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道人)

道士(宗教人員)

道人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道士是中國道教神職人員。《太霄琅書經》稱:“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其中男性的道士稱為“乾道”,也稱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陽方士黃冠先生希夷等,尊稱為道長。女性曰“坤道”,別稱女冠

他們依教奉行,履行入教的禮儀,接受各種戒律,過那種被世俗之人視為清苦寂寞而實際上高標清逸的宗教生活。道士作為博大精深道教文化的主要傳播者形象代言人,又要以一些帶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吸引教眾,布道傳教,為其宗教盡職盡力,同時圓滿自己的修行。道士比之佛教僧侶更多了一分瀟灑的氣質。從而在日常社會生活中,也是極為引人注目的角色。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發展,內部概況,道號,派別,類別,位階,服飾,職務,信仰,外丹修煉,內丹修煉,

簡介

教以“”為最高信仰,道士乃信奉道教教義並修習道術的教徒的通稱。《太霄琅書經》謂:“人行大道,號為道士。”道士之稱始於漢,當時時指稱的範圍較廣,除“正一盟威道”、“太平道”教派的信徒之外,方士、術士及一些道家也可以稱為道士。北魏寇謙之改革天師道,規定道徒可在家立壇,朝夕禮拜,不必出家修行。金元之際,全真道等大興,制定了道士不蓄妻、不茹葷,必須出家住叢林。遂形成出家的全真派道士和在家的正一派道士兩足鼎立。道士一般是師徒相傳。道教認為若不受師,道則不降;而傳道度人,須擇出身名門、資性淳良之人。欲入道為道士、女冠者,須齎經戒、符籙在受道院造壇及對齋堂、靜室緣法。弟子受經籙須齎金銀玉帛等信物。入道後,唯道為務,持齋禮拜,奉戒誦經,燒香燃燈,不雜塵務。“道士”之稱始於漢代。
山中宰相—名道士陶弘景山中宰相—名道士陶弘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士之稱甚至與對佛教僧侶的稱謂相混。直到隋唐時期,道士及相應的稱謂如道人、羽士、羽客、羽人、黃冠等,才逐漸成為道教神職人員的專稱。隨著女性入道的增多,也有了女冠等稱謂。一般情況下,敬稱都為道長。《家語》曰:“不食者,不死而神。”《說文解字》:“仙:長生仙去。從人從山。”《釋名》“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葛洪著有《抱朴子》一書,認為山林是道者避隱合藥之處,強調說:“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為道者必入山林,誠欲遠彼腥膻,而即此清淨也。”(《抱朴子內篇·卷十,明本》)又說:“是以古之道士,合作神藥,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為此也。”(《抱朴子內篇·卷四·金丹》)他認為歸隱山林是一件很莊重,很神秘的事情,“名山為合藥之所”,是他選擇煉丹地的主要外部條件。他認為宗教是神聖的作業,還“宜入名山”,遠離俗人。為道之士“莫不飄渺絕跡幽隱山林。”
蜀漢丞相—名道士孔明蜀漢丞相—名道士孔明
在道教典籍中,男道士也稱為乾道,女道士則相應地稱為坤道。黃冠專指男道士時,女道士則稱為女冠。道士之間互稱道友、道兄等,對女道士也同樣適用,居士、信士亦可以如此稱呼他們。在道門中有些道士享有特殊的尊稱,譬如張道陵、寇謙之以及後世龍虎山天師道的歷代掌門人,都享有“天師”之稱。道士中那些出類拔萃、德高望重、學識淵博者,又常常被教內教外尊稱為真人、先生、高士等等。這些尊稱,有些又是由朝廷封贈的,也算是難得的殊榮。在道門中,有時又按道士實際的修行水準而給予相應的尊號,如(唐六典·祠部)所記:“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日法師,其二日威儀師,其三曰律師,其德高思精謂之鍊師。”(三洞修道儀)中將道士分為洞神部道士、高玄部道士、升玄部道士等9種,將女道士分為正一盟威女官、洞神女官、高玄女官等8種,也是對道士的等級劃分。熟悉玄文經書和宗教儀范,舉行宗教儀式時,在法堂上居中高座,道法高深者,稱為高功。主持宮觀事務的道士,因擔任的職務而有相應的稱謂,如方丈住持高功監院執事以及所謂“三都五主十八頭”等。又全真教興起之後,規定道士不能結婚,必須出家住宮觀,只有正一教那些有妻室而不住宮觀的道士被稱為火居道士,或徑曰火居。而為了尋真問道而雲遊在外的道士,稱為遊方道士。
《太霄琅書經》云:“人行大道,號曰道士。士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曰道士。”這就是說,道士之所以被稱名為“道士”,是因為他們的行住坐臥,舉念運心,即生活中的一切思想言行,惟道是修,惟德是務,惟行道業,亦即將信“道”、修“道”、行“道”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這一點至關重要,道士們的生活內容及其特點即是由此而決定的。道士又稱道人。《老子想爾注》有“道人所以得仙壽者,不行屍行”,《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有“道人賢者奉敬教戒”等語;南宋道士白玉蟾也自稱“瓊山道人”。但在佛教初入中國時,道人也用來稱呼僧人。《南齊書·顧歡傳》有“道士與道人戰儒墨,道人與道士獄是非”的記載,此道人即僧人。此外,還有稱道士為羽衣、羽客、羽人、羽士(羽,含飛升之意,指道士喜言飛升成仙)以及黃冠(以乾道戴黃冠,因為道士衣冠皆傳承人文始祖軒轅黃帝之衣冠,故名)等。女道士則稱女冠或坤道。
法國道協會長與中國道長法國道協會長與中國道長
《三洞奉道科誡》分道士為六種境界:“一、天真道士,二、神仙道士,三、山居道士,四、出家道士,五、在家道士,六、祭酒道士。”道士學識淵博、修養極高的被尊為先生、真人。此尊號除由道士推戴外,南朝及唐、宋、元諸代,多由帝王賜於生前,或謚於死後。封贈之風,明代猶盛。憲宗時,真人高士充滿都下,真人之號遂濫。
外國坤道外國坤道
天師亦為道士之高級稱謂。元代以後成為張道陵及其嗣位子孫之專屬,之前則是對高道的尊稱,且不世襲,如北朝寇謙之,南朝陸修靜等。

