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

特定穴

特定穴是十四經穴中具有特殊治療作用,並以特定稱號概括的腧穴。根據其不同的分布特點、含義和治療作用,分成“五輸穴”、“原穴”、“絡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會穴”、“八脈交會穴”和“交會穴”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定穴
  • 組成:四肢肘、膝以下
  • 作用十四經穴中具有特殊治療作用
  • 胸腹:背腰部
基本介紹,五輸穴,六陰經配屬表,六陽經配屬表,原穴,絡穴,郄穴,背俞穴,募穴,八會穴,八脈交會穴,下合穴,交會穴,

基本介紹

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輸穴原穴絡穴郄穴八脈交會穴下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軀幹的八會穴以及全身經脈的交會穴

五輸穴

十二經在肘膝關節以下各有五個重要經穴,分別名為井(木)、滎(火)、輸(土)、經(金)、合(水),合稱“五輸”。
well-spring-stream-river-sea
有關記載首見於《靈樞·九針十二原》謎淚:“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但並未指出具體穴名和部位。《靈樞·本輸》則詳細地闡明了各經井、滎、輸、經、合各穴的名稱和具體位置,唯獨沒有手少陰心經,其後《甲乙》才補充完備。
古人把經氣運行過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的變化來形容,把五腧穴按井、滎、輸、經、合的順序,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於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頭,是經氣所出的部位,即“所出為井”。“滎”穴多位於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前,喻作水流尚徽,縈迂未成大流,是經氣流行的部位,即“所溜為滎”。“輸”穴多位於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後,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淺注深,是經氣漸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為輸”。“經”穴多位於腕踝關節以上,喻作水流變大,暢通無阻,是經氣正盛運行經過的部位,即“重欠烏所行為經”。“合”穴位於肘膝關節附近,喻作江河水流匯入湖海,是經氣由此深入,進而會合於臟腑的部位,即“所入為合”。
五輸穴是常用要穴,為古今醫家所重視。臨床上如井穴可用於治療神志昏迷;滎穴可用於治療熱病輸穴可用於治療關節痛;經穴可用放匙阿於治療喘咳合穴可用於治療六腑病證等,就是《難經 · 六十八難》所說“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耳泄”的具體套用。另外,《靈樞 ·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提出:“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於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還有根據季節因時而刺的記載,如《難經 · 七十四難》指出:“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
五輸穴又配屬五行,《靈樞·本樞》指出陰經的井穴屬木,陽經的井穴屬金。《難經 · 六十四難》補全了陰陽各經脈五輸穴五行屬性,即“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水,陽合土”,均依五行相生規律而來。同時,又按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的關係,將陰井乙木與陽井庚金配合起來,成為子午流注針法按時取穴及合日互用開穴規律的理論基礎。
五輸穴歌
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少商井木;手太陰)
商陽二間接三間,陽溪曲池大腸牽;(商陽井金;手陽明
厲兌內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隨;(厲兌井金;足陽明)
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陰陵泉;(隱白井木;足太陰)
少沖少府屬於心,神門靈道少海尋;(少沖井木;手少陰)
少澤前谷與後溪,陽穀小海小腸經;(少澤井金:手太陽)
至陰通谷接束骨,崑崙委中膀胱經;(至陰井金;足太陽)
湧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經遺;(湧泉井木;足少陰)
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曲澤;(中沖井木;手厥陰)
關沖液門中渚穴支溝天井屬三焦;(關沖井金;手少陽)
竅陰俠溪足臨泣陽輔陽陵是膽經;(竅陰井金;足少陽)
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於肝。(大敦井木;足厥陰)

