語族和伊朗語族並列的第3個語族,它包括6種使用人數極少的語言,全分布於阿富汗斯坦,個別的也分布於巴基斯坦

其他語族

希臘語阿爾巴尼亞語亞美尼亞語各構成印歐語系中單獨的一個語族。此外,安納托利亞語和吐火羅語代表了印歐語系兩個已消亡的然而卻占有一定地位的語族。其中,安納托利亞語族在歷史上分布於小亞細亞(今土耳其的阿納多魯地區)一帶,主要包括阿納多魯西北部用楔形文字書寫的西臺語,以及阿納多魯西南部的盧維亞語。基督紀元開始前,這些語言就消亡了。吐火羅語族包括兩支方言:東部方言,中國學者習慣稱作焉耆語,西方學者多稱為吐火羅語A;西部方言,中國學者習慣稱作龜茲語,西方學者多稱為吐火羅語B。這兩支方言消亡的時間不詳,有的學者認為是在9世紀以後。

主要特點

在印歐諸語言的早期階段,共同特徵比較明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間的差別逐漸增多,有的甚至出現了廣泛的差別。儘管如此,有些結構特徵還是當代印歐語所共有的。語音方面,所有印歐語言都有較多的塞音,並有清濁對立,如p、t、k和b、d、g,但擦音較少,元音系統較嚴密,但w、y 、r、l、m和n等響音,則既可起元音作用,也可起輔音作用;鼻元音不普遍;聲調用來區別詞義的情況極為罕見。在語言演變過程中,語音也發生了某些變化。如在印歐諸語言發展的遠古時期,塞輔音的發音方法不下3種,而在現代印歐諸語言中減為兩種,只在亞美尼亞語、庫爾德語、奧塞梯語和某些現代印度語言里才仍然保留著3~4套塞音體系。另外,除前述日耳曼語音變外,希臘語中的唇化軟齶輔音在不同情況下變為幾個不同的塞音。在古希臘雅典城邦的希臘語中,Kw在a或o前變為p,在e或i前變為t,在u前變為k。語法方面,名詞有性、數、格的變化,有自然性別;動詞有人稱、數、式、態的變化,有些語言還有體的變化。但是印歐語言總的發展方向是:屈折變化系統所起的作用逐漸由大到小,而詞序和虛詞在決定語法關係時所起的作用則越來越大。只有波羅的諸語言和斯拉夫諸語言等,仍保留了複雜的屈折變化系統。辭彙方面,農業方面的許多常用詞很相似,大多來源於某個早期共同形式。許多語言有結構相似的數詞。
古印歐語的語法在所有印歐語系語言中都留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跡。在所有的印歐語言中,名詞都有詞尾變化;也就是說,名詞的形式隨著它在句子中的使用方式而改變。英語在從盎格魯-撒克遜語開始演化的過程中喪失了絕大部分的名詞詞尾變化,但所有其他的印歐語言都還保存著這一特徵,而且,英語中還存留了一些隨語境變化的代詞(陽性的he,his,him/陰性的she,hers,her)。甚至,絕大多數印歐語言中的名詞詞尾變化方式都很相似,都帶有同源的詞尾,還有整齊的語法格的體系(主格屬格賓格,等等),並且都被同樣的三種語性(陰性,陽性,中性)區分開;具有特殊詞尾變化的名詞也有相似的形式類和格變化。印歐語言中的動詞也有相似的動詞變化形式(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單數,複數,過去式,21世紀初式,等等),相似的詞幹變化(run-ran,give-gave),以及相似的詞尾。這一包含思維形式、結構、變形和詞尾的獨特集合,在人類語言中完全不是必要的,或者普遍存在的。作為一個系統,它是獨特的,只在印歐語系的語言中出現。共有這一語法系統的各種語言當然是某一個語言的後代,從那裡它們繼承到了這一體系。
一個例子可以說明,如果說這些語言共有這些語法結構是由於偶然因素,將是多么的不可能。動詞to be在單數第一人稱有一個形式(am),而在單數第三人稱時有另一個形式([he/she/it] is)。它們是從古日耳曼語的動詞形式im和ist繼承來的。古日耳曼語中的這兩個詞有如下確定的、業已證明的同源詞:古印地語中的asmi和asti;希臘語中eimi和esti;古宗教斯拉夫語中的jesmi和jestu。所有這些詞都是從一對可構擬的古印歐語動詞,*he'smi和*he'sti演化而來的。所有這些語言共用同樣的動詞類系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並用同樣的基本詞根和詞綴來指代這些類別,——這證明它們是起源上相關的語言。
印歐語使用許多不同的文字。西臺語楔形文字和一種特殊的象形音節文字;古波斯語用楔形文字;梵語天城體婆羅米字母和其他字母;阿維斯塔語等使用幾種特殊的文字;新波斯語阿拉伯字母;歐洲的語言則使用自古代腓尼基字母派生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字母,主要有拉丁字母西里爾字母等。
印歐語最古老的直接文獻是用西臺語的楔形文字書寫的,可上溯至公元前14世紀或更早的時期。用邁錫尼線形文字B書寫的希臘語早期文獻,出現的時間略晚於西臺語楔形文字。而在20世紀初發現西臺語和釋讀線形文字B之前,用梵文書寫的吠陀經典之一 ──《梨俱吠陀》,通常認為就是印歐語系中最古老的文獻。

