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起源
耍孩兒約起源於
元代,是由金、元時代盛行的《般涉調·耍孩兒》曲調受其他戲曲
音樂和
民歌的影響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六百年以上的悠久
歷史。
關於耍孩兒劇種的
起源,當地民間有兩種傳說。一說是:
漢元帝時,昭君
王嬙出塞和蕃,出了
雁門關,眼前一片荒涼,倍感思念家鄉,因而哀慟欲絕,泣不成聲,直到嗓音嘶啞,還是哽咽不止。後人為了紀念昭君,模仿她的悲切哭聲,編成哀惋歌詞進行
演唱,幾代輾轉流傳,遂成該劇。另一說是:
唐明皇生下太子啼哭不休,集梨園子弟唱曲取樂,以逗
太子止泣,所唱各曲均不奏效,唯唱此曲後,太子轉悲為喜,破啼一笑,唐明皇隨即命名此曲為“耍孩兒”。傳說畢竟只是
傳說,據有人專門考證,該劇種真正起源於元代,與
元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清朝發展
據應縣北樓口
關王廟戲台題壁記載:“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兒班到此一樂。”由此可見,耍孩兒的形成時間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時期。一開始,耍孩兒只在
應縣、
懷仁一帶活動,後來演出活動區域逐漸擴大,南到
忻州地區,北至同綏鐵路,直到黃河後套一帶。據說,大約在清末
光緒年間,耍孩兒的藝術已發展到鼎盛時期,此時同地區各戲曲班社如雨後春筍般地到處興起,每個班社互相競爭,表演藝術飛快提高,班主們為了提高自己的聲譽,互相之間經常舉行比賽,俗稱“唱對台”。當時,耍孩兒班社如果和其它戲曲班社“唱對台”,則往往是耍孩兒班子取勝。
建國後
建國後,業餘耍孩兒劇團蓬勃興起,1953年,山西省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時,由名老藝人辛致極(藝名“飛籮面”)
趙真和
田禾等演出《扇墳》和《送妹》,引起文藝界重視。1954年,便由懷仁縣組織起一個耍孩兒戲劇團,團內集中了辛致極等十幾名藝人和二十多名男女青年演員;三、五年後便培養出小旦薛國志(藝名“小飛蘿”),小生
孫友、刀馬旦
張俊蘭等一批優秀青年演員。之後又成立了應縣耍孩兒劇團,由於應縣耍孩兒劇團成立時間長,不斷整理改革,長年流動演出,在民眾中影響大,所以,以後把雁北的耍孩兒戲稱為應縣耍孩兒戲。
耍孩兒調
(一)
李雲姐跪留平,叫嫂嫂你是聽,你要聽,
由妹妹慢慢的願,
你把他當成了那一個,
他來在秀房把我封,
他封我照樣的做正宮,
叫嫂嫂,
你今兒寫怒,
由妹妹慢慢的知你的恩。
(二)
黨的政策暖人心,
改革開放三十年,大變樣,
綠色食品樣樣好,
村與村都通了水泥路,
家家吃上自來水,生活好!
環境衛生綠化好,
永遠跟著共產黨,
邁開大步奔小康!
藝術特點
聲音
耍孩兒
角色分紅、黑、生、旦、醜五行。以
板胡、
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音調旋律歡快活潑,婉轉嘹亮。唱曲以
正板和
慢板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靈活多變。它吸收南羅腔和
吹腔等古典曲調,又從晉北道情、
晉劇中獲取了豐富養料,使表現手法更加豐富多彩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唱腔發聲使用後
嗓子,聲音從喉嚨下面發出來,聽起來渾厚、質樸。
伴奏
唱腔與音樂伴奏十分和諧也是耍孩兒的又一特點。耍孩兒發聲方法,使外地人乍一聽起來很不習慣,說它發聲不
科學,但聽慣了以後,覺得越聽越愛聽;作為當地人來說,這種
唱腔是十分喜聞樂見的,好像是不用後嗓子唱就過不了“戲癮”似的。所以
解放以後,有些文藝工作者試圖
改革耍孩唱腔,變後嗓子演唱為前嗓子演唱,取消了耍孩兒的基本特點,結果
觀眾很難通過,唱腔改革者不得不謹慎從事。
耍孩兒的唱腔屬
曲牌體,名為“平曲子”,有“本體”、“主插體”、“異體”三種結構