六陰經配屬表

六陽經配屬表

原穴

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重要經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稱為“原穴”,又名“十二原”。
十二經原穴表
原穴名稱,在《靈樞 · 九針十二原》中提出了五臟原穴:肺原出於太淵,心原出於大陵,肝原出於太沖,脾原出於太白,腎原出於太溪。《靈樞 · 本輸》補充了六腑原穴:大囑端雄牛腸原過擊海坑於合谷,胃原過於沖陽,小腸原過於腕骨,膀胱原過於京骨,三焦原過於陽池,膽原過於丘墟。並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但其中尚缺心經原穴神門,後由《甲乙》補齊。陰經五臟之原穴,即是五輸穴中的輸穴,所謂“陰經之輸並於原只承妹紋”(《圖翼》),指出就是“以輸為原”。這與陽經六腑輸穴之外另有原穴有別。《難經 · 六十二難》指出:“三焦行諸陽,故置一輸名曰原”。意思是說 三焦原氣行於外,陽經脈氣盛長,故於輸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氣導源於腎間動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通過三焦運行於臟腑,是十二經的根本。原穴是臟腑原氣所留止之處,因此臟腑發生病變時,就會相應地反映到原穴上來,正如《靈樞 ·九針十二原》說:“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
在治療方面,《靈樞 ·九針十二原》說:“五臟有疾也,當取之十二原”。針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氣通達,從而發揮其維護正氣,抗禦病邪的作用,說明原穴有調整其臟腑經絡虛實各證的功能。

絡穴

絡脈在由經脈別出的部位各有一個腧穴,稱為絡穴。它具有聯絡表里兩經的作用。
絡穴名稱首載於《靈樞·經脈》篇。十二經的絡穴皆位於肘膝關節以下,加上任脈之絡穴鳩尾散於腹,督脈之絡穴長強散於頭上,脾之大絡大包穴布於胸脅,共有十五穴 ,故稱為“十五絡穴”。
十五絡穴表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脾經
公孫
腎經
大鐘
肝經
胃經
豐隆
飛揚
膽經
光明
任、督、脾大
大包
絡穴各主治其絡脈的病證,如手少陰心經別絡,實則胸中支滿,虛則不能言語,皆可取其絡穴通里來治療。余皆仿此。絡穴又能溝通表里二經,故有“一絡通二經”之說。因此,絡穴不僅能夠治本經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經的病證,如手太陰經的絡穴列缺,既能治肺經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陽明大腸經齒痛、頭項等疾患。
絡穴在臨床上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相表里經的原穴配合使用,即謂之“原絡配穴”。
另外,《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故又有“十六絡”之說。

郄穴

郄穴是各經經氣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
十二經脈各有一個郄穴,陰陽蹺脈及陰陽維脈也各有一個郄穴,合而為十六郄穴
十六郄穴表
郄穴的名稱和位置,首載於《甲乙》。
臨床上郄穴用於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證。陰經郄穴多治血證,如孔最咳血,中都治崩漏等。陽經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頸項痛取外丘,胃脘疼痛取梁丘等。此外,當某臟腑有病變時,又可按壓郄穴進行檢查,可作協助診斷之用。

背俞穴

臟腑經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 背俞穴位於背腰部足太陽膀胱經的第一側線上,大體依臟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別冠以臟腑之名,共十二穴。
十二背俞穴表
六 髒
背 俞
六 腑
背 俞
肺俞
大腸
大腸俞
膀胱俞
肝俞
心俞
小腸
脾俞
胃俞
心包
三焦俞
背俞穴,首見於《靈樞·背腧》篇,載有五臟背俞穴名稱和位置。《素問·氣府論》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脈經》才明確了肺俞、腎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腸俞膀胱俞膽俞小腸俞胃俞等十個背俞穴的名稱和位置。此後《甲乙》又補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補充了厥陰俞而完備。
《素問·長刺節論》說:“迫藏刺背,背俞也”,《難經·六十七難》說:“陰病行陽,……俞在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陰病治陽”等,均說明背俞穴可治療五藏病證。
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療與其相應的臟腑病證,也可以治療與臟腑相關的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病證。如肝俞既能治療肝病,又能治療與肝有關的目疾、筋脈攣急等病;腎俞既能治療腎病,也可治療與腎有關的耳鳴耳聾陽痿骨病等。余仿此。