歷史發展

道士作為一種宗教角色,是隨著道教的產生而出現的。沒有道教之前稱之為方士;從道教發展的歷史景觀,便不會看清道士的宗教面目。所以,我們先簡要地介紹一下道教產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概況,以及道土是如何隨著這一過程而誕生和他們的宗教信仰的特點。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宗教,初步形成於上古軒轅黃帝(前2717—前2599年)時期,正式建立於東漢末年祖天師張陵(34年—156年)立教,以黃帝為始祖老子為道祖張陵為教祖道歷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了。
古聖先賢古聖先賢
伏羲八卦伏羲八卦
“道教”這個詞在中國古籍中出現的很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們都將自己所講的思想學說稱之為“道”,如關於治理天下的叫“治國之道”,關於個人道德修養的叫“修身之道”。如果用這些學說主張去教育別人,便叫做“道教”,如《墨子》一書中就有“先王之道教”、“儒者以為道教”的說法。但是,這裡的“道教”與後來的作為宗教名稱的“道教”關係密切。作為宗教名稱的道教,首見於《老子想爾注》,《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誌。它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且對近代世界也有著不可小窺的影響性。
許地山在考察道教產生過程後指出:“道與方術預備了道教的實行方面,老莊哲學預備了道教的思想根鵬。到三張三葛出世,道教便建立成為具體的宗教。”明確地指出了道教產生與原始巫之風、神仙方術、道家哲學的密切關係。事實上,道教的創立與(chèn 襯)緯神學、黃老思想也有密切的關係。總之,道教和道士的誕生是多種文化因素和社會因素及相應的社會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極為複雜的結果。上古時期,人們對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先甚為崇敬,視為神靈,對它們進行祭祀和祈禱,形成了原始宗教和巫術。巫就是在這種鬼神信仰的氛圍中產生的專門從事交通鬼神、傳達神意而為民祈福禳災的宗教職業者,在遠古部落社會,政祭本是合一,國家大事便先由大巫事先卜筮以向天帝請求解疑答惑。(大巫是擔任上帝與下帝之間媒介任務的人,掌國家祭祀。在上古乃至商代,巫都是一個崇高的職業。軒轅黃帝出戰之時,都要請巫鹹作筮。國家政事大小,都要徵得他們的同意。如果他們不同意,即使其它統治者同意了,事情還是不行。典型的神權統治時期。)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巫在政治生活、民眾生活中仍起著相當關鍵的作用。上古時期原始宗教和民間巫術中的鬼神信仰思想以及相應的一系列儀式,比如上古祭祀中的“”、“”(jiào 叫)儀式,以及天神地祗人鬼等觀念等,後來基本上都為道教、道士所完整的吸收、繼承。後世道教神靈系統的建構和道教法事活動中對齋醮、符篆和其它祈禳術,以及道士的修煉方術等,都從巫史文化鬼神信仰民俗傳統方技術數,以及黃老之學易學、諸子中的儒家墨家道家岐黃陰陽神仙等學說中接受了許多現成的東西,以致人們可以從道士身上看到一些上古巫覡的遺風流韻。因此,道教的創立產生與上古時期的各種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的學術流派有著十分密切的文化親緣關係。
道士張良道士張良
高道鬼谷子高道鬼谷子
張天師張天師
神仙觀念的起源亦甚為久遠,洪荒時代有之,直至戰國時期,已廣為流布,深入人心,不死、升天成為當時帝王與貴族仰幕和追求的共同目標。所謂神仙方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鼓吹和傳授長生成仙之術的術士。這些方士千萬百計地搜求和行使奇方異術,來滿足一些人長生不死的願望,以便得寵於貴族,諸侯,帝王們。秦始皇和漢武帝就十分寵信神仙方術,網羅了不少方士在身邊;來幫助他們實現長生成仙的夢想;方士們所行使的方術很多,諸如煉丹採藥、服食養生、祭祀鬼神、祈禳禁咒以及祠灶、谷道、侯神、望氣、導引、燒煉、卻老方、按摩方等,無所不用其極,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煉丹採藥。由於這些神仙方術還非常零散,不成系氣候,為了更加擴大其影響,一些方士便利用戰國時齊人鄒衍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他們的方術,形成了所謂方仙道,而這些方士便被稱為神仙家。方仙道對道教的創立產生了最為有力的影響,方士們的神仙信仰和求仙之術逐漸被道士們所取其精華的吸收。所以,道士們所奉行的修煉方術實際上就是由神仙方術影響變異,而道士則是方士的複雜版本的最終進化。在漢代,方士之稱與道士之稱通用,這固然表明一種混淆,但也更表明道教、道士與神仙方術、神仙家之間的非常密切的吸收同化的關係。
明朝開國重臣—劉伯溫明朝開國重臣—劉伯溫
在道教的形成過程中,漢代黃老道也起了極大的作用。黃老學說本是起源於戰國時期稷下道家學者的一種思想學說,其特點是主張清靜無為,
著名書法大家——羨門子(顏真卿)著名書法大家——羨門子(顏真卿)
民族英雄——浮休道人(文天祥)民族英雄——浮休道人(文天祥)
尊軒轅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漢初文、景時期以黃老清靜無為之術治天下;一時黃老思想盛行,學者蜂起,其中亦包括許多神仙方士。由於黃老思想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神秘主義的色彩,而這些治黃老之學的神仙方士們又以神仙思想和陰陽五行學說解釋黃老學說,便使得黃老之學與神仙方術、方仙道合流,逐漸形成了以敬奉老子為神明的黃老道,並成為道教的前身。
除此而外,儒家、墨家以及佛家的思想也受到了道教相當大的影響。道教在創始過程中對儒家思想亦作了一些吸收,儒教吸收了經漢代道家以圖讖觀點和陰陽五行學說改造過了的儒家經學思想,如在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老子想爾注》中便有強調忠孝仁義、講求陰陽災異的內容。另外,墨家天志明鬼和民眾之道的主張也為道教的創立開闢了以神道設教的蹊徑,而墨家的尚俠精神也融入了那些創設道教的先驅及一些高道的心理結構之中,而且在時代的變遷中,在戒律禮儀方面也受到了道教的影響,成立都有所幫助。