相關研究

歷史比較語言學

歷史比較語言學是從對印歐語系的具體語言進行大量研究中產生的。W.瓊斯首次提出印度的梵語跟歐洲的希臘語、拉丁語、哥特語等語言有親屬關係。其後,歐洲的語言學家把瓊斯的經驗性見解提高到科學的論證。丹麥的R.K.拉斯克對於《古諾爾斯語和冰島語的起源》(1818)做了探索;德國學者F.博普的《論梵語動詞變位系統與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和日耳曼語的比較》(1816)第一次把梵語、波斯、希臘、拉丁、德語諸語言同出一源的情況做了詳細的考證。瓊斯稱為“相似點”的現象, 到這時已發展為對應關係。德國語言學家J.格林在他的《德語語法》(1819~1837)中提出了印歐諸語的音變定律,這一定律又在1875年得到丹麥語言學家K.維爾納的修正,使原來認為是例外的現象得到統一的解釋。德國學者A.施萊歇爾是歷史比較語言學的集大成者,他吸取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和達爾文的進化思想,寫出了《印歐、梵語、希臘語、拉丁語比較語法概論》(1874~1877),他是提出語言譜系觀的第一人。K.布魯格曼和B.德爾布呂克合著的5卷本《印度-日耳曼諸語言比較語法概要》 (1886~1900)更是這門學科的巨著。上述學者,無不從語言的實地調查開始,特別對梵語、波斯語立陶宛語等古老語言,用力尤勤,他們中間,懂十幾種語言的不乏其人,甚至懂幾十種的也有,師承前輩,而又做到後勝於前,他們的工作贏得了世界學術界的尊重,今天,語言學研究的重點雖然已經轉移,但是歷史語言學的研究並沒有中斷,格林兄弟在19世紀中葉發起編纂的《德語詞典》(1852),經過幾代學者的努力,終於在1960年全書出版,便是一例。

