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腔

碗碗腔

碗碗腔,是陝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稱“燈碗腔”、“阮兒腔”,前者因小銅碗主奏擊節和皮影燈而得名;後者因主奏樂器阮鹹而得名;板腔體結構,唱詞通俗典雅,音樂悠揚輕盈,音律細膩聲韻嚴謹。

該劇種起源於陝西省華山北麓的華陰華縣一帶,清初時就已經形成並且成熟完善,歷史劇目一直都是用皮影戲形式演出流行於民間。主要盛行於陝西西安渭南戶縣綏德米脂洋縣西鄉等地;山西的晉南呂梁孝義;河南西部的靈寶陝縣盧氏;甘肅的蘭州等地。具有代表性的劇目有傳統戲《金琬釵》、《白玉鈿》、《火焰駒》;大型歷史改編劇《楊貴妃》;現代新劇《紅色娘子軍》、《蝶戀花》等。

1956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首次將傳統劇目《金琬釵》由皮影戲搬上大舞台獲得成功;1958年,周恩來總理將該曲種易名為“華劇”,但在民間一般仍稱“碗碗腔”;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碗碗腔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西省孝義市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遺產編號:Ⅳ—49
  • 劇種易名:華劇
  • 發源地區:陝西
名稱由來,發展歷史,早期發展,現代發展,藝術特色,行當,唱腔,服飾,妝容,樂器,曲牌,音樂,表演特色,流派藝術,陝西碗碗腔,孝義碗碗腔,曲沃碗碗腔,劇目,劇團,保護現狀,發展狀況,文化遺產,

名稱由來

碗碗腔(華劇),源於民間說唱藝術,是陝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以碗碗、月琴為主,並配以二弦胡琴邊鼓、梆於、馬鑼和嗩吶等,特別是因敲擊碗碗確定樂曲的輕重緩急,故而稱其為 “碗碗腔”;碗碗腔在形成過程中吸收老腔的藝術成分較多,為與老腔相區別,它又被關中東府人稱為“時腔”。
1958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進京匯報演出,周恩來等領導對民樂伴奏十分欣賞,還跟李瑞芳學唱了“九道彎”的唱腔,李瑞芳給總理介紹到這是陝西地方曲種碗碗腔發源於西嶽華山麓下華陰、華縣一代,周總理聽後覺得曲調很好聽,就是名字有些繞口,於是給碗碗腔定名為“華劇”蘊含中華之意。但在民間人們一般還稱“碗碗腔”。

