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間

行間,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厥陰肝經。足厥陰肝經滎穴,五行屬火。位於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主治頭目,肝腎、前陰,神志等疾患,如頭痛目眩,雀目內障,目赤紅腫,迎風流淚,疝氣,莖中痛,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症瘕積聚,遺精白濁,遺尿,癃閉,厥證,善驚,癲癇,中風,急慢驚風,厥心痛,咳逆,嘔吐,胸脅痛,少腹腫,手足拘急,四肢厥冷,口眼歪斜等。一般直刺0.5-0.8寸,可灸。

基本介紹

  • 出處:《靈樞·本輸》
  • 隸屬經絡:足厥陰肝經
  • 功能:疏肝泄熱,疏利胸脅
  •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青盲等
  •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 主要配伍:百會,風池,率谷治頭痛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治法,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功效,附註,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行為行走,間,中間,穴在第一,二趾縫端,經氣行走其間。故名。

功能作用

清泄肝火,疏肝理氣,熄風潛陽。

治法

“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 “榮主身熱”。

定位

仰臥或者正坐,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取穴。

解剖

氣海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有足背靜脈網,第1跖背動、靜脈,為腓深神經的跖背神經分為趾背神經的分歧處。

主治

主治頭目,肝腎前因,神志等疾患,如頭痛目眩,雀目內障,目赤紅腫,迎風流淚,疝氣,莖中痛,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症瘕積聚,遺精白濁,遺尿,癃閉,厥證,善驚,癲癇,中風,急慢驚風,厥心痛,咳逆,嘔吐,胸脅痛,少腹腫,手足拘急,四肢厥冷,口眼歪斜等。

操作

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壯, 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原發性高血壓病、青光眼、肋間神經痛、神經衰弱、神經分裂症、小兒驚風、失眠、牙痛、齒齦炎、扁桃體炎、心悸、腸疝痛、足跟痛、腹膜炎、便秘、消化不良,功能性子宮出血、陰莖痛、睪丸炎、糖尿病、紅斑性狼瘡等。另外實驗研究顯示,針刺行間穴,可使不同代償功能的原發性青光眼的眼壓在短時間內下降;若與人中,後溪配伍,針治因血鈣降低而引起的手足抽搐症,可使血鈣增高,症狀消失。

配伍

配睛明,太陽,有清肝涼血、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配合百會,風池,率谷,有祛風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頭痛;配氣海,地機,三陰交,有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痛經。

功效

行間是足厥陰肝經的榮穴,配五行屬火,乃肝經子穴。它的作用根據“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的法則及“榮主身熱”,故瀉之有清泄肝火、疏肝解郁、熄風潛陽之效,所以《圖翼》說:“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木氣自下。”足厥陰肝經起於足大趾,止行人毛中,過陰器,抵小腹,上達於頭部,連目系,出於額,與督脈會於巔。肝為剛髒,體陰而用陽,內寄相火,所以肝病最易生火動陽,病多屬實,其症多見肝火、肝亢、肝風、肝鬱為病。若肝陽上亢,或肝火隨經上擾,即會出現頭痛、眩暈、目赤腫痛。若陽亢風動、氣血上逆,清竅閉塞則見中風;若肝陽挾痰火上擾神明則見癲狂;若肝鬱氣滯,血行不暢則可出現痛經;若肝火熾盛,肝不藏血則可見崩漏;若肝膽濕熱下注,氣化不利,則可出現淋症、疝氣等。以上諸疾,治宜清瀉肝火,疏肝解郁,熄風潛陽,故可取行間治之。足厥陰肝經挾胃屬肝絡膽,上貫隔布脅肋,若肝氣鬱而化熱,則胸脅脹滿而痛,橫犯中土則見呱逆,治宜清瀉肝火、理氣止痛,故可取行間治之。之所以可治療足附腫痛是局部取穴治療局部病。

附註

足厥陰肝經之滎穴。

相關論述

《針灸甲乙經》:“行間者火也,在足大指間動脈陷者中,足厥陰之所溜也,為滎。”
《針灸甲乙經》:“癲疾,短氣嘔血,胸背痛”,“善驚,悲不樂,厥,腿足下熱,面盡熱,渴”,“溺難,痛,白濁,卒疝,少腹腫,咳熱嘔吐,卒陰跳,腰痛不可以俯仰”,“月事不利”。
《醫宗金鑒》:“從大軟上行足大指次指妓骨縫間,動脈應手陷中。”
《類經圖翼》:“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木氣自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