募穴

臟腑經氣結聚於胸腹部的腧穴,稱為募穴六髒六腑共有十二募穴。
十二募穴表
兩 側 正 中
臟腑
募穴
募穴
臟腑
膻中
心包
期門
日月
石門
京門
小腸
大腸
膀胱
募穴之分布,有在本經者,有在他經者;有呈雙穴者,有為單穴者。分布於肺經的有本髒募中府;分布於膽經的有本腑募日月,腎臟募京門;分布於肝經的有本髒募期門,脾臟募章門;分布於胃經的有大腸募天樞。以上均為雙穴。其餘都分布於任脈,有心包募膻中;心募巨闕;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門;小腸募關元;膀胱募中極。均為單穴。 募穴,始見於《素問·奇病論》:“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難經·六十七難》有“五藏募在陰而俞在陽”的記載,但無具體穴名。至《脈經》才明確了期門、日月、巨闕、關元、章門、太倉(中脘)、中府、天樞、京門、中極等十個募穴的名稱和位置。《甲乙》又補充了三焦募石門,後人又補充了心包募膻中,始臻完備。
《難經·六十七難》說:“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陽病治陰”,說明六腑病證多取募穴治療。如胃病多取中脘,大腸病多取天樞,膀胱病多取中極等。
滑伯仁《難經本義》說:“陰陽經絡,氣相交貫,臟腑腹背,氣相通應”,說明臟腑之氣俞募穴是相互貫通的。因此,募穴主治性能與背俞穴有共同之處。募穴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背俞穴配合使用,即謂之“俞募配穴”。同時俞募二穴也可相互診察病證,作為協助診斷的一種方法。所謂“審募而察俞,察俞而診募”。

八會穴

八會穴,是指髒、腑、氣、血、筋、脈、骨、髓等精氣所會聚的腧穴。 八會穴首載於《難經·四十五難》:“腑會太倉(中脘),髒會季脅(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鬲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膻中)也”。
八會穴與其所屬的八種臟器組織的生理功能有著密切關係。如章門為髒之會穴,因五臟皆稟於脾,為脾之募穴也;中脘為腑之會穴,因六腑皆稟於胃,為胃之募穴也;膻中為氣之會穴,因其為宗氣之所聚,為心包之募穴也;膈俞為血之會穴,因其位於心肝俞穴之間,心主血肝藏血故也;大杼為骨之會穴,因其近於椎骨柱骨之根)故也;陽陵泉為筋之會穴,因其位於膝下,膝為筋之府也;太淵為脈之會穴,因其為手太陰經之原,居於寸口為脈之大會也;絕骨為髓之會穴,因其屬於膽經,膽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也。因此,在治療方面,凡與此八者有關的病證均可選用相關的八會穴來治療。另外,《難經·四十五難》又說:“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八會穴還能治某些熱病。
八會穴表
八 會 穴 名 經 屬
髒會
章門
脾經募穴
腑會
氣會
任脈
血會
膀胱經穴
筋會
膽經合穴
骨會
膀胱經穴
髓會
膽經穴

八脈交會穴

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脈氣相通的八個腧穴,稱為八脈交會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 八脈交會穴是金元時代竇漢卿得于山人宋子華之手,乃“少室隱者”之所傳。因竇氏善用此法而聲譽倍增,故又稱“竇氏八會”。
八脈交會穴表
經 屬
八 穴
通八脈
會合部位
足太陰
公孫
沖脈
胃、心、胸

