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碗碗腔是流傳於山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原為流行於陝西東部的紗窗皮影戲。約在清光緒年間傳入山西曲沃、新絳以及汾陽、孝義一帶。傳入曲沃、新絳的一支,受蒲劇、眉戶的影響,形成曲沃碗碗腔;傳入汾陽、孝義的一支,受中路梆子和汾孝秧歌的影響,形成孝義碗碗腔。唱腔長於抒情,特別是二音子托腔,委婉動聽,別具風味。解放後,孝義碗碗腔傳到太原,於1959年在皮影戲基礎上發展成舞台劇,正式成立了由真人演出的劇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碗碗腔
- 性質:戲曲劇種
- 地區:陝西東部
- 起源:清光緒年間
山西碗碗腔是流傳於山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原為流行於陝西東部的紗窗皮影戲。約在清光緒年間傳入山西曲沃、新絳以及汾陽、孝義一帶。傳入曲沃、新絳的一支,受蒲劇、眉戶的影響,形成曲沃碗碗腔;傳入汾陽、孝義的一支,受中路梆子和汾孝秧歌的影響,形成孝義碗碗腔。唱腔長於抒情,特別是二音子托腔,委婉動聽,別具風味。解放後,孝義碗碗腔傳到太原,於1959年在皮影戲基礎上發展成舞台劇,正式成立了由真人演出的劇團。
山西碗碗腔是流傳於山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原為流行於陝西東部的紗窗皮影戲。約在清光緒年間傳入山西曲沃、新絳以及汾陽、孝義一帶。傳入曲沃、新絳的一支,受蒲劇、...
碗碗腔,是陝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稱“燈碗腔”、“阮兒腔”,前者因小銅碗主奏擊節和皮影燈而得名;後者因主奏樂器阮鹹而得名;板腔體結構,唱詞通俗典雅,...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於山西省曲沃縣一帶的傳統戲劇,屬於皮影戲腔調,因其主要特色樂器為小銅碗而得名,又因其領奏樂器月琴舊稱“阮鹹”,故也被稱為“阮兒腔”。一...
呂梁山,中國山西省西部山脈。呂梁山原指山脈中部的骨脊山(或稱狹義呂梁山),後成為整個山西西部山脈的總稱,自北而南包括蘆芽山、雲中山、關帝山、紫荊山、龍門山...
山西戲曲,山西省的地方戲曲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中國戲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是山西地方戲曲的四大支柱,稱為四大梆子。四大梆子...
山西地方戲曲是山西的戲曲藝術,不只歷史悠久,其劇種繁多,也可居全國首位。據1980年普查,全省有大小劇種五十二個之多。山西山多,自古交通不便,這本來是不利條件,...
山西,簡稱“晉”,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太原,位於中國華北,山西界於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之間,東與河北為鄰,西與陝西相望...
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山西省文化廳發布的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項目...45 Ⅳ-12 碗碗腔(孝義碗碗腔﹡、曲沃碗碗腔) 呂梁市孝義市﹡臨汾市曲沃縣...
《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是2009年6月1日山西出版集團、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陳列了山西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孝義位於山西省腹地偏西,呂梁山脈中段東麓,太原盆地西南隅。地理坐標東經111°21′ -111°56′,北緯36°56′-37°18′。北與汾陽市毗鄰,西北與中陽縣相依,西...
《山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是2009年6月1日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介紹了山西的悠久歷史和口口相傳的歷史文化遺產。...
《晉風: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粹》是200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立明。本書是青年攝影家馬立明同志回眸、回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