年代學

如果我們能夠奇蹟般地與一個生活在一千年以前的講英語的人交談,雙方將無法溝通。很少有自然語言,即在家裡學到並在家裡使用的語言,能夠在一千年以後保持足夠的穩定,而仍被看作“同一個語言”。語言變化的速度怎樣測量呢?語言一般有各種方言,即區域性的口音,而且在所有地區都有富於創新性的使用者(演藝者,士兵和商販)以及保守性的使用者(最富的一部分人和最窮的一部分人)。你的語言可能會改變的很快或者很慢,這取決於你是誰。不穩定的狀態——侵略,饑荒,舊勢力集團的倒下和新勢力的崛起——會加快語言演化的速度。語言的某些部分變化得較早較快,而有些部分保持相對穩定。對後者的觀察使得語言學家Morris Swadish編寫出一個標準辭彙表,這些單詞從最穩定的辭彙中選出,在絕大多數語言中它們傾向於保留而不被取代,即使經歷過侵略和征服後也是如此。他希望,通過分析很長時間裡這個穩定單詞表中單詞被替換的平均速度,能夠得到語言演化速度的可信的標準度量——他稱之為“語言年代學”。
在1950年到1952年間,Swadish發表了一個包含100個單詞和一個包含200單詞的基本核心詞表,這是一個標準化的穩定辭彙列表。他提出,所有語言在某些特定方面都趨向於保留其自有的辭彙,包括身體器官(blood,foot),基本數詞(one,two,three),親屬關係(mother,father),基本生活需求(eat,sleep),基本自然事物(sun,moon,rain,river),一些動植物(樹,當地的動物),一些代詞(this,that,he,she),以及連詞(and,or,if)。這一列表中的內容能夠並且已經改造得適用於其他語言——事實上,選用的英語兩百基本辭彙表包含215個單詞。英語核心辭彙對於變化因素體現出極強的穩定性。雖然英語總辭彙中超過50%是從拉丁語言中借用來的,主要來源於法語(反映出講法語的諾曼人對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征服即英國歷史上著名的“諾曼人征服”事件)和拉丁語(經歷了數世紀的法庭、教堂、學校的專業訓練),但是只有4%的英語核心辭彙來源於拉丁語言。在核心辭彙中,英語保持著日耳曼語言的本色,真實反映了其盎格魯-撒克遜起源,他們在羅馬帝國衰敗後從北歐移民到不列顛群島
通過對比具有長期歷史記錄的語言中核心辭彙的舊形式和新形式(古英語/現代英語古埃及語/中世紀埃及語,古漢語/漢語國語,晚期拉丁語/現代法語,以及其他的九對語言),Swadish計算出,對於100單詞的核心辭彙表,每1000年的變化率是14%,對於200單詞的核心辭彙表,每千年的變化率是19%。他指出,19%是一個可接受的所有語言的平均值(這個值常被四捨五入到20%)。為闡明這一變化率的意義,義大利語和法語在200詞表中的相互獨立的、無關的辭彙數目占總數的23%,而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這一數值為15%。作為一基本規則,如果兩種方言中超過10%的核心辭彙不同,它們要么互相無法通話,要么即將達到這一狀態。亦即,它們是獨立的語言或者即將分離為獨立語言。於是,平均來說,由於每1000年裡核心辭彙14%到19%的變化率,我們可以想像,絕大多數語言(包括英語)在一千年以後對我們自己的後人來說都將是難以理解的。

非印歐語

大多數歐洲語言屬於印歐語系,也有一些獨立在外。

分類

巴斯克語:孤立。
伊特魯里亞語:孤立,已消亡。
另外馬爾他語也是今日歐洲的語言,但起源不在歐洲,馬爾他語大部份繼承自阿拉伯語,屬閃含語系。
土耳其語:屬於阿爾泰語系。

一般特徵

這個動詞有兩個基本意義。在不太顯著的語境中它是簡單的系詞(“I'm tired”;“That's a shame!”),這個功能在非印歐語言可能表達得非常不同。在更顯著的語境中它表達存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在它們之間的分界線不總是容易劃出的。此外,很多印歐語言使用這個動詞作為輔助來形成複合(迂迴)時態(“I'm working”; “I was bitten”)。其他功能隨語言而各異。例如,儘管在基本意義上“to be”是靜態動詞,英語在固定搭配中把它作為動態動詞使用(“You are being very annoying”)。
系詞在很多印歐語言中都是不規則動詞。這部分的因為它比其他動詞更經常使用,部分的因為原始印歐語提供了適合這個功能的多於一個動詞,這導致了後代語言以不同的方式趨向於形成異乾動詞範例。本文描述從一系列詞根發展出不規則形式的方式。