類型。以“正曲”(即正板或慢板)為骨架,嵌入“喜鈸子”、“苦鈸子”、“倒三板”、“半鈸子”、“垛鈸子”、“梅花鈸子”和“串兒”等曲調,組成一整套唱腔,吸收了
梆子戲的[介板]和[滾白]等板式。使板腔體中的東西,和耍孩兒的唱曲混為一體,轉換自如,不露痕跡。
耍孩兒主體唱腔“正曲”(又名平曲子)有八句三段式的嚴格規範,且要求四、七句倒轍,第五句末一定平聲押韻。其唱腔特點是:發聲使用後嗓子,聽起來深厚、質樸;唱詞前帶襯字咳腔,便於把觀眾引入自己的音樂感受
區域,給詞意的表達奠定良好的
基礎,下句的咳腔則不只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且在抒情上可補上句之不足;唱詞處理上常用重疊手法。
耍孩兒傳統的伴奏音樂分文、武場,
文場以板胡、笛子為主要
伴奏樂器,音調旋律歡快活潑,婉轉嘹亮,
武場則使用
大鑼、
小鑼、
鼓、
鈸等。音樂伴奏與唱腔緊密結合,顯得十分和諧。耍孩兒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唱腔發聲使用後嗓子,聲音從
喉嚨後部擠壓發出,先咳後唱,以特殊的音色造成渾厚有力的音響效果。文場的傳統弦樂器只有兩個板胡和一支“蘇梅”(大笛)。板胡殼子大,
弓子和
馬尾粗,演奏起來聲音洪亮。兩個板分反弦和
正弦,正弦定5-2,反弦定2-6。“
蘇梅”筒長孔大,音孔相距均勻,半音靠技巧掌握。雖然只有三件弦樂器,演奏起來卻婉轉嘹亮,正好和嗓子發聲演唱融合一體,形成自己的音樂特色。耍孩兒伴奏樂器選用了大量的民間器
樂曲,如:
柳青娘、
黃鶯亮翅等;
嗩吶曲出隊和拜場等。鑼鼓經也
豐富,在唱腔間奏時,一般男角配大鑼大釵、女角配小鑼小釵。
表演風格
耍孩兒戲的
表演,首先是
舞蹈性很強。《扇墳》中的小娘子自穿縞素孝衣,左手端紙燈,右手持摺扇,繞燈扇動;走“挖步”(兩腿併攏、腳脯點地、向後踢)前挪後腿,左右旋轉,有快有慢,變化多樣。實為其他劇種所罕見。花臉行的表演,比起其它劇種較為
誇張。《扇墳》中
豬八戒,面部的上半部畫臉譜,下半部戴面具(立體豬嘴,兩隻大耳),身穿黑色寬袖架裟;走路時或高抬腿,慢落腳,兩隻寬袖左右擺動;或曲肘歪頭碎步快走,其誇張程式與民間“
地秧歌”相近。
應縣耍孩兒劇團對耍孩兒戲的“推陳出新”取得了一定成效,由於女演員
聲帶限制,加之大量上演移植劇目,他們對唱法,伴奏樂器做了改革,如女演員不再用後嗓子發音,文場取消了反弦板胡,以
二胡代之;正弦板胡不再定“吵弦”;逐漸增添了
小三弦、
笙、
低胡和
揚琴等。
發展現狀
獨特的
演唱發音方法、歡快火爆的打擊音樂、取材廣泛的豐富劇目、別具一格的劇種風格使得耍孩兒這個古老劇種日漸為專家學者所矚目,它被稱作戲曲史的“
活化石”。保護這一古老劇種對於中國戲曲起源、發展、流布、生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意義。由於
資金、
人員等方面的問題,更由於與現代生活方式的衝突,雁北耍孩兒在目前出現了生存
危機,必須儘快加以搶救和保護。
隨著2003年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
工程的啟動,
山西省文化廳組織專家領導組,經過對耍孩兒劇種的審查、評審、論證,使之成功申報為國家級第二批保護試點項目,並成為第一批18家簽訂
責任書省區之一。
傳統劇目
耍孩兒有自己的傳統劇目,其中代表性的有:《獅子洞》、《劉家莊分家》、《七人賢》、《千里送京娘》、《白馬關》、《三孝牌》、《金木魚》、《打佛堂》、《對聯珠》、《翠屏山》、《過街樓》、《還魂傳》、《繡鞋證》、《洪門寺》等。
解放以後,大同市只有一個耍孩兒專業劇團,農村業餘劇團則不計其數。
曲調典範
般涉調·耍孩兒·莊家不識勾欄
元·杜仁傑
【原文】:
風調雨順民安樂,都不似俺莊家快活。桑蠶五穀十分收,官司無甚差科。當村許下還心愿,來到城中買些紙火。正打街頭過,見吊個花碌碌紙榜,不似那答兒鬧穰穰人多[三]。
[六煞]見一個人手撐著椽做的門,高聲的叫“請請”,道“遲來的滿了無處停坐”。說道“前截兒院本調風月,背後么末敷演劉耍和”。高聲叫:“趕散易得,難得的妝合[四]”。