外關
陽維
目外眥、頰、頸、耳後、肩
足少陽

目內眥、項、耳、肩胛
足太陽
申脈
陽蹺

胸、肺、膈、喉嚨
足少陰
照海
陰蹺

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得八穴相互交會的關係是:公孫通過足太陰脾經入腹會於關元,與沖脈相通;內關通過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與陰維脈相通;外關通過手少陽三焦經上肩循天髎,與陽維脈相通;臨泣通過足少陽膽經過季脅,與帶脈相通;申脈通過足太陽膀胱經,與陽蹺脈相通;後溪通過手太陽小腸經交肩會於大椎,與督脈相通;照海通過足少陰腎經循陰股入腹達胸,與陰蹺脈相通;列缺通過手太陰肺經循喉嚨,與任脈相通。
由於奇經與正經的經氣以八穴相會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經病,又能治正經病。如公孫通沖脈,故公孫既能治足太陰脾經病,又能治沖脈病;內關通陰維脈,故內關既能治手厥陰心包經病,又能治陰維脈病。余同。
八脈交會八穴,臨床上常採用上下相應的配穴法,如公孫配內關治療胃、心、胸部病症和瘧疾,後溪配申脈治內眼角、耳、項、肩胛部位病及發熱惡寒表證,外關配足臨泣治療外眼角、耳、頰、頸、肩部病及寒熱往來證,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陰虛內熱等。
八髒交會穴在臨床上套用甚為廣泛,李梴《醫學入門》說:“八法者,奇經八穴為要,乃十二經之大會也”,又說:“周身三百六十穴統於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統於八穴”,說明八穴之精義所在,它是特定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合穴

下合穴,又稱六腑下合穴。它是根據《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合治內府”的理論而提出來的。即指“胃合於三里,大腸合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
因大腸、小腸、三焦三經在上肢原有合穴,而以上六穴都在下肢,為了區別,故以下合穴命名。其理論根據首見於《靈樞·本輸》“六腑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因“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所以,大腸、小腸的下合穴在胃經上;《針灸甲乙經》指出:“委陽,三焦下輔俞也,……此足太陽之別絡也”。膀胱主藏津液,三焦主水液代謝,故三焦與膀胱關係密切,因此,三焦的下合穴在膀胱經上;胃、膽、膀胱三經的合穴,本在下肢,因此,以上六穴稱為六腑下合穴
下合穴是治療六腑病證的主要穴位,《素問·咳論》說:“治府者治其合”。如足三里治療胃脘痛下巨虛治療泄瀉;上巨虛治療腸癰痢疾陽陵泉治療厥;委陽委中治療三焦氣化失常而引起的癃閉、遣尿等,都為臨床所習用。
下合穴表
手 足 三 陽 六 腑 下合穴
手三陽
太陽
小腸
陽明
大腸
少陽
三焦
足三陽
太陽
膀胱
陽明
少陽

交會穴

交會穴是指兩經或數經相交會合的腧穴。其中主要的一經即腧穴所歸屬的一經稱為本經,相交會的經稱為他經。
交會穴的記載,始見於《針灸甲乙經》。交會穴的分布多在頭面、軀幹部位。
交會穴不但能治本經的疾病,還能兼治所交會經脈的疾病。如關元中極任脈的經穴,又與足三陰經相交會,這樣既可以治任脈的疾患,又可治足三陰經的疾患;大椎是督脈的經穴,又與手足三陽相交會,它既可治督脈的疾患,又可治諸陽經的全身性疾患;三陰交足太陰脾經的經穴,又與足少陰腎和足厥陰肝經的經脈相交會,它不但能治脾經病,也能治療肝、腎兩經的疾病。這就是交會穴的特點。
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陰陵泉;(隱白井木;足太陰)
少沖少府屬於心,神門靈道少海尋;(少沖井木;手少陰)
少澤前谷與後溪,陽穀小海小腸經;(少澤井金:手太陽)
至陰通谷接束骨,崑崙委中膀胱經;(至陰井金;足太陽)
湧泉然谷與太溪,復溜陰谷腎經遺;(湧泉井木;足少陰)
中沖勞宮心包絡大陵間使曲澤;(中沖井木;手厥陰)
關沖液門中渚穴支溝天井屬三焦;(關沖井金;手少陽)
竅陰俠溪足臨泣陽輔陽陵是膽經;(竅陰井金;足少陽)
大敦行間太沖看,中封曲泉屬於肝。(大敦井木;足厥陰)