發展歷史

早期發展

碗碗腔的形成年代無準確的文字記載可考,只能根據一些年代久遠的碗碗腔唱詞劇本來調查分析。清乾隆初年西安有碗碗腔班社的演出;演出以皮影形式出現,比較簡單。相傳洋縣碗碗腔(漢中一帶)在乾隆時期由洋縣萬家宮藝人雍朝傑所創。雍原為皮影桄桄戲藝人,赴渭北演出中,在朝邑(今大荔)學得碗碗腔後,與桄桄唱腔結合,後其子雍可敬(貓娃)與徒弟福娃又吸收了道情唱腔,逐漸形成別具一格的皮影碗碗腔。
清乾隆年間(1736-1795)根據現有史料查證,當時碗碗腔相當流行,各種唱板已相當齊備,且產生了有名的劇作家李十三,及其作品“十大本”。說明碗腕腔的產生、形成和發展,至少經歷了三百年以上的歷史。就渭南人李芳桂的“十大本”中的唱詞結構分析,可斷定當時碗碗腔的主要唱腔已經形成。其主要分布於陝西大荔同州朝邑蒲城、渭南、臨潼華陰華縣富平韓城等地區。
道光、鹹豐年間(1821-1861)已發展為十餘箱班,西府鳳翔碗碗腔有早於東府(同州)碗碗腔之說,清中葉後盛行,流行於鳳翔、千陽一帶。此外,陝北的碗碗腔自成一格,在綏德義合鎮形成,流行於綏德、米脂一帶,唱腔上受晉劇影響較大。皮影戲時期,在陝西發展為:東路,以舊同州府為中心,也叫東府碗碗腔(渭南);西路,以鳳翔府為中心,也叫西府碗碗腔(寶雞);以洋縣為中心的陝南碗碗腔(漢中)與東路有一定的淵源關係。
光緒三年(1877)前後,大荔一帶藝人因荒災,逃荒入山西,碗碗腔傳入山西汾陽、曲沃、新絳及汾陽、孝義一帶,遂形成山西的碗碗腔。據孝義皮影藝人相傳,山西的碗碗腔分為兩路,一路流行於晉南曲沃新絳一帶,一路流行於晉中汾陽、孝義一帶。各路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受不同地區語言、民間音樂和劇種的影響,在劇目、音樂、唱腔、樂器等方面也逐漸各具特點,自成體系,已成為當地的碗碗腔皮影劇種。其中傳入汾陽、孝義的一支,受中路梆子和汾孝秧歌的影響而形成孝義碗碗腔。另外,曲沃碗碗腔原系陝西東部華陰、大荔一帶皮影戲的唱腔。老藝人認為曲沃碗碗腔是由陝西經商的商人引入而來,由於歷史上秦晉交好,經濟、文化互相交流的佳話大量見諸史書,通過商人引入這種藝術形式的說法是有根據的。引入後,當地人喜歡並效仿,遂得以流傳。剛開始的時候,僅在鄉村的土台、門庭、街口臨時搭台演出,因其形式活潑,曲調動聽,班社小,要價低,很受歡迎。光緒中期,兌鎮后庄的碗碗腔皮影藝人劉夠清,曾兩次赴陝學習紗窗皮影的雕刻藝術,當地不少青年人加入影戲班,職業和半職業性質的戲班逐年遞增,並吸收了木偶戲和晉劇、蒲劇的一些劇目。至光緒末期,孝義碗碗腔的影戲班子已達六七十個,演出遍布全晉,還遠達寧夏、遼寧等地。
辛亥革命前後又有發展,取代了皮影桄桄戲,其流行地區主要在洋縣東鄉;同州、朝邑兩地有50多個班社。
民國初年,曲沃碗碗腔進入興盛期,出現很多班社,主要有陳小班、大富班、保子班等,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每年的元宵節和七月古廟會在縣城競相開台。上演劇目的內容以神話戲和武打戲為主,也有一部分是專供紅白喜事和還願的演出劇目。演出的範圍擴大到了解州、絳州等周邊地域。

