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於山西省曲沃縣一帶的傳統戲劇,屬於皮影戲腔調,因其主要特色樂器為小銅碗而得名,又因其領奏樂器月琴舊稱“阮鹹”,故也被稱為“阮兒腔”。一說叫“灣兒腔”,以產生流行於黃河灣處而稱謂。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報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沃碗碗腔
  • 流行於:山西省曲沃縣一帶
  • 屬於:皮影戲腔調
  • 主要特色樂器:為小銅碗
起源,現狀,

起源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碗碗腔原是陝西東部華陰、大荔一帶皮影戲的唱腔。舊稱“時腔”,老藝人認為曲沃碗碗腔是由在陝西經商的商人引入,當地人喜歡並效仿,遂得以流傳;也有老藝人說是清同治、光緒年間陝西東部朝邑、大荔一帶逃荒至晉南的皮影藝人在曲沃演出時,當地人愛而效之,遂得以在曲沃及周邊新絳、聞喜、翼城、襄汾流傳。
剛開始的時候,僅在鄉村的土台、門庭、街口臨時搭台演出,因其形式活潑,曲調動聽,班社小,要價低,很受歡迎。戲台白天演“泥圪垯”(木偶),晚上唱“燈影”(皮影)。人稱“青天白日泥作怪,深更夜半皮成精”。
皮影戲檯布置簡單、搭卸方便,有“七長八短”的說法。影戲班子演出素有“七緊八慢九消停”之說,意思是說影戲班子少者7人,演出較緊張,8個人適中,9個人便能很悠閒地完成演出。
曲沃碗碗腔,從清末中葉傳入後,紅極一時。過去曲沃有“九門九關”小京師之稱,於每年農曆七月逢古會期間竟達到“七十二台皮影箱,滿城都聽碗兒腔”,屆時晉南及陝西的皮影班子在縣城競相開台,演出盛況空前,殊為罕聞。民國初年,曲沃碗碗腔進入興盛期,出現很多班社,主要有“胎里紅班”、“陳小班”、“大富班”、“保子班”,並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上演劇目的內容以武打戲和神話戲為主,也有一部分是專供紅白喜事和還願的演出劇目。

現狀

1960年以前,曲沃碗碗腔還是皮影戲,以後逐漸過渡到由演員扮演角色表演,把碗碗腔搬上大戲舞台而成為一個新鮮劇種,並受民眾歡迎。其衍變過程是:1958年,曲沃、襄汾、新絳三縣,合併成立候馬市,將當時曲沃縣、新絳縣境內的三個皮影戲班,合併改組成“候馬市皮影劇團”。恰逢省委宣傳部黃志剛部長到候馬考察,觀看了皮影演出後,感到碗碗腔曲調優美,表現力強,但受皮影限制,不能充分發揮戲曲各個行當的特長,於是提出可以成立由演員登台演出的碗碗腔劇團。當即經候馬市黨政領導研究決定,於1960年首先成立了候馬市碗碗腔戲曲學校,招生79名,聘請唱腔、武功、音樂教師和琴師,進行訓練。三個月後,排練了《紅燈記》中的一折戲,參加了候馬夏季文藝會演,受到觀眾稱讚,並獲得演出獎。同年八月,候馬市蒲劇文工團和戲校正式合併,成立了“候馬市碗碗腔劇團”。1971年,候馬市撤銷,碗碗腔劇團劃歸曲沃縣,劇團又改名為“曲沃縣碗碗腔劇團”。
在20世紀50年代初有了女演員,打破了過去只有一個男演員“抱本”(集生、旦、淨、末、醜於一身)的單調演唱,豐富了演唱色彩,使唱腔更加悅耳動聽。從此,皮影人由真人代替。登台後的碗碗腔雖然吸收了其他劇種的一些藝術形式,但將皮影戲的動作保留在舞台上,如旦角抒發情懷時,一手指前,一手指後,身體小幅度前仰後顛;生角走台步時,兩臂微屈,寬袖前後擺動,側身緩緩而行。在武打方面更是保留了皮影遺風。
曲沃碗碗腔劇目以“三小戲”為主,表現才子佳人悲歡離合的愛情戲占有較大比重。如 《五花馬》、《困銅台》、《清白居》、《昭君和番》等,另外也有表現歷史故事和社會生活的《大西漢》、《花柳林》、《六月雪》、《雙報恩》、《紅燈記》、《白玉鈿》和令人捧腹的小喜劇 《三忘賣布》、《老少換》等,加上現代戲共有100多個劇目。碗碗腔不僅受到曲沃人民喜愛,並且深受晉南各縣市民眾的喜歡。
曲沃碗碗腔在皮影小戲時期,一人兼數件樂器,文、武場不分。主要伴奏樂器有月琴、板胡、銅碗、節子及二股弦等。真人登台後,相繼增加了二胡、笛子、三弦、琵琶等。基本板式有【慢板】、【流水】、【二八】、【簡板】等。碗碗腔中的板鼓,在演唱過程中,只按一下板頭,結一下板尾,其餘由銅碗和節子掌握節奏。其唱腔屬板式變化體,分上下句行腔,七字句、十字句居多。徵調式,無固定調高,以藝人嗓音條件定調。藝人演唱旦角時,採用真假嗓結合演唱法,亦成碗碗腔特色之一。旋律跳躍性雖大,卻跌宕和諧,無生硬之感。
據資料記載,曲沃碗碗腔最盛時期曾經一年演出320場,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受電影、電視等娛樂形式的普及、觀眾需求轉移等因素的影響,和其他地方戲一樣,碗碗腔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衰落。上世紀80年代後期跌到低谷,演出少,演員發不了工資,紛紛改行。上世紀90年代後期情況才稍有好轉,演出以承擔政府的活動為主。
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報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