六陰經配屬表

六陽經配屬表

原穴

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重要經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稱為“原穴”,又名“十二原”。
十二經原穴表
原穴名稱,在《靈樞 · 九針十二原》中提出了五臟原穴:肺原出於太淵,心原出於大陵,肝原出於太沖,脾原出於太白,腎原出於太溪。《靈樞 · 本輸》補充了六腑原穴:大腸原過於合谷,胃原過於沖陽,小腸原過於腕骨,膀胱原過於京骨,三焦原過於陽池,膽原過於丘墟。並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但其中尚缺心經原穴神門,後由《甲乙》補齊。陰經五臟之原穴,即是五輸穴中的輸穴,所謂“陰經之輸並於原”(《圖翼》),指出就是“以輸為原”。這與陽經六腑輸穴之外另有原穴有別。《難經 · 六十二難》指出:“三焦行諸陽,故置一輸名曰原”。意思是說 三焦原氣行於外,陽經脈氣盛長,故於輸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氣導源於腎間動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通過三焦運行於臟腑,是十二經的根本。原穴是臟腑原氣所留止之處,因此臟腑發生病變時,就會相應地反映到原穴上來,正如《靈樞 ·九針十二原》說:“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
在治療方面,《靈樞 ·九針十二原》說:“五臟有疾也,當取之十二原”。針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氣通達,從而發揮其維護正氣,抗禦病邪的作用,說明原穴有調整其臟腑經絡虛實各證的功能。

絡穴

絡脈在由經脈別出的部位各有一個腧穴,稱為絡穴。它具有聯絡表里兩經的作用。
絡穴名稱首載於《靈樞·經脈》篇。十二經的絡穴皆位於肘膝關節以下,加上任脈之絡穴鳩尾散於腹,督脈之絡穴長強散於頭上,脾之大絡大包穴布於胸脅,共有十五穴 ,故稱為“十五絡穴”。
十五絡穴表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脾經
公孫
腎經
大鐘
肝經
胃經
豐隆
飛揚
膽經
光明
任、督、脾大
大包
絡穴各主治其絡脈的病證,如手少陰心經別絡,實則胸中支滿,虛則不能言語,皆可取其絡穴通里來治療。余皆仿此。絡穴又能溝通表里二經,故有“一絡通二經”之說。因此,絡穴不僅能夠治本經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經的病證,如手太陰經的絡穴列缺,既能治肺經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陽明大腸經齒痛、頭項等疾患。
絡穴在臨床上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相表里經的原穴配合使用,即謂之“原絡配穴”。
另外,《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故又有“十六絡”之說。

郄穴

郄穴是各經經氣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
十二經脈各有一個郄穴,陰陽蹺脈及陰陽維脈也各有一個郄穴,合而為十六郄穴
十六郄穴表
郄穴的名稱和位置,首載於《甲乙》。
臨床上郄穴用於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證。陰經郄穴多治血證,如孔最咳血,中都治崩漏等。陽經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頸項痛取外丘,胃脘疼痛取梁丘等。此外,當某臟腑有病變時,又可按壓郄穴進行檢查,可作協助診斷之用。

