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第一次全國性的戲曲會演。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舉辦,1952年10月6日至11月14日在北京舉行。這次會演的目的主要是繼承戲曲遺產,交流戲改經驗,進一步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戲曲方針,推動戲曲藝術的革新發展。參加會演的有京劇、評劇、豫劇、越劇、滬劇、淮劇、晉劇等23個劇種37個劇團。1600多名演員參加了演出和互相觀摩,共演出82個劇目,其中傳統劇目63個,歷史劇11個,現代戲8個。大會進行了評獎活動,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等9個劇目獲劇本獎;評劇《小女婿》、京劇《雁盪山》、《三岔口》、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4個劇目獲演出一等獎;滬劇《羅漢錢》等18個劇目獲演出二等獎;秦腔《一家人》等6個劇目獲演出三等獎;梅蘭芳、周信芳、程硯秋、袁雪芬、常香玉、王瑤卿、蓋叫天獲榮譽獎;34人獲一等演員獎;41人獲二等演員獎;王銀柱等45人獲三等演員獎;於連泉等46人獲獎狀。參加會演的許多優秀劇目在大會結束後在全國演出,產生了強烈反響。這次觀摩大會,在50年代曾對新中國的文藝事業和宣傳事業產生過重要影響。
參加會演的有京劇、評劇、河北梆子、晉劇、豫劇、秦腔、眉戶、越劇、淮劇、滬劇、閩劇、粵劇、江西採茶、湖南花鼓、湘劇、漢劇、楚劇、川劇、滇劇、曲劇、桂劇、蒲劇、崑劇等23個劇種的37個劇團、1600多位演職員,共演出82個劇目(其中有現代戲9個)。
北京地區參加這次會演的劇團和劇目有中國戲曲研究院梅蘭芳等演出的京劇《貴妃醉酒》,程硯秋等演出的京劇《三擊掌》,李少春等演出的《宋景詩》,張雲溪、張春華演出的《三岔口》,雲燕銘、張雲溪、李宗義演出的《兵符記》;戲曲實驗學校劉秀榮等演出的京劇《白蛇傳》;李萬春、馬連良、楊寶森、張君秋等聯合演出的《甘露寺》;太平京劇團譚富英、裘盛戎演出的《將相和》;尚小雲等演出的《漢明妃》;荀慧生、筱翠花等演出的京劇《樊江關》;吳素秋等演出的京劇《玉堂春》;李桂雲等演出的河北梆子《春秋配》;首都實驗評劇團李憶蘭等演出的評劇《女教師》;軍委總政文化部解放實驗評劇團新鳳霞、趙連喜、趙麗蓉等演出的評劇《打狗勸夫》;軍委總政文工團越劇團徐玉蘭、王文娟等演出的越劇《西廂記》。
閉幕式上,周恩來總理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這次會演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它標誌著戲曲工作前進了一大步,看出了毛主席所指示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遠景。並就“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普及與提高”、“政治標準與藝術標準”、“團結與改造”、“克服困難,迎接勝利”5個方面的問題作了重要指示。周揚作了觀摩演出的總結報告。
本次會演不僅檢閱了新中國成立三年間的“戲改”工作成果,還為各地劇種、劇團及藝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對於推動戲曲發展有不可磨滅的作用。
《人民日報》於11月16日發表了《正確地對待祖國的戲曲遺產》的社論。沈雁冰部長代表文化部向獲獎者頒發了榮譽獎、劇本獎、演出獎、演員獎獎狀。這次會演,湧現出一大批優秀劇目。會後出版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