內部概況

稱謂
道士之名源於戰國、秦漢時的方士,即有方術之士。道教創立之後,道士則專指從道修行的道教神職教徒。隋唐前後道士,習慣上男稱道士、黃冠;女稱女冠、女真。較晚至今,則分別稱男、女道士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時代奉道之士增多,對在家修持的人,稱為“火居道士”,以區別出家道士。在歷史上,隨著各朝代文化的影響,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詣,以及擔任的教職,配以相關的稱謂,擇要簡述如下:天師:指張道陵天師或其嗣號之後裔。但後世也有個別道士稱“天師”,如寇謙之(北魏),陸修靜(劉宋),隋代焦子順等。
陸修靜陸修靜
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范的道士,叫法師。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
鍊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曰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亦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後世道士多取以自號。
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諡號、賜號。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眾。
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亦可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佛教的方丈最初也是起源於道教這一稱謂。
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龍門派祖庭龍門洞一代中興監院閻崇德道長龍門派祖庭龍門洞一代中興監院閻崇德道長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斗,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
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道士(道人)
道士:也稱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黃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稱,女道士也可稱坤道;男道士也稱乾道,相對女道士稱;黃冠專指男性道士時,女道士稱女冠
道士的敬稱道爺是男女通用的,而沒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間,則稱道長、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這樣稱呼他們。尊稱學問精深、修煉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稱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頒賜。道士們自己按修行也有尊號。

道號

指道士的尊號。據個人興趣有自己取。一般的道號都是“某某子”或者“某某道人”、“某某山人”、“某某散人”、“某某先生”等等居多,比如純陽子(呂洞賓)、鬼谷子(王禪老祖)、三豐子(張三豐)、紫陽山人(張伯端)、水鏡先生(司馬徽)、玄真道人(宋濂)、臥龍先生(諸葛亮)等等,大多都帶有本教派思想理念的色彩。當然也有很多信眾居士用道號的,比如鐵冠道人(蘇軾)、觀弈道人(紀曉嵐)等等,不帶“”也可以,但原則上沒有男女差異。神仙聖號上,一般男稱“天尊”,女稱“元君”。另外,男性道教出家人叫“乾道”,女性的叫“坤道”;一般不稱“男道士”或“女道士”,因為“士”一般專指男性。稱呼女道長為“坤道”,道士尊稱為“道長”、“高道”或”高道大德“。

派別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區別,不出家的又稱居士。金元以前,都是不出家的道士,沒有必須出家的道
士。金代全真教等創立後,制定了出家制度。道士分全真正一兩大派。
清朝白雲觀王常月方丈清朝白雲觀王常月方丈
全真派道士為出家道士,不結婚,素食,住在道觀里。男為乾道,女為坤道,皆蓄長發,攏發於頭頂挽成髻,可戴冠,乾道蓄鬍須。
正一派道士可以結婚,吃葷。大部分為不出家的道士,也稱火居道士,少部分為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宮觀里活動,也有一部分沒有宮觀,為散居道士。沒有宮觀的散居道士,一般情況是平時穿俗裝,住在家中。正一道士多為男性,不蓄長發和鬍鬚,髮式同俗人相同。他們不穿道裝時,看不出是道士。全真派和正一派在教法科儀上有許多不同。比如全真派修煉內丹,正一派道士經懺中用符咒。在科儀、所做法事的側重點和所敬祖師上更差異。比如一個明顯差異是,正一派弟子須經過授籙才成為有資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則需傳戒。授籙、傳均有嚴格規定,儀式非常隆重。

類別

比較權威的《太霄琅書經》講道士一詞又作了進一步的解釋,書中說:“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這句話的意思是身體和心靈都順應自然演化的道理,只按照大道運行的方式運行,按照順應大道的方式作事,所以我們稱這種人作道士。這句話說明了不順應道的必然不是道士,這個道並非抽象的道,而是以道教修行方式作為方向的道。(字在此指天庭中的藏書房)
當然道教徒還有其他別稱,比如男女通用的羽士,羽客。又比如女性道教徒專用的坤道女冠。男性道教徒專用的黃冠,乾道。
以上這些都是道教徒必須知道的稱呼,是道教徒必須學習的經典與規誡。
據《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一,引《出家因緣經》:
“道士,凡有七階。天尊言:一者天真,謂體合自然,內外純靜。
二者神仙,謂變化不測,超離凡界。
三者幽逸,謂含光藏輝,不拘世累。
四者山居,謂幽潛學道,仁智自安。
五者出家,謂舍諸有愛,脫落囂塵。六者在家,謂和光同塵,抱道懷德。
一代高道龍門洞傳人田嗣舜老道長一代高道龍門洞傳人田嗣舜老道長
七者祭酒,謂屈己塵凡,救度危苦。”
又:“所以名道士者,謂行住坐臥,舉念運心,惟道是修,惟德是務。持齋禮拜,誦經燒香,奉戒修身,然燈懺悔,布施願念,講說大乘,教導眾生,發大道心,造諸功德,普為一切,後己先人,不雜塵勞,惟行道業。故得天上地下、六道四生,禮拜皈敬,最為尊勝,不朝天子,不揖諸侯,作人天福田,為三界依怙。”

位階

早期道教道士的位階是同軍事、行政組織結合在一起的,如張角的太平道設三十六方,方相當於將軍。張魯五斗米道,道士最高位階為師君,其次為治頭大祭酒或祭酒,最低為鬼卒。隨著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消失,這些位階制度也隨之變化。
五老冠,道士放焰口時所戴五老冠,道士放焰口時所戴
《給籙壇靖元科》規定,受戒道士分九階,稱九“品”。必須掌握規定的經籙、達到規定的修行才能授予品位。規定是:
第一品:必須熟悉《大洞真經》和《黃庭經》。
第二至三品:必須精通《三洞五雷經籙》。
第四至五品:必須精通《盟威經籙》。
第六至七品:必須精通《三五都功籙》。
第八至九品:必須勝任舉行科儀的直香和引班。
在天界的“職務”
從九品
太極宮選進士五雷院右判官並同乾雷霆都司事
正九品
太極宮選進士五雷院左判官並同乾雷霆都司事
從八品
太極典者右領兵執法真宰主同乾雷霆都司事
正八品
太極典者左領兵執法真宰主雷霆都司事
從七品
太極右宮掌仙官上清司籙簽書雷霆都司事
正七品
太極左宮掌仙官上清司命簽書雷霆都司事
從六品
太極右宮領籍仙官掌雷霆上令事
正六品
太極左宮領籍仙官掌雷霆上令事
從五品
太極右宮洞陽上宰拷較使知雷霆諸司府院事
正五品
太極左宮洞明上宰伏魔使知雷霆諸司府院事
從四品
太極宮右侍仙卿五雷副使同領雷霆諸司府院事
正四品
太極宮左侍仙卿五雷大使並領雷霆諸司府院事
從三品
太極真一仙卿神霄玉樞副奕使判南北諸司府院事
正三品
太極真一仙卿神霄玉樞游奕使判南北諸司府院事
從二品
太極神霄玉樞通真使同判南北雷霆諸司府院事
正二品
太極神霄玉樞通訪使同判南北雷霆諸司府院事
正、從一品
太極右仙翁九天金闕侍中神霄玉樞採訪使並判神霄玉府雷霆諸司事