原始詞根

詞語

詞義解釋:
en:Appendix:Proto-Indo-European *h1es-
詞根 *h1es- 當然是原始印歐語中的系詞。找到了它的 e-等級(參見印歐元音變換)在後代語言的如下形式,英語is, 德語 ist, 拉丁語、法語 est,而它的零等級產生了以 /s/ 開始的形式,如德語 sind, 拉丁語 sumus, 吠陀梵語smas 等等。在PIE中,*h1es- 是結尾於 -mi 的 athematic 動詞,就是說,第一人稱單數是 *h1esmi;這種詞尾變形倖存於英語 am, 梵語 asmi, 古教會斯拉夫語 есмь (jesm') 等中。
這個動詞的21世紀初時直陳語氣一般為原始印歐語重構為:
人稱單數複數
第一人稱
*h1és-mi
*h1s-més
第二人稱
*h1és-si
(在 PIE 中已簡約為 *h1ési)
*h1s-th1é
第三人稱
*h1és-ti
*h1s-énti

*bʰuH

詞根 *bʰuH- (它在原始印歐語中沒有元音變換變體) 可能意味著“to grow”,也可能意味著“to become”。這是英語不定式 be 和分詞 been 的來源(日耳曼語分詞帶有後綴 -an),例子還有蘇格蘭蓋爾語“將來”時 bithidh,和斯拉夫語不定式等,例如俄語 быть (byt’)。PIE 的 *b 變成了拉丁語的/f/,因此拉丁語將來分詞 futūrus 和完成時 fuī;拉丁語 fiō“I become”也來自這個詞根,還有希臘語動詞 φύω,physics 和 physical 從它派生。這個動詞的21世紀初時直陳語氣可以重構如下:
人稱單數複數
第一人稱
*bʰúH-i-h2e(i)
*bʰuH-i-mé-
第二人稱
*bʰúH-i-th2e(i)
*bʰuH-i-(t)é-
第三人稱
*bʰúH-y-e
*bʰuH-y-énti

*wes

詞根 *wes- 可能最初意味著“to live”。它的 e-等級現存為德語分詞 gewesen,名詞Das Wesen和其衍生形容詞wesentlich,o-等級(*wos-)倖存為英語和古高地德語 was,而加長 e-等級(*wēs-)現存為英語 were。(帶有 /r/ 的日耳曼語形式是 grammatischer Wechsel 的結果。) 參見第4類德語強動詞。

1er">*h1er

詞根 *h1er- 意味著“to move”。這可能是古諾爾斯語和後來的斯堪地納維亞語言21世紀初時詞幹的來源: 古諾爾斯語 em, ert, er, erum, eruð, eru;其中的第二人稱形式被借用到英語中成為 art 和 are。 其他作者把這些形式聯繫於 *h1es- 並假定了 grammatischer Wechsel (/s/→/r/),儘管在一定程度上在21世紀初時詞幹中這是難以解釋的。

2">*steh2

詞根 *(s)teh2- 在英語中倖存為它的最初意義:“to stand”。從這個詞根派生出了在愛爾蘭語和蘇格蘭蓋爾語中所謂的“存在動詞”的21世紀初時詞幹,分別是 tá 和 tha。在凱爾特語中缺少了最初的 s-,參見印歐 s-移動。
在拉丁語中 stō, stare 保持意義“to stand”。直到通俗拉丁語在特定語境下把它用作系詞。今天這倖存於一些羅曼語言中,用它作為其兩個系詞之一,並且還有用從 *steh2- 派生的過去分詞去替代主系詞的一個羅曼趨勢。

結果的範例

西臺語

西臺語動詞“to be”派生自印歐詞根 *h1es-
21世紀初時直陳語氣過去時直陳語氣祈使語氣
第一人稱代數
ēšmi
ešun
ēšlit
ēšlut
ašallu
第二人稱單數
ēšši
ēšta
ēš
第三人稱單數
ēšzi
ēšta
ēšdu
第一人稱複數
(ašweni)
ēšwen
第二人稱複數
ēšteni
ēšten
ēšten
第三人稱複數
ašanzi
ešer
ašandu