[五煞]要了二百錢放過聽咱,入得門上個木坡,見層層疊疊團囗欒 坐。抬頭覷是個鐘樓模樣,往下覷卻是人旋窩。見幾個婦女向台兒上坐,又不是迎神賽社,不住的擂鼓篩鑼[五]。
[四煞]一個女孩兒轉了幾遭,不多時引出一夥。中間裡一個央人貨,裹著枚皂頭巾頂門上插一管筆,滿臉石灰更著些黑道兒抹。知他待是如何過?渾身上下,則穿領花布直裰[六]。
[三煞]念了會詩共詞,說了會賦與歌,無差錯。唇天口地無高下,巧語花言記許多。臨絕末,道了低頭撮腳,爨罷將么撥[七]。
[二煞]一個妝做張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說向城中過。見個年少的婦女向簾兒下立,那老子用意鋪謀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說合,但要的豆穀米麥,問甚布絹紗羅[八]。
[一煞]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後挪,抬左腳不敢抬右腳,翻來覆去由他一個。太公心下實焦燥,把一個皮棒槌則一下打做兩半個。我則道腦袋天靈破,則道興詞告狀,剗地大笑呵呵[九]。
[尾]則被一胞尿爆的我沒奈何。剛捱剛忍更待看些兒個,枉被這驢頹笑殺我[十]。
注釋
[一]耍孩兒:般涉調的一個曲調,也在正宮、中呂、雙調的套數里運用,但沒有單獨作小令用的。這套曲借一個莊稼漢的口吻,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元代勾欄的情況。是研究元雜劇演出的重要資料。篇中雖然寫農民對城市生活的無知。但並沒有醜化譏諷之意,卻近於善意嘲弄。曲文描摹人物場景,歷歷如畫,又純用口語,生動活潑,頗近民間說唱風格。
[二]莊家:猶言莊家漢,即農民。勾欄。即構闌,宋元時演出戲劇雜要的場所,因其以柵欄勾連圍繞,所以叫勾欄。
[三]耍孩兒全曲:這曲寫莊家豐收,差科有限,以為神功保佑,進城買香燭紙馬(紙火)還願,偶然發現街頭掛著的演出廣告(花花碌碌紙榜),許多人圍在那裡看。差科,差役,租稅。那答兒,那裡。
[四]六煞全曲:這曲寫莊家看到勾欄門口一個高聲招徠觀眾的人,從他口裡知道這次演出的兩個劇目是院本《調風月》和么末《劉耍和》院本是由付末和付淨兩個角色主演的滑稽戲,內容比較簡單。《調風月》是當時經常演出的院本。么末,即雜劇。劉耍和是金元間著名的演員,在金朝教坊里擔任過色長(領班之類),見《輟耕錄》及《錄鬼簿》。他的故事後來被編為雜劇。元高文秀有《黑旋風敷演劉耍和》雜劇,今不傳。[煞]是套數里煞尾的曲調,但為了充分表達曲意,可以增加調數。調數大都倒數,象這裡的從[六煞]到[一煞]。這裡[煞]曲是般涉調用的,句格與正宮、南呂、雙調等的[煞]曲不同。“趕散易得”二句,誇說自己的演出非趕散的班子可比。趕散,指趕場的散樂。妝合,即裝呵,指勾欄里的演出。
[五]五煞全曲:這曲寫莊家交了二百文的高價進了勾瘭時看到的情景。木坡,指觀眾坐的看台。鐘樓模樣,指戲台。人旋窩,指擁擠的觀眾。台兒,指前台中間靠後邊的座位,是伴奏樂貢的女藝人坐的,當時叫作樂床。舊時民間習俗。每逄神誕日,民眾敲鑼打鼓迎神出廟,週遊街巷,謂之迎神賽社。
[六]四煞全曲:寫付末開場。當時院本演出以五人為一夥,出場時付末站在中間,央人貨(即殃人貨,猶言害人精)即指他。下面幾句形容他的臉譜、服色。直裰,長袍。
[七]三煞全曲:寫開場時一段小演唱,當時叫作艷段,也即是爨。《夢梁錄》:“雜劇中末泥為長,每一場四人或五人,先做尋常熟事一段,名曰艷段,次做正雜劇,通名兩段,”下面演的《調風月《劉耍和》》,就是在艷段演出後的兩段正雜劇。臨絕末,指臨近艷段結束的時候,雜劇就要上演,所以說:“爨罷將么撥。”么,即么末,指雜劇。
[八]二煞全曲:續寫《調風月》的演出。這場小戲共有三個腳色,付末扮小二哥,付淨扮張太公,旦扮簾下婦人。鋪謀,設計。
[九]一煞全曲:寫《調風月》的演出。張太公處處受小二哥的調弄,最後把皮棒槌都打成兩半。皮棒槌,也叫扌盍瓜,是付末打諢時用的,槌頭用軟皮包棉絮做成,打時不會痛。剗(chan)地,平白無故地。
[十]尾聲:寫莊家漢因急於入廁半途出場,看不到後面精彩的演出,引起旁人的發笑,驢頹,驢的雄性生殖器,罵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