現代發展

建國前,陝西的各支皮影碗碗腔先後衰落。西府碗碗腔大致在20世紀30年代已告絕跡,其餘也在建國前夕消失。建國後,經有關部門的挖掘、搶救,各支碗碗腔先後發展為戲曲劇種。其東府、西府兩支於建國初期由陝西省戲曲劇院搬上戲曲舞台,繼而洋縣人民劇團洋縣碗碗腔發展為戲曲形式。主要盛行於陝西大荔朝邑、渭南、西安、戶縣、綏德、米脂、洋縣、西鄉等地。山西晉南及晉中的孝義,河南西部的靈寶、陝縣、盧氏,甘肅的蘭州等地也有流行。
建國初期
1949年以後,曲沃縣正式成立了專業劇團,並廣泛吸收蒲州梆子、晉南眉戶的腔調、曲牌,成為具有當地特色的劇種;1950年代,初,有了女演員,打破了只有一個男演員“保本”(集生、旦、淨、末、醜於一身)的單調演唱,豐富了演唱色彩,使唱腔更加悅耳動聽;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後,陝西省各地皮影班社有了很大改進,有的採用了電燈照亮,刻制了適應現實生活的景物,增加了樂隊演唱人員,演出了現代戲,這是碗碗腔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1955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成立,使碗碗腔藝術面貌一新;1956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的《金琬釵》中一折《借水贈釵》首次在西安大型舞台上演獲得成功;1958年,孝義市組建碗碗腔劇團,開始由皮影戲走上真人舞台;同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赴北京匯報演出獲得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59年,《金琬釵》赴大江南北13省(市)巡迴演出;1960年,陝北碗碗腔也改為舞台劇。各支碗碗腔均整理、改編了一批劇目,並在音樂唱腔、表演藝術舞台美術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創造;1960年3月,成立了曲沃碗碗腔藝術學校,招收表演、音樂、舞美三個班,79名學生;之後演出折子戲《花園贈金》;成立曲沃碗碗腔劇團,從此,皮影由真人代替;1964年,陝西戲曲研究院眉碗團排演《江姐》;1973年,排演《紅色娘子軍》、《蘆盪火種》等現代戲,進一步擴大了碗碗腔的影響;1977年,為紀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排演了張曉斌移植的新編華劇《蝶戀花》。
改革開放
1986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華劇團團長李瑞芳排演了新編華劇 《楊貴妃》,她創造性地將傳統戲曲與現代音樂劇熔於一爐,以新穎的表現手法,使該劇體現出令人盪氣迴腸的藝術美感。在首屆陝西省藝術節中獲一等獎,在中國藝術節西北薈萃獲金獎,獲陝西戲曲保留演出劇目;1987年,《楊貴妃》劇組赴香港“中國地方戲曲展”引起反響,首次將華劇推向國際舞台,港報讚譽“楊貴妃優美提神,李瑞芳一枝獨秀”;1989年,排演新編華劇《法門軼事》,獲陝西省第二屆藝術節銀牌獎;1992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排演芬蘭音樂劇移植改編的《真的·真的》,由李瑞芳與李東橋主演獲得成功,首映式芬蘭各大報刊都作了報導,同年,參加中國戲曲“金三角”交流演出,獲優劇目秀獎;1993年,《真的·真的》參加中國戲曲(南方片)交流演出,獲優秀表演獎;1994年,新編大型歷史劇《真的·真的》應邀赴芬蘭演出;
2003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劇目《金琬釵》已在中央電視台播出;2004年,《金琬釵》獲陝西省優秀劇目展演優秀配器獎;2005年,《金琬釵》獲第四屆陝西省藝術節優秀劇目獎;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任小蕾出演的碗碗腔折子戲《桃園借水》在中央電視台播出;2008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優秀戲曲演員胡萍出演了新編歷史劇《楊貴妃》中一折重場戲《貴妃醉酒》;同年,陝西省委、省政府投入巨資精心打造了一台以盛唐文化為主題,承了唐宮廷舞高麗樂、吸收了陝西碗碗腔的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在西安臨潼華清池上演;2009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重新排練《金琬釵》,保留了原作精華,音樂上吸取了眉戶蒲劇等姊妹劇種的旋律,採取了歌劇創作中主題音樂貫穿全劇的方法,較大程度地豐富了碗碗腔的音樂表現。舞美上運用了現代科技手段,給人視角上的衝擊與美感。導演手法與演員表演風格也在古典戲的基礎上有了更深層次的探索與突破。全劇舞台呈現煥然一新;同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也出演了多個碗碗腔劇目,李君梅出演的《葬花吟》、黨莉莉出演的《楊貴妃》、任小蕾出演的《借水》、張玉梅出演的《跑山》、李娟出演的《紅色娘子軍》和李梅出演的《十八里相送》。
2010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推出碗碗腔折子戲專場,力爭加入上海世博會,準備通過世博會將陝西的民間藝術推向世界;2011年,曲沃碗碗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招收第十期演員訓練班;2013年,第八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山西省文化廳在太原市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劇目展演活動,上演孝義碗碗腔木偶神話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孝義市碗碗腔小戲《影戲緣》獲得了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2014年,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一曲融入了陝西碗碗腔旋律的作品《絲路遐想》在陝西廣播電視民族樂團《絲路長安》音樂會中上演;2015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排演了新編碗碗腔歷史劇《李十三》;2016年,山西省曲沃縣碗碗腔劇團送戲下鄉,深入基層演出了傳統劇目《恩仇記》、《五花馬》和具有教育意義的《春江月》;另外,山西臨汾“侯馬碗碗腔皮影劇團”在劉秀珍團長的領導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碗碗腔做傳承努力,深入學校、街頭、公園、廣場,弘揚地方文化。

