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路碗碗腔皮影戲

東路碗碗腔皮影戲

東路碗碗腔皮影戲是陝西傳統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的巧妙結合。

東路皮影的影調種類較多,劇目豐富。但常見的主要有:碗碗腔皮影,也叫時腔。最早形成於同朝(今大荔)從明至清逐步發展。清乾隆年間,各種唱板已基本齊備。其唱腔細緻幽雅、婉轉纏綿、清新柔膩、典雅通俗。音樂節奏複雜節拍重音有其特殊規律,旋律進行起伏較大,七度、十一度大跳很多,但進行得自然,很有個性,表現喜怒哀樂情緒非常豐富。其唱詞典雅瑰麗,韻轍和諧,文句耐人尋味,有的唱詞三、五、七句,由單句落板,這為碗碗腔特有的唱法。不僅廣大的民眾熱愛,就是有些知識分子也嗜好入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路碗碗腔皮影戲
  • 所屬地區:陝西·渭南
  • 遺產類別:傳統戲曲
  • 申報日期:2007年
基本信息,內容介紹,主要特徵,歷史淵源,相關物品,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陝西·渭南
遺產編號:Ⅳ—6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遺產級別:省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渭南市

內容介紹

東路皮影在長期的流傳演唱過程中,由於班社演唱的不同和地域的差異,故形成了雖是碗碗腔、在演唱過程中,但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特點,碗碗腔的濃郁,花臉戲吐字重,殺聲如雷,震烈金石,生旦戲啟口輕圓、柔情似水、轉腔疾徐綿細、如清絲隨風、上下起伏、一曲三折、盪氣迴腸、典雅飄逸、悠悠揚揚、重用拖音,以它豐富的曲牌演奏翻變遏低,表現出激越委婉的藝術特色。
傳統的演出是樂隊和整個演出屬同一體。具體分工是“前聲”是戲班的主演者,負責全部說唱,還要演奏月琴堂鼓等。“上檔”主拉二弦和兼執鐃鈸、嗩吶等。“簽手”負責全部人馬活動及景物布置,有時兼幫腔,為皮影戲的重要角兒。“下檔”也叫“板胡手”,主奏板胡,兼執嗩吶、大號還要幫簽及幫腔。“後槽”也叫“打後台”一人操作碗碗,梆子、鉸子、大鑼和馬鑼等。
東路皮影戲是以影像作為基本造型依據的藝術和漢代畫像石藝術有著一脈相承的關聯,其特徵為:
①強調外形輪廊,內部裝飾服從於形象整體。
②平面化的構圖處理。儘量避免形與形的重疊,可稱之謂“片狀展開式”。
③裝飾性,程式化的造型語彙,賦予一些無形或不穩定形象的物象以具體形象。
④象徵寓意的表現手法,以簡約的象徵符號表現相應的內涵。皮影戲的表情處理不在臉上,是模糊化的,是在於整個形體動作上。影人的相貌特徵是作誇張處理的,使人一看就知其忠奸賢惡。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醜形。它比別地的皮影總體是小巧玲瓏,男性角色多豹頭渾眼,女性角色高額直鼻,以表達其“忠勇瀟灑”之相。

主要特徵

(1)它的產生、形成、發展、成熟及極盛都是來自民間,所以它有對民間的依存性的特徵。
(2)它有能表達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深厚的歷史底蘊。給人以美的感受和文化的啟迪的特徵。
(3)它的獨特造型,在戲曲化的不斷發展變異中,逐漸從光影作用的“動”中獲得和具備了自己獨立完整的造型特點,精巧細緻,形體玲瓏,圖案花紋典雅,製作工藝嚴謹,是較為完美的藝術品的特徵。
(4)它的唱腔濃郁;花臉戲吐字重,殺聲如雷,震烈金石;生旦戲啟口輕圓,柔情似水,轉腔疾徐綿細如清絲隨風,上下起伏一曲三折,盪氣迴腸,在樂器的伴奏下,典雅飄逸、悠悠揚揚,使知音者聞聲神魂皆醉的特徵。
(5)它以劇目繁多、劇本文詞典雅通俗,受到廣大民眾的熱愛,語言是戲曲與民眾情感相聯繫的紐帶,它的戲中的語言觀眾明白易懂,鄉音使人倍感親切的特徵。
(6)它有人少、簡便、易於搬遷,五個人一個箱,各執其樂,樂隊與演出同屬一體,不論平原山區都可以跑到,舞台搭建極為簡便,又特別適合農村及邊遠山區,省錢、省事的特徵。
(7)東路皮影戲的班社均系半農半藝的民間文藝組織,農忙時務農,農閒時從藝;儘管如此,但卻對待藝術事業的態度是十分嚴肅認真的,且在演出活動中形成了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矩。分工得當,人盡其用。分配合理,矛盾較少。演出時集中,事後各回各家。訊息到,決不失信。這種規矩比一些專業文藝團體還要嚴格的多。這是它們的又一特徵。
(8)它的傳播性強。對民間皮影戲研究很有造詣的四川大學教授江玉祥頗有見解地談到:“世界皮影在中國,中國皮影在陝西,陝西皮影在渭南。渭南皮影悠雅細膩,悅耳中聽,一團火,當屬正宗。”早在十三世紀,就隨蒙古軍隊傳到中亞細亞,其後傳入波斯、埃及、土耳其、法國,1767年,歌德以德國故事為內容的皮影演出。法國的喬治·薩杜爾在《電影通史》中,把中國皮影稱為電影的先驅,而渾司樓在《人民的劇場》一書中宣稱“談有聲電影的來源,不能不推崇中國皮影戲為開山之祖。”由此不難看出,皮影已成為了全人類的文化財富。