服飾

道教服飾有樣式規定。道裝有大褂道袍(或稱得duǒ羅)、戒衣法衣花衣(或稱作班衣)。
全真法衣全真法衣
大褂、道袍為日常服,戒服在受戒時穿,法衣是做法或宗教大典時高工和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經師上殿時穿的繡花衣。
道士帽稱巾。全真之巾有唐巾、沖和巾、浩然巾逍遙巾紫陽巾、一字巾、綸巾、三教巾、九陽巾等九種。
正一之巾有純陽巾南華巾、莊子巾、荷葉巾、混元巾九梁巾諸葛巾、太陽巾、包巾(幅巾)等九種。
道人戴的冠子有黃冠、五嶽冠、蓮花冠、星冠、五老冠等。

職務

道教宮觀從傳法受戒可分為子孫廟、子孫叢林和十方叢林三種。子孫廟可收徒弟,觀主實行師徒世襲制,不接受遊方道士。子孫叢林又稱子孫常住,它介於十方叢林和子孫廟之間,大多是子孫廟興旺以後,懸掛鐘板,留單接眾,並給留居觀內的十方道友安排一定職務,共同管理道觀事務。子孫叢林也可以傳戒,但傳戒後就要按叢林規制不得招收徒弟,所以子孫叢林實為子孫廟的升格。十方叢林也稱十方常住,接受遊方道士掛單居住,有傳戒特權而不得私收徒弟。在十方叢林中,常住道士都有細緻的分工。最高負責人是方丈,或稱住持,即觀主。監院是居第二位的全面負責人。方丈、監院以下有客、寮、庫、帳、經、典、堂、號等八大執事,分頭負責八個方面的事務。
武當派鐘雲龍道長武當派鐘雲龍道長
客即客堂,負責人稱知客,負責接待賓客,並協助監院總理事務。寮即寮房,負責人稱巡照,負責勞動事務。庫即庫房,負責人稱庫頭,負責庫房。帳即帳房,負責人稱帳房,負責財務。經即經堂,負責人稱高功,負責誦經。典既是典造(或稱點座),負責人稱典造,負責一伙食。堂即十方堂(或稱雲水堂),負責人稱堂主,負責安置遊方道士。號即號房,負責人稱迎賓,負責先行迎接和初步了解遊方道士。
此外還有“三都五主十八頭”。三都為名譽職務。五主和十八頭各司一職,地位低於八大執事。
各大叢林在分工列職方面也不盡相同。

