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要點,發病機制,臨床分期,異位性體質,治療,保健,
診斷要點
病理學上診斷判定異位性皮膚炎的條件,須符合下列條件三項或以上:
1.皮膚搔癢
2.濕疹樣皮膚炎或苔癬化皮膚炎,同時病灶符合位置
3.持續慢性或反覆性皮膚炎長達六個月以上
4.個人或家族有異位性體質
發病機制
雖然至今醫療科學尚無法得知發病機制,但經由多數的臨床研究發現數項確定因素:
1.皮膚角質層功能失常,導致皮膚內水分大量喪失,並使過敏原及化學物質穿透皮膚,造成皮膚產生過敏或發炎反應
臨床分期
目前醫學臨床上將此症分為三期:
1.嬰兒期:多數病患於2~3個月大時即開始發病,並持續約2~3三年;多半在雙頰、前額及頭皮顯現,常見的症狀為乾冷時兩頰變得乾燥、發紅、脫皮,但嘴部和鼻部外側周圍正常,同時下巴亦顯現病症,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口唇周圍結痂、分泌物、脫皮;而此時嬰兒易因病症的刺激而不安、躁動、不易入睡;但與尿布疹不同,包尿布部位通常不會發作。約50%病患可於兩歲前痊癒,但其餘則會延續至兒童期。
2.兒童期:此時期會“痒疹型”或“苔蘚化”造成灰褐色皮屑、皮膚變厚、粗糙且深的皮膚紋路或黑色素沉澱,主要顯現於手肘窩、膝窩頸部與手足關節處且對稱分布,衣物緊密包覆患症部位導致摩擦更會加重病情,或是兒童因搔癢而抓患部也會使症狀惡化,甚至成為一個惡性循環:“越癢越抓、越抓越癢!”;而冷、熱、乾燥的空氣、情緒、壓力的刺激……亦會加重病情等,若為增厚性乾燥病灶,經過度抓癢後,會破皮、濕潤、結痂。多數病患可於12歲前逐漸痊癒,極少部份病人會再延續至第三期。
異位性體質
臨床上診斷異位性皮膚炎通常會藉由視診判斷患者是否亦為異位性體質:
1.四肢屈側的皮膚炎;
2.手部產生濕疹;
3.眼睛周圍產生濕疹;
4.肛門及生殖器周圍產生慢性皮膚炎。
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病,因此治療過程需要長時間耐心配合,配合醫師的治療;一般投以外用類固醇藥膏及止癢的抗組織胺口服藥,若有感染問題則並用抗生素,而極少數急性嚴重發作則可以口服的類固醇快速改善症狀,但副作用大因此須由醫師判斷後使用。
嚴重反覆發作的孩子,則建議做進一步的‘特異性IgE抗體、過敏性皮膚測試(針刺檢查)、貼布試驗’等檢驗,可提早找出過敏原以作為預防。
保健
目前就診時多會針對病患提出建議以改善病情,而原則上皆是儘量避免刺激、遠離病原體、降低皮膚受損:
減短指甲,避免無意識搔抓時造成皮膚嚴重損傷
用溫水盥洗,避免酸鹼值高的清潔劑與洗衣劑,並應洗淨無殘留,以免刺激皮膚。
沐浴後及乾冷時可塗抹適量無刺激(藥性、香精、防腐劑)的潤膚劑
遠離用香水、芳香劑、蚊香、樟腦丸、殺蟲劑等刺激物質或氣味
穿著棉質衣物,避免穿著易造成刺激的羊毛、尼龍材質。
被子的選擇可選用蠶絲或化學材質。
避免衣物粗糙、過緊而造成摩擦刺激加重病情。
高溫時保持涼爽避免流汗與太陽直接照射,汗水及陽光皆會刺激皮膚。
避免接觸與動物(寵物)皮屑、毛髮、排泄物接觸,此類物體中皆含大量易刺激病原體。
不鋪地毯、草蓆榻榻米,遠離毛絨玩具,以免縫隙中孳生病原體。
將厚窗簾布替換為百葉窗,灰塵易堆積於厚窗簾布上。
周圍濕度保持50~65%間,同時避免溫差過大,患者極易因過度敏感而發作。
使用空氣過濾器減少黴菌生長,並應定期更換濾網。
每周並以高溫清洗寢具,減少含菌數。
時常清掃環境減少灰塵,降低刺激原。
禁菸並遠離二手菸,煙中所含化學物質為體內免疫系統的大敵。
部分患者避免食用牛奶、蛋、魚、小麥、花生、大豆,少數患者對其中食物過敏。
減少情緒波動與精神壓力,經證實負面情緒與精神壓力會導致內分泌失調。
皮膚傷口須小心處理,避免引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