吠陀梵語

吠陀梵語動詞 as (to be)派生自印歐詞根 *h1es-
單數雙數複數
第一人稱
asmi
svas
smas
第二人稱
asi
sthas
stha
第三人稱
asti
stas
santi
動詞 bhū (to be) 派生自印歐詞根 *buH-
單數雙數複數
第一人稱
bhavāmi
bhavāvas(i)
bhavāmas(i)
第二人稱
bhavasi
bhavathas
bhavatha
第三人稱
bhavati
bhavatas
bhavanti

波斯語

波斯語文法區分有有標記的或存在動詞 هستن hastan 和無標記的前接系詞 است asthastan 用於表達存在性而 ast 在21世紀初時中表達判斷,儘管hastan 可以在21世紀初時中用來強調錶達判斷。在過去時中,動詞 بودن budan 覆蓋二者含義。
嚴格的說,hastan 是一個理論上的不定式,而非辭彙上的: budan 充當 hast 的實際不定式,比如在21世紀初時情態構造如 شايد بود shāyad bud“it may be”中。budan 的21世紀初時詞幹是 باش bāsh-,用於祈使語氣和虛擬語氣,比如 e.g. چنين باشد chonin bāshad“may it be so!”。
動詞 hast (to be)派生自原始印歐語詞根 *h1es-,而 bud (to be)派生自原始印歐語詞根 *buH-
存在動詞前接系詞
21世紀初時
هستمhastam
هستى hasti
هست hast
هستيم hastim
هستيد hastid
هستند hastand
م -am
ى -i
است ast
يم -im
يد -id
ند -and
過去時
بودم budam
بودى budi
بود bud
بوديم budim
بوديد budid
بودند budand

希臘語

古希臘語動詞 eimi (I am)派生自印歐詞根 *h1es-
荷馬式希臘語古典希臘語現代希臘語

波羅的語族

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
不定式
būti
būt
21世紀初式
esu, esmi (rare), būnu (rare)
esi, būni (rare)
yra, esa (rare), būna (rare)
esam(e), būname (rare)
esate, būnate (rare)
yra, esti (rare), esa (rare), būna (rare)
esmu, esu (rare)
esi
ir
esam
esat
ir
過去簡單式
buvau
buvai
buvo
buvom
buvote
buvo
biju
biji
bija
bijām
bijāt
bija
完成式
bijis
bijis
bijusi (f), bijis (m)
bijuši
bijuši
bijušas (f), bijuši (m)
將來式
būsiu
būsi
bus
būsim
būsite
bus
būšu
būsi
būs
būsim
būsiet, būsit (rare)
ir
祈使式

būk

būkime
būkite
esiet, būsiet (second person plural)
疑問式
esot, būšot
條件式
būtu

斯拉夫語族

古教會斯拉夫語烏克蘭語俄語波蘭語波士尼亞語/克羅地亞語/塞爾維亞語保加利亞語
不定式
byti
buty
быть, byt'
być
biti
да бъда, da bədə
21世紀初時
esmĭ
esi
estĭ
esmŭ
este
sǫtŭ
є, есьм je, jes'm
є, єси je, jesy
є, єсть je, jest'
є, єсмо je, jesmo
є, єсте je, jeste
є, суть je, sut'
есмь, esm' (arch.)
еси, esi (arch.)
есть, est'
есмы, esmy (arch.)
есте, este (arch.)
суть, sut' (arch.)
jestem, -m
jesteś, -ś
jest
jesteśmy, -śmy
jesteście, -ście
jesam, sam
jesi, si
jest, je
jesmo, smo
jeste, ste
jesu, su
съм, səm
си, si
е, e
сме, sme
сте, ste
са, sə
未完成時


