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正字戲早期為南戲一支。
明宣德七年(1432年),有手抄劇本《劉希必金釵記》,因該本卷末題“ 新編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劉希必金釵記卷終下”一行字中有“正字”二字。《劉希必金釵記》是南戲失傳本,該本鑼鼓譜的記音標識與正字戲文戲的鑼鼓經基本一致,其中有醜飾婆、淨飾配角插科打諢的表演,正字戲的表演也有這種例規,所以正字戲的來源與南戲有關。
明萬曆年間黃紳撰《石橋場土城記》謂陸豐縣碣石衛“國初以來,歌舞相聞”。
嘉靖以後戲台建築成群,萬曆年間在碣石玄武山元山寺前修建戲台專演正字戲,並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把戲台擴建成可容兩個戲班合演的大戲台。
元山寺修有供藝人食宿的戲館,西庫房牆壁寫著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1961年的玄武山歷屆神誕戲“總理”的名字。據說最古老的正字戲班社雙喜班,乾隆四十二年創建後持續活動至1960年。
清朝中葉,正字戲在潮州 一帶演出甚為活躍,鹹豐十年(1860年)重修潮州田元帥廟時,碑文記“正音班每年每班銀二元”敬神,捐銀數多於潮音班1倍。
現存同治十一年(1872年)貝淑儀手抄《荊釵記》演出本,標有生、旦、外、占、末、醜、淨、夫、小、雜10種演出行當。
光緒、宣統年間,“在潮州具有古代藝術文化價值的正音戲……尚有萬利班、老永豐班、新永豐班、老三勝班、新三勝班……來往潮州各縣演唱……憶兒時愛著老三勝、新永豐班之跳火圈、跳劍窗、吊辮。老三勝班演白鳥記,其騎布馬之台步,亦博得彩聲。午夜,諸班多串演潮音,以冀迎合大眾”。(蕭遙天《潮州戲劇志》)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陸豐碣石玄武山祖廟重光,除聘請常於該處演出的正字戲班演出外,還雲集6個劇種的10多個戲班助慶。這時也有正字戲班遠涉重洋到東南亞演出。
清末民初,正字戲漸次退出潮州,偏處海豐、陸豐兩縣演出提綱戲維持。正生鄭乃二遺留“宣統元年歲次已酉二月十五日置”的一本提綱戲集載有十多個劇目,除一出《鴻門宴》外,其餘均為“三國戲”。
民國以後,正字戲已不如前期昌盛,雖以鑼鼓喧闐、弓馬武術的提綱戲為號召,午夜串演潮音戲吸引觀眾,但已不能保持當年盛況。
民國十四年(1925年),在海、陸豐和東江地區農民運動領袖彭湃的發動組織下,正字戲和西秦戲、白字戲的藝人聯合成立梨園工會,一度以民主管理方式去取代舊戲班的管理制度,有些藝人還參加了海、陸豐農民武裝起義。
民國十六年11月,海豐縣蘇維埃民主政府成立,經過正字戲及其他劇種藝人的爭取,在同年11月18日召開的海豐縣工農兵代表大會通過《關於建設革命新文化決議(草案)》,其中有包括正字戲在內的“改良戲劇”的內容。但是草案未及實施,革命便遭到挫折,藝人有的被殺害,有的逃難他鄉。
民國三十二年,發生大饑荒,許多藝人不幸餓死,有的改行他業,正字戲瀕臨絕境,只剩下4個行頭破爛不堪的班社。
建國後,正字戲在當地人民政府扶持下恢復了專業劇團,進行“改戲、改人、改制”的工作,招收女演員改變過去全男班的狀況。
1953年後,在老藝人帶領下挖掘整理傳統劇目,演出的《百日緣》、《百花贈劍》、《古城會》、《金葉菊》、《張飛歸家》、《擲釵》、《白兔記》、《斷機教子》、《倒銅旗》等劇目,既保持古老質樸的藝術特色,又有所革新發展,頗受觀眾歡迎。
1960年秋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恢復的海豐縣永豐和陸豐縣雙喜兩個正字戲劇團的基礎上合併成立汕頭專區正字戲劇團,通過老藝人陳寶壽、蔡十二、劉媽倩等同新文藝工作者合作,又整理演出了《六郎罪子》、《武松殺嫂》、《方世玉打擂》、《小迫嫁》、《張春郎削髮》等傳統劇目,也獲得觀眾的好評。
“文化大革命”期間,兩個劇團均被解散。
1980年,陸豐縣正字戲劇團恢復建制,整理演出了《包公審白面虎》、《古城會》、《漁家樂》等劇目。
文化特徵
聲腔
正字戲表演風格古樸、氣魄宏大,特別擅長連台本戲。正字戲設12個行當,以正音曲和崑腔為主要聲腔,分文戲和武戲。
文戲的唱腔比較古老,以曲牌體的正音曲(大板曲)、唱牌子(即崑腔)為主,雜以亂彈、小調等。正音曲受弋陽腔、餘姚腔、青陽腔、四平腔等四種腔調影響,一唱眾和,多滾白、滾唱。其樂調分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類,並有頭板、二板(中板)、三板(快板)、牽句等節奏變化。正音曲常用曲牌有“山坡羊”“四朝元”“駐雲飛”“鎖南枝”等。崑腔則被藝人稱為“牌子腔”,有套曲結構和單曲結構兩種。套曲結構以南北曲四大套為基本唱腔,即“新水令”套、“醉花陰”套、“粉蝶兒”套和“點絳唇”套;單曲結構曲牌則被藝人稱為“碎牌子”或“單牌子”,如《山坡羊》《二郎神》《沉醉東風》等牌子。在使用上,聯套比較自由靈活,尤以在一段戲裡往往由兩三個角色同唱一支曲牌為特點。