信仰

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道士指甘心皈依於道教,並且一生都捨去一切追求道的人。但是,正如前面所言,道教在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受特定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因素的影響制約,在宗教化的過程中實際上被異化了,神仙成了道、老子的代言人,因此神仙信仰(追求成為不老不死的人類)便成為道教徒最為直接、最原始的追逐對象。崇敬神仙即為崇道,反之亦然。可以說,道士生活中的一切都與道教的這一神仙崇拜的特點密切相關。他們因信仰神仙而皈依道門,而修道的目的則是為了跳脫輪迴成為不老不死的神仙(與釋教的成佛相接近,前者重今生成就,後者重靈魂成就。)這個難度可想而知,加之歷史演變,執政者的政策,道教內部教派開始分裂不同,各派道士所崇拜、敬奉的神仙便有所側重,比如丹鼎派道士重修煉故較為崇信仙,符篆派道士則重祈禳故較為崇信神,但不管如何,所信奉的都不外是神仙。
高標清逸的道長撫琴高標清逸的道長撫琴
因此,鑒於神仙崇拜在道士的宗教信仰中具有根本的意義,故道教又常被稱為神仙道教或仙道,注重生者,今生成就,而道士也常被稱為羽人、羽土、羽客等。道士在生活上經濟上都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視拋家棄子而出家為罪過,是逃避責任。以慈、儉、讓三字為指導,品行端正,致虛守靜,不易被物慾所迷惑,修心養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為人謙虛溫和但不軟弱,抱元守一頭腦靈活,大多道士學習武術兼修醫術,度己度人,每天研習《玄門早晚課》、《道德經》、《莊經》等道教典籍,文學素養及個人涵養都是相當出色。我承認道門中人確實有些心術不正、拜金之徒,但世間此類鼠輩亦不在少數,指責別人之前先看看自己,不要抬起手抽自己嘴巴。道心可御人心,人心可化道心,道心至虛,人心至實,道心至公,人心至私,人心有假而多變,道心至真而唯一。
道教題材(影視作品)道教題材(影視作品)
道士的宗教信仰既然在於神仙,那么他們所信仰的神仙究竟是怎么來的?又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由於道教系多神崇拜性質的宗教,這便決定了道士們信奉的神仙極其眾多,作為至高天尊的三清尊神(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以及三天君和五老君等尊神,到包括四御(玉皇大帝天皇大帝北極大帝后土皇地祗)、三官(天官、地官、水官)、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河嶽山川諸大神,以及靈官(十天靈官、九地靈官、水府靈官、五百靈官等,皆系高功法師作道場時供9區使的小神,同時又司巡察世界,濟世護法)、太歲功曹、城隍土地之屬、瘟疫諸神、人鬼之神(包括各姓祖先、歷代聖哲賢才、忠孝義烈之士等)、人體四時五行諸神,還有諸仙真,統統在信奉之列,由此而構成了道教所特有的名目繁多而龐雜不一的神仙系統。所謂神仙,便是對這一系統中眾多信奉對象的統稱。然而,如果細緻區分,神與仙又有所不同。神一般指那些天地未分之時的先天真聖,如三清、四御、南辰北斗諸星君等,仙則指天地開闢以後得道成仙的仙真以及地方神靈。神,由於是先天而存在的,並且有玉帝的封誥,所以能在神仙世界裡擔任或大或小的官職,故而也能得到道土們的祭祀;而仙由於是後天得道(或修煉而成,或經神仙點化而成)而成仙的,僅能長生不死,享有高度自治權,在神仙世界中不問世事,專逍遙自在,所以一般不為道士們所祭祀。
道士(道人)
道士們所崇信的神仙的來源,概而言之,一是直接對傳統文化繼承而來的,二是(有部分是)民族共同推舉出來的,而這二者又常常是相輔相成的。所謂繼承,就是將上古時期的各種神靈和神話傳說中的一些人物統統承繼過來,重新給個名號(比如盤古是元始天尊),成為道教諸神。比如在自然中產生的雨神、土地神、岳神、雷公、水神和日月星辰諸神等天地神祗,以及神話傳說中的盤古女媧三皇五帝大禹九天玄女西王母東王公等人物,便都被道教吸收,或原封不動,或略微包裝,成為道教神仙系統中的成員。所謂推舉,這和中華民族的主流意識儒家的觀念“聰明正直,死後為神有關將歷史上的一些古聖先賢(對人類歷史做過巨大貢獻或者道德品質極為高尚的這一類人),也包括帝王將相、文化名流或技藝能手,如周文王、周武王、老聃、扁鵲、魯班等,以及道教中的著名人物和古代仙人,如張天師、左慈、葛玄、陸修靜、呂洞賓、陳摶、王重陽、丘處機、諸葛亮、劉伯溫張三豐鬼谷子、鄧禹、水鏡先生、徐庶、苗訓、徐茂公文天祥、杜甫、李白王羲之、蘇軾、宋濂、孫思邈、吳道子、魏徵、徐渭黃公望、列子、袁天罡、任法融、陶淵明等等著名道士及赤松子、容成子、彭祖、廣成子等的仙人,道教還有許多著名的居士信眾如紀曉嵐、王通、顏真卿、唐伯虎、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李賀、張旭、張若虛、李清照等等,且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道教為歷史做出過巨大貢獻。其中有將一些為聖賢升華為神仙。繼承來的多為先天之神或既有之神,而封神的則多為後天之仙真或仙化之人。
鍊氣打坐的道長鍊氣打坐的道長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道教的發展,而道教神仙譜系的建構也在此時初具規模。北魏高道寇謙之除了主尊太上老君外,還提出了三十六天宮均有宮主(神仙)的譜系,已相當可觀。南朝名道陶弘景在神仙譜系的建構上,所費心力最大,所產生的影響也最大。他在《真靈位業圖》中,將神仙世界劃分為7個層次,每一層都有一位主神仙居於中位,其餘諸神仙分列於左、右位或特意留置的散仙、女仙之位,使得在當時能搜羅到的近700名各類神仙秩序井然地各就各位,組成一個既龐大而又整飭的神仙陣容。如第一層,元始天尊居中位,左右分列著五靈七明混生高上道君、東明高上虛皇道君、紫虛高上元皇道君、洞虛三元太明上皇道君等。又如第三層,太極金闕帝君居中位,左右排列著黃帝、堯、舜、禹、孔子、尹喜、莊子、安期生、葛玄等由歷史賢聖演變而成的仙人。像陶弘景這樣精心整理出一個道教神仙譜系,在道教史上還是首見,但他所列示的這一譜系並非是神仙譜系的最終形態。
事實上,道教的神仙世界素來是開放性的。道教教義向人們許諾,任何人只要修煉得道即可躋身仙界位列仙班。也只有這樣,才能吸引道士,使他們樹立起修道理想,並堅信只要精誠修煉,即可實現理想目標,羽化成仙,從而依其階次而升入相應層次的天界。所以,道教神仙譜系在陶弘景之後仍不斷擴充,不過發展到宋代,道教神仙譜系便定型為10層結構,定編的主神也不再變動,顯示著道教神仙譜系的建構已基本完成。其結構特點是這樣的:最高層是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第二層是四御;第三層是日月五星諸神;第四層為四方之神,即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第五層為歷代傳經諸名法師,如玄中大法師、靈寶三師、三天大法師等;第六層是雷公、電母、龍王、風伯、雨師等;第七層是五嶽神、諸山神以及各洞天福地仙官;第八層是北陰(fēng 封)都大帝、水府扶桑大帝及所屬諸神;第九層是各種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仙吏等;第十層為城隍、土地、社神及鬥神、財神、灶神等。
道士(道人)
可以看出,道教神仙譜系本身是一個高度自由開放的系統,世間萬事萬物幾乎都可以在勤修的條件下化作神仙,並在神仙譜系中獲得一席之位。更重要的是,有了這一龐大而又開放的神仙譜系,可以在兩方面對道士產生積極的影響。首先,可以強化道士們的宗教信仰及其感情,使他們虔誠地匍伏在神仙的腳下,過敬畏不已而尊崇不止的宗教生活;這種生話帶有神秘感,在神聖的體驗中又滲入了恐懼和敬畏的成分。因為有這樣一個龐大而又分工明細的神仙隊伍的存在,所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神仙在暗中監控著,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因言行失慎而獲罪受罰,輕則減去修道之功和陽壽,重則接受懲罰。其次,又能激勵道士們的修道信心,使他們時時銘記著自己的修道目標,窺視著神仙世界的門戶,渴望著有朝一日的仙化,從而位列仙班,逍遙自在。