歷史淵源

東路皮影戲乃中國影戲之開山鼻祖也,當地皮影藝人口中傳說:“漢妃抱娃門前耍,巧剪桐葉照窗紗,文帝治國安天下,禮樂傳入百姓家。”以此表示在漢代就有了皮影。宋代高承“事物紀元影戲”中說:“影戲之原出於漢武帝。”西安出土的唐代皮革刻花冠飾與今之皮影花紋鏤雕極相似,雖不透明,但可見在皮革上刻制之工藝已屬成熟階段。宋代皮影戲已有正名出自各種筆記雜抄之中,記述當時繁榮盛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影戲丁儀瘦吉等,弄喬影戲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逢節慶之日”每一坊巷口,無樂棚去處,多設小影戲棚子,有詠燈影的詩寫道“三尺絹生作戲台,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元代皮影戲已流傳很廣,不只在民間,且已傳入軍隊成為娛樂活動。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引瞿佑看燈影詩云:“南瓦新開影戲場,堂明燈燭照興亡,看看弄到烏江渡,猶把英雄說霸王。”到了清代,皮影戲幾乎傳遍全國,但各地在影人和景片的製作就有了差異,唱腔上也各不相同,陝西東路皮影也先後有了多個唱腔,但仍以碗碗腔最為常見和普及。特別是公元1748男-1810年(乾隆嘉慶年間)的戲劇家李芳桂,為碗碗腔皮影著有傳奇劇“十大本”之後,且在他的帶頭和影響下,一些落榜秀才和舉人相繼為碗碗腔皮影也寫了不少戲,這對碗碗腔皮影戲是一個大大的促進和發展。
1914年(民國初)鹹林中學創始人楊松軒與同仁白瑞生,顧熠山等七人贊助組織了“強聒社”為匡時救國宣傳,編演了新皮影戲,《金蓮痛》、《鴉片戰》、《革命軍攻潼關》等,對華州一帶的皮影戲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華縣縣誌記載:“前後不十月即略見規模,成效頗為可觀,對地方文化大有裨益。”1906年(清未民初年間),渭南皮影藝人杜升初(一桿旗)創辦碗碗腔皮影班社,二、三十年代,唱紅整個東府,1929年曾唱到四川,上海勝利公司為其灌制了唱片,1951年杜去世後,其弟子肖振華接替,在其基礎上組建了“振華皮影社”活動至80年代後期。從清至抗日戰爭爆發,東路皮影一直盛行不衰,極盛時有班社近百家,抗戰後逐漸衰敗。建國後,由於黨和政府的重視,皮影班社一度恢復到50多家,著名的有渭南的“一桿旗”、“十四紅”、“同樂會”“、振華班”、“德慶社”,華縣的光明、光藝、光華、光慶。華陰的“民生皮影社”、“革新碗碗腔皮影社”、“大荔縣皮影社”、“蒲城縣王正雲皮影社”、“黨豬娃皮影社”、“白水劉仁房皮影社”和“富平縣陳相公、有娃子、喬娃子、順京子、煥子娃、猛出窩,群樂等皮影社”等。
1956年,在陝西省第一屆皮影、木偶戲觀摩演出大會上,東路皮影在這次觀摩演出中獲大獎,還代表陝西省參加了由文化部主辦的全國皮影木偶戲觀摩演出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戲曲界的專家彭真、習仲勛、張奚若、周揚、田漢等觀看了演出,並給了好評。其後,東路皮影經常有班社被邀赴國外,前往歐洲的德國、法國、英國、丹麥、荷蘭、西班牙、義大利、美國、前蘇聯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南韓、日本等地演出、頗受國外觀眾的歡迎。

相關物品

東路皮影戲班有五個人就可開戲,號稱“五人忙”。協調一致嚴密精練,其職責與所執樂器分工如下:前聲執彈1、月琴2、堂鼓3、邊鼓4、手鑼;上檔執5、硬弦6、鐃鈸7、嗩吶8、大號;下檔執9、板胡10、大號11、嗩吶;後槽執12、梆子13、鉸了14、馬鑼15、碗碗16、大鑼。
東路皮影戲的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就是它在演出中所用的皮影了。皮影的刻制是極複雜的,其傳統工序與所用的工具為:一選皮。二制皮,要用刮刀及木推板。三過稿用剛針筆。四鏤刻,各種刻刀。五敷彩,各種敷彩用具碟碗筆。六發汗慰平,用磚頭蒙布。七綴結用牛皮捻線及鋼針筆刻骨眼,用牛皮線穿過骨眼,綴聯起皮影各個部位即完成。用鐵絲裝上三根竹棍作為操桿即“簽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