藝術特色

行當

碗碗腔(華劇)劇種行當齊全,俗稱四生六旦二淨一醜,即十三網子。包括了劇種全部角色的性別、年齡和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概括起來則是:,四大類。
生角是淨、醜以外男性角色的統稱,按個性特徵和表演特點劃分。其中包括鬚生正生老生紅生、馬褂生、鞭子生、衰敗鬚生、小生、文小生、武小生、文武小生、武生貧生娃娃生
旦角是女性角色的統稱,按其年齡、身份、性格及表演特點劃分。其中包括正旦青衣、花彩正旦、刀子旦)、小旦閨門旦)、花旦老旦(富老旦、貧老旦)、彩旦(丑旦、媒旦)、武旦刀馬旦
淨角俗稱花臉黑頭,以面部臉譜為主要特徵,按其身份、性格及表演特點劃分。其中包括大花臉(大淨)、二花臉(二淨、毛淨)
丑角亦稱三花臉,屬喜劇角色,以面部臉譜為主要特徵,按其身份、性格及年齡特徵劃分。其中包括大醜、小丑、老醜文丑武丑

唱腔

碗碗腔的唱詞典雅,講求聲韻和諧;句了或長短不一,或齊整 劃一,以上句押韻落板,不同於其它劇種,建國前 藝人多是上門清唱。碗碗腔在表演上主要運用中國戲曲的傳統程式,適當吸收皮影戲中人物的表演動作。演唱時,小生、小旦、青衣吐字多用真聲,拖腔多用假聲,形成真假聲結合使用的特點。老生、鬚生、老旦、小丑全用真聲;花臉多用喉音和腦後音。演出中並有重唱齊唱伴唱等形式。此外,還有一種用單句結尾的,即七字句上、下樂句的唱段,在結束時只唱一個上句,曲調曼聲而下,使人有詞意已盡而餘韻猶存的感覺,與一般戲曲唱腔的“留板”不同,不用再接下句。東路碗碗腔在藝術上比較成熟,影響較大。它的音樂具有幽雅、清新的特色,其唱腔既有擅長表現歡樂的“歡音”,又有擅長表現悲傷的“苦音”。主要板路有慢板、快三眼、慢緊板、緊板、滾板、揚句子、尖板、西廂調、花花腔、疊腔等。
皮影碗碗腔階段,各支派均有不同特點的音樂唱腔。板式有侵板、尖板(墊扳)、二六板、代板、飛板、喝場和韻白等,其慢板與東府相近,余均有差異。“西府碗碗腔”的板式與秦腔相近,除滾板外,還有花音、苦音之別;“洋縣碗碗腔”唱腔以微調式為多,板式有安板、添板、二六板、代板、快板、急板、嘹子、滾板等;“陝北碗碗腔”唱腔風格近似晉劇,有慢扳、二六板流水、大起板、鈴子導板、還陽板等。發展為舞台劇後,唱腔一般以板式唱腔為主,主要板路有慢板、快三眼、慢緊板、緊板、滾板、揚句子、尖板、西廂調、花花腔、疊腔等;花腔和疊腔這兩類腔系各有其不同的音律、音階、調式和表現功能;一般說來,花音擅長表現歡快、明朗的情調,哭音則主要表現悲傷、哀怨的情緒;慢板、緊板又有俗稱三不齊(西廂調)的特殊唱法。
另外,還有一個山西省的分支孝義碗碗腔,其主要有兩種聲腔,分別是皮腔和碗碗腔,均來自孝義皮影戲。皮腔唱腔有兩種形態,一種為四句體,另一種是可以多次反覆的上下句唱腔。碗碗腔唱腔的特點是真假聲混用,多用虛詞假聲腔,假聲唱法分二音子和再翻高形成的尖音子。由此可見碗碗腔的聲腔體系是完整和豐富的。