běaše


běaxǫ
by(wa)?ł[ea]m
by(wa)?ł[ea]ś
by(wa)?ła?
by(wa)?(li|ły)śmy
by(wa)?(li|ły)ście
by(wa)?(li|ły)
bijah, b(j)eh
bijaše, b(j)eše
bijaše, b(j)eše
bijasmo, b(j)esmo
bijaste, b(j)este
bijahu, b(j)ehu
бях, byah
беше, beshe
беше, beshe
бяхме, byahme
бяхте, byachte
бяха, byahə
未完成不定過去時
běxŭ


běxomŭ
*běste
běšę
бях, byah
бе, be
беше, be
бяхме, byahme
бяхте, byachte
бяха, byahə
將來時
bǫdǫ
bǫdeši
bǫdetŭ
bǫdemŭ
bǫdete
bǫdǫtŭ
буду, budu
будеш, budeš
буде, bude
будемо, budemo
будете, budete
будуть, budut′
буду, budu
будешь, budeš'
будет, budet
будем, budem
будете, budete
будут, budut
będę
będziesz
będzie
będziemy
będziecie
będą
budem
budeš
bude
budemo
budete
budu
ще бъда, shte bədə
ще бъдеш, shte bədesh
ще бъде, shte bəde
ще бъдем, shte bədem
ще бъдете, shte bədete
ще бъдат, shte bədət
祈使語氣

bǫdi
bǫdi
bǫděmŭ
bǫděte
bǫdǫ

бувай/будь, buvaj/bud′
(нехай буде, nexaj bude)
буваймо/будьмо, buvajmo/bud′mo
бувайте/будьте, buvajte/bud′te
(нехай будуть, nexaj budut')

будь, bud’

будем, budem
будьте, bud’te

bywaj/bądź

bywajmy/bądźmy
bywajcie/bądźcie

budi
(neka bude)
budimo
budite
(neka budu)

бъди, bədi


бъдете, bədete
完成不定過去時
byxŭ
by(stŭ)
by(stŭ)
byxomŭ
byste
byšę
bih
bi
bi
bismo
biste
biše
бих, bih
би, bi
би, bi
бихме, bihme
бихте, bihte
биха, bihə
21世紀初分詞
sy m.
sǫšti f.
sy n.
буваючий, buvajučyj m.
буваюча, buvajuča f.
буваюче, buvajuče n.
будущий, budušči m.
будущая, buduščaja f.
будущее, buduščeje n.
będący m.
będąca f.
będące n.
budući m.
buduća f.
buduće n.
結果分詞
bylŭ m.
byla f.
bylo n.
бил, bil
била, bila
било, bilo
過去主動分詞
byvŭ m.
byvŭši f.
byvŭ n.
бывший, byvšij m.(‘former’ adj.)
бывшая, byvšaja f.
бывшее, byvšee n.

羅曼語族

  • 更多資料:羅曼系詞
除了拉丁語,古老的義大利語言非常少有被證實的,但是我們有奧斯坎語 set (they are), fiiet (they become), fufans (they have been) 和 fust(he will be),和翁布里亞語 sent (they are)。本節將解說拉丁語,和從它演化來的羅曼語言。
在西班牙語、加泰羅尼亞語加里西亞-葡萄牙語和在更小範圍內的義大利語中,有兩個平行範例,一方面是 ser/èsser/essere 來自拉丁語 esse“to be”,另一方面是 estar/stare 來自拉丁語 stare“to stand”。
為了簡單,本表只列出21世紀初時的完整變位,和某些其他時態的第一人稱單數形式。
拉丁語古法語古法語法語西班牙語西班牙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葡萄牙語 加泰羅尼亞語
不定式
esse
stāre
estre
être
ester
ser
estar
essere
stare
ser
estar
ser, ésser
estar
21世紀初時直陳語氣
sum
es
est
sumus
estis
sunt
stō
stās
stat
stāmus
stātis
stant
suis
es
est
sommes
estes
sont
suis
es
est
sommes
êtes
sont
este
estes
este
estons
estez
estent
soy
eres
es
somos
sois
son
estoy
estás
está
estamos
estáis
están
sono
sei
è
siamo
siete
sono
sto
stai
sta
stiamo
state
stanno
sou
és
é
somos
sois
são
estou
estás
está
estamos
estais
estão
sóc
ets
és
som
sou
són
estic
estàs
està
estem
esteu
estan
21世紀初時虛擬語氣
sim
stem
sois
sois
este
sea
esté
sia
stia
seja
esteja
sigui
estigui
過去時
fuī
stetī
fus
fus, ai été
estai
fui
estuve
fui
stetti
fui
estive
fui
(unused)
estiguí
(unused)
未完成時
eram
stābam
ier
étais
estais
era
estaba
ero
stavo
era
estava
era
estava
將來時
erō
stābō
serai
serai
esterai
seré
estaré
sarò
starò
serei
estarei
seré
estaré
過去分詞
stātum
été
esté
sido
estado
stato
stato
sido
estado
estat / sigut
(dialect)
estat
在一些現代羅曼語言中,完成時同英語一樣是用分詞形成的複合時態,但是古拉丁語完成時倖存在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中共用的過去時,並作為法語、義大利語和加泰羅尼亞語中書面“過去歷史時”。
有用從 stare(或更特殊化的它的動名詞(supine), statum)派生出的過去分詞替代從 esse 派生出來的主系詞的趨勢。例如,法語分詞 été 來自statum

