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穴

小海穴

小海,經穴名。出自《靈樞·本輸》。別名肘曲泉。屬手太陽小腸經。位於肘後區,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中。在尺神經溝中,為尺側腕屈肌的起始部,有尺側上、下副動脈和副靜脈以及尺返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神經本乾。主治肘臂疼痛、麻木、癲癇。直刺0.3-0.5寸。

基本介紹

  • 別名:肘曲泉
  • 出處:《靈樞·本輸》
  • 隸屬:手太陽小腸經
  • 穴性:合穴
  • 主治:肘臂疼痛、麻木、癲癇
  • 功能:清心安神,清熱利竅,消腫止痛
  • 操作:直刺0.3-0.5寸
  • 主要配伍:配後溪穴治間外廉疼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穴為手太陽之合,所入為合,喻小腸經脈氣至此猶如江河之水入海,故名小海。

功能作用

清心安神,清熱利竅,消腫止痛。

定位

位於肘後區,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中。

解剖

尺神經溝中,為尺側腕屈肌的起始部。有尺側上、下副動脈和副靜脈以及尺返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神經本乾。

主治

1、肘臂疼痛、麻木。
2、癲癇。

操作

微屈肘,與肘窩橫紋平齊之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用手指彈敲該部時有觸電麻感直達小指。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尺神經疼痛、麻痹,癲癇、神經分裂症、舞蹈病、肩背痛、齒齦炎等。
2、現代研究,針刺小海穴,可使降結腸遠端的頑固性迷走神經過敏現象好轉,可治療過敏性結腸炎。

配伍

1、配曲池穴、少海穴、間使穴、陽溪穴、陽穀穴等治癲狂。
2、配攢竹穴、後頂穴、強間穴治癇發瘈瘲,狂走不得臥,心中煩。
3、配百會穴、上星穴、風府穴、風池穴、攢竹穴等治頭痛。
4、配陰市穴、承山穴、下廉穴、復溜穴、中封穴等治小腹痛。

相關論述

1、《醫宗金鑒》:“小海喉齦腫痛痛痊。”
2、《針灸甲乙經》:“風眩頭痛,小海主之。”
3、《靈樞·本輸》:“在肘內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
4、《新針灸學》:“肘大骨側,橫去肘端五分。
5、《中國針灸學》:“在後肘部鷹嘴突尖端與內上髁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