服飾

戲劇服裝的演變與發展,有一個由簡到全的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在1960年代後,隨著劇目的不斷繁榮發展,戲劇服裝更趨講究精美,豐富多彩,並具有粗獷大方,色彩鮮艷,對比鮮明等特點。
戲曲服裝分為古代戲服裝和現代戲服裝,至於清代的服裝則有專門的清裝,如箭衣馬褂大帽、長辮、靴子等;還有一些特定職業的古裝戲服,如素道袍、箭衣官衣水袖等;同時,為了更符合舞台藝術的需要,傳統戲除蟒、靠、校衛衣外,生、旦角服裝全部用反面緞材料;還有梅蘭芳大師所要求的“三白一展”(即領子白、水袖白、靴底白,衣服平展)。服裝按劇情需要分門別類,形成服裝分箱口: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頭帽等。

妝容

秦腔、眉戶、碗碗腔、同州梆子、京劇等戲曲劇種的人物妝容大同小異。傳統戲有固定的臉譜,生、旦為俊扮,淨、醜為粉扮。新編古代戲多按人物臉譜結合人物性格加以改革。現代戲則根據人物的年齡、性格、身份,在演員自然形象的基礎上,採用生活化的化妝,並加以美化誇張。
建國後,鉛粉、乾紅灒水、乾墨灒水等水彩化妝被油彩妝代替,當時的特點是濃、重、厚。但這在化妝品和化妝技術上有很大革新,同時,在保留傳統臉譜特點的基礎上吸收了京劇臉譜的特長,在體現人物性格特點和化妝技巧及審美上有了很大改進。在丑角的臉譜要求上也做了妥善規範,如武丑在眉、鼻、眼中間畫倒三角白眼窩;方巾醜畫成方形白眼窩,再加上眼角的魚尾紋。旦角,基本上採用包大頭、花鬢、劉海齊用,頭面裝飾,釵環,戴花除使人物造型美外,主要根據人物身份而定。如傳統戲《金琬釵》中旦角的頭飾,鮮艷、粉淡各有不同。

樂器

傳統樂隊
在皮影時期,代表樂器主要有弦樂器月琴、硬弦二股弦板胡,管樂器有嗩吶、馬號(喇叭),打擊樂器有梆子、銅碗、邊鼓堂鼓鐃鈸、鉸子、手鑼、大鑼(勾鑼)等;演唱時,由月琴碗碗領奏,硬弦、板胡伴隨。碰盅銅碗碗、截子、月琴、胡呼、二股弦,專司樂器的三、五人,無文武場之分,但主兼何種樂器也有明確分工。發展成舞台戲曲劇種後,文武場分開,加進了笛子、揚琴、三弦兒、提琴之類。但是富有特色的幾種代表性樂器所發出的音響並沒有被淹沒。用於擊拍的小銅碗碗和檀木截子格外清脆悅耳,中音硬弦胡呼,音響洪亮,使整個音樂剛柔相濟。月琴的琴箱呈六角形,上覆桐木板,琴脖無品,以牛筋為弦,彈撥出的音明朗而渾厚有力。二股弦是碗碗腔中的高音樂器,它的竹質琴筒較一般二胡粗長,琴桿粗而短,音色輕柔悠長雅致。伴奏中月琴、胡呼、二股弦有其特殊的揉、滑技法,反覆演奏出唱腔中的特色旋律,效果甚佳,構成碗碗腔音樂中的獨特風格。演奏中還有許多上滑、下滑的技法,使音樂更加委婉動聽。
改革創新
碗碗腔搬上大舞台後,樂隊的體制有了很大的變化:1956年至1966年,在傳統樂隊基礎上,加進了二胡揚琴洞簫笛子琵琶雙簧管大提琴、三角鐵等中西樂器,組成為已民為主、西樂為輔的小型中西混合樂隊;1972年至1982年,在上述樂隊的基礎上又曾添了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全部木管和銅管樂器以及排笙、定音鼓、吊釵、小軍鼓等大量西洋樂器,編制由十多人提升到三十多人,成為了一個中型的中西混合樂隊,並設專職指揮;1983年後,改為以民樂為主並吸收少量西洋樂器的中型混合樂隊,減掉了大部分的西洋樂器只保留了大提琴、低音提琴、定音鼓、吊釵、三角鐵等少量樂器,同時又曾添了古箏鋁板琴電子琴排鼓柳琴等中西樂器,編制人數減至二十多人。