外丹修煉

在神仙信仰的支配下,道士們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告別俗世,投身道門,自願地接受宮觀內種種規矩的約束,踏上了“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修道”之路。道士們根據他們所接受的道教教義,相信那至高無上而又永恆存在的“道”,可以通過自己刻苦的修煉而獲得。修道者一旦與這個“道”合為一體、融洽無間,便可以達到徹悟真諦、物我兩忘長生不死、自由自在的境界。而當這個“道”被“神仙”具象化或置換之後,“修道成仙”便成了道士們共同的神聖選擇,成了他們修煉生活的主要目的。所以,道士們的修道生活,就是在“成仙”這一價值層面上展開來的。為了“得道”而“成仙”,他們採取了種種自以為行之有效的手段,道士們的一系列修煉方術就是由此而衍生出來的。採取種種方術來修煉,是道士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項最為重要的生活內容,他們“成仙”的希望便全部寄托在這種修煉上。所以,要了解古代道士的生活特點,就必須了解他們的修煉生活情形。
練武道士練武道士
道士的外丹修煉服食丹藥以求長生,曾是道士們的一種主要的修煉方術,因此亦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無數道士作出了非常執著甚至極其痴迷的努力,前仆後繼,遍作嘗試,確乎帶有幾分悲壯而復悲哀的意味。在戰國時期,燕國和齊國一帶的方士們出於原始的神仙信仰,即開始探求服食仙藥而成仙的途徑。這種出於原始宗教幻念式的選擇;曾經促使一些人冒險尋覓仙藥,而其中又以那些貴為君王的人最為執迷,因為他們的長生夢與權力夢是統一的。像齊宣王燕昭王以及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遣人多方尋覓仙藥。自然,仙丹妙藥難以找到,成仙之夢也就無從實現。為此,秦始皇發怒坑殺了不少方士。但是,這並沒有阻斷信仰者的冒險與嘗試。現成的仙丹既不可得,那就靠自己炮製煉就,於是秦漢時期試鍊金丹的方術便出現了。方士李少君曾勸漢武帝“祠灶”,稱用丹砂和其它藥劑作原料即可煉出黃金,鑄成飲食器皿,用之即可使人長壽。(參見司馬遷史記·封禪書》其根據為:仙人食金飲珠,壽與天地相齊;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這種將人之生命與金丹之不朽統一起來的思路,與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說、天人合一說以及原始巫術的類比思維都有深切的聯繫。既然服食金丹(或者用某種金屬器皿)便有成仙永壽的希望,那么追求者便漸漸多了起來。
崇拜神仙是道教最基本的宗教特徵,長生不老、羽化成仙是道士皈依道門的主要目的,而古代神仙方術中的合鍊金丹仙藥,其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實現長生不死的夢想,加之道教、道士的誕生本來就與先秦以來的神仙方術、方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秦漢方士服食金丹之術便直接被道士們所繼承,並被作為一種主要的修煉方法。
徐福東渡與神武傳說徐福東渡與神武傳說
當然,服食金丹仙藥作為道士們的一種修煉方術,有一個發展過程。並非是從道教一創立,道士們便選擇了服食丹藥作為修煉手段。東漢末期,道教初創,其時的道士們雖然已經開始吸收先秦以來的神仙信仰和方術實踐,但這時道教的宗教義理學說的核心是救治危世而致太平,道士們修道、傳道的重點放在實現這一理想上,所以煉丹服食在他們的生活中基本不占什麼位置。魏晉以來,道教的發展進入了神仙道教的階段,其教義學說的重點逐步移向了成仙不死,道士們的修道目的亦隨之而定位於長生成仙這一點上。魏晉時期,以葛洪為代表的道派,重視服食金丹之法,認為這是修道學仙的第一要術。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系統地總結了修道成仙的各種方術,並且極力向人們灌輸神仙存在、神仙可學的道理和方法。經過葛洪的大力提倡,金丹服食就成為道士們的重要修煉方術,並且迅速地發展起來。
人們普遍地將道士服食金丹的修煉方術稱為“外丹術”,與此相對應,道教中主要採用服食丹藥為修道手段的道派,便被稱為“外丹派”。所謂“外丹”,相對於“內丹”而言,簡言之就是運用器具燒煉出來的藥物。道士們認為,服用了這種藥物便可以長生不死,羽化成仙。信仰外丹術的道士的修煉生涯,主要就是從事煉丹,不斷地探索煉取丹藥的方法。
梁興揚道長梁興揚道長
作為一種修煉派別,外丹派在魏晉時期層口已形成。東漢魏伯陽在《周易參同契》中,已經著力據《周易》陰陽之道,又吸收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煉丹之事,堪稱是歷史上最早的外丹經。其中對煉丹的諸種藥料、燒煉火候、服丹功效等都有相當細緻的說明。他用五言詩的形式,帶著美好的幻覺,來形容服食丹藥的奇效:
臣勝尚延年,還丹可入口。
金性不敗朽,故物為萬寶。
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
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
熏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
鬢髮白變黑,更生易牙齒。
老翁復丁壯(qí音齊)嫗變奼女
改形免世厄,號之曰真人。
魏伯陽的丹道思想對道士們的煉丹術影響很大,被後世奉為“丹經之祖”。到了晉代,隨著道教外丹派的形成,篤信飛鍊金丹黃白、服食成仙的道士們便完全沉(hùn音混)於外丹術。其中,成就最高者當首推東晉名道士葛洪。魏伯陽與其弟子虞生及用來試驗長生不老藥的狗。金丹中認為屍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蓋假求於外物以自堅固……”。這種觀點代表了中國古代道士們從神仙方士那裡接受來的一種追求長生的觀念與方法。道士們認為,人可以長生,但要長生,必須服食不死之藥。那么,這種不死之藥是什麼呢?其不可能是草木藥之類,因為草木藥本身易腐爛,在火中會化為灰燼。由於草木藥自身沒有堅固性、永恆性,移入人的身體中,自然不能使人長生不死。因此,必須發現一種堅固不朽、無變化的藥物,通過服用這種藥物,使其不朽性傳入人體中,服用者便可以長生不死。這種不朽的藥物,就是金丹。
葛洪不僅從理論上倡導外丹術,而且通過實踐宋親驗。然而,經過多年的勤苦燒煉,葛洪仍沒有得到滿意的丹藥,他認為關鍵原因是自己沒有像前人那樣,遠離塵囂、與世隔絕、靜心修煉。因此,他便攜帶妻子鮑姑、侄兒葛望以及書籍行囊,來到了羅浮山。羅浮山位於今廣東博羅縣境內的東江之濱,縱橫500里,有大小峰巒432個,形態各異,變幻無窮,氣象萬千。山中懸崖怪壑,亂石叢林,有朱明桃源、夜樂等18個洞天和白水漓、水罕洞等980多處飛瀑幽泉,當地又盛產煉丹用的丹砂,正是理想的煉丹之所。因此,葛洪便在這被道土們稱為‘‘三十六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二泉源福地”的名山中居住下來,開始了自己的新的努力。住下之後,葛洪首先建庵砌灶,先後修築了都墟、孤青、白鶴、酥醪四庵並且在位於東麓朱明洞南的都虛庵旁,用花崗石砌成一座丹灶。丹灶頂高3.6米,底座呈四角形,邊長為2.5米;灶體呈八角形,邊長為0.8米。灶壇的每一面,按照方位分別雕有乾、坤、震、(xùn音訓)、坎、離、(gèn音亘)、兌八卦圖形和麒麟、仙鶴等異獸靈寓圖案,四角的石柱上還刻上雲龍。然後,葛洪開始採集煉丹所用的藥物。他潔身曰,身帶升山符,背懸驅魔鏡,口念咒語,進入深山,用禹步法(道土做法事時召役神靈的一種方術,詳見後文有關介紹)採回許多礦物和植物。葛洪把採集回來的草木植物拿到麻姑峰下的池水中清洗乾淨,供自己服食和配製成行醫用的藥丸,礦物則用宋煉丹。擇定了煉丹的黃道吉曰,他在灶邊懸掛上古劍、古鏡等法器,然後正式升火煉丹。他先用丹砂煉出了一種銀白色的液體(汞),又將這種液體煉成赤紅色的結晶體。他還曾用鐵塗曾青(硫酸銅)得到了一種“外變內不變’’如銅一樣的物質。還有一次,他用鹽和石膽,再調和雄黃粉、牛膽,放入丹灶之中,灶外用蚯蚓土調曲為泥封蓋,以文火燒煉了30天,煉出了一種被稱為“丹寶”的金黃色的混合物。總之,葛洪在羅浮山中嘗試過道教的各種各樣的煉丹方法,多次合鍊金丹,可以說他在山中的修道歲月,主要就是燒鍊金丹。外丹修煉成為他生活中的主要內容。葛洪於61歲時死於山中,傳說他死後身體柔軟,顏色如生,抬屍入棺,輕如一件衣服,世人以為他已屍解成仙,故稱他為“葛仙”。