武戲以做工尤其是打鬥為主,沒有或少有唱腔,分為大傳戲、小傳戲、本頭和錦出四類。該戲用吹打牌子伴奏以渲染氣氛,氣氛熱烈火爆。其表演包括抖靠旗、抖肌肉、抖髯口、跑馬步、展示南派武功等,能很好地表現各種歷史、軍事場景。傳統行當有紅面(淨)、烏面(淨)、白面(淨)、老生、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帥主、公末、婆、醜等12種。烏面又分烏面貼和三花臉,正旦下分烏衫、藍衫(閨門旦),花旦下分花旦帖和三花旦等。行當齊全,分工具體。在演出中,有些行當還勾畫臉譜,有毛面、水龜目、鷹嘴、虎目等200多種圖案。
正字戲中的正音曲演唱,以三公曲和生旦曲見長。二者風格各異。前者極顯弋陽高腔的粗獷雄渾,演唱往往“字多腔少,一泄而盡”,直率奔放,高亢激昂,在演唱中顯示出主人公的英雄氣概和豪邁激烈的情緒。正音曲,用三板散的音樂形式演唱,加上大鑼大鼓的喧囂氣氛,使劇情更能得到強烈的渲染。正音曲餘姚腔的演唱特點是以唱代說,雜白相混,旋律類似唱白。其唱腔以急促、熱鬧的流水板式出現,以此刻畫人物心理,也為緊張激昂的場面做鋪墊。
正字戲的崑腔,可以因劇目的同一首曲牌在不同角色的演唱中,以及在不同劇目或同一劇目的不同場次中,形成不同的情境。生行、旦行以及淨和醜在唱法上符合各角色性格的特點。每一行當角色的演唱,在音色和演唱力度上表現出各自的風格,在各行當曲調和唱腔的運用中也體現出不同的特點。同時,在念白、音色和真假嗓音的處理和表現上,在唱念技巧配合表演藝術的表現上,力求使人物性格的刻畫更加深入。
曲牌
曲牌也叫牌子,正字戲最具特色、最為傳統的曲牌為正音曲。據《正字戲大觀·談藝錄》雲,正音曲曲牌大部分失傳,僅存《新水令》《山坡羊》《香柳娘》《雲飛調》《哭板山坡羊》《鎖南枝》《不是路》《尾聲》8支。崑腔的曲牌受古文辭體格的限制,變化比較少,如出自唐詩宋詞的《錦纏道》《小桃紅》《駐馬聽》《漁家傲》等。各類曲牌依照音樂格律、格調以及它們的調式和調高而分類編入各類套式和唱詞,以便在運用中達到統一的音樂風格,從而使音樂結構更趨於嚴謹、完整。
代表劇目
正字戲有傳統劇目2600多個,分為文戲和武戲兩類。文戲有明代宣德七年的《正字劉希必金釵記》及嘉靖年間的《蔡伯喈》南戲抄本和一批較完整的清代、民國抄本,以及20世紀50年代的記錄本。四大喜戲:《三元記》、《五桂記》、《滿床笏》、《月華緣》,四大苦戲:《荊釵記》、《葵花記》、《琵琶記》、《白兔記》和四大弓馬戲:《忠義烈》、《千里駒》、《鐵弓緣》、《馬陵道》統稱十二真本戲。武戲多為連台本戲,如《三國》、《隋唐》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正字戲歷史悠久,風格古樸,具有濃厚的嶺南特色和豐富的遺產價值;同時,正字戲是古老南戲的變體,為戲曲聲腔的流變和地方文化對戲曲的影響等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材料。
傳承人物
彭美英,女,1944年10月出生。2008年2月15日,彭美英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陸豐市申報。項目名稱:正字戲。
黃壯營,男,1962年出生。2008年2月15日,黃壯營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陸豐市申報。項目名稱:正字戲。
保護措施
1978年,全中國都在恢復演古裝戲,陸豐市開辦了戲曲培訓班,學員有25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彭美英是該班的主要老師,專注於培養正字戲的接班人。在她的苦心栽培下,吳國亮、黃壯營等正字戲接班人湧現出來。2008年,劇團開門招選34名學員,被選送到粵劇藝術學校和揭陽藝校學習基本功,2012年又招收15名學員送往揭陽藝校學習,且都是“90後”和“00後”的年輕小演員,正字戲開始吐出新翠。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2年9月24日至28日,國家珍稀劇種、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字戲優秀劇目《金山戰鼓》亮相正在汕頭市舉辦的“第四屆潮劇節”。
2018年4月30日、5月1日,連續兩晚,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字戲精品劇《媽祖》登上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媽祖大學堂”舞台。
榮譽表彰
1973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彭美英主演正字戲《龍江頌》,受到時任廣東省省長陳郁接見並給予高度讚揚。
2007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指定正字戲作為廣東省的唯一代表進京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珍稀劇種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