曲牌

分弦索曲牌,總數約八十餘首,節奏分為散、慢、中、快四種類型,音樂結構分為只曲反覆與多曲聯套兩種形態。其來源一部分曲子民間小曲和吹鼓樂:一部分則是從秦腔、同州梆子及眉戶等姊妹藝術中吸收衍化而來,特別是嗩吶曲牌、多數與秦腔近似或相同,但較秦腔原始。弦索曲牌則與眉戶比較接近。搬上大舞台後,對傳統曲牌進行了革新,同時,也創作了一定數量的配樂,豐富了劇種音樂的表現力。另外,還有一定數量的曲牌、板式和鑼鼓音樂。如:殺妲己、梵王宮重台、江怨、石榴、新春令、十樣景等。

音樂

碗碗腔的音樂特色是細膩、幽雅、耐人聽聞;不但有獨特、悠揚、清麗的樂曲,而且有抒情、優美、感人的唱腔;能表達生、旦、淨、醜各個行當和各種不同人物的複雜感情。碗碗腔音樂在發展過程中,除吸收當地民間音樂小調說唱音樂外,又受秦腔、同州梆子、眉戶和蒲州梆子等劇種的影響較大,其弦索曲牌多數與眉戶相同或近似,嗩吶曲牌則與秦腔、同州梆子大同小異。1972年起,採用了和聲復調配器等新的作曲技法,豐富了色彩、增強了厚度、擴大了表現力,使伴奏藝術有了新的發展。
曲沃碗碗腔屬板腔音樂,上、下句行腔唱詞以七字句、十字句居多。它的唱腔和過門穩定,其調式為徵調式。起初板式單調,唱腔貧乏,在其發展過程中廣泛吸收了民間音樂的養料和蒲劇、眉戶等劇種的曲調,結合當地的語調特點,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唱腔。它的音樂唱腔悠雅婉轉、纏綿抒情,甚為民眾所喜聞樂唱。碗碗腔獨具風格之處還在於它的一些唱腔,末尾的假嗓拖音中多出現七度跳升,雖翻高七度,卻異常的圓潤和諧,毫無生硬突兀之感。曲沃碗碗腔的基本板式有慢板二八流水、介板等。還吸收融匯了其他劇種的曲牌。它的音樂雖多方吸收,但多而不雜,總是在發揮自己的特點基礎上化而用之,始終未失去其聲腔特色,保持了自己的風格。

表演特色

陝西東路碗碗腔皮影戲,在大量吸收蒲劇等劇種的舞台表演技藝的同時,還繼承和發展了皮影藝術中“皮人”的表演風格,特別是女演員模擬“皮人”圖案、動畫的動作,頗為民眾所喜愛。這些卡通動作結合劇本內容配上碗碗腔的特殊音樂,抒發歡快、輕佻、憤恨等各種感情非常協調,使劇詞、音樂、表演融為一體。所以人們風趣的稱這種表演為“活皮影”,這是人們對戲曲舞台碗碗腔藝術風格和表演特色的一種形象比喻。每個形態各異的皮影,都共有精巧細緻,形體玲瓏,圖案花紋優雅的特性,帶有濃郁的民族文化內涵和地域氣息,表達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深厚的歷史底蘊。帶給觀眾的是聽覺與視覺上合二為一的藝術享受。
登台後的碗碗腔雖然吸收了其他劇種的一些藝術形式,但將皮影戲的動作保留在舞台上,如旦角抒發情懷時,一手指前,一手指後,身體小幅度前仰後顛;生角走台步時,兩臂微屈,寬袖前後擺動,側身緩緩而行;在武打方面更是保留了皮影遺風。另外,碗碗腔搬上大舞台後融入了很多傳統戲曲特技,如吹火水袖功扇子功手絹功等。