背俞穴

臟腑經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 背俞穴位於背腰部足太陽膀胱經的第一側線上,大體依臟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別冠以臟腑之名,共十二穴。
十二背俞穴表
六 髒
背 俞
六 腑
背 俞
肺俞
大腸
大腸俞
膀胱俞
肝俞
心俞
小腸
脾俞
胃俞
心包
三焦俞
背俞穴,首見於《靈樞·背腧》篇,載有五臟背俞穴名稱和位置。《素問·氣府論》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脈經》才明確了肺俞、腎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腸俞膀胱俞膽俞小腸俞胃俞等十個背俞穴的名稱和位置。此後《甲乙》又補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補充了厥陰俞而完備。
《素問·長刺節論》說:“迫藏刺背,背俞也”,《難經·六十七難》說:“陰病行陽,……俞在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陰病治陽”等,均說明背俞穴可治療五藏病證。
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療與其相應的臟腑病證,也可以治療與臟腑相關的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病證。如肝俞既能治療肝病,又能治療與肝有關的目疾、筋脈攣急等病;腎俞既能治療腎病,也可治療與腎有關的耳鳴耳聾陽痿骨病等。余仿此。

募穴

臟腑經氣結聚於胸腹部的腧穴,稱為募穴六髒六腑共有十二募穴。
十二募穴表
兩 側 正 中
臟腑
募穴
募穴
臟腑
膻中
心包
期門
日月
石門
京門
小腸
大腸
膀胱
募穴之分布,有在本經者,有在他經者;有呈雙穴者,有為單穴者。分布於肺經的有本髒募中府;分布於膽經的有本腑募日月,腎臟募京門;分布於肝經的有本髒募期門,脾臟募章門;分布於胃經的有大腸募天樞。以上均為雙穴。其餘都分布於任脈,有心包募膻中;心募巨闕;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門;小腸募關元;膀胱募中極。均為單穴。 募穴,始見於《素問·奇病論》:“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難經·六十七難》有“五藏募在陰而俞在陽”的記載,但無具體穴名。至《脈經》才明確了期門、日月、巨闕、關元、章門、太倉(中脘)、中府、天樞、京門、中極等十個募穴的名稱和位置。《甲乙》又補充了三焦募石門,後人又補充了心包募膻中,始臻完備。
《難經·六十七難》說:“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陽病治陰”,說明六腑病證多取募穴治療。如胃病多取中脘,大腸病多取天樞,膀胱病多取中極等。
滑伯仁《難經本義》說:“陰陽經絡,氣相交貫,臟腑腹背,氣相通應”,說明臟腑之氣俞募穴是相互貫通的。因此,募穴主治性能與背俞穴有共同之處。募穴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背俞穴配合使用,即謂之“俞募配穴”。同時俞募二穴也可相互診察病證,作為協助診斷的一種方法。所謂“審募而察俞,察俞而診募”。

八會穴

八會穴,是指髒、腑、氣、血、筋、脈、骨、髓等精氣所會聚的腧穴。 八會穴首載於《難經·四十五難》:“腑會太倉(中脘),髒會季脅(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鬲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膻中)也”。
八會穴與其所屬的八種臟器組織的生理功能有著密切關係。如章門為髒之會穴,因五臟皆稟於脾,為脾之募穴也;中脘為腑之會穴,因六腑皆稟於胃,為胃之募穴也;膻中為氣之會穴,因其為宗氣之所聚,為心包之募穴也;膈俞為血之會穴,因其位於心肝俞穴之間,心主血肝藏血故也;大杼為骨之會穴,因其近於椎骨柱骨之根)故也;陽陵泉為筋之會穴,因其位於膝下,膝為筋之府也;太淵為脈之會穴,因其為手太陰經之原,居於寸口為脈之大會也;絕骨為髓之會穴,因其屬於膽經,膽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也。因此,在治療方面,凡與此八者有關的病證均可選用相關的八會穴來治療。另外,《難經·四十五難》又說:“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八會穴還能治某些熱病。
八會穴表
八 會 穴 名 經 屬
髒會
章門
脾經募穴
腑會
氣會
任脈
血會
膀胱經穴
筋會
膽經合穴
骨會
膀胱經穴
髓會
膽經穴

八脈交會穴

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脈氣相通的八個腧穴,稱為八脈交會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 八脈交會穴是金元時代竇漢卿得于山人宋子華之手,乃“少室隱者”之所傳。因竇氏善用此法而聲譽倍增,故又稱“竇氏八會”。
八脈交會穴表
經 屬
八 穴
通八脈
會合部位
足太陰
公孫
沖脈
胃、心、胸