道觀道觀
南朝名道士陶弘景是葛洪之後的又一個大煉丹家。為了獲得奇妙的金丹,陶弘景也付出了極為艱辛的努力。據《南史》記載,從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到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在這長達20年之久的歲月里,陶弘景進行了無數次的煉丹實驗。他一次又一次鄭重其事地在深山中挖灶安鼎,“陽燧”取火;一次又一次地沐浴齋戒,虔誠地祈禱神靈,保佑他煉出上好金丹。就這樣,他日復一日地苦候在毒煙籠罩、酷熱難當的丹房中,然而得到的卻是一連串的失敗,據《華陽陶隱居內傳》記載,天監四年、五年以及其後的幾年裡,陶弘景煉丹“鼎事累營,皆不諧(不成功)”。連續的“開鼎無成”,使得這位清修之士變得脾氣煩躁、疑慮多端,自信心驟減,甚至想到了以死來解脫。但是,陶弘景畢竟不是一個庸常之輩,“不見金丹心不死”,他苦心孤詣修道幾十年,夢寐以求的就是煉成金丹,白日飛升。所以,他豈能甘心半途而廢。也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年近70歲之時,他總結此前歷次煉丹的經驗教訓,再次“營鼎”,終獲成功,開鼎之時,只見“光氣照燭,動心煥目”,“金丹”靜靜地躺在鼎中。欣喜之下,當月口服用,當然也沒有忘記將此作為厚禮送給他的方外之交——梁朝君主梁武帝蕭衍宋享用一番。
在道門煉丹服食修煉方術的影響下,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上也釀成了.一種服食仙藥的風氣,士大夫階層服藥(外丹)的事屢見不鮮。在這個被稱為“人的覺醒”的年代,文人士大夫們對人生苦短、浮生易逝的感受極為強烈,於是便欲千方百計地留住生命,使其鮮活美好而不衰。而道士們所苦心經營的外丹術,恰恰迎合了這種心理期待。這樣,煉丹不僅成為道士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任務,而且由於貴族階層的加入,使外丹道士因此能夠得到物質上的支持,這又刺激了外丹術的發展。這是因為煉丹費資頗巨,而皈依道門、不事俗務的道士們是無力負擔的。事實上許多道士都是靠官宦階層提供物質和生活保障而從事煉丹實驗的,如葛洪就是依靠廣口、N刺史鄧岳的支持而堅持在羅浮山中煉丹的,陶弘景曾為蕭衍取代齊朝建立梁朝獻計獻策,是蕭梁王朝的“山中宰相”,自然不會缺少來自於朝廷的支持。
道士(道人)
就這樣,在一代又一代道士的努力下,到唐代道門外丹修煉術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所使用的工具和設備以及操作、藥物用量等已更加完善與合理。儘管外丹道士中屢屢出現服丹中毒而死、而癲的事件,但仍舊有大量“丹心·”堅定的道士將自己的修道理想全部寄托在外丹修煉上。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在丹房中滿面塵垢、慘澹經營,一心希望創造出奇蹟來。如孫思邈這位被譽為“藥王”的唐代高道,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煉丹家。為了探索丹藥的種種配方和採集原料,他“雖艱遠而必造,縱小道而亦求,不憚始終之勞,詎辭朝夕之倦”(《雲笈七籤》卷七十一),為此,他在煉丹中如何去除礦物的毒性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發明了將煉丹用的雄黃在油中泡9天9夜去除毒性,又在山中以丹砂、曾青、磁石等苦煉成“太一神精丹”。他不但精研煉丹術,而且還撰寫了《太清真人煉雲母訣》、《燒煉秘訣》、《太清丹經要訣》等多種煉丹著作。
道士們煉取外丹和服食的方法,通常是師承秘授的,故在擇徒、授術方面嚴格保密。這樣的“單線聯繫”便形成了外丹修煉術的傳承派系,派系之間在配方、煉取、服食的具體方法上有明顯的不同。葛洪將煉丹術分為神丹、金液、黃金3種,雖然互有不同,但服用之後都可以使人身體不朽,長生成仙,這是外丹派道士從事服食煉丹的最基本的信念。大體說來,根據煉丹時所用材料的不同,外丹道士可分為金砂派、鉛汞派和硫汞派三大派。金砂派資格最老,左慈、葛洪、陶弘景等人就是此派的代表。據葛洪自述,他習煉的外丹術是由左慈傳其祖父葛玄,再由葛玄傳鄭隱,又由鄭隱傳給他的。為此他曾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才取得了鄭隱的信任。一起師承鄭隱的許多道徒,都沒有得到此術,只有葛洪得到了鄭隱的秘授。葛洪榮幸地讀到了鄭隱秘不示人的《九鼎丹經》、《金液丹經》等典籍,深信其理,視之為“仙道之極”。葛洪在自己的丹房生涯中總結出不少經驗,他認定丹砂燒煉之後能還原,此之謂“還丹”。經由不斷燒煉而又不斷還原的丹砂,其次數越多,“仙效”愈快。葛洪在《抱朴子內篇·金丹》中稱,一轉丹(僅還丹一次的)服後需3年才能成仙,二轉丹則需2年,三轉丹便降至1年,如果到了八轉丹,10日就可飛升,而九轉丹服食一畢當即就可飛升。想來當初嫦娥偷偷服食的靈藥,大概就是這種九轉丹吧。
至於鉛汞派,則主張煉丹必須用鉛汞,但也可適當配上銀、硃砂、雄黃、硫黃等。此派可以追溯至東漢魏伯陽,以其《周易參同契》為經典。該派道士將鉛汞視為至寶大藥,認為鉛汞“合天地之元紀,包曰月之精華,上冠於乾,下順於地,總七十二石,統天地之精光,修煉成丹,服之延駐”。(《大還心鏡》)鉛汞派外丹道士還充分發揮他們的玄思妙想,在煉丹過程中將煉丹用的鼎器想像為一個縮小了的宇宙(乾坤之合),鉛汞(藥)在鼎中即為居於乾坤之內,鼎蓋為天,鼎座為地,鼎唇作雌雄,乾坤相合化育,煉成大丹,此丹四象齊全,五行完滿,即合於陰陽五行妙道,服之豈能不產生奇效!
玄都壇玄都壇
至於硫汞派,唐代方興。此派道士主張用硫黃與水銀合煉,方可獲得仙丹。在煉製過程中,他們也強調要契合陰陽之道,以為硫黃是太陽之精,水銀是太陰之精,一陰一陽台為天地,恰如夫婦合精,乃可煉成靈丹。派系不同,方法各異,自然導致了各派系之間的爭論和互貶。但在互相攻訐的過程中,彼此借鑑、融合的情形也是存在的。
煉取外丹所用原料,除了上述三派格外強調的丹砂、鉛汞、硫汞外,還有許多,大多為天然產物,如雄黃、曾青、石膽、砒霜、白鹽、白礬雲母等等”石藥”,以及牡礪、胡粉、(tù音兔)絲、朱草等動植物原料。在唐代,外丹術最為興盛,所用原料更為廣泛,簡直稱得上是別出心裁,無奇不有,連童男女的便溺也派上了用場。唐代梅彪所撰《石藥爾雅》,便收集了煉丹常用藥150種之多,這還是僅限於“石藥”的統計。由此可見外丹道士的嘗試覆蓋面很廣,可以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幾乎將全部精力傾注於藥物的採集、選用,以及具體的煉製上,同時也將全部喜怒哀樂系於鼎中之物的成敗上,真可謂“為伊消得人憔悴”。
道士們具體的煉丹過程,既神秘,又複雜,且還有很多禁忌。首先,要慎選煉丹場所,宜選名山幽僻之處,結伴3人左右。入山前要齋戒沐浴,避與俗人往來,以免邪氣襲入,妨害煉丹。入山時又須擇黃道吉曰動身,並且要,佩帶進山符、驅鹿鏡。進至山中,先踏勘地形,選擇良址,然後築造丹房。築丹房很有講究,需要佩帶符E口,清心潔齋,先除去地上的雜草,且挖去地表3尺深的土,填以好土,並且鋪平夯實。然後是建屋、築壇、安(爐)灶、置鼎、配料以至升火煉藥。每一個步驟都必須慎之又慎,不容馬虎。譬如建丹室。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長3丈、寬1.6丈宋建造,牆壁內外用泥抹平,務求堅實而嚴密。門和窗戶的位置在正東正南,窗戶寬4尺,必須非常嚴密。門戶要密閉,關嚴後不漏光線。壇,又稱丹台,是用宋安放丹爐、藥灶的,其營造也極有法度,必須築于丹房的正中央,壘土而成,高8寸,寬24寸,亦有分為3層的,每層高低和寬廣尺寸各不相同。爐是容納鼎的設施,灶是容納釜的設施,一般僅用其一,安放時先要在壇上埋符篆,而其大小尺寸以及置放的方位、安放的時間等也必須與天地曰月星辰、五行八卦一致。鼎有內盛水、盛火兩種,從材質來講則有金鼎、銀鼎、銅鼎、鐵鼎等等。安法不同,名稱也不同,水鼎在上、火鼎居下的安法叫“既濟爐”;水鼎在下,火鼎在上的叫“未濟爐”。“既濟”與“未濟”均系《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卦名,上坎(水)下離(火)為“既濟”卦,上離下坎為“未濟卦”,這就是二爐名稱之由來。鼎是煉丹的反應容器和冷凝裝置,其中火鼎最重要,煉丹用的藥料即放於其中,鼎內燃火加熱;水鼎中盛的是水,外圍充以灰土之類。二鼎有管相通,水鼎另有一管貫通,以供給冷水和引出蒸汽。

