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釋義
(1)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氣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經的水濕雲氣在此吸熱蒸升,化為肺金之氣。本穴物質為大都穴傳來的天部水濕雲氣,至本穴後受長夏熱燥氣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層次化為金性之氣,故名太白穴。大白名意與太白穴同,大,通太。
(2)脾經俞穴。俞,輸也。本穴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吸熱後化為陽氣蒸升於更高的天部層次,為脾經經氣的重要輸出之穴,故為脾經俞穴。脾經俞穴。
(3)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的氣血變化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吸熱後蒸升,表現出脾土對肺金的長養特性,故本穴屬土。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
由天之下部上行於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
生髮肺性陽氣。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穴義
脾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吸熱蒸升。
定位
位於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骨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足跗內側動脈分支;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
主治
1. 腸鳴,腹瀉,腹脹,胃痛,便秘等脾胃病證。
2. 體重節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神經性嘔吐、消化不良等。
配伍
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相關論述
1.《針灸大成》:“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泄瀉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腸鳴,膝股胻酸轉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脹胸滿,心痛脈緩”。
2.《針灸甲乙經》:“身重骨萎不相知,太白主之。”
3.《醫宗金鑒》:太白、豐隆“二穴應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黃,舌強而疼,腹滿時時作痛,或吐或瀉,善飢而不欲食,皆脾胃經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