流派藝術

陝西碗碗腔

碗碗腔產生和形成年代,據史料和老藝人追憶大約產生在清乾隆年間(1736-1795),並產生了著名戲曲家李芳桂及其作品八本兩折,稱為“十大本”,總觀十大本唱詞結構,遠在作者所處的年代,碗碗腔主要唱板就已形成。
碗碗腔過去一直是皮影演唱,在陝西以同、朝為中心。民間流傳有“華州的迷胡,合陽的線,同、朝的燈影天下傳”之說。據《重修華縣縣誌稿》記載:“時腔,即碗碗腔,來自同、朝一帶”,稱為東路碗碗腔,流布於關中東府一帶;嘉慶、道光時期,同、朝著名班社布:李家班、齊家班、王家班、參子班、祥盛班等;碗碗腔皮影戲的藝人極多,清末出名的“簽手”有:七喜、王蔓、參苗子、一桿旗、歪脖子;民國以來在大荔韋林一方有李家三代,即桃核(人俗稱桃胡)、李義瑞、李存才;沙底一方有:張禮常雷文立、劉黑娃、王善子、王風堂;大荔一方有:王四貴、金奎、王牛;名樂師有瞎燈、張水龍、西番、柴緒好、張志英、喬玉山等;名“簽手”有金保、有才、更新、黨振海、根聲、京娃等。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在建國初期的老一輩戲曲藝術家李瑞芳、吳德、寇治德馬友仙焦瑞霞苗德發段林菊郝彩鳳雷開元等,都對陝西戲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更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地方戲曲演員,如:李梅李東橋李娟張新尚任小蕾李君梅任美玉等;振興地方戲曲發展更離不開這些幕後藝術家的付出,著名劇作家黃俊耀、朱學、張曉斌陳彥等;著名戲曲編曲、演奏家黃育英趙季平石仲柯、薛天信、張德寧王激等。

孝義碗碗腔

據傳,清末光緒初年,陝西朝邑(今大荔)一帶,連年大旱,寸草不生。當地碗碗腔藝人因逃荒而流落山西,後分為南北兩支,其赴北的一支,在孝義、汾陽一帶,受中路梆子孝義皮腔汾陽地秧歌等影響,逐步形成孝義碗碗腔。據老藝人回憶,約光緒中期,兌鎮后庄的碗碗腔皮影藝人劉夠清,曾兩次赴陝學習紗窗皮影的雕刻藝術,當地不少青年人加入影戲班,職業和半職業性質的戲班逐年遞增,並吸收了木偶戲晉劇蒲劇的一些劇目。至光緒末期,孝義碗碗腔的影戲班子已達六七十個,演出遍布全,還遠達寧夏遼寧等地,並湧現出一批著名藝人:王寶棟(扦工精熟,操技藏神);張立廣(鋼音鐵嗓,月迷星驚);井潤元(專說閨門戲,人稱“小姐班”);李付德(擅唱喜鬧劇,譽為“哈哈班”);此外,還有張萬年、于吉榮、宋廣德、耿付有等一大批青年藝人,操說各有千秋,譽滿汾陽、平遙、介休、孝義、祁縣、太谷等地。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孝義碗碗腔的傳承人:田學思、張建琴

曲沃碗碗腔

碗碗腔傳入曲沃之年代尚不久遠,已故84歲的老藝人“巴字茂”生前曾多次講過他赴陝西學習皮影戲的經過,而且曲沃的碗碗腔和陝西的碗碗腔在音樂唱腔、樂器等方面有很多相同相近之處。曲沃碗碗吸收了曲沃秧歌、曲沃地方戲曲蒲劇和眉戶劇的強調,吸收曲沃民間音樂的曲牌,同時吸收蒲劇越劇川劇晉劇等劇種的服飾、臉譜、舞台美術、念白及表演方式,更將曲沃皮影的表演風格保留下來。曲沃碗碗在晉南地區享有盛譽,被譽為“晉南第一腔”,深受民眾的喜愛。曲沃有三晉“小江南”之稱,為這一藝術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力支撐。經多年的傳承發展,於清末民國初年達到鼎盛。民國初年,出現很多班社,主要有陳小班、大富班、保子班等,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
曲沃碗碗腔與孝義碗碗腔有明顯區別。一是戲曲語言用了“蒲州邦子”的道白聲韻;二是傳承了碗碗腔的“撩板”和“直桿二八”板式,按照行當及角色的情緒變化,使唱腔更加流暢,更加符合人物特性;三是加入了“中音板胡”,打擊樂採用的是小直徑馬鑼、蒲劇的大窩鐃鈸、曲沃秧歌中的小鉸子;四是表演形態上更多的追求皮影戲的拙中之美,既誇張又浪漫。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沃碗碗腔傳承人:解紅旗。