內丹修煉

“內丹”作為道士們的一種修煉方術,系相對於“外丹”而言。作為道士們的主要修煉功法之一,內丹修煉術不同於外丹修煉術之處主要在於其不是以金石鉛汞等藥物在爐鼎中冶煉成金丹來服—食,而足以修煉者自己的身體為爐鼎,以身體中的精廣氣、神為藥物,通過一系列特殊的修煉功法,在自己的體內煉成“金丹”。因這種修煉主要是在修煉者自身的體內“作業”,故稱為“內丹”修煉。道士們認為,通過這種不假借外物的自我修煉,便能收到如服食金丹那樣的功效,獲得金剛不壞之身,壽蔽天地,不死成仙
道觀道觀
內丹術是繼承、綜合了古代的服氣、胎息守一存思等氣功功法,同時也繼承發展了古代精、氣、神學說和經絡學說,並以《周易》陰陽、圖卦說為理論框架,M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修煉功法,是宋元以後道士們的主要修煉方術。關於內丹術的起源,說法不同。有人認為東漢末已有之,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就是講內丹的,其所說的清虛內守、強骨益氣、會精養神、筋骨致堅等等,均屬內丹功法;有人認為魏晉南北朝已有之,如《黃庭內景經》中的“琴心三疊僻(wd舞)胎仙”講的就是內丹,甚至東晉時許遜《靈劍子·服氣訣》中還有了“服氣調咽用內丹”的說法;又有人認為隋朝的名道士蘇元朗的《旨道篇》就是專講內丹的著作。不管如何,在唐代持內丹修煉術的道士已逐漸增多,這自然與唐代道士迷戀外丹服食中毒身亡的慘痛教訓有關。
唐末五代時期,研討內丹在道士們中間已普遍成風,產生了如《靈寶畢法》、《鐘呂傳道集》、《入藥鏡》等內丹著作,內丹修煉術的理論和方法更力口豐富和系統化了。宋代以來,內丹術分為南北二宗。南宗以名道士張伯端所傳功法為相,主要流行於南方。張伯端的《悟真篇》等為該派功法的經典著作,其特點是主張先命後性。北宗以全真道教主王重陽為相,(重陽全真集)等道書為該派的經典著作,其特點是主張性命雙修,以修性為先。此後,又有元代道士李道純創立的中派,明代道士陸西星創立的東派,清代道士李涵虛創立的西派。
道士(道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