日耳曼語族

主條目:日耳曼動詞
古諾爾斯語冰島語丹麥語古瑞典語瑞典語古英語英語英語德語荷蘭語
不定式
vera
vera
være
vara
vara
wesan
bēon
be
sein
zijn / wezen
wisan
直陳完成式
em
ert (est)
er (es)
erum
eruð
eru
er
ert
er
erum
eruð
eru
er
er
er
er
er
er
æm/ær
æst
ær
ærum
ærin
æru
är
är
är
är (äro)
är (ären)
är (äro)
eom
eart
is
sint
sint
sint
bēo
bist
biþ
bēoþ
bēoþ
bēoþ
am
(art)
is
are
are
are
bin
bist
ist
sind
seid
sind
ben
bent/zijt
is
zijn
zijn/zijt
zijn
im
is
ist
sijum
sijuþ
sind
虛擬21世紀初式
sjá
sér

sém
séð

sért

séum
séuð
séu

være (rare)

sē(i)/vari
sēi(n)/vari(n)

vare (rare)
sīe
sīe
sīe
sīen
sīen
sīen
bēo
bēo
bēo
bēon
bēon
bēon

be
sei
sei(e)st
sei
seien
sei(e)t
seien
zij
zij/zijt
zij
zijn
zijn/zijt
zijn
sijau
sijais
sijai
sijaima
sijaiþ
sijaina
直陳過去式
var
varst
var
várum
várið
váru
var
varst
var
vorum
voruð
voru
var
var
var
var
var
var
var
vast
var
vārum
vārin
vāru
var
var
var
var (voro)
var (voren)
var (voro)
wæs
wǽre
wæs
wǽron
wǽron
wǽron
was
were (wast)
was
were
were
were
war
warst
war
waren
wart
waren
was
was/waart
was
waren
waren/waart
waren
was
wast
was
wēsum
wēsuþ
wēsun
虛擬過去式
væra
værir
væri
værim
værið
væri
væri
værist
væri
værim
værið
væri
var
var
var
var
var
var

vāri
vāri(n)
vore
vore
vore
vore
vore (-en)
vore
wǽre
wǽre
wǽre
wǽren
wǽren
wǽren
were
(wert)
were
were
were
were
wäre
wärest
wäre
wären
wäret
wären
ware
ware/waart
ware
waren
waren/waart
waren
wēsjau
wēseis
wēsi
wēseima
wēseiþ
wēseina
過去分詞
verit
verið
været
varin
varit
been
gewesen
geweest
古英語保持動詞 wesanbēon 遍及21世紀初時詞幹是分離的,儘管在我們找到的使用中對它們有一致區別的性質是不清楚的,如在西班牙語中那樣。但是在過去時,這兩個範例結合了起來。古英語對這個動詞沒有分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