劇目

傳統劇目
《香蓮佩》
春秋配
《十王廟》
《玉燕釵》
白玉真
紫霞宮
《萬福蓮》
《蝴蝶媒》
火焰駒
《清素庵》
新創改編古裝劇
金琬釵
白玉佃
楊貴妃
囊哉
女巡按
鍘美案
楓洛池
釵頭鳳
葬花吟
西廂記
李十三
現代戲劇目
《瘦馬記》
《紅色宣傳員》
《紅色娘子軍》
《天池山》
《蝶戀花》
陝西地區主要劇目
五花馬
《困銅台》
《清白居》
《大西漢》
《花柳林》
六月雪
《雙報恩》
《紅燈記》
《白玉鈿》
《三忘賣布》
《老少迷》
《柳樹坪》
《風流父子》
《風流姐妹》
《風流婆媳》
酸棗坡
《白洋河》
董家橋
五花馬
《桃花計》
《哭長城》
相關參考:

劇團

陝西
陝西
洋縣碗碗腔劇團
陝西
綏德縣晉劇團
陝西
興平市人民劇團
朝邑縣沙府業餘劇團
榆林專區人民劇團
山西
孝義市碗碗腔劇團
山西省曲沃縣碗碗腔劇團
太原碗碗腔劇團
甘肅
相關參考:

保護現狀

發展狀況

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孝義碗碗腔的第一個輝煌時期。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孝義碗碗腔曾兩度晉京獻演,受到了專家、觀眾的高度評價和讚賞,演員張建琴摘取了第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00年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文化需求多元化結構逐漸形成和新的娛樂形式逐漸蓬勃興起的情況下,孝義碗碗腔出現了諸如演出市場萎縮、觀眾減少、演員年齡老化、後繼人才缺乏等困擾其生存和發展的一些問題。這也是目前許多劇種存在和發展中所遇到的共性問題。但孝義碗碗腔目前的演出市場、藝術水準、演員收入等情況在山西地方劇種中尚處較好水平,在許多小劇種瀕臨滅亡的危機下,還繼續活躍在舞台上。當然,孝義碗碗腔需要大膽的改革創新,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礎上,發揮戲曲的綜合包容力,吸收、融合一些喜聞樂見的其他藝術形式以適合現代人的欣賞品位與情趣,為劇種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新的血液。
據資料記載,曲沃碗碗腔最盛時期曾經一年演出320場;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受觀眾需求轉移等因素的影響,在很短的時間內曲沃碗碗腔迅速衰落;上世紀80年代後期跌到低谷,演出少、發不了工資、演員紛紛改行;上世紀90年代後期情況得到好轉;現在新的排練場所已投入使用,演出以承擔政府的活動為主。

文化遺產

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第二個“中國文化遺產日”期間,由文化部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家中心承辦的中國非物質遺產珍稀劇種展演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來自山西、福建山東廣東河北四川貴州青海的27個劇種的27出經典劇目亮相首都舞台。演出的劇種除梨園戲莆仙戲晉劇蒲劇等少數大劇種外,大部分是地方小戲和民間戲劇。有來自民間的歌舞小戲,如耍孩兒、臨縣道情、朔州秧歌、碗碗腔、梅林戲花燈戲五音戲正字戲等;這些珍稀劇種集中展演,充分反映了中國戲曲文化悠久的歷史、多樣的形態、豐富的內涵,同時也反映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傳統戲曲藝術領域做出的成績。珍稀劇種的藝術形式反映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戲劇形態,是中國戲曲史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2011年,曲沃碗碗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