外關
陽維
目外眥、頰、頸、耳後、肩
足少陽

目內眥、項、耳、肩胛
足太陽
申脈
陽蹺

胸、肺、膈、喉嚨
足少陰
照海
陰蹺

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得八穴相互交會的關係是:公孫通過足太陰脾經入腹會於關元,與沖脈相通;內關通過手厥陰心包經起於胸中,與陰維脈相通;外關通過手少陽三焦經上肩循天髎,與陽維脈相通;臨泣通過足少陽膽經過季脅,與帶脈相通;申脈通過足太陽膀胱經,與陽蹺脈相通;後溪通過手太陽小腸經交肩會於大椎,與督脈相通;照海通過足少陰腎經循陰股入腹達胸,與陰蹺脈相通;列缺通過手太陰肺經循喉嚨,與任脈相通。
由於奇經與正經的經氣以八穴相會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經病,又能治正經病。如公孫通沖脈,故公孫既能治足太陰脾經病,又能治沖脈病;內關通陰維脈,故內關既能治手厥陰心包經病,又能治陰維脈病。余同。
八脈交會八穴,臨床上常採用上下相應的配穴法,如公孫配內關治療胃、心、胸部病症和瘧疾,後溪配申脈治內眼角、耳、項、肩胛部位病及發熱惡寒表證,外關配足臨泣治療外眼角、耳、頰、頸、肩部病及寒熱往來證,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陰虛內熱等。
八髒交會穴在臨床上套用甚為廣泛,李梴《醫學入門》說:“八法者,奇經八穴為要,乃十二經之大會也”,又說:“周身三百六十穴統於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統於八穴”,說明八穴之精義所在,它是特定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合穴

下合穴,又稱六腑下合穴。它是根據《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合治內府”的理論而提出來的。即指“胃合於三里,大腸合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
因大腸、小腸、三焦三經在上肢原有合穴,而以上六穴都在下肢,為了區別,故以下合穴命名。其理論根據首見於《靈樞·本輸》“六腑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因“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所以,大腸、小腸的下合穴在胃經上;《針灸甲乙經》指出:“委陽,三焦下輔俞也,……此足太陽之別絡也”。膀胱主藏津液,三焦主水液代謝,故三焦與膀胱關係密切,因此,三焦的下合穴在膀胱經上;胃、膽、膀胱三經的合穴,本在下肢,因此,以上六穴稱為六腑下合穴
下合穴是治療六腑病證的主要穴位,《素問·咳論》說:“治府者治其合”。如足三里治療胃脘痛下巨虛治療泄瀉;上巨虛治療腸癰痢疾陽陵泉治療厥;委陽委中治療三焦氣化失常而引起的癃閉、遣尿等,都為臨床所習用。
下合穴表
手 足 三 陽 六 腑 下合穴
手三陽
太陽
小腸
陽明
大腸
少陽
三焦
足三陽
太陽
膀胱
陽明
少陽

交會穴

交會穴是指兩經或數經相交會合的腧穴。其中主要的一經即腧穴所歸屬的一經稱為本經,相交會的經稱為他經。
交會穴的記載,始見於《針灸甲乙經》。交會穴的分布多在頭面、軀幹部位。
交會穴不但能治本經的疾病,還能兼治所交會經脈的疾病。如關元中極任脈的經穴,又與足三陰經相交會,這樣既可以治任脈的疾患,又可治足三陰經的疾患;大椎是督脈的經穴,又與手足三陽相交會,它既可治督脈的疾患,又可治諸陽經的全身性疾患;三陰交足太陰脾經的經穴,又與足少陰腎和足厥陰肝經的經脈相交會,它不但能治脾經病,也能治療肝、腎兩經的疾病。這就是交會穴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